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為急性併發症和慢性併發症。其中急性併發症就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昏迷,低血糖。慢性併發症中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有尿毒症、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併發症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其中1型糖尿病有自發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傾向。2型糖尿病在一定的誘因下可以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見的誘因有感染、胰島素治療中斷或不適當減量、飲食不當、創傷手術、妊娠和分娩,有時可以沒有明顯的誘因。
臨床表現大多在發生意識障礙之前有多尿、煩渴多飲和乏力、隨後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常伴頭痛、嗜睡、煩躁、呼吸深快、呼氣中有爛蘋果味;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出現嚴重失水、尿量減少、皮膚彈性差、眼球下陷、血壓下降;到晚期各種反射遲鈍、消失、嗜睡、甚至昏迷。有一部分人表現為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誤診。
診斷尿糖、尿酮體強陽性,血糖多數是16.7~33.3mmol/l,有時可高達55.5mmol/l,血酮體升高4.8mmol/l以上,二氧化碳結合率降低,呃輕度者在13.5~18.0mmol/l,重者在9.0mmol/l以下,血氣分析中PH小於7.35,二氧化碳分壓降低。
對於昏迷、酸中毒、失水休克的患者,均應考慮糖尿病重症酸中毒的可能性,尤其對原因不明的意識障礙、呼氣有酮味,血壓低而尿量仍然增多者,要爭取早診斷及時治療。
二、糖尿病高滲性昏迷
是糖尿病急性代謝紊亂的另一種臨床類型,多見於老年人後患年齡50 ~70歲,男女發病率大致相同,約2/3患者於發病前無糖尿病病史,常見誘因感染、急性胃腸炎、胰腺炎、腦血管意外、嚴重腎疾患、血液和腹膜透析、靜脈內高營養、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噻嗪類利尿藥和倍他受體阻斷劑等。
臨床表現起病前先有多尿、多飲,但多食不明顯或反而食慾減退,失水隨病程逐漸加重,出現精神神經症狀,表現為嗜睡、幻覺定向障礙、上肢拍翼樣震顫、癲癇樣抽搐,最後陷入昏迷。顯著失水甚至休克,無酸中毒樣大呼吸。
診斷尿糖強陽性,無酮症或酮體輕度升高,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突出的表現為血糖高至33.3mmol/l以上,一般為33.3~66.6mmol/l,血鈉可高達155mmol/l以上。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死亡率高,可達40%。
三、低血糖症
特別是糖尿病使用胰島素或者是降糖藥物的時候,進食太少,或者使用胰島素用量過大導致的低血糖。
臨床表現低血糖發作時,可有交感神經腎上腺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臨床表現為多汗戰鬥心悸,心慌,緊張,焦慮,軟弱無力,面色蒼白,肌肉流口水,肢體震顫。如果低血糖進一步下降可出現腦功能障礙,表現為精神不振、頭暈視物不清、步態不穩、可有幻覺、躁動行為、行為怪癖、舞蹈樣動作,甚至昏迷,成植物人。
診斷有低血糖症狀,發作時血糖低於3.0mmol/l,服用糖水後低血糖症狀迅速緩解。
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病人的慢性併發症遍布全身各個器官,常見的會引起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性功能障礙、糖尿病腎病最終導致尿毒症。如果累積大血管的病變引起冠心病,其中比較嚴重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一、糖尿病腎病導致尿毒症
早期主要是糖尿病腎病,出現了蛋白漏出,如果糖尿病沒有進一步的控制,就會出現血肌酐升高,進一步發展導致尿毒症。
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噁心、嘔吐;胸悶、氣促、心慌等心衰的表現,貧血,還有少尿或者是無尿。
診斷如果糖尿病患者肌酐大約400umol/l以上,考慮有尿毒症。而正常人如果是尿毒症一般血肌酐需要大約707umol/l以上。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有尿毒症需要長期、終身性血液透析治療。
二、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最主要的併發症是導致大血管的病變,主要導致冠心病。如果血糖沒控制好的話,血管狹窄堵塞的進程會比較快,嚴重的會導致心肌梗死。
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胸悶、胸痛,有的伴有面色蒼白、全身大汗淋漓,胸痛持續時間超過20分鐘以上,有的可以持續達數小時以上,含服硝酸甘油疼痛不能夠緩解。但是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嗯沒有胸口疼痛,一來就表現為休克或者是心衰。
診斷需要通過心肌酶譜,肌紅蛋白、肌鈣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並呈動態演變,多次複查心電圖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