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3月1日報導,圍繞二戰期間在中國東北地區推進細菌武器研發的原日本「關東軍防疫給水部」(731部隊)軍醫所寫的鼠疫相關論文,要求京都大學驗證向軍醫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原委的學者團體1日在京都市內舉行記者會,透露大學方面通知將不進行正式調查。日期為2月8日。該團體已提出異議。
論文是原京都帝大醫學部畢業的731部隊陸軍軍醫少佐(當時)平澤正欣所寫的《關於狗蚤的鼠疫媒介能力》。團體根據用於「特殊實驗」的猴子自訴頭痛等記載,指出該論文涉嫌基於人體實驗。
平澤正欣論文 視頻截圖
京都大學的合規推進總部聯絡會實施預備調查。據稱「雖然沒有記載具體方法,但可以推測軍醫根據某種指標判斷頭痛「,以此為由得出結論稱「不能說存在可以明確否定用於特殊實驗的動物是猴子的科學且合理的理由」。
團體批評稱:「論文中沒有顯示判斷猴子頭痛的基準,以『推測』為理由不調查不恰當。斷言不是人體實驗的責任在於大學方面。」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要求京都大學驗證向軍醫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原委的學者團體2018年9月26日在京都市內召開記者會,透露大學方面已答覆將實施調查。
團體指出論文涉嫌基於人體實驗,擔任秘書長的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表示「從國際上看也是劃時代的判斷,想要求進行認真的驗證」。
據介紹,負責學術倫理工作的京大副校長野田亮在答覆中說明稱,將適用有關研究活動的規定和調查不正當行為的重要事項。預計將在團體提出資料後進行預備調查,並判斷是否啟動正式調查。
日本京都大學(校長為山極壽一)2018年3月在學校官網上公布有關軍事研究的基本方針,稱不會從事可能導致人類幸福等受到威脅的軍事研究。日本具代表性的大學對軍事研究表明消極態度,可能也會對其他大學產生影響。
在日本全國的大學中,琉球大學此前已匯總基本方針稱不從事以軍事利用為直接目的的研究。關西大學和法政大學也已表明禁止報名參加防衛省公開徵集制度的方針,該制度對亦可運用於軍事的基礎研究提供資助。
日本NHK電視臺曾播出揭露日軍731部隊在中國進行人體實驗和細菌戰的紀錄片。紀錄片揭露了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行的另一責任主體——日本高校。
當時日軍與大學的聯繫非常緊密,軍方為大學提供研究經費,大學則向被軍方提供「科研人才」。以京都大學為例,據NHK統計,1936年京大共向中國戰場輸送37名醫學研究者,在1942年,這一人數增至75人。東京大學、慶應大學輸出的研究人員在同一時期也呈現增加傾向。據不完全統計,上世紀40年代,日本高等學府每年向侵華日軍輸送的研究人員都超過100人。這些來自日本各大高校的權威學者,在731部隊中被稱為「技師」,和軍醫一樣屬於將校階層,是生物武器研究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