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中央
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
來源:微信公眾號「後沙」(ID:HSYGLGJ 作者 後沙)
這兩天,一場突如其來的輿論風暴席捲網絡,處於風暴眼中心的是一家通訊科技企業——華為。微博等平臺對於華為事件,感覺像是洪水決堤……
華為一夜之間受到了萬炮齊轟的待遇,節奏越來越快,越來越猛,也越來越邪門。
當事人李某元成了悲情英雄,至於那封公開信是否為他本人所寫?不再重要。華為以什麼理由向司法機關舉報此人?不再重要,有多少人涉案?也不重要。
什麼最重要?保持憤怒情緒最重要。
一些媒體,大V反覆提醒你:你就可能是下一個李某元。這種代入感,正是製造輿論恐慌最常見的手段。它們說華為仗勢欺人,將員工送進了看守所,聽起來很可怕。但在之前,一些比華為名氣更大的企業向司法機關舉報員工,員工最終服刑,為什麼都沒有引起關注?比如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巨頭的「小二」被捕。
一、企業內部問題,都是冷處理。將個別違法員工移交給司法部門,一般不願意被曝光。
二、被舉報的員工,也不想曝光,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三、媒體都知道「職務犯罪」這個罪名,是否定罪?是法院的事。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李某元根本無力掀起如此規模的輿論風暴。或許他想藉助輿論,實現訴求,這對他來說,是一粒「芝麻」,但對圍繞他的媒體來說,這是一個「大西瓜」。
李某元自己都未必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華為12月2日回應聲明:華為有權向司法機關舉報涉嫌違法行為,支持李洪元用法律武器維權,包括起訴華為。
李某元走了,12月4日離開深圳,在媒體口中,這成了一場悲情式「逃亡」。難道他不是為了逃避「綁架者」嗎?某種力量想把李某元綁上輿論「祭壇」,讓他成為一個蒙難符號,一隻「道德之眼」,一把「正義火炬」。
亂港勢力則要把所謂「迫害材料」交給英國《衛報》,甚至呼籲英國給予李某元政治庇護,讓《衛報》出來搞國際輿論。這是要害他還是幫他?
《衛報》還沒起飛,CNN,《紐約時報》輿論轟炸機已經起飛了。
《華為是如何在中國失去民心的?》,這種標題就是潛意識概念灌輸,說白了就是洗腦。如果你跟鄰村王鐵蛋有仇,你也可以寫《王鐵蛋是如何成為搶劫犯的?》《鐵蛋媳婦是如何成為風塵女的?》,很高明的詆毀。
《紐約時報》居然能代表中國民心了,真敢寫。結合之前某些媒體借他妻子之口說的「聽全國人民的」,這難道是巧合嗎?
這場輿論風暴背後的力量要置華為於死地,不是一天兩天了,真正目的也不止是搞垮華為,而是整個社會。
一、去年中美之間一系列碰撞,讓中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變得高昂起來,一些恨國賊在網上縮手縮腳,無處發洩,做不了文章。
二、中國正在制裁美國反華NGO,它們想搞亂中國社會的力量受到嚴重打擊。
因此,當李某元所謂「爆料」出現後,有些媒體,大V沉積一年的「親美反華」情緒徹底爆發了。
孟晚舟這兩天不斷有消息傳來,中國外交部也在頻頻發聲,敦促加拿大做出正確選擇。
根據加拿大《環球郵報》11月30日消息,孟晚舟去年12月底在香港機場登上國泰航班飛往溫哥華時,就已經被美國情報機關盯上。FBI,加拿大皇家騎警,加拿大邊境服務局都收到情報:注意身穿白色T恤,黑色長褲,白色鞋子的中國女子孟晚舟。
幾乎同時爆發的「李某元」事件,卻讓孟晚舟飽受攻擊,美國頓時有理了。
兩個毫不相關的人,毫無邏輯地聯繫到了一起,現在只要在網上提及孟晚舟,馬上有一堆攻擊性評論。短短兩天時間,孟晚舟從一個受同情者,變成了一個受憎恨者。
孟晚舟事件性質沒有任何改變,輿論風向卻突然變了。這是巧合嗎?
《紐約時報》這篇《華為是如何在中國失去民心的?》惡毒之極,但它們實在太急了,急得藏不住狐狸尾巴。
五月份,香港輿論鋪天蓋地討論「反送中」,毒果告訴市民,如果你不跟著反,你就會被抓到大陸監獄。成功引起恐慌,理解支持的人越來越多。五個多月混亂下來,誰還記得「反送中」?誰還記得陳同佳案?背後勢力真正目標根本不是「修例」,也沒有人在乎法律程序。
這次,套路不也一樣?一些媒體大V暗示明示,告訴你,你不跟著反,你也會是下一個李某元,要你理解支持。
「反送中」三個字充滿了魔力,正義滿滿,有種人多力量大的感覺。「251」也充滿了魔力,到處是用這三個數字起鬨的人,也是一種力量的顯示。越是簡單的「代號」,越是能刺激網絡情緒。如此密集的輿論轟炸,就是要讓網友失去思考時間,只讓你剩下情緒, 一種由它們製造的情緒。它們不允許有不同看法出現,手段就是謾罵。這也能讓我們明白,當初香港愛國者聲音為什麼發不出來?
你講道德,CNN們跟你講法律,孟晚舟事件加拿大的託詞就是司法。你講法律,它們跟你講道德,華為成了躲在法律背後的大象。
華為怎麼起來的?一靠技術研發,二靠團隊紀律。
華為讓美國感到頭疼的是它居然在5G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華為讓國內某些人感到難堪的是,它居然不乖乖向美國投降。它們極度不爽,中國居然敢跟美國硬碰硬,居然讓「投降論」成了過街老鼠,居然讓親美言論無處宣洩。
他們在等待機會翻轉輿論,10月底它們終於找到了,也就是英國39具「凍屍案」,中國人,CNN說是中國人,它們何等興奮!多少文章可以做?多少眼淚可以流?
攻擊中國體制,打擊愛國精神的文章搗鼓沒兩天,結果全是越南人,太失望了,輿論馬上退潮,CNN一退,國內再也沒有人帶節奏。李某元事件,是這些人2019年最後一根輿論稻草,而且事關華為。於是,它們集體情緒爆發了;於是,《紐約時報》出來代表中國民心了;於是,有人藉機煽動了。
251跟反送中有什麼區別?251是有人按下了快進鍵▶▶,急了。它們說大象和螞蟻,說石頭和雞蛋,這是在說美國和華為嗎?
蓬佩奧12月2日在路易斯安納州瘋狂攻擊華為5G,呼籲歐洲果斷放棄華為。只要是與中國有關的東西,就會威脅美國安全,誰在搞民粹?
12月4日,美國聯邦法官剝奪了華為辯護律師詹姆斯·科爾的辯護資格。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廢物拆臺起鬨!
網絡輿論場上跳出來的神仙老虎狗們,如果能拿出三成功力去批判美國的醜惡行徑,也算是做了一件功德。何必使勁圍攻華為?跟蓬佩奧打二過一配合嗎?
如果真的是單純關心李某元,可以多些耐心,一切會有結果的,就像溫州動車事故,問題是,事故調查報告出來後,有誰會去下載閱讀?
我們不要被人利用了,不要被人當槍使,美國輿論轟炸機《紐約時報》,CNN都立刻帶著」251炸彈「起飛了,還看不明白嗎?
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校 審 | 肖 健
編 輯 | 蔡 妍(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團委)
團團有話說第72期:你有「PlanB焦慮」麼?
你是否有「PlanB焦慮」?經常發生嗎?什麼原因使你焦慮?什麼場景會使你產生焦慮?計劃被打破後你是如何做的?你如何看待「PlanB焦慮」這件事?是否有解決的好辦法?你有怎樣的經歷、感受和態度?歡迎告訴團團!把故事分享給團團吧,團團會從中選取優質評論上榜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哦~
猜你喜歡
近七成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低於1個小時
這位爸爸把自己給綁了……
原標題:《【聲音】後沙:華為一夜之間被「萬炮齊轟」,但狐狸尾巴露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