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康毛絨玩具的「成長」故事
從2017年12月28日第一家毛絨玩具工廠投產至今,陝西省安康市已建成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300多家,吸納就業9962人,其中貧困人口2663人,成為該市增長最快的新興產業和扶貧產業。安康市毛絨玩具從無到有,再到打造「中國毛絨玩具文創產業新都」,這背後有一個蘇陝協作跨越千裡牽手謀共贏的精彩故事。
2017年4月,夏志文作為蘇陝協作幫扶幹部,從常州新北區來到紫陽縣掛職副縣長。「紫陽全縣35萬人口,其中有8萬青壯年常年外出務工,很難發展產業。」夏志文說。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經過深入調研,夏志文覺得如果將常州的箱包拉鏈、毛絨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引入紫陽,「就能把農村留守的閒置勞動力利用起來,留守的婦女既能賺錢又能顧家,脫貧也會加快步伐」。
這一想法得到了蘇陝協作常州幫扶安康工作組的大力支持。很快,一份《關於搶抓中國毛絨玩具產業轉移機遇打造中國(安康)創意玩具之都的報告》,引起了安康市的高度重視。同年11月18日,安康市組織考察團赴常州、揚州考察毛絨玩具產業。
有了組織的支持,夏志文信心十足。他找到自己多年好友——江蘇省玩具產業協會副會長袁小忠,請他過來招商引資。王亮正是在袁小忠的介紹下,前來安康市考察,並最終成為安康毛絨玩具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王亮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北京毛絨玩具行業裡滾打摸爬,並創辦了自己的公司。2017年王亮來到了安康,經過考察,他在紫陽縣蒿坪鎮建立了安康愛多寶動漫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成為安康市首家毛絨玩具公司。同年12月28日,工廠投產,2018年1月23日安康市第一隻毛絨玩具誕生。2019年9月25日,王亮將愛多寶動漫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總部從北京遷入紫陽硒谷生態工業園。公司員工也從最初的65人擴大到現在的330人,其中貧困戶佔一半,公司年產值達到3000多萬元。
毛絨玩具文創產業不是簡單的縫製布娃娃,而是一個涉及文化創意、產品加工、物流運輸、對外貿易、原材料配套等的龐大產業鏈。
如何將毛絨玩具文創產業做大做強?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安康市委書記郭青專門主持召開全市新社區工廠座談會,多次赴金融部門協調開發新社區工廠金融產品。安康市政府成立了一把手親自掛帥、3名副市長任副組長、24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團隊,制定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發展,打造安康新興支柱產業的意見》等,明確了毛絨玩具文創產業資金補貼、融資貸款、稅收優惠、就業扶持等一攬子扶持政策。
瞄準河北雄安、江蘇揚州、廣東東莞等毛絨玩具產業聚集地,由安康市人社部門牽頭,組織工作組、考察團登門拜訪客商,一年中先後有300多家毛絨玩具企業到安康考察。不僅如此,為拉伸產業鏈條,安康市還舉辦了「首屆中國·陝西安康『鎏金銅蠶』毛絨玩具創意設計國際大賽暨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發展高峰會」。
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建成後,就近就地就業讓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寬,也激發了群眾幹事創業、自力更生的熱情。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