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成功應該怎麼定義?有房有車?名利雙收?酒足飯飽?當然了,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就看自己歲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了。而他認為自己過去的30年非常成功,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很快樂。而這樣的總結,是一個65歲的大叔在演講時的開場白,他就是被稱「韓寒背後的男人」——方勵。
或許很多人對方勵可以說是完全沒印象,但他在知乎上早已有了不小名氣,話題度也很高。方勵還被稱為「中國最隨心所欲地大佬」,因為他投資電影的原因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好玩、有興趣;他不愛拋頭露面,幹著冷門又低調的生意,卻在全球各地開了26家公司,而開公司不是為了給自己提供平臺,也不是為了賺錢,由此看來,這方勵確實很隨心所欲。
方勵1953年出生於四川成都,在方勵12歲時,自己的家便被抄了,父親被關押,母親被下放,周圍同齡的人還因此孤立他。後來在方勵17歲時,還被下放到貴州修鐵路,打了一年隧道,修了一年大橋,搭泥巴房子,幹的全都是純體力活。方勵也曾迷茫壓抑過,有很長時間都在想為什麼要那麼無聊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是靠踢足球和看書過日子。
隨心所欲搞科研在19歲這一年,方勵進工廠當了一名流水線工人,20歲時開始北漂,在北京當一名藍領工人。然而隨著恢復高考,方勵在1978年考上了華東地質學院(現東華理工大學),報的卻是最冷門的一個專業——地球物理,只是因為自己喜歡。大學畢業後,方勵被分配到了北京核工業部第三研究所工作,結果這樣的「鐵飯碗」,方勵在沒幹到兩年就跳槽去了一家外企。在見外企老闆時,方勵對老闆也說了,只幹兩年,兩年一到就辭職。
在1987年,方勵揣著自己攢下的6000美元又跑到美國去了,拿到了維克弗斯特大學的MBA學位,並在美國一家集團公司工作,連美國綠卡都已到手。當所有人都以為方勵要在美國生活時,他突然又將自己的5萬美元存款拿來開公司,成立了今天的美國勞雷工業公司,還作為外資企業CEO回了中國。而他開公司不是為了賺錢當老闆,而是因為外面沒有一個平臺能讓自己來「瞎折騰」,因為他喜歡物理、喜歡電子、喜歡地球、喜歡海洋,全世界找不到任何一個平臺能夠讓他今天玩這個,明天玩那個,乾脆就自己搭了一個這樣的平臺。
這樣「折騰」的後果,就是讓方勵睡了一年的地板,天天吃方便麵,即使這樣他也樂在其中,30多年下來,就是在這樣的「折騰」下,折騰出了26家公司。方勵在美國工作時,又很想去法國玩,但又不想只是去玩,因為還有工作要做。後來方勵就採取了一個辦法,想去哪個國家經常玩,就跟那個國家建立商業關係,找到合作夥伴,不管賺錢多少,至少有理由說服自己。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方勵在全球各地開公司的原因吧。
在2002年5月7日,北方航空的一架客機在大連港外側墜毀,因墜毀客機的黑匣子還沒找到,方勵便自願去打撈「5.7」空難黑匣子。於是便自己帶著儀器、乾糧,打撈了三天三夜,終於找到了黑匣子。。在別人都以為方勵這是愛國情懷的時候,他卻說了句「我這不是愛國,什麼情操,都沒關係,我就是一玩球的,你讓我踢球我就過癮」。
隨心所欲拍電影從2000年開始,方勵遇到了導演王超來找他做電影,從那時候開始,又玩上電影了。當時王超以朋友的身份請方勵幫忙投資,他二話沒說,連合同都沒籤,就給王超的電影投了36萬人民幣,還是以現金的方式。然而,36萬還遠遠不夠,前前後後加起來一共投了將近120萬,收回來的錢卻只有三分之二。
方勵作為中國最成功的獨立電影製片人之一,也算半個電影人,出品過《後會無期》、《觀音山》、《萬物生長》、《蘋果》、《頤和園》等多部文藝影片。除了《後會無期》有6億票房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沒怎麼賺到錢,然而《後會無期》也只讓方勵賺了兩千萬。在接觸電影的14年間,方勵拍了9部電影,賠了4000萬,還因電影尺度較大,被某局禁拍電影5年。在2012年拍攝的《二次曝光》,票房雖沒有《後會無期》高,但也已經過億,還形成了方勵、李玉、範冰冰的鐵三角創作模式。
就在2016年,當時炒得熱火朝天的63歲「導演」下跪的主角也是方勵,有人說他藉此炒作,也有人說他任性。但方勵這麼做的原因,只是為了能增加《百鳥朝鳳》的院線排片,然而他既不是該片的導演,也不是製片人。在面對不少網友說他「丟了文化人的尊嚴」時,方勵淡定的回了句「愛評論不評論」。方勵還影響了不少身邊的年輕人,很多都是一夜之間就辭職了,都想換個活法。
如此看來,方勵這這一生,果然就只好這「兩口」,一個科研,一個電影。白天搞科研,晚上玩電影,以至於方勵30年來都捨不得睡覺,因為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的一生不是超級會活又是什麼呢?果然是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