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家貓起源於中東地區而非古埃及!一部家貓馴化史可知道的

2020-11-20 戒貓組長

有史以來,在人類豢養的包括貓狗在內的所有動物當中,貓可能是最為「無用」的——

往大了看,狗組成的警犬、導盲犬等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往小了看,家犬還擁有最基本的看家本領;

相對比之下,貓咪除了那不怎麼為人稱道的捕鼠技能,對人類生存似乎沒什麼特別的用武之地。

另外,貓也總是獨立而孤傲,儼然一副主子的氣勢。

那麼家貓是怎麼出現的?起源地是古埃及?還是在哪?貓最早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家貓」的?家貓究竟是馴化動物,還是半馴化動物?我們又該如何尊重貓咪的自然天性,對它們進行良好的餵養呢?

相信這些問題都曾使我們疑惑,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了解家貓的馴養歷史,以及最可施行的餵養方式吧~~~


要知道,在世界範圍內,在人類群體中安身立命的貓咪超過了6億隻,隨著貓咪日益成為我們喜愛的對象,這個數字只會越來越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儘管我們對貓這種動物已經很熟悉,我們卻仍無法參透它們的來歷,無法確切說出家貓的馴化過程。

相信一說起馴化,人們想像到的畫面也許是這樣的:

人類的祖先在捕獵後抓獲了某隻野獸幼崽,帶回居住處飼養繁育,慢慢地馴化出了新的品種。

然而這樣的馴化方式更適用於豬、牛、羊等畜生,我們馴化它們更多是因其身上有肉、奶、蛋等,甚至是可替代的勞力供我們使役。

但有時候也並非是這樣,一些馴化過程的早期是動物主動接近人類開始的,這一切要從家貓的起源地開始說起。

NO.1中東地區——家貓的起源地

洞悉家貓的世系以及家貓與人類關係的演化並不容易,家貓的搖籃最早被認為在古埃及,但最新的DNA分析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這項研究提出:中東的非洲野貓是家貓的祖先,也就是說,家貓的起源地在中東與非洲。

研究組人員不辭辛勞,從世界各地收集了979隻貓的基因樣本,這些貓既包括日、英、美當地的寵物貓以及混血家貓,還包括從歐、亞、非三個洲收集到的野生貓。

他們對這些基因進行分析研究,評測這些貓咪的世系,還特別測定了每隻貓與其他所有貓的DNA相似度,並把擁有相似DNA的貓劃歸一組,再求證同組的貓是否大多生活在同一地區。

經過計算機評測,成功分離出五個野生貓科亞種

1.歐洲野貓——生活於歐洲

2.中國山貓——在中國的荒漠貓

3.亞洲野貓——生活在中亞

4.南非野貓——生活在非洲南部

5.非洲野貓——這個世系不僅包括了分布於中東的野貓亞種非洲野貓,還包括了樣本中數以百計的家貓,即前面說過的來自美國、英國和日本的純種或混血家貓。

結果不言而喻,是的,非洲野貓雖是野生斑貓的一個亞種,卻與家貓的基因十分相似。

或者可以這麼說,數百隻家貓、品種貓與非洲野貓的基因如出一轍,且家貓在所有的野貓類群中僅僅與非洲野貓能歸為一組。

我們有理由認為,非洲野貓是現代家貓、品種貓的祖先!

我們知道,非洲野貓生活於沙烏地阿拉伯與阿聯交界處的沙漠地帶,也就是中東地區。

可以確信,家貓的起源地就在中東——

原來我們的愛貓骨子裡一隻是沙漠野生動物,難怪這麼不主動喝水、這麼喜溫熱!

到這裡,知道了家貓的起源地還不夠,我們還想知道貓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家貓的!

NO.2貓咪一開始並不想當你的寵物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一萬多年前,人類祖先就已經開始和貓咪同居了。

當時的人類社會,正在逐漸從採集狩獵經濟轉入農耕經濟,幾乎同時發生的是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從逐水草而居,變成半定居或者定居

定居半定居生活無疑讓人類製造出了很多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又不可避免地引來了不計其數的老鼠。

也許就是在這時候,野貓主動出現,進入了我們人類的生活當中。

要知道,野貓是以人類居住地周邊的齧齒動物為食的,家鼠對它們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誘惑;

剛好那時候人類經濟發展程度低,沒有足夠的糧食存儲技術,難以抵禦鼠類為患;

貓咪出現之後,剛好能幫助人類抑制鼠類數量的增長。

除此以外,城郊的垃圾也對貓充滿了吸引力,垃圾資源豐富,貓科動物全年都能在此覓食。

貓就這樣進入人類的生活,更多只是將人類當成合作夥伴,而人們卻慢慢試著將這樣毛絨絨的野生動物,當成自己人。

這是有跡可循的——人們在地中海的賽普勒斯島,發掘出人類馴養貓的最早證據


考古人員在賽普勒斯上一處9500年前的村落遺址當中,發現在一具成人遺骨的墓穴中,一起埋葬著一隻8個月大的小貓遺骸,他們頭均朝西放置,這可能就是人類與貓最初關係的一種體現。

另外,當時貓並非賽普勒斯的土生種,所以貓應當是人們用船隻從別的地方運來的(專家認為很可能是附近的黎凡特)。

這個「外地輸入貓」的發現暗示著,中東地區的居民把貓當成夥伴的時間比埃及人早得多,進一步證明了貓的馴化起源於中東地區,而非傳統學者們認為的古埃及。

值得注意的是,這時貓與人更多是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到底什麼時候慢慢變化,以至於出現了馴化關係的,至今仍不清楚。

在陝西出土的5000年前的貓骨骼中,相關專家發現有的貓生前主要以小米為食——顯然是人類飼養的結果。

由於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野貓在當時已被馴化,許多專家都猜測,當時的野貓還游離於人類控制之外。

到這裡,我們知道一萬年前左右的中東地區,人和貓在已經有了一種特殊而有意義的聯繫;

在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裡,貓和人類之間充其量是合作共生的關係,而非寵物與主人的關係,說明他們之間的聯繫還不足以將貓稱之為」家貓「。

貓慢慢變成「家貓」需要一定的過程演化,而我們也初步確定了貓馴化之初的地理位置和大致年代,那我們可以提出一個老問題了:

NO.3為什麼人和貓會發展出特殊的關係?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我們能感覺得到,貓並非馴養動物的理想候選者

大多數馴養動物祖先都是群居生活,群體階級性明顯。

在歷史長河中,人類無意間利用了這些動物群體的階級結構,取代它們「首領」的位置,從而對整個有凝聚力的群體實行更加有效的控制。

這些群居動物早已對摩擦流動的處境習以為常了,因而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和居住的地方,它們更容易適應狹小的空間。

然而,貓卻是獨來獨往的獵手,為了保衛領地可以對同胞大打出手(除了獅子)。

此外,貓咪是純粹的肉食動物,很難消化肉類以外的任何食物——而人類為馴養動物準備的食物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相當罕有給馴養動物吃肉的——早期人類獲得肉類相對比蔬果來說要困難得多。

貓的種種特性表明,是貓自願與人類生活在一起的

貓選擇自願與人類生活到一起,必然是因為它們在人類這裡看到了機遇,人類居住地的家鼠以及衍生的垃圾堆無疑是貓咪穩定的食物來源這兩種食物來源促使貓去適應與人為伴的生活——用進化學來解釋,自然選擇會更偏愛那些與人共存的貓。

隨著時間的增長,與人類主導的環境適應得越好,貓就能獲得更好的繁衍——這是種新生態位的選擇機制

在這過程當中,並非一味地適應人類,它們之間的生存競爭仍然能夠左右進化,並不斷保持著和野貓的基因交流,從而限制了它們的順從度——

世界各地的城市郊鄉那數不勝數的流浪貓,成為了自由的公民,不依靠人類也容易生存下去。

人類來說,當發現貓能消滅鼠患蛇患等的時候,就可能自以為是地通過投食、試探地靠近撫摸等行為來鼓勵貓的這種行為

當然,這樣是不夠的。

能引得人去撫摸、示好,貓身上肯定還有其他的動人之處。

就有專家認為,一些野貓身上的某些特徵——大眼睛、扁平臉以及高而圓的前額——可人憐愛的相貌吸引人靠近激發人類的照顧欲從而去餵養它們。

伶俐可愛的相貌無疑能使貓與人類發展出親密關係。

那麼為什麼只有非洲野貓成為了被人類馴化的野貓亞種呢?

有證據表明,歐洲野貓和中國山貓警戒心非常強,就算是用老鼠做誘餌也很難靠近,僅難相處這一點即可排除這兩種野貓進入人類家庭的可能性。

南非野貓和中亞野貓會較為友好些,環境適合就有可能被馴服,但非洲野貓早期生活在人類最初的定居地——美索不達米亞,所以能夠搶佔先機,開啟徵服兩腳獸的冒險之旅。

N0.4家貓:馴化動物or半馴化動物

與人類「忠誠的夥伴」狗狗不同,貓咪進入人類社會紮根的時間更短,所扮演的角色也大不相同,我們並不能將其視為真正的馴化動物。

現如今寵物貓越來越成為「家貓」的主流軍,貓咪日益成為人們交流、分享的對象,科學界也一直存在著關於家貓是否是馴化動物的爭論。

這些爭論結合了科學家們的諸多研究,顯示的結果可能不是我們所認為的——

我們常常以為是人類馴化了貓咪,其實並非如此,要知道是貓在這漫長的歷史中,選擇了能提供給它更多食物的人類,同時逐漸學會了賣萌,使得人類習慣與其相處。

就像專家們說的那樣:我們從來就沒有徹底馴化貓,它們只是自我選擇靠近人類,以便生存,最多只能將其稱為「半馴化動物」。

也就是說,我們更傾向於認為貓咪是種會賣萌的野生動物,而不是徹底的馴化動物。

到這也許有人要說,馴化不馴化貓咪都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甚至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在貓咪進入人類社會的這段時間,它有沒有什麼變化呢?

NO.5貓變得更愛賣萌,其他則沒多大變化,我們應當遵循其天性科學餵養

可以說,人類與貓共同生活了近萬年,人是不是會改變貓咪的飲食習慣或其他?

答案是:所有的貓科,包括虎豹或家貓,都仍有擁有著強大的夜視能力、敏銳的聽力以及只能接受肉食的消化系統——是徹徹底底的純肉食動物。

也就是說,現代家貓從來沒有改變自己基因裡的肉食性,飲食需求和野生貓科的自然飲食需求沒有什麼不同。

有關研究人員的確發現了家貓基因上的變化,這種變化集中於神經系統能促使貓咪更馴服,更懂得怎麼與人互動,更會賣乖耍萌扮可愛。

所有的寵物主,應當在以上種種事實的基礎上,遵循貓咪的天性、科學餵養:

1.減少貓糧的飼喂,飲食結構合理

貓是純粹的肉食動物,其天然飲食結構52%源於蛋白質,46%來源於脂肪,現代家貓也是一樣的。

我們就要減少貓糧的飼喂,給予貓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取而代之的是主食罐頭、主食凍幹這些相對比富含更多蛋白質的食物。

如果貓接受肉食,則可以系統學習後給貓做自製熟肉(包括雞蛋)或者生骨肉,注意食物多樣保證營養均衡。

我家的貓咪就是在換食成熟自製後毛髮更加順滑、身體更加健康的,熟自製可以戳此進行學習:

2.培養更加規律的飲食習慣

野外的貓咪基本都是在黎明以及黃昏等幾個固定時間,捕獵小鳥、齧齒動物等小動物為食的,關於生活它們有自己的一套生物鐘。

所以餵養家貓就要儘量少食多餐,不要隨時隨地都害怕貓咪沒得吃,推薦定時定量、少食多餐、規律飲食,固定吃飯時間,到點收走飯碗,這才能有利於貓咪保持對食物的敬畏和熱情,否則讓貓咪變得肥胖。

3.室內儘量設置高地,多呈現室外風景

1)制高點

由於貓咪祖先喜歡爬樹躲避捕獵者,家貓也喜歡在高處俯視整個日常生活空間,高處能給予貓咪莫大的安全感,因此多設置貓爬架、貓吊床(注意安全!)或者高點的貓屋,都是非常不錯的。

2)景色

野生貓科動物在野外生長,對於迅速移動的事物永遠保持著好奇心。

家貓也一樣,那麼我們可以在玻璃窗邊設置一個簡單的餵鳥器,吸引鳥類來吃東西的同時,讓我們的貓咪能夠得以跟它們互動(仍然要注意安全!三樓及以上裝紗窗是必要的選擇)。

有條件的話,住處可以儘量挑些有飄窗或落地窗的地點哦。

4.充足的陪伴、玩具和遊戲

貓咪天性好動,主人的陪伴、玩具和遊戲是家貓日常必不可少的。

家中要多設置貓爬架、貓抓板、瓦楞紙或單純幾個紙箱子等等,都有利於貓咪的棲息和躲藏,或者磨爪釋放壓力,能幫助他們釋放過多精力,獲得快樂。

當然,各式貓玩具,什麼逗貓棒、小毛球、小繩子,都是供貓咪玩耍的好幫手,主人每天都要抽空陪它們遊戲,讓貓每天保證一定的活動量。

此外,平時的擼貓時間、梳毛時間也有必要,這樣能確保人貓的互動,促使人與貓和諧共處。


總之,人貓成為好友大概在距今一萬年前的中東與非洲地區,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貓與人最多是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而非寵物與主人的關係。

這關係經過某些因素的觸發,慢慢變得微妙起來,直到貓變成我們的家貓,它們也只能是半馴化的沙漠野生動物。

這過程並未揭示出人將貓徹底馴化的事實,貓還是只野生肉食動物,要說到有什麼變化的話,它們只是變得更愛賣萌了!

貓:誰被誰馴化還不能下定論呢!

是的,誰讓我們對貓的喜愛,使得我們願意為其選擇更為科學的餵養方式,並在吸貓中無法自拔呢?

反正不管怎樣,喵星人與兩腳獸的故事還會繼續書寫,由我們和我們的愛貓一同書寫……

我是家裡有十隻貓的戒貓組長,本文為戒貓組長原創作品,歡迎關注喲~~~

相關焦點

  • 家貓並非起源於古埃及,而是中東地區!家貓到底怎麼來的?|闢謠
    那麼家貓是怎麼出現的?起源地是古埃及?還是在哪?貓最早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家貓」的?家貓究竟是馴化動物,還是半馴化動物?我們又該如何尊重貓咪的自然天性,對它們進行良好的餵養呢?但有時候也並非是這樣,一些馴化過程的早期是動物主動接近人類開始的,這一切要從家貓的起源地開始說起。NO.1中東地區——家貓的起源地洞悉家貓的世系以及家貓與人類關係的演化並不容易,家貓的搖籃最早被認為在古埃及,但最新的DNA分析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 家貓的祖先都是中東地區的野貓
    家貓的祖先都是中東地區的野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9日 23:07 來源: 來源:黑龍江日報 北京6月29日訊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28日報告說,他們對家貓和野貓亞種進行的大規模基因分析表明,世界各地家貓的祖先都是來自中東地區的野貓。
  • 古埃及吸貓史
    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那麼,我們從山西博物院出發,去神秘的古埃及,看看這個國家的擼貓史……古埃及吸貓史不知從何時起,「吸貓」一詞火遍網絡,「吸貓 」似乎變成了一個日常社交時必備話題。沒有貓吸的人,似乎徹底out, 脫離了fashion的朋友圈。什麼是吸貓?
  • 你能在朋友圈"曬貓" 要感謝1.2萬年前的中東人民
    科學家之前對於貓的馴化知之甚少,並且對於家貓(Felissilvestris)是否真的是一種家畜(就是說,其行為和解剖學特徵明顯區別於那些野生的親緣種)一直存在爭論。法國巴黎Jacques Monod研究所進化遺傳學家Eva-MariaGeigl表示:「我們不知道古代貓的歷史。我們不知道它們的起源。我們不知道它們的散布是如何發生的。」
  • 家貓是由那種野貓馴化成的?廣大的萌主們,你們知道嗎?
    對於熱愛養貓的寵主們我想告訴你們,你們非常的愛自己的貓咪,但是你們知道你們的貓咪,是哪個國家最早開始飼養的嗎?還有貓咪是野生的貓科類動物馴化而成的,但是到底是那種野貓馴化的你們知道嗎?人們發現在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第五王朝的墓穴裡,壁畫中的貓已經帶著項圈:公元前1600年以後的壁畫中,對古埃及人飼養貓的場景有非常多的描繪。由此可見,最早飼養貓的國家就是埃及。可能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貓成了古埃及人生飼養的寵物,正好和雞被人類飼養的時間大至相同。
  • 喵星人的另類進化史:家貓最神秘的馴化動物
    西漢距今兩千年左右,如果說全世界的家貓都源自埃及,那麼漢朝的貓究竟是怎樣從埃及傳過來的呢?這是另一個令人難以索解的謎團。還有學者說,中國的家貓跟古埃及的未必同種,它很有可能是中國的先民獨立馴化出來的。這個說法也許成立,不過暫時還沒有在遺傳學上得到證明。五古代中國的寵物貓不管貓是外來的還是土生土長的,它在中國都受到了極大歡迎。
  •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家貓是什麼貓嗎?它們曾是古埃及人的上帝!
    埃及貓原產於埃及,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家貓。早在公元1400年,尼羅河上古埃及神廟的壁畫上就有一隻斑點貓。在古埃及,貓是上帝的化身。人們崇拜貓,死後也會被厚葬。埃及貓聰明而溫柔,膽小而脆弱,記憶力很好,對孩子很有耐心,叫聲輕細,害怕陌生人。
  • 馴化貓的故事,是人類馴化了貓,還是貓利用了人類
    這是一個男人的墳墓,旁邊的陪葬品是燧石、貝殼和一隻8個月大的貓。賽普勒斯出土的最早的寵物貓這個墓葬可追溯到大約9500年前,這是世界上已知的人類和貓夥伴關係的最古老證據,比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對貓的熱愛早多了!
  • 貓咪馴養史有3500年,卻一直未被完全馴化,只是貓咪自己想跟著人
    貓並沒有被完全馴化,貓其實是自我選擇被馴化其實現如今依舊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貓咪雖然被人類馴養了3500年,但始終沒有像狗那樣被完全馴化。有文章的觀點是貓不是被人馴化的,而是自我馴化的,與其說是人類馴化,倒不如說是貓自己想跟著人。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而再往前推就是利比亞貓了,利比亞貓又稱為非洲野貓或者埃及野貓。追溯起源,可以從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慢慢說起。
  • 貓咪是什麼時候被馴化的?野貓與家貓有哪些共同點?
    貓的歷史如果您的生活中有貓,您可能想知道它們的起源以及您家養的小貓的來源。在本文中查找所有您需要了解的關於貓的歷史的信息。從我們記事開始,似乎貓就成了養貓家庭的成員。他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依賴我們,他們滑稽的舉止不斷地逗我們,但是我們對貓的歷史了解多少呢?
  • 狗到底是被哪裡人馴化的?中東,歐洲還是東亞?
    然而,雖然人們對其他家畜,比如雞、馬、羊之類的來歷已經知道得八九不離十,但狗的來歷卻仍然是撲朔迷離。在西方,最早的家犬化石證據出土於德國,是一個14000年前家犬的下頜骨化石。另外一個較早的化石證據來源於中東,是出土於以色列的北部,大約距今12000年前的一個小型犬科動物骨架化石。
  • 863個基因組揭示家雞的起源和馴化史
    然而,家雞在何時、何地起源這一基本問題,一直沒有確切的定論。為系統解析這一問題,國內外研究人員通力合作,通過解析多年獲得的863個基因組,終於搞清家雞源自哪裡、哪個亞種,還澄清了以前的一些錯誤認識。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王明山博士說,雖然此前人們已經確定紅原雞是家雞的主要祖先,但紅原雞分為5個亞種,家雞究竟起源於哪個紅原雞亞種並不清楚。此前的研究認為,南亞、東南亞和中國北方都可能是家雞的起源地。
  • 家養貓咪進化史的演變,它們從什麼時候進入人類社會?
    根據考古學和歷史記錄對貓咪馴化的傳統解釋,可以推斷它們首先是在大約3500年前的古埃及時期就開始生活在人們居所的周圍了。然而最近來自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卻對這一理論發出了挑戰。通過對家貓和野貓DNA信息的比較實驗可以得出,家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一萬年前至一萬五千年前。我們可以在這一時間範圍內得到可靠的最早日期。
  • 家貓祖先是近東野貓
    家貓祖先是近東野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9日 23:31 來源: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華盛頓6月28日電(記者張忠霞)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28日報告說,他們對家貓和野貓亞種進行的大規模基因分析表明,世界各地家貓的祖先都是近東地區的野貓。
  • 動物趣知識;膽子極小的兔子及人類不能完全馴化的貓
    a,「狡兔三窟」兔子聽覺敏銳,嗅覺敏感,但膽子極小,易受驚而善跑;兔子會挖很多洞,以此躲避敵害,在冬天兔子只沿著自己的腳印返回自己的家。第二,窩邊草是家邊上的糧食儲備,饑荒的時候吃。c,兔子吃掉了自己80%的軟糞便。兔子在白天吃草,在夜間或天明前排出軟糞便;軟糞一排出,兔子便立即將其吃掉,通過二次消化吸收營養,殘渣形成硬糞球排出體外。
  • 遺傳分析顯示狗源自中東灰狼
    近期一項發表於《自然》雜誌網絡版的最新遺傳分析表明,從法國的獅子狗到德國的牧羊犬,所有的家狗都起源於中東,而非之前研究所認為的東亞。 研究所指的中東地區也就是俗稱的「新月沃土」,包括中東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位於今日的以色列、黎巴嫩、約旦部分地區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東南部、埃及東北部。
  • 家貓的前世今生
    根據線粒體DNA的分析結果顯示,家貓的直系祖先是大約13萬年前棲息在中東地區乾燥地帶的利比亞貓。當人類開始從事農耕活動之後,貓能捕食老鼠,保護農作物,開始被認可在人類居住地周圍活動,撿食人類丟棄的食物,再到後來有人開始用多餘的食物主動給貓投食,兩者間的關係慢慢轉變為共生關係,一直到今天,在廣大的農村社會,貓咪仍然是最主要的防鼠衛士。
  • 看完《驚奇隊長》《夏目友人帳》才明白 擼貓真的停不下來
    人類擼貓的故事,已經有一萬年的歷史  人類與喵星人的故事最早源於什麼時候?一直都是科學界十分好奇且不斷探索的問題。  從生物學的角度上劃分,現在我們通常提到的貓,其實就是指的家貓。這種小型貓科動物是斑貓(即野貓)的亞種,而斑貓則廣泛地分布在歐洲、亞洲、非洲等地區。
  • 第一個跟貓「同居」的是誰?
    這是只非洲野貓(Felis sivestris lybica),它是家貓和現已滅絕的史前祖先關係鏈條上的最後一環。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古埃及人沿著尼羅河沿岸建立了已知最早的有組織的農業社會,這個區域的非洲野貓就準備好填補這個新的生態位!而新月沃土最早的訪客應該是小型虎斑貓,非常接近現在家養的貓咪了。
  • 古埃及人對貓崇拜至極,貓竟具有月亮神和太陽神的雙重身份!
    貓與我們人類相伴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當然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埃及是最早養貓的地區,而很有可能埃及婦女就是貓的馴化者。,貓才被真正的馴化為家貓。在尼羅河畔底比斯古墓出土的石雕藝術證明了古埃及是最早馴養貓的地區,它描述了在一張座椅下,一隻小貓擁抱著一隻肥大的鵝,有一隻頑皮的猴子跳躍著與貓嬉戲,很明顯貓和鵝在當時已經是十分溫馴了,被馴化成畜禽了。最早開始養貓的是尼羅河上遊的居民,其所養的貓並非原產埃及,而是來自蘇丹的努比亞,一種具有高超捕鼠技藝的黑爪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