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還想用這招對付中國?中國用反制措施給出答案:談,大門敞開...

2021-01-10 中國網推薦

王維時 雲南財經大學「一帶一路」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距離G20大阪峰會中美元首達成共識才過去了一個多月而已,美國政府就發起新一輪關稅施壓,這再次暴露了川普政府的反覆無常、出爾反爾。

美方似乎根本沒有從談判到行動需要一個過程的概念。這種沒有耐心、缺乏正常邏輯的腦迴路十分可笑。

事實上,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企業已經向美國採購了大豆等美國農產品。但是,部分農產品暫未成交,主要是因為這些產品的價格不具優勢。

以乙醇為例,去年3月和7月,為分別反制美對我232、301調查後加徵關稅,中方對自美進口乙醇進行了兩輪加徵關稅,分別加徵了15%和25%的關稅,目前稅率為70%。按美國出口商報價,排除反制301調查加徵的25%關稅後,進口完稅成本仍比國內市場價格高出30%多,不具備商業可操作性。

有些美國農產品進不來,根本上還是受美方加徵關稅打貿易戰的影響,造成美國農產品市場價格偏高,在中國市場缺乏競爭力。

自2018年3月川普政府宣布對中國徵收額外關稅開始,中國在這場持久的貿易摩擦中,始終秉持著務實、理性的態度,通過十二輪經貿談判等方式積極推動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朝著最終解決的方向前進。

反觀美國,不僅多次出爾反爾,對所做出的承諾毫無誠信可言,而且不斷升級貿易戰,依仗自己超級大國的優勢地位,對華「極限施壓」,將霸凌主義演繹得淋漓盡致:根據美國國內法單方面挑起貿易摩擦、片面指責他國實施產業政策、以國內法「長臂管轄」制裁他國;自己千方百計限制對華技術出口,卻要求中國減少美對華貿易逆差;自己在談判前忽然宣告加徵關稅、在談判中罔顧中方關心,卻顛倒是非責備中方「違反承諾」;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稍微動一下,就指責中國是「匯率操縱國」。凡此種種皆如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所狂言,「因為其他國家不敢採取報復性辦法」。

然而對於美方發起的貿易戰,中國早就表明態度: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面對美國的軟硬兩手,中國也早已給出答案: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此次中國有關企業暫停採購美方農產品就是很好的回答。

正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之前發表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所言,貿易戰提高了美國企業生產成本、抬升了美國國內物價、影響了美國經濟增長和民生、阻礙了美對華出口,其結果不僅沒有給美國帶來所謂的「再次偉大」,而且已經惡化了美國的經濟發展狀況,使其國內發展遭到一定程度反噬。

由此可見,一味的「極限施壓」並非解決中美經貿摩擦的良方,中國在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的同時,也表達了最大的誠意。中國市場容量大,進口美國優質農產品前景光明,但希望美方認真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達成的共識,言而有信,落實承諾,為兩國農業領域合作創造必要條件。

只有務實、理性的磋商態度才能保障最終解決貿易爭端問題、使得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的經貿往來回到正軌。(責任編輯:毅鷗)

相關焦點

  • 央視: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中國的反制措...
    央視: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中國的反制措...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中國的反制措施來了:對美部分商品提高加徵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3日發布公告,2019年5月9日,美國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上述措施導致中美經貿摩擦升級,違背中美雙方通過磋商解決貿易分歧的共識,損害雙方利益,不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 中國反制措施精準有力,但談判的大門也同時敞開
    孫興傑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  在美國貿易辦公室發布根據所謂301條款調查,建議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清單公布之後,中國商務部網站也公布了同等規模、對等力度的反制措施,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飛機、化工品等加徵關稅。
  • 中國公布對美貿易反制措施 官方釋疑七大焦點
    在國新辦4日舉行的吹風會上,中國商務部和財政部官員就外界關心的若干焦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中方公布措施反制美擬對華商品加徵關稅清單 美國當地時間3日發布了對華加徵關稅的建議清單,將對中國輸美的1333項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關稅,涉及航空航天、通訊、醫藥、機械等多個領域。
  • 報復中國反制措施,澳洲將開出第一槍,目標瞄上與江蘇的合作協議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阻撓首先就引起了維州政府的不滿,表示該協議旨在推動創新,能夠為當地居民創造就業,澳媒還指責莫裡森是在故意報復中國對澳大利亞商品的一系列「禁令」,認為政府根本拿不出實質性證據。從澳媒相關報導來看,澳大利亞政府對中企的打壓已經蓄謀已久,本月8號該國議會正式通過了《外交關係法案》,其中就賦予了聯邦政府推翻地方各州籤署協議的權力,這被視作莫裡森政府遏制中企影響力的最新舉措,同樣這項計劃也被外界視為報復中國反制而開出的第一槍。
  • 中國宣布反制措施,美方這次必須照做
    據央視新聞7月24日報導,在美國悍然關閉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後,中國於7月24日做出對等反制:關閉美國駐成都領館,撤銷該領事館設立和運行許可資格,禁止進行一切業務和活動。
  • 川普:我並不喜歡發推只是用推特反制媒體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初曉慧】擅長「推特治國」的美國侯任總統川普經常通過個人帳號自誇或炮轟別人,目前他的推特至今已有超過3萬條推文。川普1月17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專訪時卻表示,其實他不喜歡發推特,但某些媒體總愛做不實報導,因此他只能使用推特反制。
  • 還緊盯中國不放?川普遇到大麻煩,同僚紛紛倒戈,軍方也行動了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明年1月20日離開白宮幾成定局,但其領導下的美國政府,仍緊盯中國不放,試圖利用最後的機會,變本加厲地推動對華不友好政策。據路透社23日獨家披露,川普政府正計劃將89家中企列入「黑名單」,從而阻礙、限制美企與其進行合作。
  • 怎麼對付川普?哄他,哄他,哄哄他……
    11月5日川普到日本第一天,安倍專門安排陪他去打高爾夫,兩次,下午和晚上各一次,還找了日本著名高爾夫球手鬆山英樹做陪練。這待遇雖然說不上有多隆重,但卻是更高級的秀恩愛,擺明了是想表示自己和川普關係不同一般。
  • 近800家美企上書求止戰,川普靠什麼打最後3000億?
    如果說起初美國人來勢洶洶,三板斧一招比一招狠,「中國能不能扛得住」成為不少人的現實憂慮,那麼現在,當中國見招拆招,精準有效的反制措施一次次化解掉貿易霸凌的壓力,「美國能不能扛得住」轉而成為很多人分析解讀的重點。川普的嘴依然很硬,可不少美國企業已經在喊疼——
  • ...中國搞「淨網計劃」,外交部:美國自身渾身汙跡,談什麼「清潔...
    當地時間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擴大「清潔網絡」計劃,聲稱要在五個新領域防止中國政府對美國人隱私、敏感數據的「侵害」,具體措施包括從該國應用商店裡下架中國產品、防止華為等手機預裝美國應用程式等。他的計劃闡述語焉不詳,沒有提及政府會採用什麼法律權力將其付諸行動,甚至有媒體質疑其合法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日表示:「美國自身渾身汙跡,還在談什麼『清潔網絡』,這純屬荒謬可笑。」
  • 川普籤令禁止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內的8款中國應用程式交易...
    俄新社記者:美國總統川普6日籤署行政令,禁止與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內的8款中國應用程式的開發者和控制者交易,理由是這可能威脅美國公民的隱私和數據安全。中方對此有何評論?中方是否將採取反制措施?華春瑩:這是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外國企業的霸凌霸道霸權行徑的又一例證,損人不利己。有關措施當然會對中國相關企業產生一些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和美國國家利益。美方做法給世人提供了一份生動教材,讓大家看到美方嘴上講著自由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但實際是怎麼做的。
  • 中國首型幹預天氣無人機首飛,印度擔憂:中國會用氣象武器對付我們
    這款無人機有何特殊之處?為何印度又稱這是為了對付他們的「利器」? 據悉,在整個飛行過程中,甘霖-Ⅰ展示了大氣探測、防除冰、催化劑播撒等功能,所有性能穩定。而甘霖-Ⅰ是在翼龍-2無人機的基礎上改制的,是我國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無人機進行人工幹預天氣作業,這種操作在世界上也是首創。
  • 大陸市場向臺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敞開大門
    大陸市場向臺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敞開大門 2020-12-09 21:21: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中國公布對美國600億美元商品加稅反制清單 央行出手人民...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8月3日晚,中國堅決反擊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第二批)加徵關稅;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反制措施發表談話,稱中方的差別化稅率反制措施是理性和克制的。
  • 美媒透露,中國正加速擬定美企黑名單,公布日期正中川普要害
    自川普上臺以來,頻繁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對各國企業進行針對性打擊,而中國則是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國家。在這一過程中,不少外國企業甘於充當美國政府馬前卒,雙方甚至狼狽為奸,為了利益不惜巧取豪奪,完全無視國際貿易法則。
  • 川普公雞雕像席捲中國
    作為一個行走的表情包,自帶蜜汁喜感的川普真的為廣大網友貢獻了無數笑料。這不,為迎接即將到來的農曆雞年,近日中國山西太原一商場外立起一座巨型公雞雕塑,好笑的是公雞的髮型、手勢不禁讓人聯想到這位美國候任總統。商場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還將推出小型的川普公雞模型以及系列周邊商品。此外,一些淘寶店已經支持定製同款模型。
  • 我將軍談薩德稱要教訓韓國:任性胡來要被打屁股
    論周邊:「華盛頓的幽影」四處飄散中國APEC前高官王嵎生,駐奧地利前大使楊成緒,駐伊朗前大使華黎明,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原所長楊毅,軍科院戰略研究部學術委員會原主任彭光謙,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王海運少將——必須坦承,邀請上述3位大使與3位少將共論中美關係,初衷是想聽到更「鴿派」的外交思想與更「鷹派」的軍人思維碰撞出火花,但兩個半小時的討論中
  • 歐美不願複製中國抗疫措施,原因或是中國措施太貴
    就連美國總統川普都曾罕見的讚揚中國能高效抑制疫情。可是非常奇怪:國際疫情日漸惡化已經一個多月了,歐美卻似乎沒有願意全面採用中國措施的跡象。大多數歐美國家衛生部門仍然建議普通人不用戴口罩,部分國家還不停課、不取消大型體育比賽、隔離也只建議7天,更甚者,瑞典甚至舉國向新冠「投降」。
  • 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用各種方式懲罰中國政府?外交部回應
    袁志明先生還否認了有關實驗室意外洩露從蝙蝠身上採集冠狀病毒的謠言,強調該實驗室嚴格執行生物安全程序。我想再次指出,病毒溯源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應由科學家和專業人士去研究。我們奉勸美國政客停止向中國「甩鍋」、轉移國際注意力,還是把時間和精力用到控制好本國疫情上來。
  • 前新黨議員點出真相:川普從不把臺灣利益放在心上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把克拉夫特訪臺看成是美臺關係提升,實在有點一廂情願,因為川普從沒把臺灣的利益擺在心上,而且聲勢最高時都沒幫忙向WHO提案。楊泰順,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政治研究所法學博士,曾代表新黨當選第十屆臺灣省議員,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主任,現為文大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