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8日訊8月8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網站了解到,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美麗山東建設,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到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27%以上,全省PM2.5年均濃度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改善目標,力爭比2015年改善35%,臭氧濃度逐年上升趨勢得到明顯遏制;新增2個或以上設區的市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省空氣品質優良率不低於62%,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減少50%以上;設區的市PM2.5年均濃度力爭消除大於60μg/m3高值。7個傳輸通道城市空氣品質各項指標力爭達到國家要求。
加大7個傳輸通道城市獨立焦化企業淘汰力度
全省實施「以鋼定焦」
《計劃》指出,要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嚴格執行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推動鋼鐵、地煉、電解鋁、焦化、輪胎、化肥、氯鹼等高耗能行業轉型升級,7個傳輸通道城市(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按照國家修訂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對重點區域的要求,壓減過剩產能。加大7個傳輸通道城市獨立焦化企業淘汰力度,全省實施「以鋼定焦」。
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產能。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堅持「汙染物排放量不增」,新增「兩高」行業項目應嚴格落實汙染物排放「減量替代是原則,等量替代是例外」的要求,實施「上新壓舊」「上大壓小」「上高壓低」,新項目一旦投產,被整合替代的老項目必須同時停產。環境空氣品質未達標的市必須以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不增為剛性約束。
2019年年底各市要完成「三線一單」編制工作
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
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壯大綠色產業規模,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開展「節能環保產業強身壯骨」行動,培育一批節能環保領域的骨幹龍頭企業和高端產品,推動產業擴規增容、提質增效、集聚發展。積極推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加快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和社會化監測等新業態。
著力調整產業布局,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三線一單」)要求,在總結國家試點經驗基礎上,2018年率先在青島、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濱州7市開展「三線一單」編制工作。2019年年底,各市要完成「三線一單」編制工作,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嚴格執行高耗能、高汙染和資源型行業準入條件,環境空氣品質未達標的地區應制訂更嚴格的產業準入門檻。積極推行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新、改、擴建鋼鐵、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應滿足區域、規劃環評的要求。
7個傳輸通道城市禁止新建化工園區
各地已明確的退城企業要明確時間表
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推動實施一批水泥、平板玻璃、焦化、化工等重汙染企業搬遷工程;推進7個傳輸通道城市鋼鐵企業採取轉移重組、域外搬遷等方式,實現轉型升級。7個傳輸通道城市禁止新建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各地已明確的退城企業,要明確時間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產。
閃電新聞記者 高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