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陽的一位網友在買菜時,發現自己購買的香蔥竟然掉色了。該網友只是用紙巾在香蔥表面擦拭了幾下,紙巾便被染成了淡藍色。
面對網友質疑,攤販表示香蔥表面的藍色物質實際上是一種防腐劑。
其實之前便有多家媒體報導過「掉色香蔥」問題,有專家介紹蔬菜表面的藍色物質其實是藍礬,也就是五水硫酸銅,為了防止蔬菜變質,攤販們有時會在香蔥、韭菜等蔬菜表面噴灑藍礬溶液。
藍礬保鮮效果不錯而且成本極低,每公斤價格只有不到20元。據統計,只需多花兩分錢,攤販們便能讓自家蔬菜的保鮮期大幅延長,性價比極高。
這些用硫酸銅為蔬菜保鮮的攤販是「黑心商家」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14880-2012」中,將硫酸銅列為了人體銅元素的來源之一,硫酸銅其實是合法的營養強化劑。也就是說,按照我國現有規定,商家的這一行為並不違法。
但網友們對此事如此敏感也並不是「無的放矢」,不違法並不意味著食用這些「掉色香蔥」便是百分百安全的。
硫酸銅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鮮功效,但如果攝入過多仍會誘發嘔吐、腹瀉、急性腸胃炎等一系列負面反應,如果症狀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
作為一種工業原料,藍帆其實並不適合用於蔬菜保鮮,大家在買菜時應當儘量避開這些會掉色的蔬菜。
此事被媒體曝光,一位當地的廚師表示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當地的廚師們在採購的時候都會刻意避開這些掉色的香蔥。面對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大家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
畢竟我們已經聽過了太多的食品安全醜聞。
因為種植者的無良行徑,山東多地陸續曝出「毒西瓜」事件,消費者們在購買並食用了「冰糖黑美人」西瓜後,出現了嚴重的頭暈、嘔吐症狀,一位孕婦甚至因毒西瓜不幸流產。
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現場調查,涉事攤販售賣的西瓜「涕滅威」含量超標,涕滅威雖可以有效的滅殺害蟲,但毒性極強,使用不當很容易致使消費者磷中毒。
「甲醛白菜」的傳聞一直不絕於耳,有記者曾爆料河北等農貿市場大量使用甲醛溶液為白菜保險,作為知名致畸、致癌物,這些附著於白菜表面的甲醛溶液會傷害到消費者的呼吸道和內臟,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
有媒體曾做過實驗,在持續衝洗了10分鐘,仍有少量甲醛附著於菜葉表面,這些「甲醛白菜」毫無疑問也是黑心商販的得意之作。
早年間一度引發輿論譁然的「地溝油」、「蘇丹紅」、「毒奶粉」事件更是成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憶,甚至成為了流行語,融入了流行文化之中。
這些食品安全醜聞並不能如實反映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但這些醜聞的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對我國食品安全現狀的信心。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總顧問陳君石院士表示,當前食品安全更大的問題是消費者信心不足。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的調研結果顯示,53%的消費者認為我國農產品存在較為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但只有40%的消費者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願意積極維權,投訴渠道的缺乏以及對於商家打擊報復的擔憂,使得大部分消費者選擇保持沉默。
這直接導致了消費者們對食品安全問題草木皆兵,只要有和食品安全相關的傳言流出,大多數消費者便會直接選擇不再購買相關產品,還會將傳言轉給親友。不少企業因此莫名其妙的遭受了經濟損失。
信任透支的惡果正逐漸浮現,企業們需加倍努力才能重新獲得消費者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