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師告訴你,為什麼偏偏遊戲容易上癮,而學習通常不會?

2020-12-05 一具心理屍

前些日子,騰訊旗下的熱門遊戲「王者榮耀」被批得體無完膚了。有文章稱其「埋藏了『魔鬼的種子』,害人害己」,更借谷歌「打擊」騰訊,督促後者「必須放棄一些短期收益,為社會盡責、為發展盡力、為人類增添價值」。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一個以前的同事找我聊天來著——聊她的寶貝兒子。她兒子這一兩年來,就不肯好好學習,一直沉迷遊戲;其中就有「王者榮耀」。

我一個同學因為玩遊戲,被學校勸退了

「王者榮耀」之所以會惹來媒體和大眾的「重點關注」,全因這款遊戲已經在國內成了一種社會現象:據媒體報導,每7個中國人就有1個在玩。

另外,近日諸多負面新聞表明,這款遊戲確實有其「毒性」:有17歲少年狂打40小時後誘發腦梗險些喪命;有13歲學生因玩遊戲被父親教訓後跳樓;有11歲女孩為買裝備盜刷父母信用卡……

說到遊戲的「毒性」,雖然我自己不愛玩遊戲,沒有機會中遊戲的「毒」,但我還是有些東西可以說道的,因為我有一個中了「毒」的大學同學。

同學那幾年,我同學在自己的床上支了一個電腦桌,硬是把他的臺式機擺了上去;然後弄了個布帘子罩住自己的床,從此與世隔絕——他每天都在跑圈兒(夢幻西遊的術語,具體啥意思我不懂)。

他壓根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別——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了又開始玩。當然,他那麼忙,也根本沒工夫理會我們的。能讓他走出布帘子的原因只有兩個——被大小便憋住了和補充食品儲備。

每個學期的期末考試,他去還是會去的,只是我也很奇怪,他去做什麼呢?他參加考試還有什麼指望嗎?要知道,他從不去上課,也從不去複習。

後來,門門掛紅燈,欠的學分實在是太多了,就被學校領導好言好語地勸回家了。

遊戲不是洪水猛獸,但也不能聽之任之

有人說,晚清時癮君子躺在床上吸鴉片,今日中國的年輕人則以同一個姿勢躺在沙發上玩「王者榮耀」。如此具有畫面感的一幕,不免讓人焦慮:長此以往,那還得了!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焦慮實際上是對現今的教育體系、家庭學校的監護能力和社會包容程度的不自信。

所以,有人在文中提到,對網遊的監管不該只堵不疏,而應樹立「大監管」理念,遊戲製作方的源頭設限、政府部門的審核監管、家庭成員的陪伴監護等,一個不能少。

客觀地講,作為遊戲的開發和運營方,騰訊是責無旁貸的:火鍋無害,加上罌粟殼就不一定了;遊戲無害,加上成癮機制就不一定了。成癮機制就是遊戲的「罌粟殼」。

當罌粟殼成為一些遊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時,正確的做法是嚴禁放罌粟殼,而不是要求上癮的客人,每天只準來吃1小時。

遊戲並不是洪水猛獸,多數遊戲也是無罪的,依託市場營利也無可厚非,但不設限並產生了極端後果,就不能聽之任之了。

為什麼遊戲容易上癮而學習通常不會?

沒有什麼比看著下一代垮掉更讓人痛心的了,但我們成年人有否想過一個問題:那些未成年人為何選擇沉迷於遊戲世界而不願意醒來呢?

原因或許也是「焦慮」。這些焦慮也許是對學業的焦慮——學習壓力大、學習能力不強的孩子如果未能得到學校和家庭的有效引導,就有可能誤入歧途。

遊戲網站Games In Asia專欄作家艾恩·加內爾(Iain Garner)曾撰寫《中國的教育與癮》的文章,他提出兩個觀點:中國青少年遊戲上癮現象真實存在,且具有危險性,此其一;其二,中國的教育制度才是這個問題的根源所在。

那麼,為什麼偏偏是遊戲容易上癮,而學習通常就不會呢?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

一個匿名網友的回答值得深思:「不是遊戲容易上癮,而是任何能讓你贏,讓你壓別人一頭,獲得強烈的存在感的東西,都會上癮。反之,任何不斷讓人感到挫敗的東西,都會被抗拒。

也就是說,「學習」這個遊戲裡的贏家,對學習也是很上癮的,他們被稱為「學霸」。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遊戲是他們逃避現實之所。在少數極端青少年的感受裡,遊戲帶給他們的安慰,甚至超過了繼續學業的渴望。

痛恨遊戲本質上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一位杭州的小學老師撰文控訴網路遊戲時曾提到,「我比很多家長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沉迷手機的樣子。」其實,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我們在「討伐」遊戲之餘,是否又忽略了青少年性格反叛的一面?當我們把矛頭指向一款遊戲時,又是否能反思:是遊戲太吸引人,還是教育太不吸引人?

對我的分析,我那同事不置可否,就好似她都知道,然後並沒有什麼卵用一樣。對我的問題,她給我的回應就是問我,接下來她究竟該怎麼教育她的孩子?

不過確實,正統教育是越來越難以和娛樂、商業信息對抗了。比起學生坐在課椅上翻著課本畫著重點、老師在前面邊講邊敲黑板這樣的學習,遊戲更能影響學生的知識和觀念。

不僅僅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沒能逃出同樣的命運。問題是,我怎麼回應我那同事的問題呢?她想走捷徑,滿心地渴望我能給她一個能一勞永逸的方法。

哪有那樣的好事呢?我建議她,不妨多花些時間去了解一下她的小孩都在玩些什麼遊戲,最好能和孩子一起玩上一段時間,成為遊戲中「師徒」「隊友」。

在我看來,在這樣的關係中,家長才有影響孩子的可能,一如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諮訪關係,諮詢師才有影響來訪者的可能。

寫在後面:

最後,我突然覺得遊戲設計師挺委屈的——他們做的遊戲不好玩會被罵,做的好玩了還是會被罵!

相關焦點

  • 擔心孩子玩手機遊戲上癮?心理學家告訴你:家長的預防比糾正有效
    不到一個月,表妹就發現樂樂的網癮似乎越來越大了,每天到了飯點都不主動吃來吃飯,一下課就知道用手機玩遊戲,怎麼勸都不聽。表妹一見兒子玩遊戲就火大,總是因為這件事跟孩子爆發矛盾。她老公在一旁勸說:玩遊戲也有好處,你不要對遊戲產生這麼大偏見。表妹雖然知道玩遊戲不是百害而無一利,但她還是很擔心,就怕孩子染上網癮。
  • 有趣的「夾娃娃」遊戲為什麼容易上癮?不如一起夾娃娃
    我們通常會在人流密集的地方看到它,購物中心、電影院、餐飲聚集地、兒童樂園,當然,還有電玩城。我們時常會看到,娃娃機前都會站有中年,少年,老年,甚至連身高還夠不著搖杆的小孩子的身影。這麼一種「簡單呆萌」的遊戲設備,也不是新鮮事物也沒有太大技術含量,不但不被喜新厭舊的玩家淘汰,還能仍舊備受各年齡層愛好者歡迎。這個簡單的機器背後究竟存在著一種怎樣的奇妙吸引力?
  • 打電競會不會上癮?圈內大咖告訴你
    編者按:王者榮耀近期推出防沉迷系統「三板斧」,打電競會上癮嗎?電子遊戲千千萬,每一個都是電競項目嗎?大型的電競賽事有哪些,成為職業選手又需要什麼條件……紅網體育電競「Q&A」第三期,3個普遍受關注的問題,一樣邀請電競圈各路牛人大咖集中解答。三期,14個有關電競的疑問,你對電競的了解多一點了嗎?
  • 抽菸會上癮,為什麼吸二手菸卻不會上癮?心理學家說出了答案
    眾所周知,吸菸是可以讓人上癮的,而且大部分人會把它歸咎於是香菸中的尼古丁造成的。從吸菸者眾多並且還很難戒掉的情況來看,抽菸上癮基本沒有爭議,但是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就是,現在的菸民很多,讓周圍不少人抽了二手菸,既然他們也相當於是抽菸了,那麼為什麼他們不會上癮呢?
  • 遊戲心理:Candy Crush、消消樂玩上癮的7個理由!
    上癮的背後,都有其心理根源。為什麼Candy Crush、消消樂會玩上癮呢?這裡有7個理由:1.懷舊:過去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值得懷念的。剛接觸Candy Crush、消消樂這類遊戲時,糖果、簡單的顏色和小動物會將你帶回童年的美好記憶中,使你一開始就對它們產生了熟悉感和好感。
  • 魔獸世界居榜首 看十大最易上癮的遊戲
    近日國外遊戲網站評選出了十大最容易令人上癮的遊戲,相信不少遊戲很多玩家們都接觸過,既有射擊遊戲,手機遊戲,也有棋牌遊戲,當然也少不了網路遊戲。其中《魔獸世界》被評為最容易讓人上癮遊戲第一名。第十名:《使命召喚》
  • 心理學:教你如何做一個讓男人上癮的女人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個帥氣的歐巴,然後你激動的跟旁邊的閨蜜說,這個男的好帥啊,但是當你看到他摟著的女人時,瞬間變臉,來一句:"他女朋友可真醜"。可是,男人看女人的眼神確實是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滿眼都在放光,然後很多女人就會想,這個"醜女"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嗎?為什麼男朋友那麼帥,那麼有型。
  • 讀過《偏偏寵愛》——遇見一個讓你義無反顧的人已經很難了
    而對於《偏偏寵愛》這篇文來說,它不是我想要的小甜文,甚至看的時候我會很難過,但是我依舊慶幸我看了它。他們不完美,展現的卻更是一個更加真實的人生。那我來說一說吧。江忍。江忍啊,我總覺的他不像是小說裡的男主,除了他娶到了他最愛的最漂亮的姑娘外。
  • 學習和遊戲,差的只是一個進度條
    組建學習小組,互相監督!如果連組長在內,沒有一個同學願意學習怎麼辦?吃完飯後,老師8點準點開始上課,這與在學校也沒有什麼分別,但在學校,除了真心準備混日子的人,一般都不會選擇逃課。但遠程,卻不一樣,這樣是沒有人管的。於是,離開就成為了常態。
  • 為什麼度數低的葡萄酒也容易喝醉?侍酒師告訴你真相!
    葡萄酒和白酒比起來,論酒精度數的話,那是萬萬不能比的,白酒度數高的有50多度,而葡萄酒,度數普遍也就十幾二十度的樣子,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葡萄酒雖說度數比白酒低很多,但是往往喝葡萄酒也很容易就喝醉了,而且後勁還很大,喝過葡萄酒的就知道,剛喝的時候感覺不出什麼,但是當喝完半瓶到一瓶的時候,酒量差點的這時候已經開始搖頭晃腦了
  • 毒品吸一點不會上癮嗎?
    4.大麻:通常吸食的是指「印度大麻」,使用後會產生愉悅感,改變心境以及對事物的主觀感受,損傷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而大劑量下可造成幻覺、妄想、精神失常,還會導致免疫系統抑制和神經疾病等不良症狀。合成毒品1.冰毒:使用後會精神振奮、清醒,而且長時間工作或學習不會產生疲憊感,但長期濫用會造成慢性中毒、膿腫、潰瘍等不良症狀,嚴重時會出現妄想和偏執觀念,在妄想的支配下濫用者會有衝動甚至自殺或殺人等暴力行為,且自身也會因急性中毒而死亡。
  • 馬斯洛需求理論: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他們在意的也許不是玩!
    然而,因為疏於管教,樂樂現在每天晚上都要玩,已經完全上癮了,一旦沒得玩就大哭大鬧。現在,陳先生覺得很苦惱,孩子上小學了還一直那麼貪玩,還玩遊戲上癮,肯定會影響學習。但每次明令禁止孩子玩遊戲,他就哭鬧甚至威脅被不去上學了。02孩子玩遊戲上癮是貪玩?
  • 讓男人對你上癮,最好的辦法:做一個貓一樣的女子,保持這幾點
    一段好的感情,有時候是講究方式的,一味的付出並不會得到對方的珍惜,反而保持一定的距離,讓他看不透你,會更加對你有想法。 一個女人,如果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一個男人身上,是最容易失去的,如果用來投資自己就不一樣了。即使沒有男人的愛,你也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④一個心理師終於在睡夢中明白了「好死不如賴活」的道理……
    我早有了解:生命有六道輪迴,行善者投生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作惡者墮入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作為一個德高望重、玉樹臨風的心理師,無論如何我也不該來到這兒的;我感到不可理喻。「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大師父識破了我的小心思,邁著方步朝我而來,「你看看你的心術、言行和造業——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就會明白為什麼有如此結局(下地獄)了。」
  • 自制力強的人吸毒不會上癮?即使上癮也能想戒就能戒?
    自制力強的人吸毒不會上癮?即使成癮了想戒就能戒?對於這些問題50%的圍觀群眾選擇相信,認為還是有這樣的可能;還有50%的吃瓜群眾覺得毒品太厲害甭管是什麼人都不能戒掉。那麼,你是怎麼覺得的呢?首先我們說,吸毒成癮需要從幾個方面來說一說:1、不同體質的人來說,成癮機制不同有些人天生成癮性很強,屬於易感人群,對成癮物質十分的敏感,他們喝酒能上癮、抽菸可以上癮,很可能誤吸毒品後就能迅速上癮。
  • 告訴你一定要養貓的理由:會上癮
    狗狗和貓咪都是人們喜歡的寵物,但是現在有這樣的一個趨勢,那就是養狗的人越來越少,養貓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養狗和養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儘管狗狗很忠誠,但是狗狗帶來的麻煩也不小。養貓很顯然就成了一個更好的選擇,而且很多網友都表示,養貓會上癮哦。首先就是貓咪先對來說比較愛乾淨,而且不會隨地大小便。但是狗狗卻很難訓練出來,而且出去遛狗的時候,狗狗經常會將自己弄得很髒。而且還到處撒尿拉屎,讓人們不喜歡。接著就是貓咪佔用的空間相對較小。在農村的時候,人們大多喜歡養狗,因為狗狗可以看家護院。
  • 遊戲化營銷:掌握讓用戶上癮的30條規則
    遊戲化營銷,逐漸被廣泛關注,讓消費者真正參與、互動、共創並且「上癮」,從而更高效地達成商業目標。 品牌在策劃遊戲化營銷之時,不止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設計出打動人心的營銷方案。本文收集並總結了30條與遊戲化營銷相關的理念和要素,助力全方位、體系化洞察遊戲化營銷的精髓。
  • 微信遊戲《跳一跳》分析 為什麼3.9億人這麼上癮
    估計這款小遊戲的開發人員年終獎是不用愁了呢?那麼,這款遊戲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引人入坑?大眼妹嘗試著從遊戲入口、遊戲玩法和遊戲結束這一遊戲過程對此中原因進行分析。 1.遊戲入口 在遊戲入口方面,「跳一跳」從「召喚」-「觸發」兩個階段完成了遊戲入口的鋪墊,吸引用戶到小遊戲中。
  • 釣魚是如何讓人上癮的?這3個過程90%釣友都是這麼過來的
    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現在這麼熱的天氣,還會有人想出去釣魚,甚至能在水邊坐上一整天?要我說,這就是釣魚人的熱愛吧,只有熱愛,才能讓我們無懼酷暑嚴寒,永遠堅守在釣魚的第一線。能達到這個境界,基本都是釣魚「上癮」的人,不空也算是其中一員。真就是一天不釣魚就心痒痒,要是一個禮拜釣不了魚,那簡直是整個人都不好了。實在沒辦法去釣魚的時候,那也總會做些和釣魚有關的事情,要麼看釣魚視頻,要麼綁主線子線,要麼做窩料餌料,實在沒事做了就把裝備都翻出來整理一下,心裡也舒服多了!
  • 為什麼「吸貓」會上癮? 該怪你還是怪貓
    養貓讓人感到愉悅和放鬆那麼,為什麼貓會有這種魔力?為什麼「吸貓」會上癮?針對上述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熱衷於「吸貓」?「生活中常見的寵物有很多,比如貓、狗、兔子等,而人類選擇貓作為主流寵物,喜歡『吸貓』,主要和它給人們帶來的特殊觸感有關。」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表示,寵物貓就像毛絨玩具,摸起來毛茸茸的,手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