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有處「收容所」,耗資1.5億打造完成,免費暢玩一整天!武漢黃陂區木蘭湖景區融合了武漢及周邊的古建築藝術、民俗藝術和文化內涵,被稱為古建築的「收容所」。博物館的存在,為武漢及周邊地區提供了優質的文化休閒場所。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散落在民間的古建築,古建築博物館耗資1.5億元,將18棟古建築原樣遷移。這其中既有富商大宅,也有平民民居,還有現代化作戰指揮部,不僅豐富了木蘭湖旅遊景點,也豐富了武漢旅遊景點。
整個博物館有六個區域,第一部分是綜合性的廣場。在廣場上可以全面了解博物館的情況,緊鄰廣場的是東南園別墅,裡面有十幾棟湖北東南地區的代表性民居,看起來像個古村落。其中有廖氏官堂、半世家和陳獻甲宗祠,充分表現了湖北的宗族文化。
西部的山寨以鄂西地區的古建築為主,有甘氏祠堂、山陝會館、報恩寺、土苗山村等。同時建設了多場文化演出的虹橋水街,充分展現湖北各地的民俗風情。虹橋水街內有武漢大學的前身方言學堂,書畫、茶館酒肆在水街熠熠生輝。
除了完整的古建築外,同時遷移殘缺的建築遺蹟,形成一個特殊的景觀,這就是第五部分——古築遺蹟,另一個是以各種古建築研究資料為主的研究中心。古建築被清博物館稱為「收容所」,這裡蓋的古建築藝術博大,也是很多代表性的建築物。更能展現宗族和文化的圓,文化及民俗藝術,與古鎮相比,博物館更有魅力。
最重要的是,清博物館對古建築免費開放,不需要門票。雖然是搬來的古建築群,但充滿了匠心。首先這些建築是古代真正的材料,是真正的古建築,其次整個博物館的布局和現存的那些古鎮沒有太大的區別,其次各地有特色的代表性建築都出現在園區裡。最後是豐富的文化藝術和民俗風情。這就是武漢古建築的「收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