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了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的熱播,再一次將「天下霸唱」「鬼吹燈系列」小說作品的熱度掀起。作為盜墓類小說的「扛鼎之作」,作者「天下霸唱」在作品中所涉及到的內容描寫,反映出其知識面之廣博,令人嘆為觀止。
何謂「大神作家」?我們不妨從他對古代殉葬文化、道教風水文化、歷史典籍、神話傳說等等方面的靈活借用,來試看「天下霸唱」這位「大神」的博學見識。
01古代殉葬文化的體現:
《鬼吹燈》作品中出現了大量活人殉葬、人蠱、人凳,甚至有很多懷孕的婦女和剛出生的孩子都被當做陪葬品的情節,常以某種手段使活人非正常死亡後以葬於墓中,有自願的和被迫的。當然,更多情況是被迫的。而這些可不是輕易靠作家自身的想像力就可以完成的,必然是大量研讀之後的借鑑。同時,在情節內容上,與之相對的,則是墓主人高高在上、不可褻瀆、統攝著一切的權力和利益的形象。地位官階越大的墓主人,墓室越恢弘,古人認為以此可保證亡魂的冥褔,這也是古時殉葬文化的另一種體現。
其中比較典型的一處,在《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靳東飾演的胡八一等一行人,就在探尋古墓之時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品,甚至還發現了一對保存完好的、被灌以水銀的童男童女。胡八一表示自己的爺爺曾告訴過他,古代為了更好地殉葬來保墓主人之冥褔,往往用的都是活體,趁人還活著的時候,就將水銀注入體內,水銀隨著血液在內體流動,從而讓屍體千年不腐。
對於這種灌水銀的殉葬文化的記載,可見於清朝陸士諤的《清朝秘史》:
用小刀先把那人腦袋上割裂成幾條縫兒,就將水銀倒下……
當然,其實這種人殉的制度在秦漢時期就基本已經換為了陶瓷假人,但「天下霸唱」能在系列作品如此運用,可見其作為一個盜墓小說的作家,在對此類古代文化的研究上功力頗深。在效果上,也很好地營造了小說本身的神秘感,讀這種遠古的神秘感讓讀者欲罷不能。
02道教風水文化的化用:
如果說,《鬼吹燈》系列作品中大量殉葬文化內容的出現,是一種遠古時期低劣文化的體現、是當時統治者魚肉百姓的利用。那麼,作品中的道教文化則是普通百姓在那樣簡單又不乏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進行佔卜之用的精神寄託。不同於佛教,道教是我們華夏大地上孕育而生的一種宗教文化,其中包含著對於天地的敬畏,對於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理解。祭祖、祭天、佔卜等等的活動,都是來自於道教的文化。
在《鬼吹燈》系列作品中,道教文化的描寫更是隨處可見,哪怕只是看過改編過的影視類作品,譬如當下熱映的潘粵明等主演的網劇《龍嶺迷窟》,抑或之前的黃渤、陳坤等主演的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2015年),你也同樣能夠瞥見一二。
作品中,胡八一作為「摸金校尉」,深諳道教經典,易經八卦爛熟於心,無論是尋墓定位的口訣,還是對於墓室內部陳飾的理解與判斷,甚至是最終破解墓穴中的種種機關陣,都似乎離不開道教中的「陰陽五行學說」,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胡八一的口訣
胡八一的這幾句定位口訣,其實就是改編自《撼龍經》,原詩是:
尋龍十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撼龍經》
而《撼龍經》,正是唐代風水大師楊筠松的代表作之一。眾所周知,風水便是道教的東西。
不僅如此,《鬼吹燈》中還有類似於對「河圖洛書」、「易數派」等概念的提及,也都有著道教文化的影子。可以看出,在作品中大量化用道家風水文化中的內容,天下霸唱對於道教的文化是有一定感情的,當然,道教文化的包容萬物、生生不息的「和諧」觀也是他源源不斷的靈感之泉。
不可否認,天下霸唱在作品中關於道教文化的提及,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大量遠古時候墓穴中的布置本就是依照著道教風水而來,這是作為盜墓小說無法逃避的一點。但,道教相對於異國而來的佛教、抑或伊斯蘭教而言,有著更深厚的民眾基礎,這也是其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03歷史古籍、神話傳說的參考
再者,作者「天下霸唱」在創作的時候,不僅借鑑了《聊齋志異》等鬼神小說營造神秘性的一面,更是從中國古代本以有之史料記載、神話傳說入手,進行現代化的改編,使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別的不說,光拿《鬼吹燈》系列的作品的每一卷的名字談起。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一名便是出自於《漢書·西域傳》:
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裡。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尉、左右將、譯長各一人。北至都護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裡南至戎盧國四日行,地厄狹,西通扜彌四百六十裡——《漢書·西域傳》
《鬼吹燈之雲南蟲谷》一名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史記·西南夷列傳》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則是根據古代以大魚脊骨建廟的記載:
魚骨廟,古代多有以大魚脊骨建廟的記載,一般分布在沿海各地。相傳在明代,河北黃驊馮家堡東南是一片淺海灘,一條大魚擱淺在此。人們無法將它送回海裡,於是大魚在人們的祈禱中變成了一堆白骨,人們紛紛祭拜,最後用白骨建成了一座廟宇,頂部鎦金——《鬼吹燈》
《鬼吹燈之黃皮子》是根據大興安嶺一處鮮卑山洞而作;《鬼吹燈之南海歸墟》根據了《列子·湯問》對海底深淵的描述而作;《鬼吹燈之怒晴湘西》以湖南沅陵縣為依據而作。
不只是這些古籍,《鬼吹燈》系列作品中還引用了不少的神話傳說:
《鬼吹燈之南海歸墟》中的鮫魚與《山海經》中「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的描述非常相似;還比如胡八一曾在山壁上畫了一個門,結果招來蜂蝶,而蜂蝶所產生的「蜂溺」將地面石塊滴穿,讓墓室得以重見天日,這又多少與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筆馬良」有所相似。
因而,天下霸唱是聰明的,很多歷史典籍、神話傳說的內容,經過千年以來的口耳相傳,本身就自帶迷惑性和一定的變形。通過再次的加工化用,稍加潤色之後,使得呈現的文字達到真實與虛幻並存,想像與還原迸發的效果。
04當下各領域專業知識的闡釋
天下霸唱曾經評價過自己的作品,他說
盜墓不是遊覽觀光,不是吟詩作對,不是描畫繡花,不能那樣文雅,那樣閒庭信步,含情脈脈,那樣天地君親師。盜墓是一門技術,一門進行破壞的技術——天下霸唱
所謂「七十二行,盜墓為王」也就是此意。
無論是在小說作品中,還是在影視作品中,主角胡八一給人的感覺就是天上地下無所不知,在新版的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連周曉鷗飾演的反派馬大膽都說,一切只聽胡八一的,因為他能(憑著自己的淵博知識)帶著大家走出墓穴。
但這種博眾家之所長的本事,與其說是胡八一的,倒不如說是小說的創作者「天下霸唱」的。除了傳統的道教文化、歷史古籍記載等,小說中還涉及了大量的土木工程學知識、軍事知識、甚至包括地理學、氣象學等眾多領域方面的知識。
光在小說中出現的槍,就比如說有仿六四式手槍、劍威氣槍、Thompson衝鋒鎗、南部十四式手槍等眾多型號;而在胡八一等人探尋古墓時候所遭遇的,例如屍香魔芋、羽裂聖蕨、刀齒蝰魚等各種各樣離奇的動植物種類就不下近百種,要知道,這些動植物並不是天下霸唱憑空編造的,而是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存在的;更甚至,就連氣象學、地理學中的海氣、龍取水、過龍兵、區域磁場幹擾等現象也在其中被一一描述和解釋。當然,還有在《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被熱烈探討的「懸魂梯」,其實是土木工程學的問題。
不禁讓人感嘆,如此細膩的各領域知識,天下霸唱到底是何來歷?盜墓之事在他的筆下,不僅僅是一場探險,更是一次接受各方面知識刷新的過程,這或許也是其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所在。
行文至此,不得不感嘆,「天下霸唱」以及他小說作品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稱得上「大神作家」的名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