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城市精細化管理要求,數字長沙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完成了城區30平方公裡三維精細化建模和60平方公裡三維中模數據,建立了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圖為火車站廣場三維模型。資料圖片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12月15日訊(記者 章盛莉)想知道長沙某條道路的街景或者想了解某個地段的衣食住行情況,只需要在網站「天地圖·長沙」(www.csmap.gov.cn)上輕點滑鼠,各種信息便會全面、生動地展現在眼前。
昨日,數字長沙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通過國家級驗收,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對數字長沙給予高度的評價,並授予長沙市「全國數字城市建設示範市」的稱號。省政協副主席、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楊維剛,副市長何寄華出席數字長沙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驗收暨成果發布會。
電子地圖最高解析度達到0.1米
數字長沙地理空間框架是數字中國、數字湖南的組成部分。據市國土局負責人介紹,數字長沙地理空間框架以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為核心,建立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城市地理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發布長沙市最標準、最統一、最權威的基礎地理信息。目前,數字長沙地理空間框架一期建設已取得了豐碩的數據成果,通過長沙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對外發布行政區數據、全市1.18萬平方公裡的高解析度遙感影像數據、三維景觀數據、公交數據、路網數據、地名地址數據、街景數據等信息。其中心城區電子地圖最高解析度達到0.1米的高清晰度,比谷歌地球、百度地圖的0.6米清晰度更高。
信息共享,節省政府部門人力財力
基於此框架,長沙市各級政府部門可以免費獲取本市轄區內的地理信息數據資源,且框架提供的數據精度高、能更新、可共享,各部門在開展信息化建設時,只需在這個平臺上疊加專業數據,就可方便快捷地構建專題應用系統,而不必再投資進行大工作量的地理信息採集與處理,能大大節省人力與財力。全市現在已有國土、公安、交通運輸、民政、統計、郵政、計生、城管等部門通過接入長沙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構建自己的專題應用系統,初步估計已節省財政資金數千萬元。
為了方便公眾使用,數字長沙建立地理信息門戶網站「天地圖·長沙」。該網站的電子地圖使用詳實、精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描繪了城市地理風貌,並加載商場、餐飲、住宿、交通、文化、教育、公共設施等豐富的興趣點,同時提供查詢、定位、測距、導航、標繪、截圖等便捷的功能,滿足人們對吃、住、行、遊、購、娛的服務需要,使公眾得以共同分享數字長沙建設帶來的便捷與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