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飼養合理約束 文明養犬避免侵權

2020-12-03 金臺資訊

近年來,為了加強養犬管理,維護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保證市容環境和社會公共秩序,多地出臺相關養犬管理規定。然而遛狗不牽繩、犬只隨地大小便、犬吠擾民、寵物傷人等不文明養犬行為所引發的糾紛依然時有發生。養狗是公民權利,但是飼養寵物的前提應是按照規定飼養及約束,尤其在出入公眾場所時,飼養人要嚴格按照相關養犬管理規定,看管好自己的犬只,儘量減少對周邊人的影響和傷害。

《法治日報》記者選取各地因養犬而產生的糾紛,提醒「鏟屎官」們養狗須盡到注意義務,以防產生各種不必要的糾紛,飼養寵物的同時要為尊重和保護他人加一份「保險」,讓文明養犬的觀念深入人心。

小區遛狗致人受傷

未牽狗繩有責當賠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宵鵬

5月13日早晨,家住河北省石家莊市某小區的劉某與宋某分別在小區遛狗,到達一處人員較少的地方後,劉某、宋某認為此處不會有人經過,便鬆開狗繩讓兩隻拉布拉多寵物犬(大型犬類)自由活動。

就在兩條狗帶著狗繩互相追逐跑跳時,同在該小區居住的王某某騎自行車行至此處後摔倒。劉某、宋某等人一起將王某某送往醫院就診,經診斷,王某某為左外踝撕脫性骨折,劉某支付了門診費610元。同日王某某轉入另一家醫院住院治療,住院治療11天,醫療費2萬元,劉某為王某某墊付了5000元。

隨後,王某某就賠償事宜未能與劉某、宋某協商成功,遂訴至石家莊市裕華區法院,要求劉某、宋某賠償其損失。

案件審理中,由於該小區的監控未拍攝到事發時的經過,原被告雙方就王某某倒地原因產生爭議。此外,法院還查明劉某、宋某飼養的犬只均未辦理養狗許可證。裕華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規定,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礙他人生活。被告劉某、宋某違反飼養犬類的相關管理規定,無證養犬,未牽繩遛狗,造成原告王某某摔倒受傷,兩被告作為動物飼養人應當對由此給原告王某某造成的損害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法院認為,雖然沒有監控視頻證實導致原告摔倒受傷的原因確係軋到兩被告的狗繩所致,但根據原告及兩被告的陳述,事發時只有原告、兩被告及其所飼養的犬只在場,故即使原告不是軋到狗繩摔倒,兩被告飼養的大型犬具有一定危險性,不牽狗繩可能會對原告造成心理恐懼進而導致原告摔倒,據此認定兩被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被告劉某、宋某作為共同侵權人,應當對原告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劉某、宋某連帶賠償原告王某某各項損失2萬餘元。

大型犬脫韁咬傷人

飼養者賠償近十萬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平妮

□ 通訊員 曲衣羽

山東省榮成市的楊某與宋某的公司有業務往來,2019年5月,楊某到宋某公司提貨時在門外院子處等候,而宋某飼養的大型犬就在院子裡。楊某在院外的貨櫃附近散步時,該大型犬突然從貨櫃內衝出並咬傷楊某的左胳膊。經鑑定,楊某左腕關節功能部分喪失,構成十級傷殘,花費醫療費、護理費等近10萬元。由於雙方未能就損害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楊某將宋某訴至法院。

榮成市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涉案大型犬飼養在相對開放的廠區院子裡的廢舊貨櫃處,位置相對隱蔽,故在本次事故中,即便楊某自身存在過錯,沒有盡到注意義務,也不能據此認定楊某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根據動物致害責任的構成要件,宋某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賠償楊某的全部損失,共計9.98萬元。

寵物狗被車撞致死

未束犬鏈責任自擔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紅旗

□ 通訊員 張棣 鄭豔媛

4月22日7時30分許,趙某帶著寵物狗下樓去拔電動車充電器。由於沒有狗繩束縛,寵物狗在小區道路來回奔跑,與李女士所駕駛的兩輪電動自行車相撞後死亡。著急上班的李女士主動留下自己的詳細住址、手機號、身份證影像照片,並承諾下班後再協商賠償事宜。後因協商未果,趙某將李女士訴至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人民法院,要求李女士賠償各項損失共計3200元。

庭審中,李女士認為自己不應該賠償原告損失,理由是小區物業公司規定業主遛狗要牽繩,趙某卻沒有給自家寵物狗牽狗繩,而且突然躥出來的寵物狗讓自己的身心也受到了驚嚇。

法院審理後認為,根據當地政府飼養犬只的相關規定,攜犬出戶時,應當為犬系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攜犬人應當攜帶養犬登記證明,並避讓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本案中,原告的寵物犬在小區道路上活動,因原告沒有按照規定為其寵物犬系束犬鏈,致使該寵物犬死亡,故原告主張被告向其支付各項損失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案件宣判後,原被告均表示服判息訴。

聞犬吠路人驚摔殘

非接觸傷害亦擔責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 通訊員 俞衝

2019年3月的一天,家住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的楊女士在小區裡遇到了正在遛狗的鄰居王女士。當時王女士身邊跟著一隻未拴繩的泰迪犬,泰迪突然吠叫,楊女士驚嚇之餘不慎摔倒。起身後的楊女士立即報警,民警到場後,雙方同意自行協商。隨即王女士陪同楊女士及家屬到醫院檢查治療。

經診斷,楊女士右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後經司法鑑定,構成十級傷殘。楊女士住院期間,王女士墊付了2.8萬元醫藥費。但出院後,雙方就傷殘賠償一事多次協商均未能達成一致。於是,楊女士向長興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王女士及其丈夫賠償各項費用共計10萬餘元。

庭審中,被告王女士辯稱:「因為狗突然叫了幾聲,她受到驚嚇往後退的過程中自己不慎摔倒。狗都沒有碰到她,為什麼要我承擔責任?」而受傷的楊女士則認為:「遛狗沒有採取任何防護措施,就應承擔全部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的關鍵在於認定狗的吠叫與原告摔倒受傷之間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係,以及對損害結果的參與程度。本案中,雖然涉案的狗是一隻小型的泰迪犬,但犬類動物存在一定攻擊性以及傳染疫病危險性,且被告遛狗時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事發時與原告相距較近,足以使人產生緊張情緒,故狗的行為與原告受傷之間具有因果關係。另一方面,原告作為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面對狗的吠叫應當具有基本的避讓常識及相應的應急處理能力。

綜上,法院酌定被告負主要責任,承擔本次事故損失80%的責任,賠償原告楊女士醫療費、鑑定費、殘疾賠償金等共計9萬餘元。

流浪狗咬傷過路人

投食者須承擔責任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 通訊員 房佳偉

7月30日,新疆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四團居民封某的父親在小區散步時被一條小狗咬傷。封某找到「狗主人」苟某,向其索要醫療費、營養費等。但苟某表示咬傷封某父親的是一條流浪狗,自己只是看它可憐才經常餵食,並非狗主人。隨後,當地司法所介入。經過調查了解,發現傷人小狗確實是流浪狗,由於苟某經常喂,周邊鄰居均認為這條狗為苟某飼養。

於是,司法所工作人員向苟某進行了釋法說理,收留他人遺棄、逃逸的流浪寵物,在收養人和寵物主人之間形成無因管理法律關係,收養人可能會因該法律關係的建立而對寵物造成他人的損失承擔責任。因為苟某長期且固定對流浪狗進行投食,故可認定其為無因管理人,此時該寵物的實際控制權屬於苟某,為了方便受害人及時得到救濟,保障受害人的權利,應由無因管理人賠償受害人的損失,但依據無因管理的規則,無因管理人在賠償損失後可以向寵物主人追償。

司法所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苟某的餵養行為讓小狗產生食物依賴,使其長期生活在附近。苟某與該流浪狗之間已經形成了比較固定的餵養事實。苟某作為餵養人,沒有約束流浪狗或者送到其他公益機構等,而是任性而為,最終導致封某的父親在經過時被該流浪狗咬傷,因此苟某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最後,經過司法所工作人員的調解,苟某同意支付封某父親醫療費、營養費等共計600元。

法規集市

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

第七十八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二條 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三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八十四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老胡點評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寵物尤其是寵物犬能夠給人們帶來情感慰藉,使閒暇時光變得豐富多彩,因此日益受到人們的寵愛和依賴。

然而,在飼養寵物尤其是在養犬的過程中,如果任意而為,不守公德、不遵法律,就可能給他人造成傷害。近年來,由於養犬而引發的糾紛多發頻發:遛狗不牽繩驚嚇他人、犬只隨地大小便汙染環境、深夜犬吠幹擾別人休息、甚至烈性犬只咬傷過路行人等,這些糾紛對社會環境的和諧穩定帶來隱患,應當引起重視。

首先,有關部門應當積極開展寵物飼養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的宣傳教育,使人們牢固樹立依法飼養、文明飼養的理念,在滿足自己興趣愛好的同時,也應當尊重他人不受幹擾、不受損害的權利,消除糾紛隱患,避免矛盾發生。其次,包括村居委員會、物業服務機構在內的基層組織應當切實發揮自治、管理作用,對寵物飼養方面違反法律道德的行為及時幹預,對寵物飼養而引發的矛盾糾紛及時排查調處,使人們生活居住的環境更加平安、祥和。(胡勇)

相關焦點

  • 多地強化養犬管理避免侵權 文明養犬應該這樣做
    漫畫《責任不能放》作者高嶽近年來,為了加強養犬管理,維護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保證市容環境和社會公共秩序,多地出臺相關養犬管理規定。然而遛狗不牽繩、犬只隨地大小便、犬吠擾民、寵物傷人等不文明養犬行為所引發的糾紛依然時有發生。
  • 您有一封文明養犬倡議書,請注意查收!
    廣大市民朋友們:犬是人類的朋友,養犬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慰藉,但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也帶來了噪聲、傷人等諸多社會問題。為打造優美、和諧、宜居的人居環境,維護城市公共秩序,市文明辦、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自覺做到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共建共享文明城市。1.遵規守紀,依法養犬。
  • 如何文明養犬、合理維權?聽他怎麼說~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飼養寵物尤其是養犬已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 然而隨著寵物犬的增多寵物致人傷害的情況越來越多《文明養犬—合理維權》新新說法—普法手偶劇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文明養犬 | 牽緊「文明繩」,我們不掉「鏈」
    > 犬是人類的朋友,養犬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慰藉,但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也帶來了噪聲、傷人等諸多社會問題。為打造優美、和諧、宜居的人居環境,維護城市公共秩序,市文明辦、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自覺做到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共建共享文明城市。
  • 文明養犬倡議書
    犬是人類忠實的朋友,養犬會給人們帶來精神慰藉和家庭溫馨,但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也帶來了犬吠擾民、意外傷害、汙染環境、鄰裡關係緊張、疫病傳播、惡意棄犬、流浪犬擾民等諸多社會問題。為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市容環境,讓我們的生活更溫馨,環境更美好,人際關係更和諧,人犬相處更文明,我們提出倡議:從你我做起,從身邊養犬小事做起,自覺自律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做一個文明、自律、盡責的養犬人,為愛犬贏得更多的尊重和友誼,打造優美、和諧、宜居的人居環境,共建美好金張掖。  一要遵規守約,依法養犬。
  • 避免狗狗誤傷咬人,讀《社區養寵倡議書》,做社區文明養犬人
    都是平時的3倍以上稍有不注意就能釀成慘禍 針對這些不文明養犬現象而我們的睦鄰社區「撿屎官」都是這樣做的文明養犬,既是每一個人責任也是關係社會文明重要的體現在此也呼籲大家「創建文明社區,做文明養犬人」↓社區養寵倡議書
  • 先「立規」再「守規」,義烏打造文明養犬「義烏模式」
    今年初,市執法局稠城大隊聯合稠城街道詞林社區在曲苑小區設立首個犬類管理示範點,實現宣傳管理、服務便民 一體化 。文明養犬,是文明城市的應有之義。犬類管理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項重要內容,需要各鎮街及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
  •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城管局開展文明養犬宣傳活動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郝儒冰)為進一步規範轄區居民文明養犬行為,提高居民群眾的文明養犬素養,營造整潔有序、安全和諧的城市環境,12月6日,新城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開展了「遵守養犬規定,共創文明城市」宣傳活動。
  • 文明碑林|@市民們,文明養犬拍了拍你!
    隨著市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飼養寵物犬是部分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隨之而來的不文明養犬行為時有發生,廣大市民群眾反應強烈。犬只的行為折射的是養犬人的文明意識和文明行為,反映的是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 馬路不是狗狗的公共廁所,約束不文明養犬行為,推動公共文明建設
    規範養寵要與文明同行,現在社會物質生活日漸豐富,使我們身邊嚮往生靈和自然的家庭開始增多,造就了城市養犬養寵一族。在生活中養犬給人帶來心靈的慰籍和快樂。但是如果飼養寵物有失文明缺乏規範,又會給他人帶來傷害。如今大力創建文明城市,大家都在倡導文明養犬,文明養犬從我做起。
  • 「文明養犬」拍了拍你 規範養犬別掉「鏈」
    文明養犬,既是養犬人責任的體現,更是對每一位市民權利的尊重。在10+1商業大道,民警向遛狗散步的市民普及如何依法依規文明養犬及《南寧市養犬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同時督促養犬戶儘快到南寧市養犬登記「一站式」服務點辦理養犬登記手續,倡導市民規範養犬、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在石柱嶺社區、玫瑰園小區、榮寶華小區、平西村及江南大道河堤沿線等區域,江南警方、城管部門也組織開展聯合執法整治。
  • 「文明養犬」市公安局開展規範城市養犬管理集中整治統一行動
    武陵9月11日晚,按市、區兩級領導機關的指示,武陵公安分局聯合區城管局、農村工作局、衛健委、街道等部門30人,分2組在東、西兩個轄區開展城市科學養犬、文明養犬宣傳、勸導行動。餘人,下一步,鼎城公安將持續強化文明養犬管理和宣傳工作,努力營造依法依規,文明養犬的濃厚氛圍。
  • 先「立規」再「守規」義烏市打造文明養犬「義烏模式」
    今年初,市執法局稠城大隊聯合稠城街道詞林社區在曲苑小區設立首個犬類管理示範點,實現宣傳管理、服務便民「一體化」。文明養犬,是文明城市的應有之義。犬類管理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項重要內容,需要各鎮街及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
  • 文明養犬,寵愛有方!致養犬市民的一封信
    9月1日起,《聊城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為了給狗狗一個合理的身份,有犬只的市民朋友們要著手辦犬證的事宜啦!養犬行為反映了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四、尊重他人,文明養犬 要注重鄰裡和諧,體諒他人感受,防止養犬侵擾他人正常生活,避免發生矛盾糾紛。要加強犬只訓練,培養犬只保持安靜的好習慣,特別是在早、中、晚居民正常休息時段,要儘量避免犬只在生活區內狂吠,防止擾民現象發生。
  • 養犬,也要文明
    文明城市創建需要大家共同參與,養犬者既收穫了養犬的快樂,也要為營造美好環境承擔起文明養犬的責任。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九龍園派出所民警調查發現,孫某所養的犬只並未按規定進行登記,民警責令其在7日內完成相關登記手續的辦理工作。在民警協調下,孫某因對所養犬只約束不嚴,支付男童全部醫藥費並賠償3000元。
  • 你文明養犬了嗎?趕緊行動起來
    、文明養犬,是每一個市民的責任和義務,希望廣大養犬的市民積極響應倡議,增強法律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做一個文明的養犬人,共同維護優美整潔的城市環境和生活環境。為打造優美、和諧、宜居的人居環境,維護城市公共秩序,市文明辦、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自覺做到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共建共享文明城市。1.遵規守紀,依法養犬。市民養犬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安徽省愛國衛生條例》等相關規定,將依法進行處罰。
  • i東營:文明養犬,我們這樣做
    寵物犬雖然給主人帶來了歡樂,但是不文明的養犬行為也造成了不少的社會問題,不牽繩、不清糞等任性養寵行為為了讓城市更文明、和諧敬請各位養狗的朋友們做到如下幾點文明養犬該如何做?使用嘴套,避免近距離(一至二米)接觸小孩、老人等。
  • 不文明養犬行為屢見不鮮 中國多地規範養犬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中提到,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中,也有「飼養動物,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等規定。
  • 板橋某居民溜狗未栓繩引發糾紛 民警呼籲市民文明養犬
    民警首先核實了李女士的養犬證,並對李女士遛狗不栓繩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同時根據《南京市養犬管理條例》依規對其遛狗未栓牽引繩的行為罰款50元,並現場呼籲圍觀群眾,都能遵循依法、文明養犬規範,為南京文明城市創建添磚加瓦。
  • 社區養犬,文明支招!這份《社區養寵倡議書》必看
    都是平時的3倍以上 稍有不注意就能釀成慘禍 針對這些不文明養犬現象,既是每一個人責任 也是關係社會文明重要的體現 在此也呼籲大家 「創建文明社區,做文明養犬人」 社區養寵倡議書 1、每年定期為寵物注射相關疫苗,進行常規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