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回應治療愛滋病藥物尚處於動物實驗階段,媒體勿過分解讀

2020-11-30 IT之家

IT之家4月28日消息 此前,有消息港大研究人員研發出藥物可預防和治療愛滋病,但昨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愛滋病研究所所長對媒體表示,目前尚為動物實驗結果,媒體報導存在誇大成分,未來將進行人體實驗,造福病人。

據了解,此次港大研究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製出一種新型的串聯雙價廣譜中和抗病體,可以有效抑制素有測試過的愛滋病病毒株,並促進人源化小鼠體內的潛伏感染細胞。

目前,全球共有愛滋病病毒攜帶者3690萬人,愛滋病病毒已導致全球4000萬人死亡。目前,醫學界面臨主要的兩個問題是HIV病毒的高突變率以及抗病毒藥物無法清除的潛伏庫。目前人體極難利用合適的抗原誘導出具有抑制各種愛滋病變異病毒的廣譜中和抗體。如果此次港大的研究能順利通過人體測試,這將是人類對抗愛滋病史上劃時代的裡程碑。

該團隊研究人員介紹,他們利用基因工程將抗體基因進行人工改造,他們將兩個抗體串聯在一起,經過基因融合後,可以同時表達出兩個抗體的活性,且作用是兩個單抗體同時作用的100倍,能有效中和124種假病毒毒株。

雖然從動物研究成果到臨床應用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這個突破依然是人類與愛滋病毒鬥爭路上的一個成功的機會。而對於陳志偉,藥物的成功更意味著有望成為首個「香港製造」。自2009年香港引入抗HIV病毒治療及預防手段以來,已確診的HIV感染病例,從2009年的4443宗已倍增至2017年的 9091宗。目前估計,香港每年用於HIV抗病毒治療藥物的花費超過5億5千萬港元,其中還未包括終身服藥的財政負擔、藥物毒性和耐藥病毒等問題。該項研究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抗體藥物,其廣譜性和有效性有明顯改進,將有望真正成為首個『香港製造』,適用於臨床治療HIV的抗體藥物。

相關焦點

  • 香蕉可治療愛滋病
    科學家從香蕉中提取一種特殊蛋白質,研製的新型藥物有望成為廣譜抗病毒藥物,用於治療愛滋病、C型肝炎、流感。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從香蕉提取特殊成份研製了一種「神奇藥物」,能夠用於治療許多致命頑疾——C型肝炎、流感和愛滋病。
  • 診療一線:愛滋病進入到性傳播為主的階段,防控形勢仍然嚴峻
    韓孟傑習慣以數據說話:儘管2019年我國報告的因吸毒傳播愛滋病的人數不到2000例,處於較低水平,但性傳播卻讓愛滋病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這僅是其一。愛滋病毒有太多「隱秘的角落」。它扣動了免疫系統全線崩塌的「扳機」,人類卻無能為力紫紅色的肉瘤,看上去像熟透的櫻桃。
  • 澳研究者:研究尚處初始階段 仍不能用於新...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雪梨4月11日電(記者郝亞琳 陳宇)近日,有報導稱一種名為伊維菌素的藥物可殺死新冠病毒,有望成為治療新藥。對此,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解釋說,實驗室研究表明該藥物並不能殺死新冠病毒,只是減緩其增殖速度,且這一研究尚處初始階段,該藥是否能用於治療新冠肺炎還需更多測試。伊維菌素是一種抗寄生蟲藥物,可以治療頭蝨、疥蟎引起的疥瘡,河盲症和淋巴絲蟲病。
  • 愛滋病疫苗離我們還有多遠?
    「愛滋病疫苗要問世了?人類終於可以戰勝愛滋病了?」不少網友「喜大普奔」。但是很快,這則新聞被指出將重要實驗數據張冠李戴,只是個烏龍報導。事件背後,其實可以看出人們對於愛滋病預防性疫苗的期待。   從1981年報告第一例愛滋病,1983年分離出HIV病毒以來,HIV疫苗的研發從未停歇。但就像在大海中抓捕最狡猾的魚一樣,30多年來,HIV疫苗一次次與人類擦肩而過。
  • 河北一醫院給病人做手術 該手術處動物實驗階段
    尚對動物實驗的手術用於人  實施手術的「專家」來歷不明 手術創始人稱從未接觸過該醫院  文/圖本報記者 李梓  類風溼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是兩種十分常見的世界性疑難雜症,目前醫療技術還沒有辦法治癒。
  • 港大研發愛滋新藥 3到5年才人體試驗
    網站截圖新京報訊 (記者許雯)日前,多家媒體報導香港大學研製出一種新型抗病毒藥物,不僅能保護細胞不被愛滋病病毒感染,還可以「殺死」愛滋病病毒。研究團隊負責人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研究結果僅為小鼠試驗結果,目前已開始靈長類動物試驗,最快的情況下,還需3到5年的時間才可能走到人體試驗。
  • 愛滋病能治了?香港大學發明神藥:振奮
    昨天在網上看到了一條新聞:香港大學宣布,該校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研製出一種新型抗體藥物(BiIA-SG),在小鼠身上成功進行實驗。據介紹,BiIA-SG通過結合宿主細胞表面的CD4蛋白,能有策略地伏擊愛滋病病毒,保護細胞不被感染。
  • 業內之憂:剛做體外實驗就稱藥物有效是否太草率?
    對此,一位從業十餘年的臨床藥學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對於藥品的試驗涉及到藥理、生理、藥效學、藥動力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因而,僅以目前媒體公開報導的內容來看,單憑這一測試環節實驗的結果就要將該藥物投入到臨床使用,有些欠考慮。而一款新藥在我國的審批及上市流程,通常需要經過體外實驗、細胞實驗、動物實驗,再進入一期、二期、三期臨床試驗,最後通過相關審批才能上市使用。
  • 香港大學成功研發抗愛滋病新藥?假的!
    我們的某些新聞媒體啊,「總想搞個大新聞」。這兩天關於香港大學成功研發抗愛滋病新藥的新聞報導鋪天蓋地,無數媒體爭相跟風,「愛滋病要被人類消滅了!」,「愛滋病也可以預防了」,「香港大學也是中國的,誰說中國的創新能力不行了」等等,無數網民爭相轉發。
  • 美媒:愛滋病研究取得進展!科學家成功治癒猴子老鼠,將試驗人體
    據美國媒體1月3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成功治癒猴子和老鼠身上的愛滋病病毒後,人類試驗即將開始。近日,根據一份報導顯示,科學家們在老鼠和猴子身上治療愛滋病的實驗被證明是成功的,這意味著他們離找到治癒愛滋病的方法又近了一步。
  • 西安醫學院回應丟棄實驗用狗:暫停動物實驗(圖)
    昨晚,西安醫學院通過官微就此事回應稱,校方經了解情況後,發現在按規定程序做完動物實驗後對動物屍體處理中有不合適行為,要求相關人員立即妥善處理,並已要求臨床醫學院暫停動物實驗,改善動物實驗條件。  「有的肚皮淌血,有的抽搐」  昨日下午,西安多位愛狗志願者告訴新京報記者,5日下午2時許,從西安醫學院對面的住戶處獲悉「有人要殺狗」,「決定去現場看看。」
  • 香蕉提取物或可治愛滋病
    據中國中醫網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以香蕉所含香蕉凝集素為主體的新療法或可有效治療愛滋病。   香蕉凝集素是凝集素的一種。英國《每日郵報》3月16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香蕉凝集素能與愛滋病病毒表面的糖類化合物黏連,「封住」病毒遺傳物質,從而阻斷病毒進入*的路徑。
  • 第二例愛滋病被治癒,愛滋病要被攻克了?其實還為時尚早
    據多家媒體3月4日的報導,一名「倫敦病人」可能成為全球第二位被成功治癒愛滋病的患者。專家表示,與第一位被成功治癒的病人一樣,這名患者也接受了含有CCR5蛋白質基因突變的骨髓移植,目前已經停用抗愛滋病藥物16個月,用目前最先進的方法檢測,在患者的體內未發現愛滋病病毒。該研究成果獲得了廣泛的關注,相關的結果發表在著名的學術期刊《自然》(Nature)。
  • 愛滋病初期症狀多久出現 愛滋病症狀出現時間
    愛滋病患者別隨意服用抗病毒藥近來有些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自行購買,隨意服用抗愛滋病病毒藥物,有些人用藥前並沒有依據免疫學和病毒學檢測指標來選擇恰當的治療時機,治療中也沒有進行正規檢測觀察。有的患者僅靠自己用藥後臨床症狀的改善來判斷用藥效果,擅自減藥或停藥,不懂得由此會帶來嚴重後果,有的感染者認為,只要買得起,用藥越早越好。
  • 研究表明愛滋病嬰兒越早治療越好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美國最新一項研究發現,感染了愛滋病病毒的嬰兒在出生後數小時到數天後就開始接受治療,能更好地保護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  目前針對愛滋病病毒感染嬰兒的藥物治療一般在他們出生後數周到數月後開始。
  • 2019年全國愛滋病發病71204例中國抗HIV病毒藥物市場規模及發展...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在中國,儘管整體愛滋病疫情持續處於低流行水平,但是愛滋病發病數持續增加,死亡人數也呈現增長的趨勢,中國抗HIV病毒藥物市場廣闊。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抗HIV病毒藥物市場快速增長愛滋病是由於感染愛滋病病毒(HIV)引起的免疫能力損害的傳染病,與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同,所以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文首字母縮寫AIDS,中文音譯為愛滋病)。
  • 治療貓冠狀病毒的抗病毒藥物對新冠也有效 毒性很小可開展臨床試驗
    ,他們希望這種藥物也能有效用於治療新冠。 這種藥物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可以幹擾病毒複製的能力,從而結束感染。蛋白酶是許多身體功能的關鍵,也是治療高血壓、癌症和愛滋病的藥物的共同靶點。 2003年非典(SARS)暴發後,化學家John Vederas和生物化學家Michael James首先對蛋白酶抑制劑進行了研究。
  • 得了愛滋病能活多久?關於愛滋病的這些事實,你需要了解
    近些年在我國愛滋病也較為常見,特別是在性生活紊亂、性伴侶過多的人群中尤為高發,因為愛滋病是一種可通過性傳播的疾病,其致病源就是「HIV」高危持續性感染。之所以愛滋病被定義為了免疫缺陷類疾病,是因為HIV和愛滋病不能一概而論。愛滋病是由該病毒引發的人體免疫功能缺陷,在感染愛滋病毒後,患者會經歷急性感染期、臨床潛伏期階段後,最終才會造成愛滋病發作,這可能需要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
  • 中國科學家創建HIV-1感染北平頂猴愛滋病動物模型
    長期以來,缺乏直接感染HIV的合適動物模型是制約愛滋病研究取得突破的瓶頸。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愛滋病動物模型為SIV或SHIV感染靈長類動物替代模型,而SIV及SHIV病毒與HIV-1基因同源性差異較大,不能真實模擬臨床上HIV-1感染後免疫反應情況,藥物和疫苗評價與臨床效果的一致性也較差。
  • 世界愛滋病日:出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就是患了愛滋病?
    愛滋病(AIDS),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其特徵為HIV特異性攻擊CD4+T淋巴細胞,造成人體免疫系統的破壞,導致各種機會性感染和相關腫瘤的發生。在臨床上,HIV感染分為3個階段:HIV感染急性期、無症狀期和愛滋病期。這3個階段表現的症狀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