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毛從皮膚毛囊內生長出來,是皮膚的屏障,毛囊呈細長袋狀。貓毛囊有兩種,一種是只長一根毛的孤立毛囊,另一種是長有多根毛的複合毛囊。貓毛囊以複合毛囊為主。因此,貓的被毛很稠密,大約每平方毫米200根左右。被毛可分為針毛和絨毛兩種。
表面的針毛作為護毛又長又硬,幫助貓咪保持體溫和乾燥。軟而捲曲的內層絨毛緊貼著皮膚,濃密並且絕緣。針毛和絨毛組成大部分貓咪的衣服,夏天防止熱氣進入,冬天防止體溫流失,還可以防水。
皮脂腺的分泌物呈油狀,能使被毛變得光亮、順滑。貓皮膚裡有汗腺.貓的汗腺不發達,不像人的汗腺那樣積極參與體溫的調節,因此,不管天氣多熱,絕對看不到貓有大汗淋漓的現象。貓的散熱是通過皮膚的輻射散熱或像狗那樣通過呼吸散熱,但這種散熱的效率比出汗蒸發散熱要差。它的最好的散熱的「工具」是它腳底的肉墊。
皮膚和貓咪被毛是貓的一道堅固的屏障,它能防止體內水分的丟失,抵禦某些機械性的損傷,保護機體免受有害理化作用的損傷。皮膚及被毛在寒冷的冬天,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使貓具有較強的禦寒能力。在夏天,被毛又是一個大散熱器,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貓皮膚裡有許多能感受內外環境變化的傳感器,能感受一種或數種刺激,如冷、熱、觸覺、壓覺、痛覺等。
換毛其實是正常的新陳代謝的過程,原因就是為了使被毛與環境相適應,更好的保護自身。隨著溫度降低,貓的被毛逐漸增厚,幫助其保暖,溫度升高,被毛逐漸開始脫落,進入正常的新陳代謝期。一般在春秋兩季開始換毛,但基本都是從春天開始掉毛,一直到秋天開始重新長出厚厚的被毛,喚醒皮膚換毛的原因很多,主要由於光照,溫度,氣候決定。家貓的生活環境溫暖舒適,
溫度:由於感受不到室外巨大的溫差和季節變化,所以全年幾乎都在掉毛。春秋會更厲害而已,只有寒冷能阻止貓咪掉毛。
生病:皮膚病,內分泌疾病會造成貓咪不停的脫毛,營養不均衡,也會造成被毛黯淡,斷裂,脫落。
心情:情緒不好,過度緊張,壓力太大,害怕恐懼,不安煩躁都會造成貓咪掉毛,不停的舔舐身體,其實是解壓的一種方法,有些無法排解心情患有心理疾病的貓甚至會撕咬被毛造成大面積脫落。
打架:貓咪打架也會將毛髮撕落,多貓家庭一定深有體會。
貓素喜潔淨,所以會經常用舌頭、抓子為自己去除汙垢,梳理毛髮。但是不能因此就把對身體的呵護全交給貓咪自己。因為毛再軟,也有觸碰不到的地方,特別是長毛的品種,單靠貓咪自己很難保持毛的潔淨,所以主人的幫助是必不可少。一開始貓咪可能會討厭這種撫摸,但只要每天循序漸進,形成習慣,也就會樂於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