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排隊等著校長剪指甲。
昨天,本報記者被微信朋友圈的一張照片暖化了——
一位戴著眼鏡的老師坐在一條木質長凳的邊緣,右手捏了一把指甲鉗,左手握著一個小男孩的手,正在給他剪指甲。在小男孩身後,還排著一群小朋友。
這張有溫度的照片,定格的是杭州運河學校昨天中午發生的一幕。那位給孩子剪指甲的老師,正是校長周偉。
校長為啥要給學生們剪指甲?昨晚,記者聯繫上了周校長,照片背後的故事更暖心。
「雷鋒」怎麼學
校長決定剪指甲
「這其實是件小事。昨天剛好是『學雷鋒日』,老師們提前一天在工作群裡商量,要怎麼給孩子們送溫暖,我就想到幫沒有及時剪指甲的孩子們剪指甲。」說起自己的初衷,周校長笑得有些靦腆。
他向記者透露,照片裡的部分孩子,因為平時會留長指甲,在學校定期個人衛生檢查中常被「點名」。「讓孩子們意識到個人衛生的重要性,也是我想到給他們剪指甲的主要原因。」
昨天一早,周校長特意拜託老師們利用下課時間,在各自班上徵集指甲長的孩子,並通知他們,中午12點半到學校的書吧,校長會幫他們剪指甲。
12點半,周偉準時抵達,已經有六七個學生排好隊伍等著了。周校長頓時覺得責任重大:「我還是第一次給女兒之外的小朋友剪指甲。」由於書吧的桌椅方向背光,他乾脆翹起一條腿,把小朋友的手擱在腿上亮堂的地方慢慢剪。平均下來,給一位小朋友剪好指甲要花5分鐘。
後面又陸續來了六七個小朋友,二三年級的比較多,四五年級的也有。周校長的手速一直不緊不慢,超有耐心,還總結出一條剪指甲心得:「給孩子剪指甲不能太用力,不能剪得太短。有小朋友手上長了倒刺,也要剪乾淨。」
在給孩子們剪指甲的過程中,周偉不僅動手還動口,和他們聊聊一些日常生活習慣。一中午指甲剪下來,他有不少發現。
比如說,學生不愛剪指甲主要有三點原因:
1.該校是一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不少家長平時很忙,常常忘了給孩子剪指甲、理頭髮;
2.孩子缺少講衛生的意識,嫌剪指甲麻煩;
3.有個別小朋友喜歡啃指甲,等指甲一長長,立刻用牙齒啃啃乾淨,粗心的家長沒留意。
孩子們覺得很開心
校長感覺做對了
在13個孩子中,一名二年級男生童童(化名)不愛剪指甲的理由,讓周偉感觸最深:童童今年8歲,長得虎頭虎腦,性格活潑,每次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但有一點讓班主任頭疼:童童不太講衛生,每次見到他時,不是衣服領子亂了,就是頭髮沒打理好,有時指甲縫裡還藏了黑黑的汙垢,班上愛乾淨的小姑娘,看到他會繞道走。
童童這些邋遢的壞習慣,和家庭有關。他的爸爸媽媽特別忙,每天都是天一亮就出去,很晚才回家。即便休息日,爸媽也只關心兒子功課怎麼樣,是否吃飽穿暖,卻忽視了生活習慣的教育。
「你的手指甲裡面黑黑的,這樣很容易生病,知道嗎?」周校長問。
「知道了,個人衛生很重要。以後我不會再養長指甲了,謝謝校長。」童童把剪乾淨指甲的十根胖乎乎的手指頭攪在一起,臉紅紅的,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教育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發生的,剪指甲這樣一件小事,都能和學生生活習慣教育掛鈎。」和童童的交流,讓周校長思考了很久。「我們做老師的都知道,『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如何親其師?其實沒有那麼多高大上,更多的還是需要一些類似於剪指甲、梳辮子這樣貼近孩子的、有溫度的小事。這種小事既拉進了與學生的距離,溫潤了學生,又悄悄地做了教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杭州拱墅區教育局局長趙群筠也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轉發了周校長剪指甲的照片,大家都用兩個字來點評:暖心。
據了解,在運河學校家長心中,這位校長不僅暖,還善於觀察學生心理,認真負責,是名副其實的「校長爸爸」。「我原來是一名數學老師,現在當校長了,專門和學校裡一些心理叛逆的學生打交道。」說起這個稱號,周校長笑了。
「在教育這件事上,家長和老師都責無旁貸。尤其是生活習慣的教育,家長絕不能忽視。孩子不是吃得好、穿得好就有幸福感。在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耐心陪伴和悉心引導是必不可少的。」
昨晚,周校長還從工作群裡聽到了一個消息:13名剪完指甲的孩子,下午在班上好好「炫耀」了一番,讓不少孩子羨慕嫉妒。「如果孩子們都喜歡這份溫暖,我願意當志願者,每周為孩子們剪一次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