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家八哥農牧民很頭疼
屬外來物種,常在伊犁河谷成群覓食
過去曾作為「籠鳥」當寵物養的家八哥,如今卻成了伊寧縣、尼勒克縣等地農牧民家中趕不走的「討厭的小傢伙」。
3月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西部國有林管理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副處長尹浩到伊寧縣蒙瑪拉林場出差,發現當地出現大量的家八哥,「從去年秋季開始,我們就屢次接到該縣農牧民反映,有大量的家八哥偷吃地裡成熟的果實,沒想到現在連林場附近都出現了。」
「黑傢伙」侵擾農牧民
伊寧縣墩麻扎鎮居民張存今年60歲,在當地居住了40餘年。昨日他告訴記者,當地人喊它們「討厭的黑傢伙」。自去年秋天以來,成群的鳥聚集在葡萄田裡,它們最喜歡吃樹上快熟的果子,無奈之下,他只好用報紙把大串的葡萄包裹起來,而棗、蘋果也難逃黑傢伙的襲擊,看著好好的果子被它們糟蹋,很是心疼。
圖 尹浩提供
家八哥檔案科:椋鳥科
體型:約25釐米顏色:頭頸部呈黑色,鳥喙、眼斑、腳與爪部則為黃色,飛行時翅膀上可見白色斑紋。喜愛食物:營養來源雜食性,食用無脊椎動物、水果,或從路邊垃圾堆、牧場或家畜圈養地中覓食。分布區域:從伊朗到東南亞都分布,已引進非洲、澳大利亞及太平洋島嶼上繁殖。
張存的鄰居曹先生說:「天氣暖和時,一棵樹上能有十幾隻家八哥,天冷時就窩在院子的屋簷下,滿院子都是它們拉的屎。我還看到它們偷吃其他鳥類的蛋。」冬天沒事,他就一直觀察這種鳥,垃圾、剩飯、牛糞它們啥都吃。
採訪中,伊寧縣和尼勒克縣的多個鄉鎮的農牧民都表示,從去年秋天至今,種植的農作物都受到這種鳥的破壞。
家八哥是外來物種
去年,尹浩和同事就曾沿著伊犁河谷在伊寧縣、尼勒克縣進行了調查採樣,發現這種黑色的鳥,成群結隊在農牧民家院子裡駐足。「農牧民家滿院子都是,三五隻一堆,十來只一群,窩在屋簷上曬太陽」。
經過鳥類專家現場採樣辨認,得知這種鳥就是家八哥。
據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介紹,家八哥屬於外來物種,新疆家八哥可能是從中哈邊境線一帶飛入,逐步向新疆擴散。馬鳴於1986年5月在新疆莫索灣發現第一隻家八哥。
1994年至1995年,新疆的鳥類研究專家發現,該鳥已進入繁殖期,推斷為繁殖鳥。此後數年,不斷有鳥友在喀什、阿圖什、新源、博樂、塔城、察布查爾、賽裡木湖等地發現該鳥蹤跡。
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說:「最近10年來,獨山子和烏縣水西溝也有發現該鳥蹤跡。」
尚無解決辦法但不宜捕殺
馬鳴說,家八哥由於擴張速度太快,對當地物種構成一定威脅,已被列入世界100種外來生物「黑名單」。
「家八哥迅速繁衍,會擠佔相同鳥類的生存空間。」馬鳴分析說,這是個生態問題,目前還沒有解決辦法。「但我不建議當地捕殺這種鳥類,如果單純捕殺,會引發新的生態不平衡,造成新的問題」。
新疆觀鳥會名譽會長王傳波說,家八哥以吃蝗蟲為主,冬季少食物才會吃果實和肉,總的來說是利大於害,不建議對家八哥進行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