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哥斯拉2014》之後,整部劇中最令我驚豔的,莫過於兩隻「穆透(MUTO)」了,這種好萊塢原創的新怪獸做為劇中反派,表現也真是圈可點,使得筆者一有空就想替牠們好好寫上一篇專文來好好悼念一翻(餵),以下,就讓我們借著《哥斯拉2014》一片中的蛛絲馬跡,來仔細探討「穆透」的前世今生,由於是熱血哥迷的感想,因此就請允許我囉哩巴唆地亂扯一堆吧!
首先,讓我們大略地描述電影裡登場的穆透這種怪獸:牠們分為雄雌二型,雄性體格較小、具有翅膀;雌性體格較壯碩、不具備飛行能力,能發射電磁脈衝(EMP)來癱瘓人類的電子武器系統,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而且迅捷有力,儼然是種全新設計的新穎怪獸……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牠們真是如此不可饒恕的反派物種嗎?
筆者試圖以這篇文章,來提供一種全新的可能性……
講到這裡,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穆透的身體結構,許多人提出穆透的體型有點接近猩猩,不過倘使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穆透的身體結構,除了頭部的嘴巴之外,其實非常有節枝動物的感覺;而其中,雄性的一對附肢特化成雙翼,使牠能展翅翱翔,這對雙翼的型態,非常接近某些善於飛行的蛾類生物(劇情後段有一幕牠縮翅竄入海中的畫面更是明顯)。
緊接著我們再回來看到雌性穆透,雖然牠沒有翅膀,但是我們可以從牠巨大的附肢型態上,看件很接近蛾類附肢特徵的線條。
再進一步看,牠們顎部附近都具備可折迭的小型附肢,這項特徵有點類似於某些科的蝴蝶,這些蝴蝶的第一對步足通常收縮起來,很容易讓人以為他們只有四隻腳。
在生活史上,穆透則具有卵、幼蟲(?)、蛹,與成蟲三個階段。
而上述的這些形體特徵,反映的都是「鱗翅目」的蛾/蝶特色,這個部分,我們就先講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穆透的行為(這也是最感動筆者的地方),穆透具有非常強烈的護幼行為,而且非常的擬人化。老實講,片中穆透對於後代的關注,引起筆者的共鳴恐怕遠遠大過於咱們中二主角對他小孩的親情,當主角一把火燒掉了卵,筆者全然可以感受到雌穆透心中的那股憤怒!這很明顯的是護幼的「母性」展現。
穆透還有一個特質,就是牠們能夠吸收核電廠反應爐/核彈所釋放的放射能,這點不僅是劇情裡的重要依據,對於我們今天的主題也相當重要。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影片中匆匆一瞥帶過的兩個小細節:
第一,也是最為影迷們津津樂道的,就是主角跟著老爸回到老家的時候,彷佛在水族箱那一幕看見「Mothra」的字樣。
第二,當穆透首次登場不久,曾經過一座鐵塔,並且將這座鐵塔折彎。
以上這些,就是穆透在本劇裡所具備的大部分特質,
緊接著,讓我們回到東寶的怪獸電影系列裡,另一隻大名鼎鼎的怪獸―「摩斯拉」,沒錯,就是水族箱裡的Mothra字樣。許多影迷猜測這個字樣很可能是在向摩斯拉這隻怪獸致敬,也有人說這代表日後很可能也有好萊塢版本的摩斯拉電影,但筆者則要在此做出一個大膽的猜測 ― 我認為,穆透或許並不是一隻原創的新怪獸:穆透,其實就是美國版的摩斯拉!
怎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摩斯拉,請大家估狗一下摩斯拉的模樣,不論是哪個年代、哪部電影版本的圖片,應該都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摩斯拉是一隻不折不扣的「蛾」;關於摩斯拉的名字Mothra,也具有雙重意含,其中一個正是英文的「蛾」(Moth)字;我們如果再回頭來看看剛提到的穆透外在特徵、再比較一下摩斯拉,很容易就可能歸納出兩者的最大公約數就是「蛾/鱗翅目」。
緊接著我們再來看看摩斯拉另一個意涵,維基百科紀載Moth同樣具有「母親」(Mother)的意含,而從這層意義衍生出來,表現在歷屆東寶怪獸電影作品中,摩斯拉很明顯的是一隻「充滿母性」的怪獸,不僅時常幫助人類,更重要的是牠往往是站在自然環境與生態的這一方,堪稱地球圈怪獸界的「好人好事代表」。這時我們再回去對照穆透護卵心切所顯露的明顯母性,這兩點也是重合的。
那麼你一定會問:「可是穆透到處搞破壞,這總不是站在自然與環境得這一方了吧?」各位看倌,請讓我們回過頭來檢視剛剛講述的穆透特值 ― 大家還記不記得,穆透在1999年襲擊了核電廠之後,現場完全沒有任何的輻射外洩呢?臺詞中也明確交代了,雄穆透把這座核電廠的三座反應爐的放射能全部吸的一乾二淨!完全沒有外洩!完全沒有外洩!完全沒有外洩!如果用蓋格計數器來偵測周遭,就會發現計數器完全讀不到數值!
講到這裡,心有靈犀的影迷們一定發現了,穆透雖然看起來壞壞的,可是事實上,卻是類似宮崎駿《風之谷》裡「腐海」這樣能夠淨化環境的完美的「生命體環境淨化器」啊!!!
客倌你看看天底下哪有這麼有效又迅速的清除輻射方法呢?只要有一隻穆透,管你是核分裂反應爐、核彈、還是核廢料,穆透都能夠把放射線吸得一乾二淨,對比那些半衰期從數年到數億年不等的核廢料,只要有一隻穆透就搞定了,好穆透,不養嗎?
如果我們想遠點,就會發現,咱們中二男主角很明顯的不是反核人士,如果他是反核人士,想著非核家園,就應該放任穆透繁殖,在曠野上到處蔓延 ― 很快地,世界上所有的核電廠都會吸引一隻穆透入住,而且沒有輻射外洩的危險,而當這些穆透順利成長之後,由於也沒有其它核電廠的能量可以使用了,因此數量也會自動減少,而由於這段過渡期間人類也沒有核能可以使用,正向點看待的話自然就被迫努力發展再生能源,終至達成另一個新能源的高峰;悲觀點的話人類會繼續繼續燒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直到他們全部被耗盡為只,而由於電不夠用,人們自然必須強迫自己適應節省用電的生活,就這方面來說的話,穆透還真是一機多功,從廣域到微觀都顧得相當周全的環境保育使者啊!
好,回歸正題,所以,雖然在影片裡站在主角的對立面,但如果純就本質來分析的話,我們就可以明確的了解到:穆透其實是對地球環境友善的一種生物。相較之下,本回的哥斯拉雖然是幫助美軍這一方的,但是背後所代表的,真的是「平衡的力量」嗎?我怎麼覺得反而是穆透在平衡這個到處充滿了火焰與破壞的世界啊啊!
而前面這一段關於守護地球與破壞之神的主題,其實在1992年東寶的電影《蝶龍摩斯拉》(哥斯拉vs摩斯拉、巴特拉)裡面,面對化身為充滿不確定性破壞神的哥斯拉,當時的地球就是以「蛾」為形象的摩斯拉,與以「蝶」為形象的巴特拉連手,對抗做為火焰與破壞代表的哥斯拉;對照今年的《哥斯拉2014》,感覺就像是不同主題在不同價值觀底下,將元素解構後再度重組,賦予截然不同的詮釋方法啊!
而細節裡面提到的,被雄穆透弄彎的鐵塔,或許正是向最初始的摩斯拉電影致敬 ― 當時摩斯拉的蠶形幼蟲就是把東京鐵塔弄彎,在上面結繭的。而這回穆透也同樣有蛹與成蟲期,也一再呼應了摩斯拉的概念。
因此,筆者個人觀點大膽猜測,或許穆透最初在劇組內的名字就是「摩斯拉」― 美國人再設計版本的摩斯拉,但由於投資方也深刻了解到1998年版本的《酷斯拉》偏離傳統形象而被影迷罵翻的風險,而索性將牠們當成原創的新怪獸來操作。昨天上映的這部電影雖然是《哥斯拉2014》,但事實上隱藏版的標題或許就是美國版的《哥斯拉vs摩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