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愛掏耳朵、挖鼻子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05 杏仁醫生

本漫畫由企鵝杏仁醫生官方推送

俗話說,有些人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但背地裡卻在偷偷地掏耳朵、挖鼻子和摳肚臍。

別不好意思承認,要是你說自己從來沒做過這三件事,我是不會信的。

那麼今天,就從健康衛生的角度說說,掏耳朵、挖鼻子和摳肚臍是否正確。

掏耳朵

耳朵作為人體的聽覺器官,神經系統非常敏感,使用棉棒、挖耳勺等物品觸碰摩擦時,會有強烈的酥癢感與滿足感。

人在掏耳朵的過程中會得到最大的享受和放鬆,因此也有人把這種感覺形容成勝似「啪啪啪」。

聰明的中國古人更是從中發現了商機,開創了採耳這一傳統休閒娛樂項目。

對於大家掏出來的耳屎,這裡要還它一個公道:耳屎不是屎,它不僅不髒,還起到了保護耳朵的作用。

耳屎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成分,能夠抑制和消滅外耳道的細菌;

如果有小蟲子進入耳朵,耳屎的苦味會讓它"倉皇而逃";

此外,耳屎還具有保持耳道溼潤、防止耳朵鼓膜被聲音震傷的作用。

在醫學上耳屎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耵聹[dīng níng]」,這可是鼻屎和眼屎沒有的待遇。

耳屎的作用那麼大,是不是都有點不捨得去掏它了?

事實上,大部分人的耳屎是會隨著運動和吃東西自行排出,不用刻意去掏。

相反,如果經常性地掏耳朵,可能會造成以下後果:

不慎將各種致病菌帶入耳朵,引起感染;

被棉籤、挖耳勺劃傷耳道,造成耳膜穿孔和聽小骨錯位;

挖出部分耳屎的同時將其他耳屎推入耳朵深處,慢慢的耳屎越積越多,最後堵住耳道導致聽力下降、頭暈、耳疼等問題——這就是傳說中的耵聹栓塞。

有一小部分人群比較特殊,他們的耳屎是油性的,相對難以自動排出,時間長了也容易造成耵聹栓塞。

但照樣不推薦他們自己亂掏耳朵。

可以試著在家使用非處方的滴耳劑,幫助軟化排出多餘的耳屎,又或者每隔3個月去醫院找醫生幫忙處理下。

至於採耳,雖然很多人把它當做一種享受,但建議別去得太頻繁。

挖鼻子

鼻子裡的鼻屎,是由鼻腔粘液和空氣中的顆粒結合後經過不斷風乾產生的。

根據一項調查,約有91%的人表示自己經常挖鼻子,至於剩下9%的人,也可能是不好意思承認。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挖鼻子?

也許是為了滿足清理被堵塞鼻腔的生理需求,也許是喜歡手指對鼻腔黏膜和血管不摩擦產生的刺激感。

歸根結底就兩個字——爽啊。

然而,鼻子並不是你想挖就能挖的。

一是不太美觀,哪怕你有小編這樣的顏值,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挖鼻子也會瞬間形象崩塌。

當然,這並不是關鍵,關鍵的是挖鼻子要是不注意,還容易搞出一系列健康問題:

鼻孔有著豐富的血管,挖得太用力會把鼻子挖出血;

挖鼻子的手指不乾淨的話會導致鼻腔感染;

鼻腔感染還好說,鼻部靜脈與顱內靜脈相連,要是再引發顱內感染就危險了。

但挖鼻子是一項擁有廣大群眾基礎的事情,要讓大家按耐住躁動不安的手、停止對鼻孔的探索是不可能的。

為了從源頭減少挖鼻子,我們需要減少鼻屎的產生,有效的方法是出門戴口罩,定時用清水清洗鼻腔。

如果實在忍不住要挖,最好把指甲剪短,挖的前後都洗手,又或者在手指上包裹一層餐巾紙再挖。

挖完的鼻屎別亂抹、亂彈,做一個有良好素質的鼻腔清理者。

最後,大家不用擔心經常挖鼻子導致鼻孔越來越大,因為鼻孔的大小是天生的,哪怕你天天用大拇指挖也不會影響。

摳肚臍

肚臍,是我們出生後臍帶被剪斷結紮、癒合形成的,所以本質上是一種疤痕。

臍帶上的血管會隨著嬰兒的發育漸漸封閉、退回腹腔,所以肚臍並不連著我們的腸子。

至於肚臍的形狀,主要取決於傷口的癒合情況,和出生時剪臍帶醫生打結的手藝沒有關係。

胖的人可能有凸肚臍,瘦的人可能有凹肚臍

肚臍裡的那些汙垢其實就是脫落的皮膚碎屑、汗與灰塵等的混合物,和其他部位搓出來的泥沒什麼差別,不僅可以摳,還需要定時清理。

摳肚臍力道同樣不能過重,如果把肚臍摳破了可能會造成發炎。

所以,比較保險的方法是把溫水或者沐浴乳塗抹在肚臍,過個一會再用紙輕輕擦掉就好了

——END——

最後,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今天的內容,那就是:

相關焦點

  • 沒事愛掏耳朵的人,後來怎樣了?危害早晚會來,耳聾只是其中一種
    最後就發現自己的耳朵產生強烈的疼痛感,聽力也開始逐漸下降,出現如此情況,就趕緊去查找原因,得出結果是顱內發生感染,原因就是頻繁掏耳朵導致。為什麼頻繁地掏耳朵,會產生顱內感染?很多人覺得經常掏耳朵,是乾淨的一種體現,不掏耳朵就會覺得耳朵裡很髒。卻不知道耳朵是有自淨功能的,即便你不掏耳朵,過段時間耳屎也會自動脫落。
  • 耳屎需要掏乾淨嗎?沒事喜歡掏耳朵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現在的人,都比較愛乾淨的,不僅注重面部以及衣著的乾淨,還會注意內在的清潔,如肚臍處,這個地方容易藏汙納垢,會有黑泥的出現,那些愛乾淨的人,就會將此處清理乾淨,這是好的行為,不過在清理的時候,不要直接用手摳,避免摳破,造成損害,建議使用棉籤,安全一些。
  • 孩子多大時,才能進行「掏耳朵」「挖鼻孔」?這裡告訴你標準答案
    前幾天看了一下朋友圈,一個朋友的朋友圈發布了一個消息:不要再亂給孩子掏耳朵了,她朋友就是給孩子掏耳朵時不小心把鼓膜掏傷了一點點,醫生說穿孔了。不少媽媽看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的時候,強迫症犯了就會想著要給孩子掏耳朵,對子好多耳屎暴露在外面,所以就給自己孩子掏耳朵,但是孩子的耳朵很小,媽媽的手不知輕重的話可能會傷到孩子。
  • 耳朵癢,卻掏不出東西,是咋回事?經常掏耳朵的人,怎麼樣了?
    手指甲修剪乾淨看起來會比較舒服,但不少人會選擇性的修指甲,其它手指的指甲都能剪得很短,唯獨小拇指不行,主要就是為了掏耳朵方便。生活中有很多人有經常掏耳朵的習慣,每次一癢,就會忍不住去掏,但也沒掏出來啥,那為何還癢呢?耳朵癢的因素有很多,不一定就是因為「髒」而引起的。
  • 沒事經常掏耳朵的人,會怎麼樣?可能會有哪些結果?
    掏耳朵這件事情會讓人上癮。人們將耳朵裡面的耳屎掏出來之後,就會覺得耳朵裡乾淨了,也會有一種聽覺變好的感覺。還有不少人會隨身攜帶掏耳勺,綁在鑰匙串上,沒事經常掏一掏耳朵。但是你知道嗎,有人因為掏耳朵險些丟了性命。並非小題大做,確實有人因為掏耳朵引發顱內感染。
  • 耳屎很髒,能不能經常掏?沒事愛掏耳朵的人,早晚會嘗到「惡果」
    除了大小便,耳朵、鼻子都會產生代謝產物,只是組成的物質不一樣,就說耳朵產生的代謝產物,耳屎,可能大家會覺得不乾淨,在產生之後,就想要趕緊的處理掉。大家都理解錯了,耳屎不一定要掏的,希望大家可以早點了解。耳朵裡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 為何耳朵越掏越癢 怎樣正確掏耳朵
    原標題:為何耳朵越掏越癢 怎樣正確掏耳朵   癢了就撓,不舒服了就挖,掏耳朵這件事,有時候感覺還是蠻爽的!尤其是挖出一大塊的時候,然而越美好的事物越有毒……為了「爽一下」就可以隨意掏耳屎嗎?耳屎是你想掏就能掏的嗎?
  • 人為什麼喜歡挖鼻屎?愛挖鼻屎的人鼻子會更大?
    其實挖鼻屎,最早還能追溯到公元前4075年...那個時候的古埃及壁畫,就記錄了挖鼻屎是當時人們的日常之一。當然,前段時間抖音出現的「挖鼻屎大神」小姑娘,還讓Dr.X見識了一把用腳挖鼻屎:人為什麼喜歡挖鼻屎?
  • 掏耳屎竟然耳聾了?醫生說很多人一輩子都無需掏耳朵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 前些天,很多人被某媒體的這樣一條消息「震驚」了:  文章還介紹說,這位姓陳的大伯,平日裡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晚飯後掏個耳朵,每天用棉籤掏耳朵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很是放鬆,這樣的習慣他竟保持了30年!
  • 給兒子挖耳朵 鼓膜被捅破
    醫生表示,耳道有自淨能力,所以正常人不需要常掏耳朵。媽媽愛挖耳朵,把習慣傳給孩子挖耳朵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小事,但就是這個小動作,卻容易掏出問題來。樂樂今年5歲了,媽媽張女士平時愛挖耳朵,沒事就拿棉籤或挖耳勺挖,覺得這樣很舒服。樂樂出生後,張女士也把這個習慣帶給孩子,每隔一周都要給樂樂掏一次耳朵。
  • 經常掏耳朵壞處多 如何科學掏耳朵
    挖耳朵是我們每個人在閒來無事的習慣之舉,吃完飯、看書、看電視時,都會隨手拿起順手的東西開始掏耳朵。你這日常的習慣隨意之舉,其實隱藏著很多危險的麻煩事,經常會聽說有人挖耳朵挖出問題了。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掏才是正確的掏耳朵的姿勢?  經常掏耳朵的壞處  1、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掏耳朵時如果耳屎堅硬或比較多,容易把皮膚劃傷,細菌便會趁機進入傷口引發感染。或因來回搔刮,把細菌擠入毛囊、皮脂腺管,引發炎症、流水,嚴重者發生外耳道癤腫。  2、由於經常刺激外耳道皮膚,使皮膚淤血,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堆積嚴重。
  • 掏耳朵到底好不好?留意這些細節,掏耳朵無憂
    生活中因為遊泳或是其它原因,難免的會有耳朵進水的情況,這水不管幹淨與否,呆在耳內總會讓人難受,有時還可能會導致耳朵發炎,所以還是有及時處理的必要的。很多人在處理耳朵進水問題的時候都喜歡用棉籤,這方法確實有助於將耳內的水吸出,但也有人說,耳朵進水後最好不要用棉籤,具體情況是怎樣呢?
  • 為什麼不能經常挖鼻孔?長期不自覺挖鼻孔的人,會怎麼樣?
    生活當中很多人會有一些習慣性的小動作,比如說掏耳朵、挖鼻孔,有的人為了方便,還專門的把小拇指的指甲留長,專門留著挖鼻孔。經常沒事就挖鼻孔,鼻孔同意了嗎?你有想過後果嗎?挖鼻孔不但影響我們的個人形象,會給人一種很邋遢的感覺。長期下去,對我們身體來說也是有很多壞處的。
  • 掏耳朵竟讓寶寶鼓膜穿孔!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昨日門診,一位媽媽帶著2歲的孩子來就診,說耳朵痛。在耳鼻喉科就診檢查後,結果竟是因為媽媽給孩子用挖耳勺掏耳朵後,導致鼓膜穿孔......很家長都有給孩子掏耳朵的習慣,沒出現過上述情況的,內心一定會有疑問,覺得「有這麼嚴重嗎?」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在門診很常見。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下,關於孩子的耳屎父母到底能不能掏的問題。什麼是耳屎?
  • 女子網購掏耳勺,耳朵裡「長」綠毛!
    「我特別喜歡到理髮店挖耳朵,很舒服,前幾天去的時候,他們挖出來一些毛,還是彩色的,我就趕緊上醫院了。」「從你耳道的情況看,這些綠毛至少已經存在幾個月了。」呂慧洋醫師說,「用什麼奇怪的東西挖過耳朵?」說起掏耳朵工具,平常用的最多的是掏耳勺和棉籤。呂慧洋曾碰到過這樣的患者,使用掏耳勺時被人撞了一下,導致鼓膜穿孔、聽力下降。
  • 男子耳朵進蟑螂,自行用掏耳勺掏,結果耳朵鮮血直流
    小蟑螂飛進耳朵,自行取出未果,還弄得鮮血直流家住天元區的劉先生,晚飯後與鄰居們坐在小區樓下的長椅上聊天。突然,一隻小蟲子飛進他的耳朵裡,不停扑打著翅膀,弄得耳朵嗡嗡作響又痛癢難耐。劉先生趕緊回家,想用掏耳勺把這隻小東西給弄出來,結果不僅掏不出,還把耳朵弄得鮮血直流,痛苦不堪。
  • 掏耳朵那些事兒,耳朵發粘!發臭!別忽視了這些健康問題
    很多人喜歡掏耳朵,覺得 在 溫 暖 的 太 陽 下 掏 耳朵,實在是件再舒服不過的事。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進行的「活動」,不光是為了乾淨,還因為掏起來特別舒服、過癮。雖然用棉籤掏耳朵會讓你感覺很爽,但是這種看似美好的事情其實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一、耳屎有什麼用?雖然耵聹有個很噁心的俗名,但是,「耳屎君」的本質是好的,其主要成分有油脂、蛋白質和黃色素,還有少量水份以及鉀、鈉等元素。耳屎剛問世的時候有一定的油脂和水分,滋潤皮膚,保持溼度,還有點弱弱的抗菌作用。
  • 掏耳朵「掏」出了癌症?
    這也是那些「油耳」的朋友雖然耳屎不斷但是並沒有耳部感染流膿的原因。耳屎會不會長滿我的耳朵?能不能掏?每個人都會生耳屎,終其一生。如果耳屎堵住了耳道,就稱之耵聹栓塞。耳屎堵滿了耳道後可能的症狀包括:耳悶脹、耳痛、聽力下降。無論上面提到的乾性或者溼性耵聹,除非有症狀,否則無需處理。真正需要到醫院處理的情況可能就是耵聹栓塞了。
  • 愛乾淨經常掏耳朵?醫生:這是個壞習慣
    義診現場愛乾淨經常挖耳朵 這個習慣要不得義診現場,29歲的小張一臉緊張的坐在了肖玉麗主任醫師的診臺前,著急地問:"大夫,我這兩天耳朵有點不舒服,又掏不出什麼東西,朋友說我耳朵裡面有個白色的東西,醫生你快幫我看看是怎麼回事?"肖玉麗教授立即問小夥子是否經常挖耳朵,小夥子有些得意的說"對,我這人愛乾淨,經常用棉籤棒挖耳朵。"
  • 長期不掏會有什麼影響?「油耳朵」的人需了解
    人的身體是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凡是有洞的地方,似乎都會有「屎」的存在。排尿排便就不說了,就連眼睛也有眼屎,鼻子也有鼻屎。其實這些所謂的「屎」,不過是一種分泌物而已,就如同女性成熟之後分泌出來的白帶一樣,都是正常的行為,也不會給人帶來煩惱。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耳屎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