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頭距離0.1cm處時,氣球被燙化,但並未燃燒 攝/法制晚報記者 柴程
消防員手持打火機靠近氣球實驗 攝/法制晚報記者 柴程
當打火機距離1cm處時,氣球發生燃燒,火苗躥到半米多高 攝/法制晚報記者 柴程
法制晚報訊(記者 羅曉靜)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許多家長帶孩子外出遊玩,一些商販拿著氣球在公園、商場外售賣。這些被做成卡通形象、能飄起來的氣球,深受孩子們喜愛,但存在安全隱患。
《法制晚報》記者昨日進行可燃性實驗發現,商家所稱的「氦氣球」在靠近明火時發生燃燒,火苗躥到半米多高。記者採訪發現,因為氫氣易燃,國家明令禁止灌裝手持氫氣球,但由於氦氣的成本較高,商家多用價格較低的氫氣冒充氦氣。
上周末,記者來到朝陽大悅城。在商場外,有商販正在售賣卡通形象的漂浮氣球。通過詢問得知,商販銷售的這種氣球售價在10元左右,當被問及氣球裡充的是什麼氣體時,商販稱氣球裡充的氦氣。當記者詢問會不會爆炸時,該商販說:「放心吧,裡面不是氫氣是不會爆炸的。我長年在這裡賣氣球,都沒有顧客說爆炸過。」
「我特別喜歡這些氣球,買回去『飄』在家裡特別好看。」正在商販跟前挑選氣球的市民王小姐說,她經常買這類氣球,但每次帶回家卻挺「費勁」,「每次帶著氣球乘公交、地鐵,都不讓進,只有少部分的計程車可以。」
記者從商販處購買了2個氣球,在路邊招手打車。很快,就有計程車應招。
「我為什麼不讓你上呀?」當被問及拿著氣球是否能上車時,計程車司機這樣回答記者,隨後記者帶著氣球驅車前往傳媒大學地鐵站。
在進站口,記者表示要進站坐地鐵,被安檢人員攔住。「只要能『飛』的氣球就不能進去。」安檢工作人員解釋,能「飛」的氣球大多數是氫氣球,有爆炸的危險,地鐵站一直不讓氣球進入。
實驗一 點燃的香菸頭靠近氣球
實驗步驟:將香菸點燃,將香菸頭放置在距離氣球2cm、1cm、0.5cm、0.1cm處,觀察氣球是否被點燃或發生爆炸。
實驗結果:香菸頭距離氣球0.1cm時,氣球被菸頭燙化,並未燃燒起明火。
實驗二 明火靠近氣球
實驗步驟:打燃打火機,將打火機放置在距離氣球2cm、1cm處,觀察氣球是否被點燃或發生爆炸。
實驗結果:打火機距離氣球在1cm處時,氣球被點燃,且火苗高達半米,噴發至消防員防護服上,幾秒內氣球被燒盡。
實驗
走訪中記者發現,當被問及這類漂浮氣球是否會易燃時,大多數商販都會告知是氣球內充的是氦氣,不可燃燒,很安全。那麼這類氣球是否真如商家說的很安全呢?記者請北京市朝陽區消防支隊華威中隊的消防員進行可燃性和可爆性實驗。
實驗工具:氣球2個(朝陽大悅城外商販所售)、尺子、明火(打火機)、香菸
實驗解讀
操作實驗的消防員表示,從氣球燃燒情況及燃燒速度來看,氣球內充的是氫氣,「只有氫氣才可以有這樣的燃燒。」消防員說,另外,氣球的表皮也是可燃物,加速了燃燒過程。
「火苗躥到半米那麼高,是因為氣球破裂後,裡面的氫氣洩漏出來,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遇到明火就會發生爆炸。」今天上午,中學化學高級教師張老師稱。
而實驗中,用香菸頭點氣球時並沒有燃燒,對此,張老師解釋稱,氫氣爆炸或者燃燒是需要一定條件的,菸頭屬於暗火,一般情況下點燃的菸頭的溫度低於400攝氏度,達不到氫氣爆炸的燃點。「但是如果有人剛好猛吸一口煙的話,菸頭的溫度就會達到氫氣的燃點,就有可能燃燒甚至爆炸。」張老師說。
追訪
氫氣成本低幾倍 冒充氦氣充進氣球
通過實驗發現,商販所謂的「氦氣球」實際是氫氣球。既然氫氣球存在隱患,為何商販還要售賣呢?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龍潭公園,在公園內轉了一圈並沒有發現賣氣球的商販。在公園的正門和西北門外,有一些售賣兒童玩具的小商販,但他們也沒有賣氣球。
「現在都不讓賣那種(氫氣球),要爆炸,我一個月前就沒賣了。」一位商販說。但也有商販稱,「今天風太大,要被吹走,沒帶出來,你下次可以過來。」
至於流動商販所售的氣球裡到底充了何種氣體,一商販道出了其中的貓膩。「氦氣球的成本很高,氫氣球便宜,同樣的氣球,氫氣球10塊錢,氦氣球要三四十,價格高出好幾倍,這麼貴的氣球誰要買?所以我現在都不賣了。」
記者搜索此前媒體報導發現,國家已明令禁止灌裝手持氫氣球,要求以惰性氣體取代氫氣等易燃易爆氣體作為氣球的填充物。氫氣球屬於嚴格管理的產品,要求由專門的機構來進行審批和施放。
文/記者 羅曉靜
攝/法制晚報記者 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