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後月經失調或不孕,要警惕是憩室這個小東東在作怪。
醫生,我自從剖宮產後,每次來月經都會來好多天,有時候10幾天都還不乾淨……
在婦科門診遇到這樣的患者,一般先考慮會不會是性激素分泌失調?進一步做檢查,發現性激素正常範圍。那試試用消炎止血藥或避孕藥?發現效果不甚理想……
直到做超聲和核磁共振檢查,才發現了問題——剖宮產切口憩室。
憩室,簡單說來就是一個「小洞洞」。剖宮產切口憩室,就是因為剖宮產後切口沒有完全長好,而在子宮上形成了一個「小洞洞」。小洞洞一般不大,長度和寬度大多不會超過3 cm。
你一定想問:有什麼關係?唉!這你就不知道了!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張英副主任醫師告訴你:這個小東東,可是個大麻煩!
張英副主任醫師
麻煩之一:不規則陰道流血
月經後的少到中量陰道流血,持續數天至數十天,有的患者可以長達20多天!易引起陰道炎症、影響心理健康,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不少麻煩。
麻煩之二:疼痛和慢性盆腔痛
持續性或間斷性、慢性疼痛,嚴重時影響生活質量。出血期疼痛更明顯,但部分患者疼痛呈持續性,與是否月經期無關。部分患者需服止痛藥減輕疼痛。
麻煩之三:繼發不孕與不育
憩室這個小洞洞,使月經血瀦留在洞的凹陷中,正常月經期後緩慢、不規則流出。導致子宮持續流血,易引起宮腔內慢性炎症,影響受精卵流動和著床,嚴重影響生育。
麻煩之四:切口妊娠與子宮破裂
憩室雖小,但對受精卵來說卻是個安逸的小窩。有研究表明,受精卵更容易在內膜損傷、缺陷及其他異常處安家,原因不明。比如憩室這樣的小洞,就是受精卵的首選。
但災難可能就在這一刻註定。一旦受精卵在憩室中著床並繼續發育,因憩室本身狹小,缺乏內膜支撐,無法維持正常妊娠,這樣的結局大致就是流產或子宮破裂的悲劇。
麻煩之五:再次分娩方式的選擇
經過醫生的努力,經手術修補後憩室的治癒率在80%左右,其中50%的患者能夠順利妊娠。當孕媽媽們在幸福甜蜜地期待二胎寶寶的同時,也面臨另一個問題:二胎分娩方式的選擇。
根據臨床經驗和指南,只有少數符合條件的孕媽媽能夠有幸在剖宮產之後順利體驗自然分娩。絕大多數,不得不再次選擇剖宮產分娩。二次剖宮產術後仍存在子宮憩室、切口內異症等併發症。
小結與建議
剖宮產後月經失調或不孕,要警惕是憩室這個小東東在作怪。
影像學檢查能明確診斷,治療需根據臨床症狀和生育要求個體化選擇。
最重要的是:建議大家不要輕易選擇剖宮產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知心密友)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