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太湖防汛告急!江蘇這個城市總淹水,都是王安石的鍋?

2021-01-08 中宏網江蘇

今年,從6月2日開始到7月12日,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自入汛以來,截至7月10日,我國南方共出現1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

江西鄱陽湖漫過1998年洪水位

7月12日零時,江西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這標誌著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據12日公布的數據,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較7月2日擴大352平方公裡,達4206平方公裡,為近10年來最大,較歷史同期平均值(3510平方公裡)偏大兩成,五大支流入湖口溼地大面積被淹。

 與1998年我國南方特大暴雨事件相比如何?

此次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降水,與1998年我國南方特大暴雨事件相比如何?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翟建青表示:「綜合考慮範圍、持續時間和雨量發現,6月27日以來(截至7月9日)的我國南方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1961年來第五強(1998年第一)。」

江蘇長江、太湖地區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截止7月12下午2:00,長江南京下關站水位10.00米,超警戒水位1.3米,離歷史最高值10.22米僅剩0.22米。根據江蘇省防汛指揮中心消息,這是長江南京下關站水位自三峽蓄水以來首次破10。

江蘇長江、太湖地區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全省各部門也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提前準備好了防汛物資。現代工具齊全,面對天降大雨,治水已是難事,那麼古代人又如何治水呢?

江蘇歷史上的皇帝與名臣是如何治水的?

孫權:發展漕運,興修水利

孫權(182--252),即吳大帝,孫吳的創建者。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之子,孫策之弟。

圖片源於網絡

吳赤烏三年(240),孫權派左臺侍御史郗儉開鑿運瀆,南引秦淮河水,北接潮溝西支,東北通向宮城,主要用於向宮城運送物資的漕運。因宮城地勢高,行船常有擱淺,於是,孫權又開潮溝,東連青溪,保障漕運暢通。

現在發現的運瀆故道,起於上浮橋附近的秦淮河,水流折向東北,過都門橋、紅土橋、笪橋,與潮溝在金鑾巷一帶匯合,經洪武北路、網巾市,抵達苑倉。現存續的河道與淮清橋分出的內秦淮河北支重合,經內橋、笪橋、天津橋、張公橋出涵洞口注入秦淮河幹流。

圖片源於網絡

赤烏八年(245),孫權派遣陳勳率兵士3萬人,在今句容境內,開鑿「破岡瀆」,溝通秦淮河與太湖兩個水系。因為在句容東南鑿穿一段寧鎮山脈,即句容與丹陽之間的分水嶺,而成為破崗,故名「破岡瀆」。

圖片源於網絡

「破岡瀆」總長四五十裡,中間高,兩頭低,沿途修建14個埭(土壩,「破崗瀆」的埭是中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埭),用以蓄水、平水、保證通航。在此期間,他又命人鑿赤山塘(湖)用於調節秦淮河下遊水位,以灌溉句容和江寧兩縣農田,發展農業生產。

朱元璋:開鑿運河,修築江岸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建立者。濠州鍾離(安徽鳳陽)人。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稱帝。

圖片源於網絡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派李新(崇山侯)督工,開鑿胭脂河,溝通秦淮河與石臼湖,使太湖流域的漕船直達南京。胭脂河是一條人工運河。當年,在溧水縣城以西,江浙兩省數萬民工「焚石鑿河」,靠人工開鑿出了一條上接石臼湖、下連秦淮河,全長7.5公裡的人工運河。胭脂河河道最深處35米,底寬10餘米,上部寬20多米,其工程之巨大,在當時的水利建設中十分罕見。

圖片源於網絡

在胭脂河開鑿時,工匠們選擇了兩處石質堅硬、地勢較高的地方,作為縣城向西的通道。通河之後,將巨石下端鑿開以通舟楫,因橋身與河身是天然連體、不可分割,人們就用「天生」兩字讚美它,曰「天生橋」。

 頗受爭議的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更重要的是,他還三度擔任南京市長。

圖片源於網絡

王安石在擔任南京市長期間,認為玄武湖是「前代以為遊玩之地,今則空貯波濤,守之無用」。

於是,決定「洩湖為田」,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把玄武湖湖水全部放入長江。讓「貧困飢人盡得螺蚌魚蝦之饒」,並且開闢出兩萬多畝湖田,分給貧農耕種。

但沒想到的是,他所認為的這項利民舉措,卻讓後人受苦。消失後的玄武湖很快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南京城陷入了「遇雨則澇」的尷尬境地。城內不少河道與玄武湖相連,因缺水而淤塞斷流。

圖片源於網絡

雖然之後的元朝、明朝官員對玄武湖進行疏浚恢復,但面積較之前已大大縮小。我們今天所見到的玄武湖面積僅僅是最初的三分之一。玄武湖面積的縮小對南京的城市排澇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江蘇省有望7月19日左右出梅

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蔣義芳表示,未來幾天有一次較強降水過程,今年的梅雨季節,有望在7月19日左右結束。

據江蘇省氣象局13日凌晨5點發布的全省天氣預報顯示,今天江蘇全省陰有陣雨或雷雨,其中沿江和蘇南地區雨量中等,局部大雨,其它地區陰有時有小雨並漸止轉多雲。

中宏網江蘇整理自:《江蘇省志水利志》、《南京百科全書》、中國氣象報、江蘇新聞、交匯點等

相關焦點

  • 江蘇升級太湖洪水橙色預警,南京長江邊一公園玻璃圍欄變水族箱
    江蘇升級太湖洪水橙色預警,南京長江邊一公園玻璃圍欄變水族箱7月12日上午10點,受到上遊來水以及本地降雨影響,南京長江潮水位站水位達9.83米,長江南京潮位超警戒水位1.13米,7月11日,江蘇大部分地區普降大到暴雨,目前,長江江蘇段升級為洪水橙色預警
  • 長江南京段水位繼續上漲 閘門外排水堆沙袋
    長江南京段水位繼續上漲。 朱曉穎 攝中新網南京7月10日電 (記者 朱曉穎)10日,長江南京段水位繼續上漲。據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10日公布,當日14時,長江南京段下關站水位9.77米,超警戒水位1.07米。長江南京站高潮水位已達9.80米。
  • 長江中下遊暴雨致112人死亡失蹤 颱風尼伯特向中國靠近
    原標題:長江中下遊持續暴雨,多地防汛應急響應升至Ⅱ級  各地各部門全力防汛抗災(汛情追蹤)  本報北京7月4日電 (記者潘躍)6月30日以來,鄂蘇皖等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截至7月4日9時統計,強降雨導致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11省(市)遭受洪澇、風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已造成
  • 蘇北地區旱情嚴峻 蘇南將有較強降雨 江蘇打響防汛抗旱主攻仗
    中國江蘇網訊9日起我省淮河以南地區自南向北先後進入梅雨期,江蘇進入主汛期。省水利廳當天召開通氣會,分析今年全省防汛抗旱形勢。截至目前,我省蘇北地區旱情形勢嚴峻。蘇北地區「三湖一庫」水位目前均低於正常蓄水位,比常年同期低0.44米~0.94米,比去年同期低0.45米~0.49米;總蓄水量22.1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少41%,比去年同期偏少29%。5月,長江大通來量617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少約30%,造成我省沿江高潮位比常年同期偏低,直接影響沿江閘站抽引江水效率。5月27日,省水利廳發布洪澤湖乾旱藍色預警。
  • 昆明這次淹水,僅這個小區就有約200輛車被泡了一整天…
    黑林鋪街道防汛工作人員說道:「這個淹積水太多啦,我們要進行搶排,不下雨今晚應該就能排完了。」 住戶說道:「要不就出去吃,洗澡肯定解決不了,這個都不要想了。主要是廁所用水這個沒法解決,白天就去哪裡呆一會,晚上就回來,還有孩子太小了,還要上學,只有這樣來來回回跑了。」
  • 蘇南「三劍客」,可媲美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
    江蘇,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以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在這一片地區要說那個地方最富有,蘇南地區是一定能排的上號的,在蘇南地區又以蘇錫常三座城市為代表,這三座城市也被稱為「蘇南三劍客」,蘇錫常指的就是,蘇州,無錫,常州。
  • 江蘇各城市吃喝玩樂top5,看完長見識了
    江蘇,簡稱「蘇」,省會南京,總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2018年常住人口8050.7萬人。 江蘇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教育強省、文化大省,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 實拍李克強視察長江幹堤:98年都過了 現在更有力量
    原標題:獨家視頻丨李克強在武漢長江幹堤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現場  瓢潑大雨傾盆而下,車窗外視線一片模糊。7月6日一早7:40,李克強乘坐高鐵從湖南岳陽急赴湖北武漢。今年6月18日以來,湖北全省102個縣(市、區)已經歷四輪強降雨,部分地區降雨量達到「百年一遇」,省內汛情災情全面告急。  總理一下火車就直奔青山區長江幹堤倒口湖堤段管湧現場。
  • 太湖明珠,米市絲都,民族工業的搖籃無錫
    無錫,位於江蘇南部,是地地道道的江南城市,連著蘇州與常州,所以人稱「蘇錫常」。北靠長江,南臨太湖,是長三角的重要節點城市。無錫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
  • 「江蘇 蘇州」七都太湖溼地公園,免門票,還可以欣賞太湖美景
    #城市風情#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環湖路自駕停車方式:路邊停車如何搭公車?公車7612路至七都溼地公園站或吳江七都專線至七都中學,下車後步行即可到達。今年的10月1日,不僅僅是十一長假的開始,同時也是中秋節,月圓肚子上的肉肉也是偶而要團圓,於是我們就到蘇州去湊熱鬧!
  • 蘇北到底是指哪些城市?長江以北定是蘇北,長江以南未必是蘇南
    江蘇是中國華東地區的沿海省份,擁有十二個地級市和一個副省級城市,因南北狹長,語言文化多樣,所以就有了蘇南蘇北的劃分,本文就來談談關於蘇北這個劃分問題。有些網友看到我寫這個文章可能會吐槽我,蘇北指哪些城市不都是共識嗎?
  • 監利白螺鎮丁家洲汛情告急,近百名警力參與輪換值守!
    6月中下旬起,隨著暴雨來襲,張雙喜帶領的白螺派出所便開始投入到防汛工作中。起初是幫百姓應對暴雨天氣,解決求助警情,後面防汛壓力越來越大,白螺鎮又處於洞庭湖入長江的咽喉處,為確保萬無一失,張雙喜索性日夜駐守一線,隨時待命。
  • 江蘇這個城市「太委屈」,發展不輸省會城市,但只是三線城市
    江蘇省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江蘇經濟發展更好,其管轄的13個設置區市都進入百強市,唯一的所有地級市都進入百強省。江蘇省揚州市年在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上公布,排名第45位,發展不輸於很多省會城市,但只當選三線城市,其實令人不滿。
  • 九江多地向社會募集防汛物資,包括摺疊床被子編織袋大米食用油等
    湖口:緊急向社會募集編織袋7月12日,江西九江湖口縣水利局發布緊急募集防汛物資公告。公告稱,當前湖口汛情非常嚴峻,防汛物資告急,現緊急向社會募集60*80的編織袋(蛇皮袋)。如有信息或資源,請聯繫梅先生,電話15979985818。南都記者注意到,公告發布後,多位熱心網友紛紛表示想為湖口募集物資。
  • 王安石精雕細琢煉「綠」字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寫作態十分認真。京口,是指長江南岸的鎮江。瓜洲,在長江北岸,兩地題相望,中間是長江滾滾而下。鐘山是南京的一座山,王安石的在南京。這是王安石一次路過瓜洲時,懷念鐘山所作。人們讀著這首詩,大家都會覺得第三句中的「綠」字用得多麼巧啊!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防汛抗洪條例
    第1條 防汛抗洪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  第2條 國務院設立國家防汛指揮機構,負責領導、組織全國的防汛抗洪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有防汛抗洪任務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由有關部門、當地駐軍、人民武裝部負責人等組成的防汛指揮機構,在上級防汛指揮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指揮本地區的防汛抗洪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必要時,經城市人民政府決定,防汛指揮機構也可以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設城市市區辦事機構,在防汛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下,負責城市市區的防汛抗洪日常工作。
  • 江蘇省委書記格外掛心的這盤大棋,又有什麼新動作?
    滬通公鐵長江大橋和太湖隧道是全省交通體系的關鍵節點,對於促進蘇錫常都市圈建設、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調研中,婁勤儉與滬通公鐵長江大橋項目和蘇錫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項目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視頻連線,鼓勵他們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平安工程、標誌性工程。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