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種與民族上有差異嗎?如有差異體現在哪?

2021-01-08 桃花石雜談

這是個不錯的問題,對於歷史愛好者了解印巴的差異所在很有幫助。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大致上下一個定義,就是印巴有人種差異,但其主體族群卻並沒有人種差異。這兩個定義看似有些矛盾,但卻是印巴的實情。具體情況請閱讀下文了解吧。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族群差異

其實如果從民族或者種族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印度人」還是「巴基斯坦人」都是不存在的,因為這兩者在人種上都存在很明顯的內部差異。不過當我們普通人說起印巴這兩國的人,特別是印度人的時候,還是會有一個總體的印象。也就是說在世界各地普通人的認知中,是存在印度人或是印巴人這個族群認知的。但既然印巴內部都存在許多族群甚至是種族差異,那麼為什麼許多人還會有這種族群認知存在呢?

印巴的主體族群在外貌上是沒區別的

其實這個原因也挺簡單,因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雖然確實存在不同的種族,而且差異也挺明顯,但可以說也存在一個主體的種族,也就是印度-雅利安種族。沒錯,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的主體種族,也就是普通人認知裡那種膚色偏黑,經常被戲稱為「咖喱風格」的「印度人」,其實都是正宗的雅利安人(具體內容可參閱桃花石雜談其它文章)。

所以無論在印度還是在巴基斯坦,從其主體族群所屬的人種這個角度來說,其實差異倒並不是特別大,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主體族群所屬人種都是印度-雅利安人種。而且這些族群雖然存在族群屬性的差異,但是從其外貌上是很難區分的。

比如給大家舉個例子,在許多國內朋友的印象裡,香港似乎有很多印度裔生活,但其實嚴格地說,香港的「印度裔」多數是巴基斯坦裔,但因為他們也都是印度-雅利安後裔,外貌上和印度的印度-雅利安後裔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從他們到香港的那天開始,多數人也都是把他們當作「印度裔」看待的。

香港知名富商夏利萊是巴基斯坦裔

因此從主體族群或者說主體人種這個角度,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曾經的東巴基斯坦,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其實基本上都是沒有差異的。但我們剛才已經說了,無論是在印度還是在巴基斯坦,其實其內部存在的人種差異都非常大,所以如果把這些雖然在其各自國內都算少數族群,但絕對人數和比例也都不低的族群考慮在內,那麼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人種上確實還是存在一些很明顯的差異的,下文裡我們就對此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印度的族群概況

印度的民族眾多恐怕許多朋友都早有耳聞了。不過其實在印度,除了會從語言學角度把本國異常複雜的不同民族歸屬進印度-雅利安、達羅毗荼、南亞和漢藏等幾個語系,進而在一些特定場合對其進行歸類之外,從官方層面其實並不對其境內的不同族群進行民族劃分。

不過這可並不意味著印度沒有民族這個概念,因為印度雖然不劃分民族,在官方層面卻認可每個人所屬的部落或是部族,而不同部落或是部族在法律上是有身份差異的,在有些時候還會有法律規定的差別對待(現代主要是針對弱勢族群的一些優待條款)。所以印度官方雖然不認定民族,但幾乎所有印度人卻都有自己出身的部落或部族,所以等於其實還是有民族身份。

印度-雅利安、達羅毗荼和黃種人佔比

而且在印度,這樣認定的族群數量兩千個。雖然這個按部落和部族確定的概念和民族不完全一樣,但這樣確定的族群地位和其它國家的民族是一樣的,所以談到印度內容的民族數量時,國際上一般都會說其有超過2000個民族。因為族群構成如此複雜,所以印度這個國家甚至連國語都沒有,只是在其憲法層面規定印地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而另外還有20種語言被定為同樣具有一定官方意義的「流程語言」(Scheduled Languages)。

印度最大的族群孟加拉人

而在部族之上,印度國內的族群又基本上可以按照其所說的語言歸屬分成三大塊,即印度-雅利安、達羅毗荼和東北族群。大家別看這只是按照語言來劃分,其實這樣劃分出來的族群基本上就代表了三個人種。其中人數最多的當然就是大家印象中的「印度人」,也就是印度-雅利安人。

另一個主要印度-雅利安族群馬拉地人

現代歷史研究顯示,印度-雅利安人大約是在公元前1000多年從中亞草原地區移居到南亞地區的,但在此之後這一族群成為了南亞次大陸的主導族群,因此在現代也成為了人數最多的族群。根據2014年的統計,目前印度總人口中,有大約75%屬於印度-雅利安人,按印度現在總人口13億計算,印度境內屬於印度-雅利安人的人口總數應該已經接近10億,在印度境內他們主要分布於北部地區,其內部主要語言包括印地、孟加拉、烏爾都、旁遮普和馬拉地等,這些語言除了印地和烏爾都語外也都可以被視為代表了一個單獨的族群。

屬於達羅毗荼人的泰盧固人

而除了印度雅利安族群之外,在印度有大約2.6億人可以被歸屬進一個名叫達羅毗荼的族群之內。達羅毗荼人主要分布於印度南部,這個族群在現代被認為可能是南亞次大陸早期的原生族群加上西亞和歐亞草原部分血統混血而成的一個族群。有些觀點認為在雅利安人進入南亞之前存在的古印度文明(如死丘摩亨佐達羅)可能由其創建,但這種觀點也有很大爭議。

同樣屬於達羅毗荼人的泰米爾人

總體來說,在達羅毗荼人外貌中,印歐人的特點,也就是高鼻深目的特點比印度-雅利安人要淡化很多,而且膚色相對來說比印度-雅利安人更深一些,其種族的差異也還是比較明顯的。達羅毗荼語言(族群)主要分支包括泰盧固、泰米爾和卡納達等語言(族群)。

曼尼普爾的原住民族梅泰人

而除了這兩個在傳統上被視為印度人的族群之外,在印度的東北部地區,還分布有大量說東亞及東南亞語言,而且在人種上可以被歸入黃種人的族群。根據現代歷史研究,這一地區早在數千年前就由一些說南亞語系和漢藏語系的不同部族居住,直到現代。而目前這一地區的多數居民仍然是說這些語言。

另一個說漢藏語系語言的族群特裡普裡人

一說到這裡,肯定許多朋友會想起直到今天網上還不時流傳的關於曼尼普爾的傳說。確實曼尼普爾的主體族群梅泰人是一個說漢藏語系語言的黃種族群,但它卻是屬於藏緬語族,所以說他們是「漢唐遺民」完全是子虛烏有的網絡傳言。而除了梅泰人之外,印度東北部的主要黃種民族還包括那加人、特裡普裡人、卡西人、哈瓊人和米佐人等等。目前印度境內說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等東亞語言的族群總人數大約有6000多萬,約佔其總人口的5%左右。

巴基斯坦的族群概況

巴基斯坦國內的族群構成雖然也非常複雜,但和印度相比還是要簡單了不少。首先巴基斯坦國內的族群基本上還是按照民族來劃分,因此在數量上和印度比就少了幾個級別。目前一般認為,巴基斯坦人主要由6個較大的民族和其它幾個相對較小的民族構成。而且這些民族雖然也可以分成差異比較大的兩部分,但基本上卻都屬於印歐人種。

巴基斯坦最大的民族旁遮普人

在巴基斯坦的6大族群中,旁遮普人、信德人、沙拉基人和莫哈吉爾人這四個族群都是印度-雅利安人,其人口總和佔到了巴基斯坦人口總數的74.8%,而且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提一下巴基斯坦的國語,即烏爾都語。看到這裡可能一些朋友已經發現,烏爾都這個名稱和巴基斯坦任何一個主要民族都不重合,而且是印度主要流行的語言之一。確實如此,而且在巴基斯坦輛,以烏爾都語為母語的人其實比例只有7%左右,而這種現象其實也說明了巴基斯坦在種族方面和印度的接近。

巴基斯坦另外一個主要民族信德人

因為烏爾都語和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地語其實在實際上可以說是同一種語言,它們其實都是印度首都德裡周邊所流行的印度斯坦語的一種方言,只是在某些字詞的發音上面有一定差異,如果兩個人各自說這兩種語言,其實相互之間交流是完全沒有障礙的。所以雖然在巴基斯坦以烏爾都語為母語的人數很少,但因為歷史上巴基斯坦和印度曾經長期屬於同一個國家,雙方的民族屬性其實差異不大,所以巴基斯坦地區所使用的通行語其實跟印度差別不大,因此在巴基斯坦獨立之後,這種語言也成為了巴基斯坦的國語,儘管在巴基斯坦以它為母語的人數並不多。

各語族原住民分布地,印巴有相似之處

不過這裡也要說明的是,在另一方面,烏爾都語和印地語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即其文字完全是兩個體系。烏爾都語所使用的文字是經過修改的波斯(阿拉伯)字母,而印地語使用的則是印度本土的天城文字母。而這種差異也反映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主要的差異,即宗教差異。因為在南亞,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其實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有大量混居的情況,所以不可避免的相互交流使雙方在日常交流所必須的口語方面選用了基本一樣的語言,但雙方社會結構上層的不同則使雙方最終在文化意味更濃的文字方面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體系。可以說這種差異也是印巴雖然主體族群人種相同,卻形成兩個國家的主要原因了。

回歸正題,剛才說到烏爾都語使用波斯字母,而這就跟波斯文化在歷史上對巴基斯坦的巨大影響有關了。其實在公元19世紀之前,巴基斯坦的幾個省份都曾經長期以波斯(伊朗)語為官方語言,而這又跟巴基斯坦的人口構成有密切關聯。因為除了印度-雅利安族群之外,巴基斯坦的另外一個主要族群就是說伊朗語族諸語言的伊朗族群了。

巴基斯坦說伊朗諸語言主要民族普什圖人

其實許多關注桃花石雜談的朋友估計都知道,「伊朗」這個詞也是「雅利安」的意思,因為伊朗語族諸族群的族源也可以追溯到來自中亞草原的雅利安人。但因為伊朗語族諸族群和印度-雅利安諸族群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分化,所以也早就形成了差異很明顯的兩個民族集團。而在巴基斯坦,其國內第2大民族普什圖人(阿富汗的主體民族)和第6大民族卑路支人都是說伊朗語系的族群,而他們在巴基斯坦總人口中也佔到了19%左右。

所以總體來說,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國在主體族群人種方面其實差異不大,印度-雅利安族群在其國內都佔到了75%以上。但由於南亞次大陸複雜的歷史原因,所以這些人雖然都屬於印度-雅利安人,但其內部族群卻分化非常嚴重,特別是因為宗教信仰不同造成的巨大文化差異,導致雙方雖然人種和語言非常接近,但彼此卻毫無認同感。而在少數族群方面,印度國內有相當比例的南亞土生族群達羅毗圖人和黃種人,而巴基斯坦則有大量說伊朗諸語言的族群,在這一點上雙方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相關焦點

  • 世界上人種最複雜國家,印度只能排第二,此國稱人種「大熔爐」!
    歷史上由於國家地理位置不同,人種也不同。有的國家隨著歷史演變而變化,所以同一個國家的人有不同種類的人,既有白皮膚的,也有黑皮膚的。從專業資料看,全球人種比較複雜地區只有三個:一個是南亞地區。這個地區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
  • 波斯人的後裔還是突厥人的奴隸,複雜的印度人種
    印度次大陸世界上非常獨特的封閉地形,南面是浩瀚的印度洋,東西兩側分別是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在古代航海技術落後的情況下,無疑是天然屏障。 而北部是綿延2450公裡平均海拔達7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擋住了大部分西藏人的腳步。
  • 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有可能像東德和西德重新實現統一嗎?
    有了德國由分裂到統一的先例,那麼世界上其他已經分裂的國家,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捷克和斯洛伐克、韓國和朝鮮等等,那麼這些國家還有走向統一的可能嗎?今天,銘蘇先生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能否像東德和西德一樣再次實現統一。
  • 大國博弈中的窮國站隊:中美差異日漸縮小,印度和越南作何選擇?
    在新紀元裡,一個傳統大國,一個後起之秀,兩虎相爭必有一鬥,周邊小國誰又能獨善其身。特別是一直在跟中國叫板的越南和印度尤為如此。    中美差異日漸縮小,摩擦日益增大  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算是震驚了整個世界。曾有歐洲的學者就此評論過:中國幾十年的發展是歐洲上百年的發展。
  • 圓桌十五期說|抗耐多藥結核病及治療的地域/人種差異的相關討論
    耐藥結核病已然成為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共同難題,但因為流行菌株不同,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結核桿菌耐藥率、耐藥模式各有差異。此外,在結核病的治療中,因為患者人種或基因型差異抗結核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或嚴重程度亦會有所不同。為了提高結核病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以上這些因素都是我們臨床藥物選擇、方案制定和藥物監測時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 人種差異+協調性欠佳
    人種差異+協調性欠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體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武磊單刀不進成笑談,球王何故失水準?人種差異+協調性欠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吳磊再次使歌迷失望。
  • 印度人究竟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究竟是什麼人種呢?這可能是一個比較令人困惑的問題,因為我們從電視新聞中看到的印度人有些膚色很白,有些膚色很黑,似乎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棕色人種。事實上這種感覺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印度在世界上素來就有人種、語言、宗教博物館之稱。截至2019年印度人口已達13.26億,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
  • 巴基斯坦美女來中國,感到中國很強大,但有一點「接受不了」
    最近幾年,我國的發展速度可謂是全球矚目,到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也越來越多, 因為在他們眼中中國是魔法國,對他們有致命的魅力, 他們都來看中國的山川大河,想體驗中國的風土人情,特別是中國的美食文化,對他們有更大的魅力。
  • 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前,六國間的文字差異大嗎?有沒有相同之處?
    文字沒有統一之前,不僅是南北差異較大,連鄰國之間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也因此阻礙著文化的發展與交流。也正是秦始皇的這些改革舉措,推進了社會的進步,對後世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 那麼,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間的文字差異到底有多大呢?又是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 印度為什麼不如中國?因為它失去了「新疆」、「寧夏」和「緬甸」!
    真正的爭議雙方,是中國和不丹兩國。 印度之所以自認為有資格出頭,是因為不丹的外交、軍事事務完全交由印度處理,經濟上亦嚴重依賴印度,甚至因此沒有和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國建交。不管印度當時到底有多大機會做到這點,將英國控制下的南亞地區,包括曾經劃入「英屬印度」範圍的緬甸放在一起,拿來與中國內部諸板塊(以及獨立的外蒙古)進行一個對應比較,都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由此大家也能夠看到,印度和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最終呈現出了什麼樣的差異。1、巴基斯坦―西域。 從地理結構上看,巴基斯坦的核心區是印度河流域。印度河也是印度文明的起源之地。
  • 全世界人種那麼多,為什麼還能婚配生子,沒有出現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是物種間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比如貓和狗儘管有可能成為好朋友,但卻無法成為夫妻,因為它們不可能誕下寶寶,但似乎人之間沒有這個問題,無論相隔萬裡,人種顏色差異有多大,體型大小有多懸殊,只要相愛了,只要「功能」正常,都可以有自己的愛情結晶,似乎生殖隔離與人類無關,僅有的只是不孕不育!
  • 印度的歷史陷阱,外來民族也無法保證自己強大!印度強還是不強?
    印度這麼一個國家,你很難講它的戰鬥力究竟是強還是不強?從印度的歷史上來看,不錯,印度的原生文明確實是被外部的雅利安文明摧毀的,之後的印度文明更確切的說是雅利安人南亞文明,但是雅利安人也是遊牧民族,並且軍力強悍,按常理說,雅利安人建立起的一個新的南亞文明的作戰能力和軍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 小時候的貓咪跟長大後的究竟差異有多大!
    那到底小時候的貓咪和長大後的貓咪在外表上會有多大的差異呢?究竟是小時候的可愛,還是長大後更加可愛呢?接下來,小編將通過列舉不同貓咪小時候與長大後的照片,向大家直觀分析它們的差異性。NO.01 布偶貓布偶貓,又稱布拉多爾貓,是貓中體型和體重最大的一種貓。
  • 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有何差異
    德國的戰後復興其實並不是白手起家:一則德國在戰前就已有一定的工業化基礎;二則德國的戰後復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國的扶持。相比之下新中國的工業化才真是建立在一窮二白、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當時中國的工業化程度不僅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比起剛由英屬殖民地成為獨立國家的印度也不佔優勢。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對我國當時的工業化程度有一個極為形象的說明:「現在我們能造什麼?
  • 趣談英語和漢語背後的文化差異,提高英語翻譯水平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和漢語不僅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而且也是不同文化的象徵,它們也是文化差異的體現,英語一門被廣泛使用的國際語言,而且它也是西方國家的文化標誌之一。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對於文化上的差異值得我們注意,更好地了解和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背後文化,能夠有效幫助我們提高英語翻譯水平。進行翻譯不僅是把文字翻譯為另外的一種文字,而且還必須準確地翻譯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用義。
  • 「高智商」真有種族差異嗎
    不管是諾貝爾獲獎者,還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家、科學家,猶太人都以絕對的民族比例,享譽全球。而且猶太人的平均智商竟然還高達110,可見「世界公認最聰明的民族」這個名頭還是非常實至名歸的。更甚至說猶太人改變了世界也不為過,他們的傑出代表有馬克思,愛因斯坦和弗洛伊德。提起這三個大名鼎鼎的人物,恐怕全世界都要沉默了,對於他們來說,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從分子人類學看現代人的起源與遷徙3——棕色人種與老亞洲人
    在D人群進入亞洲的同時,CF集團中的一支 C 也大體沿著 D 的老路進入亞洲,C 和 D 人群是最早佔據亞洲的現代人,故被統稱為老亞洲人。C 人群的後裔主要分成南北兩支,南支 C人群後來演變成棕色人種的祖先。這群棕種人從印度南部、東南亞向馬來群島、大洋洲進發。
  • 感情中男女思維有哪些差異?
    你分得清女朋友「嗯」、「嗯嗯」、「嗯呢」、「嗯吶唄」的區別嗎? 你知道為什麼男朋友永遠不懂你的潛臺詞嗎? 俗話說得好:「有80%的男生都找不出女朋友生氣的原因,剩下的20%連生不生氣都看不出來!
  • Nature:研究發現遠古不同人種飲食結構有差異
    法國研究人員日前分析這三者的牙齒化石後發現,其飲食習慣存在很大差異。相關論文發表在8月8日的《自然》雜誌上。自20世紀30年代末開始,南非陸續出土古人類物種化石。一些地球化學和生物學家對在南非發現的南方古猿、傍人和人屬化石進行研究,揭示出其飲食特點。一般來說,越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哺乳動物,其組織中的鍶元素和鋇元素就越少。
  • 既然不同生物之間有生殖隔離,為何各人種人類沒有?學者做出解釋
    相信大家都知道騾這個生物,這是一種馬和驢雜交形成的生物,而它的特性也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它沒有生育能力。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它不具備生育能力嗎?其實是因為生育隔離這種東西的存在。生育隔離不僅僅存在於馬和驢這兩種生物中,萬物都存在著生殖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