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多數人的認知中,如果一條魚側翻了或者直接肚子朝上了,那麼這條魚離死亡也不遠了,可是你們知道嗎,並不是所有魚類都是這樣的,有一種叫做翻車魚的魚就很是喜歡側翻著遨遊在大海裡。
起初人們都以為翻車魚是已經死掉的魚,但見的次數多了總會對它們產生一絲懷疑,所以經過捕撈研究後,人們才知道翻車魚並非是死魚,它們側翻在海面上只是因為喜歡罷了。
每當太陽照射在海面上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翻車魚的身影,它們基本上都是側臥在水面悠閒地享受日光浴,因為它們的這一行為它們還被稱之為太陽魚。
翻車魚除了有太陽魚這個別稱外,它們還被叫做月亮魚,而它們之所以會被叫做月亮魚,那就不得不提到它們溫順的性格了。雖然翻車魚是肉食性動物,但是它們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和藹親切的,所以在它們的身體周圍經常會附著發光生物,而它們只要一遊動,那些發光生物就會發出亮光,當我們遠遠看到翻車魚的時候,就會發現它們散發著月光般閃耀的光芒。
其實太陽魚和月亮魚都是人們賦予翻車魚的美稱,並沒有什麼意義可言,可翻車魚意義最為重大的身份卻是海洋醫生,只因它們可以分泌一種神奇的物質,而這種物質可以幫助翻車魚周邊患有傷病的魚類儘早康復。
雖然翻車魚可以治癒其他魚類,但是它們自身長有的寄生物卻沒辦法自己解決,只能在它們享受日光浴的時候,靠著一些鳥類幫它們把寄生物給吃掉。
就是這樣一種性情溫順還能幫助其他魚類的翻車魚,卻總是會被調皮的海獅給戲弄。翻車魚因為體型大,動作又緩慢,所以經常會被虎鯨和海獅給捕食,翻車魚的皮又厚又硬,虎鯨可以毫無顧慮就把翻車魚吃進肚子,可海獅就經常撕不開翻車魚的魚皮,也就沒法嘗到翻車魚的肉,所以它們經常會氣急敗壞的把失去活動能力的翻車魚像飛盤一般拋出去,藉此發洩自己內心的憤怒。
沒想到作為最「佛系」的魚,翻車魚不僅是海洋醫生,還是海獅最愛的飛盤玩具,不知它對於自己這樣雙重的身份有何感想呢?
翻車魚喜歡生活在熱帶以及亞熱帶海洋中,一般是單獨或者成對出現的,但有時它們也會有成群活動。雖然翻車魚是肉食性生物,但它們的食物除了軟體動物、水母、浮遊甲殼及小魚外,還有海藻呢。
由於翻車魚的遊泳技術一點也不好,所以它們的遊泳速度也是相當緩慢的,這大概也是海獅能夠輕而易舉抓住它們並且把它們當成飛盤玩耍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通常情況下,生活在海洋表層的魚類是很難具備高超的潛水能力的,可是翻車魚的潛水技術卻很是厲害,大致可以下潛到800米深的海水中,所以它們相比較於其他表層魚類還是有一定能力的。
翻車魚的體質相比較於大多數魚類也是很獨特的,因為大多數的魚類都是冷血動物,身體的溫度只能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可是翻車魚卻不一樣,它們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恆溫魚類,它們的身體溫度是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範圍內的。
雖然我們看到的翻車魚都是體型比較大的,可是它們剛出生的時候就只有2毫米大小,體重也不超過1克,然而就是這樣幼小的翻車魚寶寶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長成三、四米的巨型&34;,由此看來,翻車魚的成長速度是多麼的驚人了。
到了繁殖期,翻車魚產下的魚卵數也是比較驚人的,可達3億粒,它們也成為魚類中產卵數的王者。
但即便翻車魚可以一次性產下這麼多魚卵,可最終可以存活下來的翻車魚寶寶卻只在少數,所以它們的種群數量也不算是很多,現如今也被列為了易危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