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歲到70歲,從植綠帶頭人到致富領頭雁

2021-01-08 環京津網

王明花在黃沙窪的「小老楊」和沙棘林間進行日常管護。

本報記者 喬 棟攝

核心閱讀

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右玉,是一個天然風口。風口碰上沙漠,曾讓這裡寸草不生。數十年來,右玉人民持續接力,讓這片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綠洲。

從孩童時期跟著大人們去種樹,到現在帶著孫子們繼續植綠,王明花和樹打了一輩子交道。從植綠帶頭人到致富領頭雁,她的經歷也是右玉植綠人們不斷奮鬥的一個縮影。

中午的日頭曬得毒辣,70歲的王明花站在黃沙窪的山頭。這是她奮鬥了一輩子的地方。

從地圖上看,右玉是晉西北門戶,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地帶,地勢南高北低,是一個天然風口。每年冬春,西北風從殺虎口灌入,沿著呂梁、太行間的通道長驅直下。

風口碰上沙漠,曾讓右玉變得寸草不生。數十年來,當地人民持續接力,終於將這片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綠洲。頭水泉村的王明花,便是右玉植綠人的一個代表。

「打小就知道種樹,種樹就有活路,不種樹就饑荒了」

從山西太原往北,過了雁門關,便是雁北塞外的天。和「關內」相比,「關外」山脈起伏較緩。王明花坐在十幾棵小老楊樹下,歇了會兒腳。

這是她17歲那年就「戰鬥」過的地方。「一把鐵鍬兩隻手,幹罷春夏幹秋冬」,17歲的王明花,因為能吃苦、幹活快,被選為右玉頭水泉村的婦女主任。「打小就知道種樹,種樹就有活路,不種樹就饑荒了。」她說。

頭水泉村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村旁的那眼泉曾是救命泉。當年的乾旱、風沙,曾讓前來考察的國際環境專家得出了「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結論。這個結論,從幾個數字就能看出——新中國成立初期,右玉境內土地沙化率76%、林木綠化率不足0.3%、每年8級以上大風天長達3個月。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右玉被風沙「欺負」成啥樣?王明花說:「我9歲上學,春天大風時,出去就和別的同學手挽手,一是因為力量小,怕被刮跑;另一個是因為白天都看不清,怕走丟。」

不僅如此,村裡人修房子和別的地方也不一樣,「別的地方修房子,一家挨著一家;右玉修房子,每家都要隔一條路,其實就是給沙子修通道。」王明花回憶,「家裡修門,門都是往裡推,不是往外開的,因為過一晚上,沙子就能把門埋住小一半。」

當地老話說得很形象:「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白天點油燈,黑夜土堵門。」如今的右衛古城,新中國成立初期曾是右玉縣城。常年西北風裹挾著風沙,幾乎把十多米高的右衛古城牆填平。

縣城往北緊挨著的就是「黃沙窪」,那是一片長40裡、寬8裡的移動沙丘,每年逼進十多米,當地人稱之為「大狼嘴」。要封住「大狼嘴」,就得在這沙丘裡種樹。

「一次不行就再種一次,一年不行就來年再種」

「那會兒哪有錢買樹苗!」王明花當時正上小學,看著大人們從其他地方的楊樹上摘下枝,再移栽過來。「兩枝楊樹枝搭在一塊,讓它們『抱住』,這樣不容易被風颳跑。」王明花在樹後隨手撿了兩根樹枝,比划起來。當地人把這種小楊樹,親切地稱為「小老楊」。

上世紀50年代,右玉縣組織了數千名群眾「會戰」,其中包括800名學生。頭水泉村就在黃沙窪腳下,王明花跟著大人們扛著鋤頭上了山。「那會兒啥也不懂,就是幫忙抬水、扛苗。」她說,第一年,他們就種下了9萬多棵樹苗,可到了第二年春,一場持續多天的8級大風,把這幾千人數月的勞動成果連根拔起。

「一次不行就再種一次,一年不行就來年再種。」王明花說話間伴隨著爽朗的笑聲:「那會兒好像不會覺得累,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你現在看到的每一棵樹,至少都是經過五六次補栽才種成的。」

60年樹齡的「小老楊」,有著黝黑的軀幹,高達10多米。現在的黃沙窪,已經成為一個青山環抱的公園,還成了實踐教育基地。眼前是綠油油的草甸,陽光如沙漏般從連片成蔭的「小老楊」樹間傾瀉下來——只有草甸間偶爾露出的沙粒、集體朝著東南彎腰的「樹姿」,和幾棵被玻璃罩圍著、露出樹根的「標本」,訴說著當年在這裡種樹的艱難。

經過8年「三戰黃沙窪」,樹的成活率升高了,沙丘的移動速度降下來了,右玉人終於把「大狼嘴」堵上了。其間,他們還摸索出了「穿靴、戴帽、貼封條、扎腰帶」的適合半沙化土壤的科學營林方法,至今仍在沿用——所謂「穿靴」,就是在河岸邊,營造雁翅形護岸林;「戴帽」,就是在流動的沙丘上網狀開溝,秧苗結繩壓條固定沙丘;「扎腰帶」就是在半坡環造防風林帶;「貼封條」就是在侵蝕溝沿和風蝕殘堆上不講規格地密植造林,並且種草,以後再不斷補植。

黃沙窪雖然被暫時堵住了,但每年補栽的任務依然很重。上世紀60年代,已長成大姑娘的王明花和村裡的姐妹組成突擊隊,她們每天天剛亮就上山,中午也不回去。她們給自己定的標準是每人每天種樹100棵,這比一些男勞力種的樹還要多。附近的水源在二裡地外的康岔溝,她們便輪著去挑水,「左肩換右肩,一天下來,肩頭壓得全是血泡」。

「渴了喝口水,餓了吃個燒土豆。」王明花還記得村裡的一個大姐叫薛娥子,快到中午時回去做飯,做完就趕著往山上走,「遠遠看見她,一邊拿個燒土豆咬著一邊走。」到了跟前,從圍裙裡變戲法似地拿出幾個窩窩頭來,讓幾個年輕人的眼裡都放了光。

從王明花的眼睛裡,仿佛能看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今年70歲的她,仍然是支部書記,還在發光發熱。

「孩童時跟著大人們去種樹,現在帶著孫子們繼續植樹」

站在牛心山上,大片雲朵快步踏過天際,湛藍的天像是剛被洗過。現在,右玉的林木綠化率達56%,幾代人持續綠化接力,終於將右玉變綠,也把右玉精神打造成一張名片。

右玉縣縣長王志堅說,林業用地面積從8000畝到169.9萬畝,林木綠化率從0.3%到56%,今天的右玉,拋去了「不適宜居住」的舊帽子,而在這場持續半個多世紀的綠化戰役中,王明花是一個清晰的註腳。

繞著黃沙窪走了一個小時,王明花的腳力不減當年。「孩童時跟著大人們去種樹,現在帶著孫子們繼續植樹,」她說,「一輩子就和樹打交道了。」如同一棵倔強的「小老楊」,從植綠帶頭人到致富領頭雁,她還是從前那個少女,種在心中的信念絲毫未減。

王明花打小就聽過一個故事:新中國成立那年,31歲的曹國權用土改時分到的12畝好地換來荒溝,種出的莊稼卻長勢喜人。時任縣委書記問他「秘訣」,曹國權說:「大道理呀我不懂,我就知道種了樹就能擋住沙子,擋住沙子就能打下糧食,打下糧食就能娶到媳婦兒。」

綠水青山帶來的改變,和糧食產量直接掛鈎。「以前玉米畝產50斤,現在上千斤。」王明花說。如今,右玉有了更充足的「家底」來規劃造林:經濟林和生態林間種,讓綠色產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右玉27.6萬畝沙棘林,每年可採摘1800噸。」右玉縣林草局局長劉佔彪說:「目前已經形成了圍繞沙棘的果醬生產、果汁加工、配方食品生產等9家加工企業,年產值1.96億元,帶動農民沙棘收入1440萬元。」

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雲龍介紹,山西已初步構建起了晉西北丘陵山地防風固沙治理區、晉西北黃土丘陵溝壑防風固沙水土保持治理區等生態功能區,有效改善了晉北沙區生態環境,「我們將進一步拓寬山西生態扶貧路徑,在現代防沙治沙實踐中,不斷弘揚和豐富右玉精神。」

相關焦點

  • 【代表風採⑨】易紅科:致富路上的領頭雁,群眾信任的代言人
    【代表風採⑨】易紅科:致富路上的領頭雁,群眾信任的代言人 2021-01-13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合世家四代堅守——記袁家灣村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高作旺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忠德「我們家是地道的百合世家,從我太爺那一代人開始種一直延續到現在,連續四代人堅守百合種植及加工產銷,我們的下一輩已接過了接力棒,致力在百合深加工和電商銷售產業鏈上發展。」天下百合第一村——七裡河區西果園鎮袁家灣村支書高作旺如是說。
  • 朱茵17歲,袁詠儀17歲,蔡少芬17歲,看到17歲的孫儷:拔刀吧鄧超
    朱茵17歲,袁詠儀17歲,蔡少芬17歲,看到17歲的孫儷:拔刀吧鄧超娛樂圈裡有不少的凍齡女神,他們即便到了40-50歲,依然有著非常高的顏值,而且因為對身材嚴格控制,所以很多女星依舊保持著非常不錯的身材,讓觀眾一度質疑他們是不會變老的。
  • 近70歲夫婦悉心照顧99歲母親:希望她活到120歲
    張文銀、裴茂德夫婦時刻陪伴99歲高齡侯玉連老人  四川新聞網達州12月11日訊(馬發海 記者 餘開洋)「媽,我們希望您能夠活到120歲!」「啥子呀?你們說啥子喲?我沒聽到,呵呵呵呵,能不能再說一遍……」12月初,一對六旬夫婦閒聊中一句樸實話語,讓99歲的侯玉連老人笑得合不攏嘴。
  • 美麗的她,幼年喪母,17歲走紅,27歲重傷致殘,70歲成時髦外婆,一生優雅
    那是1950年的2月1日,周諒量還不滿17歲。而進了團沒多久,她就接到一個令她異常激動的消息:她和團裡的同事們,要去拍電影了!而這部電影,就是《上饒集中營》。更讓周諒量沒想到的是,她竟然被導演沙蒙選中,成了其中的女主角——蘇琳的扮演者。而這個時候,周諒量並沒有什麼表演經驗,更談不上有什麼表演技巧。
  • 紅河州鄉村振興領頭雁結業典禮暨授牌儀式舉行
    6月15日,民革紅河州委、州農業農村局在紅河會堂聯合舉辦全州「鄉村振興領頭雁」結業典禮暨授牌儀式。來自全州13縣市農業農村局分管科教工作副局長、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負責人和鄉村振興領頭雁學員參加儀式。
  • 世界冠軍王薔近況,與17歲男友大方牽手,如今26歲美到認不出
    世界冠軍王薔近況,與17歲男友大方牽手,如今26歲美到認不出 世界冠軍王薔近況,與17歲男友大方牽手,如今26歲美到認不出在中國
  • 為直播賺錢把3歲孩子餵到70斤?!
    一個名叫「佩琪」的3歲女童被父母培養成一名「大胃王吃播」,年僅3歲體重就有70斤,圓圓的臉蛋胖起來就像個麵包一樣,經常在視頻中「胡吃海喝」,她因此走紅網絡,吸粉無數。要知道,正常情況下,10歲左右的孩子體重才能有70斤,而小佩奇才3歲!
  • 美17歲少年捕到314公斤巨型劍魚
    > 美17歲少年捕到314公斤巨型劍魚 2014-09-04 16:26
  • 「土專家」變身「領頭雁」 助力鄉村振興
    「土專家」變身「領頭雁」 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06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著全村希望飛奔的「領頭雁」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白雪 見習記者 施文鬱2015年,陳小林從部隊轉業到大連市農業農村局,言行舉止中都透著「講原則,有韌勁,敢闖敢幹」的軍人作風,迅速成為單位的骨幹力量。2018年4月,這位軍轉幹部又積極響應號召,帶著「專挑硬骨頭啃」的信心,派駐到普蘭店區大譚街道大譚社區任黨總支第一書記。
  • 從35歲到77歲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0年變化從何而來?
    走在今天的中國街頭,白髮長者比比皆是,社會老齡化現象的背後,是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提高到77歲。人生七十已經不再是古來稀了,然而時間倒退70年,新中國初期,中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只有現在的一半都不到。這麼大的跨越是如何做到的呢?
  • 17歲丫環是娘又是妻、8歲小丈夫卻渣到80歲!求一雙沒看過的眼睛
    這部劇講的是在高老爺娶了年輕貌美的小妾陸依萍的同時,高家太太卻生了病,知道自己沒多少日子的高太太害怕自己8歲的兒子被新進門的陸依萍欺負,於是就做主讓自家17歲的丫環也就是本劇的女主嫁給了自家兒子高耀宗。17歲的丫環嫁給8歲的小少爺,果然,這設定也是很符合劇名《娘妻》了,果然是又當娘又當妻呢。
  • ...六個半月的時間裡,全美累計大約有28萬名學齡(5歲到17歲)的孩子...
    文 / TIER2020-09-29 14:52:51來源:FX168 【約28萬美國學齡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美國疾控中心當地時間9月28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1日到9月19日期間,也就是差不多六個半月的時間裡,全美累計大約有28
  • 「三北」防護林:從防護到致富
    從「沙滿天」到「景如畫」  52歲的劉恆泰是平魯區下木角鄉打草坪村的村民。這位曾經遠近聞名的養羊大戶已經承包造林8年了。「我那時候看到自己養的羊把山上的草都啃光了,覺得對不起家鄉」,現在的劉恆泰擁有1萬多畝林地,為從前的荒山披上了「綠衣」。
  • 50歲搖滾天后患不孕不育主動離婚,現求介紹男友:20到70歲都可以!
    據日媒12月23日報導,日本搖滾天后大黑摩季在21日宣布她主動結束16年婚姻,在22日出席活動時,她大膽要友人介紹新男友,幽默表示:20歲到70歲都可以。
  • 3歲女童被餵到70斤、6歲男孩蒙眼走鋼絲…孩子不應成為父母的賺錢...
    3歲女童被餵到70斤、6歲男孩蒙眼走鋼絲…孩子不應成為父母的賺錢工具 2020-11-22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歲女孩被餵到70斤當吃播賺錢?父母還興奮宣布……
    父母為了圈流量、博眼球,竟把3歲女兒硬生生餵成70斤,當吃播賺錢!
  • 60到70歲的老人,每天走多少步合適?可能這個範圍比較好,了解下
    60到70歲的老人,每天走多少步合適?可能這個範圍比較好,了解下但是每個人的身體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對於正在60~70歲期間的老年人來說,可能由於身體已經進入了老年,所以身上的一些激素分泌逐漸的減少,所導致身體裡的一些器官存在了退化的情況,這樣可能就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走路,甚至會出現一些關節疼痛的情況發生。
  • 17歲流浪少女到派出所後咬人砸東西
    到了派出所,不管民警給她倒水還是給餅乾,女孩死活都不接受。當民警問她家住哪裡、叫什麼名字,女孩突然狂躁起來,又是咬人又是砸東西,還差點把派出所的電腦摔了。  好不容易,女孩安靜下來,民警拿到了她的手機,並通過手機聯繫人找到了她的叔叔。民警這才了解到,女孩叫小柳(化名),今年17歲,家住潁泉區。她性情不穩定,經常突然發狂,平常都被家人鎖在家裡,和家人鬧脾氣後,自己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