淡水神仙魚屬鱸形目麗魚科天使魚屬,又名燕魚、天使魚、小鰭帆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以蓋亞那、巴西為主。神仙魚是一種有較高觀賞價值的熱帶魚,由於生性文靜,遊姿瀟灑,在水中忽升忽降,忽進忽退,飄若神仙,再加上其奇特的體型、高雅的色彩,享有「觀賞魚皇后」的美稱。
一、養殖條件
1.原生地條件
神仙魚的原生地亞馬孫河流域水量充足,水域寬闊,水體環境中有大量的落葉和植物,大多為pH6左右的溶氧豐富的弱酸性至中性軟水,由此神仙魚形成了喜偏酸性軟水的習性。
2.養殖環境
神仙魚養殖時要求水體的水溫是熱帶恆溫,當然也可在20℃的水溫中短期生活,但水溫長期偏低則魚生長不好並且容易患病。在水族箱養殖神仙魚時,溫度要維持在26~30℃,加熱器恆溫調定點以27℃為最適宜。
養殖時要儘量安排類似原生境的寬大水體,水質清潔,溶氧豐富,水體最好有闊葉水草和較好的光照條件,但要避免陽光直射。大部分人工改良神仙魚生態條件要求較寬,也比較好養,可適應一般的弱酸性、中性到弱鹼性水質,如pH6.5~7.2。水體溶氧要達到7mg/L。
繁育水體條件要求更穩定一些,特別是水溫、pH值、水的硬度、水體溶氧狀況等都要達到要求。
3.設施配備
養殖神仙魚要有合適的水族箱,一般中等鰭的神仙魚適合一般家庭的普通水族箱養殖,而長鰭的神仙魚特別是埃及神仙魚適合在較大的水族箱中飼養。
過濾器、加溫器、增氧泵等設備要留出餘量,選擇適合的水族箱。神仙魚有群居特性,養殖10隻以上或混養要選用大體積水族箱。
二、仔魚養殖
1.仔魚的孵出
受精卵經48h左右就可以孵出仔魚。仔魚破卵膜後,尾巴微微擺動並吸附在產巢上。剛孵化出的仔魚不會遊泳,靠吸收卵黃囊中的營養繼續發育,要在產巢上停留1周左右。
2.親魚和仔魚分養
仔魚孵化出1周後可以離開附著物,由親魚帶領著成群活動,進行遊泳、覓食。親魚在護理卵和仔魚期間不能受驚動,否則會吞食卵或仔魚,所以剛開始群遊這一段時間一般不進行親魚和仔魚分養。再經過1周左右,仔魚已經有一定體力,完全能夠自由覓食,可將親魚撈出另養。
3.準備餌料
餌料的準備工作必須提前進行,尤其是豐年蝦無節幼體、草履蟲、輪蟲的培養。仔魚體非常稚嫩,餌料太多太少都不行,要事先計算好投餵時間,準時孵化出這些餌料及時投喂。如果不及時投喂,卵黃囊營養已經被吸收殆盡的仔魚會因營養供應不上而餓死。
4.投餵
到了仔魚差不多消耗完卵黃囊時,就離開產巢覓食,這時就要及時進行開口餌料投喂,做到仔魚開食時馬上就可吃到足夠量的剛孵化出的豐年蝦無節幼體或草履蟲,這一點極其重要。神仙魚食性轉化的大致順序為草履蟲、豐年蝦無節幼體至輪蟲,再到橈足類無節幼體等小型魚蟲,接著可以攝取小型枝角類。
仔魚的投餵為一天4~6次,越小投餵次數越多。
5.管理
①水體:主要是注意增氧、排汙和消毒。消毒劑採用比較安全的1%~3%的食鹽溶液全水體潑灑。消毒劑量過低則容易感染水黴病,消毒劑量過高則可能引發仔魚畸形。
②隱蔽物:神仙魚仔魚喜歡生活在水草之間,所以水族箱要栽種些水草,一方面提供合適的隱蔽場所,另外也可以起到調節光線的作用。水族箱最好安置於稍有日光照射到的地方。
三、成魚放養和餌料投餵
1.放養
(1)放養密度
栽植少量輪葉黑藻和聚草以優化箱內水體環境,便於神仙魚的棲息,水族箱體積有所變化時放養數量也要相應變化。單獨一對雌雄成魚養殖,水族箱可以選用80cm×60cm×50cm或50cm×50cm×50cm左右的小一些的水族箱。
(2)放養中的雌雄鑑別
幼魚期雌雄較難區別,成魚明顯的區別是雌魚頭頂平滑,雄魚頭部隆起程度較雌魚高,身體一般比雌魚大;雌魚腹部隆起膨大,雄魚腹部正常。雌魚各鰭較雄魚短。
另外的關鍵點是性徵:雄魚的外生殖器是尖的,雌魚則是圓的。繁殖期間,雄魚下腹部可見1mm左右的細管伸出,雌魚腹部膨大的同時下腹部會伸出較短且較粗的輸卵管。這種性徵表現同時也是臨產預兆。
(3)放養操作
新水族箱要用活性炭過濾水中雜質,開啟過濾設備,培養硝化菌,3天後可以放進神仙魚養殖。對於水草生態水族箱,應選擇葉面大的水草培植好,各項條件具備後再放入神仙魚養殖。
神仙魚可以單品種養殖,效果較好的放養數量在10~20尾。
混養時可搭配七彩神仙魚、燈魚類、荷蘭鳳凰魚、孔雀魚、月光魚、紅劍魚、瑪麗魚、斑馬魚、白雲金絲魚等,這些都是神仙魚好的混養品種。也可少量放養鼠魚類、淡水小蝦等,起到控制藻類的作用。
神仙魚不要和一些比較兇猛、遊泳速度快的魚混養。虎皮魚喜歡啃咬神仙魚的臀鰭和尾鰭,應避免混養。
混養時各種魚體型大小要差不多。
2.餌料
(1)餌料類型
神仙魚可以食用生物餌料和專用人工餌料。活餌品質較高,有豐年蝦、魚蟲、紅蟲、絲蚯蚓、麵包蟲等,這些活餌也可以製成冷凍餌或乾燥餌,所含蛋白質及其他營養較豐富。
(2)活餌的消毒
魚蟲、絲蚯蚓等活餌如果撈捕於池塘或河溝,其體內可能存在許多病原菌,所以一定要消毒後使用。培養的魚蟲等也要做好分批採集和清洗才能投喂。
3.投餵原則
(1)適量
神仙魚吃餌時採取吸食的方法,連水帶餌料一起吸進嘴裡。養殖神仙魚投餌以七分飽為原則,餵太多餌料,魚吃得太飽的話,體質就會下降,況且殘剩的食餌會使水質惡化。
(2)搭配投餵
從食性要求來說,神仙魚是雜食性魚種,若長期單獨使用某一種生餌,容易造成魚體營養上的不平衡,導致成長及健康缺陷,有潛在的致病因素。雖然飼料種類較多,但實際養殖神仙魚時容易培養並且使用最多的是魚蟲、血蟲和絲蚯蚓等,這也是神仙魚最喜歡吃的食物。
4.投餵方法
(1)選擇餌料
幼魚最適合使用大約1mm的豐年蝦無節幼體等體小殼薄又容易消化的生物餌料投喂。紅蟲殼較硬,投餵給幼魚有時候會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幼魚一般不用紅蟲。
成魚最好是投餵人工製造的神仙魚專用飼料,或以魚蟲為主,搭配新鮮的絲蚯蚓和紅蟲等生物餌料。
(2)操作
投餵絲蚯蚓可以放在盤子等專用容器內,也可以在水族箱內壁上裝一個上部敞開的塑料小餌料箱,以免餌料散失到水體中敗壞水質。
(3)時間和次數
投餵量以10~20min吃完為適宜,10cm以下的神仙魚一天可以餵3~4次,10cm以上的魚一天投餵2~3次,要定時投喂。
四、水質管理
1.調酸鹼度
養殖神仙魚成魚以pH6~7為好。當水體被魚的排洩物汙染時,水的pH值就會下降。pH值過低的話,要添加小蘇打或是珊瑚沙等調高。pH值太高的話,添加適量磷酸等調低。
2.換水
所有品種的神仙魚養殖都要求大約1周換整個水族箱水體1/3~1/2的水量,每天吸掉水底的汙物時附帶換水,這樣的換水方式每天換水大約1/10,不僅有利於保持水質,而且對神仙魚影響小,完成氨、亞硝酸鹽以及硝酸鹽的排除,有益於魚的生長。
3.調水色
水色變綠或是水族箱玻璃壁面出現綠色青苔,表示浮遊植物和藻類繁殖,魚缸內的平衡狀態有可能已被破壞,尤其是在光太強時最常發生。解決方法是把光調弱,注意養殖數量及餌料是否投餵過量,加以調節。
水色變成褐色是褐藻繁殖的徵兆,通常是因為光太弱以及過濾狀況不好才會發生的。要加強光照,重新裝置過濾設備。水色如果白濁可能是水族箱裡硝化細菌還沒有繁殖和起到作用,也可能是魚的數量過多所致。要在養殖水體裡加快培養硝化細菌和進行適量的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