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天富
時隔五六十年了,羊倌大叔的音容笑貌還時時閃現在我的眼前,特別是他那從心底發出的渾厚悽慘的歌聲每每縈繞在我的耳邊。
那還是解放初期,在我們那不出名的小山村,家家都分得了牛馬驢騾,我們十幾個小朋友便成了牧童,每天趕著自家的牲畜上山放牧。那時地多人少,窪地裡的嵩草長得一人多高,牛馬進去都看不見,真可謂「風吹草低見牛羊」。山村地處偏僻,靠近大山,野狼時時出沒。白天時常出現在林外的莊稼地裡,夜裡進村禍害雞鴨、豬崽、羔羊。為了安全大人們讓我們十幾個孩子跟著羊倌大叔放牧。羊倌大叔上東山,我們就跟著去東山,羊倌大叔去西山,我們就跟著去西山。
羊倌大叔對我們可好了。我們十幾個淘氣的孩子一上山便尋鳥窩,掏鳥蛋兒,扣鳥兒,追捕雛鳥,玩得可開心了。小朋友把尋到的鳥蛋湊到一起以片石為鍋,掘地為灶,乾柴牛糞為燃料。在野地裡炒鳥蛋吃。當尋到鳥在窩裡孵小鳥的時候,我們就扣鳥兒。尋一塊兒薄片石頭,用短棍在鳥窩邊上擺成「十字」形,再用一根小短棍一頭頂在「十字」形上,另一頭頂在支起的石片上。大鳥孵小鳥,最怕窩裡的蛋受涼,一會兒就要進窩。大鳥一進窩踩住「十」字形短棍,短棍一動頂著支起的薄石片便倒下,大鳥就被扣到窩裡。我們還常常追捕雛鳥。我們看到鳥兒飛不遠處就停下了,便判斷是雛鳥。一群孩子一起追,我們那時穿鞋子的很少,大部分光著腳丫,長期習慣了山上的石頭,路旁的砂子,踩上去腳都不覺得疼,有穿亂鞋的,一追鳥兒便脫下鞋一手提著一隻鞋,也光著腳丫一起追。五六十米——二三十米,直到雛鳥飛不動了,被孩子們捉到了。不過我們無論是扣到的鳥還是追捕到的鳥,玩兒一陣,好心腸的大叔都要讓我們放掉。孵小鳥的繼續去孵小鳥,雛鳥飛去找它的媽媽......
我們一上山只顧貪玩,有時牲畜跑到山邊的莊稼地裡,羊倌大叔便幫我們照料著。大叔養了兩隻牧羊犬,一隻叫大黃,一隻叫二黑。兩隻牧羊犬可機靈了,跑得飛快,見到山上的野兔、狐狸,只要大叔打個手勢或吹口哨,兩隻牧羊犬就像聽懂大叔說話一般,立刻追上去。一隻在後面追,一隻抄近路趕到野兔、狐狸的前面,兩隻牧羊犬配合得可好了,不一會就會把野兔狐狸叼了回來。我們的牲畜跑到莊稼地裡,大叔一個口哨,機靈的大黃二黑便把牲畜攔了回來。於是我們可敬重大叔了,也很愛惜大黃、二黑。聰明的兩隻犬從不隨便吃外人投給它們的食物,即使是最好吃的肉。沒有大叔的示意,他們也是不肯吃的。
據說羊倌大叔從小父母雙亡,爹娘只給他留下一間板板房,他九歲就給人打羊伴子,吃著百家飯。大叔成長到二十多歲時,性格好,人才好。聽說村裡有個叫翠花的姑娘看上了大叔,倆人便偷偷地相愛了,後來女方家知道後硬是不同意。雖說當時興自由戀愛自由結婚,但女方父母還是嫌大叔家窮又無依無靠。為此翠花尋死覓活,喝過藥上過吊,還是拗不過父母,最後嫁給村裡另一個後生。翠花出嫁後,還常常惦念著羊倌,大叔也忘不了翠花,兩人還偷偷地相聚,暗暗地相愛。
羊倌大叔因沒有娶上自己心愛的女人,又忘不掉翠花,心裡一直悲痛憂傷便整日唱著思念翠花的情歌:
一根根乾草頂不住個門
什麼時候遺留下個人想人
麻陰陰天氣悶個繩繩雨
走走站站想著妹妹你
想妹妹想得吃不下個飯
拿起個筷子端不起個碗
想妹妹想得害下了個病
渾身身軟得不想動
前半夜想妹妹睡不著個覺
後半夜在你家大門縫縫瞭
我們一群孩子們常常站在大叔身旁聽大叔唱歌,有時候還看到大叔邊唱邊流著眼淚。當時我們還小,聽不懂大叔唱的是什麼內容。
大紅那公雞呀雙冠冠
妹妹是哥哥的心坎坎
大紅那公雞毛腿腿
妹妹是哥哥的心嘴嘴
西北上刮來一股吹溜溜風
妹妹你何時偷走了哥哥的心。
天上飄來一朵鉤鉤雲
妹妹你何時鉤走了哥哥的魂
黃河流水呀九十九道彎
放羊在外呀見妹妹難......
每當秋天家家把收割下來的各種豆類都放到地裡曬。我們放牧無論遇到誰家的豆子都要抱上一大捆馱在牛馬的背上到山上燒著吃。那是村裡的莊稼人憨厚大方,誰看到孩子們抱他們的豆子,他們都不管。我們上了山找一塊兒平坦的地面,把快幹的豆苗點著,噼噼啪啪一陣爆響後,一群小朋友圍坐在燒好的鬥堆旁吃了起來。大豆、黃豆比豌豆好吃,孩子們個個吃得黑嘴黑臉。如果沒吃完夜裡趕上一股小雨,第二天再到山上吃,豆子會鬆軟酥綿,更加可口好吃。大叔從來不和我們一塊兒吃豆子,他只顧唱他的山歌:
山丹丹開花(開花哎)六瓣瓣紅
日日夜夜哎想著我心上的人
天上的星星(星星哎)一點點
想著妹妹哎毛眼眼
胡麻開花(開花哎)一片片蘭
想著妹妹哎白臉臉
......
每到黃昏是孩子們最活躍的時刻,大叔前面趕著羊群到村東的小河塘飲水。我們小朋友各自騎著自家的牛馬驢騾跟在後面,「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個個展示著自己的本領:有的站在牲畜的背上吹著入牧笛;有的則站在牲畜的背上,最有本領的小夥伴兒能站在牲畜的背上拿大頂。牲畜是通人性的,我家養的是一頭大花鍵牛,個子很高,我當時個子很矮,很難騎在它背上。每當我騎它的時候,它溫馴地站在那裡一動不動,我便用一隻腳蹬著它前腿鏟鏟骨上爬到它背上。它才慢慢悠悠地跟著其它牲畜走。可是別人誰都不讓騎。即使會騎馬的大人,只要你騎在它背上它就亂蹦亂跳,直到把你摔倒地上它卻跑走了。我們小朋友各自其騎自家的牲畜,牲畜都很老實聽話。任憑孩子們在他們的背上玩耍。
羊倌大叔是周邊百十來裡最出名的好羊倌。他放的羊個個滾瓜溜圓,年年膘情很好。大叔的羊馴養有素,每到秋天,莊稼人把地裡的莊稼剛割倒,大叔就把他們的羊群趕到莊稼地裡放。進了地裡很老實規矩,只是低頭吃草,嘴邊有沒捆好的莜麥把把,沒有一隻羊去偷吃。大人們說這是「溜茬子」,只有好羊倌才敢把他的羊群趕到莊稼地裡「溜茬子」。
大叔人緣很好。只要認識大叔的人,一提到羊倌大叔,就會伸出大拇指稱讚道:「好人啊!」,大叔熱情善良,愛幫助別人。百十裡以外的人,只要求到大叔。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一視同仁誠懇幫助。因此,外村百裡以外的人常常拉著牛馬驢騾來找大叔給騸蛋,大叔從不收一分錢,故此村裡即使知道大叔和翠花的事兒也無可厚非,隻字不提。翠花又是個熱心腸的人,他對自己的丈夫總是體貼入微,關心備至,從不因和羊倌大叔相好而冷落自己的男人。因此翠花男人從不猜疑翠華的行為。
小馬駒撒歡兒呀滿山山跑
哥哥妹妹呀輩輩好
一對鴛鴦鳧水水
哥哥妹妹天生就是一對對
哥哥妹妹呀一對對
天上的霹靂呀打下也不分開
大青山高來呀黃河水長
妹妹的恩情呀我至死也不能忘
......
聽羊倌大叔在南山上唱歌。我們一夥小朋友騎著各自的牲畜上了南山。我們一會兒在南山的石洞裡玩兒,突然發現一窩小狼崽子。膽大淘氣的孩子們便把幾隻小狼崽子偷偷地揣到懷裡不讓大叔知道。大叔只管唱他的歌:
三十三顆蕎麥(蕎麥哎)九十九道稜
妹妹是哥哥心上的人
一座座山來(山來哎)一道道溝
心愛的妹妹哎永遠也想不夠
站在山上(山上哎)瞭不見個人
淚蛋蛋灑在沙蒿蒿中
數九寒天(寒天哎)河結冰
只有妹妹哎暖我的心
......
掏回狼兒子的當天晚上,夜幕剛剛降臨,村裡的人剛點上燈,狼在村外就嚎開了。那聲音拉的那麼長,又是那樣的悽楚嚇人。全村大小人都不敢出門,夜裡狼進了村。瘋咬亂害,全村的狗在在大黃二黑的率領下追著狼一夜不停的咬。早晨村裡的雞鴨豬狗死下一大片。連續幾夜攪得人心慌慌,雞犬不寧。後來十幾個大人拿著鐵鍬鋤頭刀槍領著孩子們把掏回的狼崽子送回了山洞,從此夜裡才安靜了下來。
每年除夕家家都要貼春聯掛燈籠吃餃子。三十夜裡每家門口都要點上一堆旺火。大人小孩都換上新衣服圍著旺火堆響炮接神。有的人還在旺火堆烤個饃饃吃,據說以後不會肚子疼。接神後大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整夜不睡覺,小孩子們也一群一夥的響炮玩耍不睡覺,人們稱作熬年。
第二天早晨孩子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早早地的去先生家、親戚家拜年啦,那是興壓歲錢,教書的先生各家的長輩早已把糖塊兒、花生、黑棗之類的小吃食給孩子們準備好了,專等孩子們問聲「過年好」。
吃過餃子,各家各戶端上條盤,條盤裡放著紅點饃鏌和香紙,夾上一綹一綹柴,去迎接「喜神」,喜神是轉著走的,今年在村南也許明年就轉到村西了。全村人聚到村外喜神的方位,點上一大堆旺火,大人們在旺火堆把端來的紅點饃饃擺上點上香紙跪下給喜神磕幾頭。年輕人響上幾聲「二踢腳」。霎時旺火沖天爆竹連聲。每個人臉上容光煥發掛滿了新年的喜悅。
羊倌大叔每年都趕著他那一群羊也要來迎喜神,各家各戶的孩子們都牽著自家的牛馬驢騾來迎喜神。
人們一見面都要互相祝賀問一聲「過年好」,孩子們見到大人後都要問一聲「叔叔、大爺過年好」。孩子們見到大人後都要問一聲,「叔叔大爺過年好!」如果不問「過年好」,便是沒教養。
喜神迎過後,各家各戶把端來的饃饃都倒進羊倌大叔事先準備好的大口袋裡。大叔從來不在自己家吃飯,根據各戶養羊的多少常年配飯。但過年這幾天各家各戶都爭著請大叔吃年飯。一則大叔人性好,各家各戶都欠大叔的人情;二則人們都希望大叔放好他們的羊。
迎完喜神,大人們都回村了,孩子們還有一場賽馬比賽。雖說是賽馬,其實沒有那麼多馬。驢騾牛孩子們都要騎著跑一跑。馬在前面跑,驢騾後面追,即便是牛孩子歡天喜地也不甘落後。
正月那個裡來是新春
千家萬戶喜盈盈
財神那個喜神迎門
只盼過上好光景
......
羊倌大叔唱著山歌趕著羊群向村外走去。孩子們的牛馬驢騾冬天是不用放的。各自把自家牲畜的籠頭韁繩解下來,任憑牲畜在村外自由行走曬太陽,牛一般夜裡是回家的,騾馬半月二十天都不回村。那時的人們忠厚老實心腸好,騾馬在外村亂跑亂轉多長時間都不會丟。
我長大後到城裡讀書去了,父母也搬遷到草地居住。從此羊倌大叔也就杳無音信了。不過大叔那憂鬱悲楚的歌聲還常常震撼著我的心靈。
【作者】趙天富,網名翠竹,男,內蒙古察右後旗人,大半生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現已退休。愛好文學創作和書法。
【聲明】本平臺「老事舊人」本是一個個人文學原創平臺,現在向廣大的文友開放,如果喜歡文學創作的朋友有符合本平颱風格的文章想發表,可以加本人微信,順便提供作者介紹和一張個人照片,通過微信直接發來,發稿時注意把自己文章修改好。本平臺文章多為原創,歡迎大家分享轉發,但任何其它媒體或自媒體在未經授權情況下不得私自轉載,如轉載請聯繫本平臺授權,且一定註明作者姓名,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老事舊人」。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傳遞溫暖,謝謝讚賞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