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打贏種業翻身仗 農業農村部圈定這幾大作物和畜牧品種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2021年打贏種業翻身仗,農業農村部圈定這幾大作物和畜牧品種

作者:周瀟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1年重點工作之一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中共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生物育種作為前沿領域之一,將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1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回應記者提問表示,把種業作為「十四五」農業科技攻關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任務來抓,打贏種業「翻身仗」,主要考慮抓三件事:重點是抓好種子資源庫和種業基地建設;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攻關和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抓好龍頭企業和營商環境,遴選一批創新強、潛力大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使之儘快成為我國種業創新戰略力量等。

(發布會現場,圖片來自國新網)

加強種子庫建設

曾衍德表示,要建設好國家農作物、畜禽和海洋漁業三大種質資源庫,這是我們搞好種業創新的物質基礎。同時,要抓好國家現代種業基地建設,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了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基地。下一步,要繼續提升基地建設水平,高質量打造國家南繁矽谷等種業基地,為農作物育種提供基礎保障。

今年年初,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前往位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調研,了解京西稻等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情況,並查看建設中的新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施工進度。

據介紹,現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容量為40萬份,目前保存著44萬份種質資源,像京西稻、天津小站稻等戰略資源長期保存在庫。新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2021年可建成使用,設計保存容量150萬份,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是育種自主創新前端的關鍵。我國地域廣闊,氣候和自然環境差異大,造就了極其豐富的物種,為我國種業全鏈自主創新帶來了極其有利的條件。像我國利用本土種質資源選育了雜交水稻,成效舉世矚目。美國通過引進我國大豆種質資源,培育了抗病蟲害大豆良種,後來美國大豆生產和出口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另外,奇異果出口大國紐西蘭,依靠我國獼猴桃種質資源培育良種;生豬生產和出口大國德國,也曾靠我國土豬種質資源選育優良品種。

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中國農業科學院在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方面,將推進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加快建成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新國家作物種質庫,以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為對象,重點攻克並建設高通量、規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鑑定平臺,研製種質資源基因型鑑定和表型精準鑑定的質量控制體系,發掘攜帶優異基因資源種質材料等。

李國祥還表示,世界上已經有跨國育種企業將我國種質資源中的優異基因發掘的成果申請了專利,將生物技術應用於種質資源鑑定評價、來發掘對育種具有遺傳優異的基因科技攻關的「基因大戰」已經開啟,打種業翻身仗已經刻不容緩。我國各類種子庫收集的種質資源仍有欠缺,一些地方特色鮮明的物種甚至面臨滅絕風險。一些種質資源庫(圃)由於經費不足,保存、保育、復壯等工作時斷時續,特別是尖端科技人才缺乏,我國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有些工作顯得滯後。

另有專家建議,國家在資源保藏方面投入巨大,但資源的研究與利用方面顯得步伐滯後、力度不夠,可以借鑑圖書文獻領域「館際互借」的做法,來提升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效率。

抓好農作物和畜牧良種攻關

曾衍德表示,要加快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攻關和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持續抓好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聯合攻關。具體來說,水稻、小麥方面,就是要加快優質專用品種選育,保持競爭力。大豆要加快高產高油高蛋白品種選育,生豬、奶牛等品種關鍵性能要努力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一些品種選育要實現零的突破。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十八大以來,我國現代種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100%自給,玉米、大豆、生豬等種源立足國內有保障。目前,外資企業佔我國種子市場份額的3%左右,進口種子佔全國用種量的0.1%。總體上,我國種子供應有保障、風險可控。

唐仁健表示,我國種業自主創新確實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如果出現極端斷供情況,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確實會影響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

像我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近年雖然一直在推進大豆振興計劃,但仍然存在單產較低的問題,種業攻關重點任務之一,便是培育高產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種。

全國農業農村系統2021年立下「穩大豆」軍令狀,繼續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力爭面積穩定在1.4億畝以上,提高單產和品質,確保用於豆製品等的食用大豆國內自給。

中國農業科學院「十四五」期間在加強作物重大新品種培育方面,將重點培育優質綠色超級稻、優質功能水稻、優質節水小麥、抗赤黴病小麥、耐旱宜機收玉米、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優質蛋白玉米、高產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劑大豆等重大新品種。

除了糧食作物種子,我國動物種源也有改善空間。中國農科院王慧華副研究員表示,種源「卡脖子」問題主要還是出在白羽肉雞、生豬、肉牛等品類上,高端蔬菜也有一定提升空間。

遴選一批龍頭企業

曾衍德表示,要培育主體,重點是要抓好龍頭企業和營商環境。遴選一批創新強、潛力大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支持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之儘快成為我國種業創新戰略力量。同時要積極推進「放管服」,加大種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為種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目前,我國種業公司存在「小而散」的問題,企業研發投入受限,具備育繁推一體化能力的企業數量有限。數據顯示,在經營規模上,我國農作物種業企業前十強僅佔國內市場15.8%的份額;在創新能力上,全國農作物種業企業研發總投入不到德國拜耳的一半。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閱種業上市公司數據發現,以隆平高科為例,其主營業務為以現代種業產業化為發展方向,利用現代生物技術,主要從事農作物高科技種子及種苗的研發、繁育、推廣及服務。

2019年隆平高科實現營業收入31.2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7.71%。2019年隆平高科研發投入金額為4.11億元,佔營收比重為13.15%,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2020年12月,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發布公告顯示,隆平高科及其下屬子公司自主培育或與他方共同培育的185個品種獲得國家審定通過,其中水稻新品種132個,佔所有新獲批水稻品種的23%,數量領先。

以荃銀高科為例,其主要從事優良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繁育、推廣、服務,以及利用公司優質特色品種帶動的訂單農業業務。

2019年荃銀高科實現營收11.54億元,同比增長26.7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457萬元,同比增長38.42%。數據顯示,2017-2019年,荃銀高科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7%、6.88%、4.81%。

相關焦點

  • 2021年農業農村部「軍令狀」,其中暗藏什麼機會?
    2021年農業生產方面有什麼大方向、大政策嗎?近期國家會議釋放了一個信號: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穩定糧食生產是頭等大事,在近期國家會議上,官方強調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為此,農業農村系統已立下「軍令狀」,務必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並力爭穩中有增。
  • 農業農村部長:2021年確保豆製品等食用大豆國內自給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如何做好新階段「三農」工作,記者採訪了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始終繃緊糧食生產這根弦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 農業農村部: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在1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當前和今後將重點抓好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
  • 農業農村部首次明確33種家養畜禽種類,狗和蛙類不在其中
    本文轉自【農業農村部官網】;5月29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首次明確了家養畜禽種類33種,包括其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及配套系。
  • 農業農村部答海報新聞: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 守住18億畝耕地...
    十九屆五中全會也是強調要保證糧、棉、油、糖、肉等重要農產品的供給安全,「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門將採取哪些措施來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1月13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問。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 打好種業翻身仗!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
    打好種業翻身仗!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2021-01-11 10: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232 次 我要評論 種業,被視作農業「晶片」。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五項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 農業農村部: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在1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保障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這是農業農村部門的重點工作,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在重點工作中,就包括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資料圖:航拍廣西柳州市柳北區沙塘鎮耕地,五彩繽紛。
  •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關於繼續做好規模豬場等場所非洲豬瘟採樣...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關於繼續做好規模豬場等場所非洲豬瘟採樣監測工作的通知   農牧便函〔2021〕14號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關於繼續做好規模豬場等場所非洲豬瘟採樣監測工作的通知
  • 農業農村部發布《2021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
    農業農村部近日在其官網公布《2021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下稱《強制免疫計劃》),免疫病種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布魯氏菌病、包蟲病」共五類。【附】2021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 一、免疫病種及要求 (一)免疫病種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布魯氏菌病、包蟲病。
  • 農業農村部公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明確禁食狗肉!
    改革開放40年來,畜牧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總產值近3萬億元,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畜禽產品消費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業農村部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以《目錄》公布為契機,抓緊組織學習貫徹,積極開展宣傳解讀,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和品種創新,規範畜禽生產經營管理,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嚴格種畜禽及動物衛生監督,加快畜禽種業和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確保畜禽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
  • 農業農村部印發《2021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加快推進「先...
    記者獲悉,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了《2021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指導各級地方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切實做好2021年全國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計劃》公布了2021年國家強制免疫的免疫病種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布魯氏菌病、包蟲病。要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布魯氏菌病、包蟲病的群體免疫密度應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應免畜禽免疫密度應達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合格率應常年保持在70%以上。
  • 中國發布丨農業農村部首次明確33種家養畜禽種類,梅花鹿、銀狐等在列
    中國網5月29日訊 農業農村部今日發布公告,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首次明確了家養畜禽種類33種,包括其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及配套系。《目錄》屬於畜禽養殖的正面清單,列入《目錄》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管理。 《目錄》所列畜禽遺傳資源是城鄉居民重要農畜產品供給的主要來源。2019年,我國肉類、禽蛋、牛奶總產量分別達到7649萬噸、3309萬噸、3201萬噸,肉類及禽蛋總產量連年位居世界第一。
  • 農業農村部關於《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關於《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有關規定,我部組織起草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意見。
  •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關於印發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綠色品種...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2019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綠色品種更新換代,現將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綠色品種指標體系印發你們。
  • 農業農村部公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負責人:蛙類不能列入...
    5月29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首次明確了家養畜禽種類33種,包括其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及配套系。2019年,我國肉類、禽蛋、牛奶總產量分別達到7649萬噸、3309萬噸、3201萬噸,肉類及禽蛋總產量連年位居世界第一。改革開放40年來,畜牧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總產值近3萬億元,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畜禽產品消費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 牛蛙能吃,生豬產能不愁 這幾件事農業農村部都說明白了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牛蛙能吃,生豬產能不愁 這幾件事農業農村部都說明白了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農時不等人,今天(3月5日)是驚蟄節氣,全國春耕備耕進入關鍵時節。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就春耕備耕、疫病與蟲害、野生動物禁食、生豬生產、農資保障等問題介紹了情況。
  • 農業農村部加強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監管
    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強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監管的通知農漁發〔2021〕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畜牧獸醫)廳(局、委),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深圳市海洋漁業局
  • ...保障養殖產品質量安全——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就...
    本網訊 6月12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307號公告,就養殖者自行配制飼料明確了九條底線規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日前接受記者採訪,就規定出臺的背景、重點內容和實施要求進行解讀。問:為什麼要專門針對養殖者出臺自行配制飼料的規定?
  • 【共同戰疫】農業農村部:春耕農資有保障 夏糧豐收有基礎
    早稻和秋糧農民的種植意向也是穩定的。  春耕備耕農資需求有保障  此前,農業農村部把化肥、農藥等農資納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生活物資保障範圍,列入復工復產企業重點名單。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司長張延秋介紹,我國種子、農藥、化肥、農膜,常年供大於求,供應總量多出需求量1.5倍到2倍以上。
  • 農業農村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第十一批...
    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1.登陸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www.chinalaw.gov.cn)進入上方「立法意見徵集」欄目中的「部門規章草案」提出意見。  2.登陸農業農村部網站(網址:www.moa.gov.cn),進入上方「互動」欄目中的「徵集意見」,點擊「農業農村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第十一批)(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提出意見。  3.電子郵件:zzjpzglc@agr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