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北方孩子過冬靠暖氣,南方孩子過冬靠一身正氣!這話並不是空口無憑。
這不,自打上個月科大大寫了一篇冬季穿衣的文章,後臺很多寶爸媽就問了:冬天睡覺該怎麼給娃穿衣蓋被呀?
這可是個技術活兒,蓋少了怕著涼,蓋多了反而「危機四伏」,不小心還可能使寶寶患上捂熱症候群。
有研究數據顯示:捂熱症候群佔新生兒疾病的30%~65%,死亡率達18.33%,而後遺症發生率已達到了46%。
來源:《回顧性分析 81 例捂熱症候群嬰兒神經系統臨床表現及防治》
冬季睡覺穿蓋有啥講究?那些取暖設備到底安不安全呢?科大大今天就帶大家說道說道!
1睡覺取暖,這3類物件需謹慎
前兩天,科大大在網上衝浪時看到一個新詞彙:電暖人(特指沒有暖氣供應,通過電子科技取暖的南方人)。
不論是電暖還是水暖,這些取暖物品如果使用不當,都會給寶寶帶來不可逆的傷害,科大大舉例來說:
熱水袋:
潛在危害:漏水燙傷、發生爆炸
今年就有熱水袋燙傷的事例:5歲女孩放在被窩裡的熱水袋炸裂,導致全身35%處燙傷。
來源:環球時報
科大大建議:如果想用熱水袋暖被窩,睡前一定得拿出來。
暖寶寶貼:
潛在危害:低溫燙傷
暖寶寶貼的威力也不容小覷,一組實驗證明:用暖寶寶包裹雞蛋,雞蛋竟然可以被燙熟
來源:騰訊視頻
科大大建議:
1. 睡覺時儘量不要使用暖寶寶;
2. 白天使用時也要隔幾層衣服;
3. 同一部位使用時間不能超過2小時。
電熱毯:
潛在危害:長時間開著容易使寶寶大量出汗甚至引起脫水,使用不當還易引火,這樣的真實案例科大大見多了。
前有居民因未關電熱毯,導致整個居民樓起火!
來源:梨視頻
後有村民因電熱毯不慎失火引燃房屋,家裡貴重物品全燒光!
來源:澎湃新聞
科大大建議:
1.睡前1~2小時通電,入睡時關掉電源;
2.皮膚不能直接接觸電熱毯,中間要隔層床單;
3.使用滿6年的一定要及時更換。
既然危險無處不在,對於這些取暖物品,科大大給出的立場是: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掌握正確的穿衣+蓋被方法才是關鍵!
溫柔智慧的科大大這就奉上祖傳寶典《冬季睡覺穿蓋指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哦!
2《冬季睡覺「穿衣」指南》
冬季給娃挑選睡衣真的是一件讓寶媽們非常糾結的事情,該選擇哪種布料?哪種款式?裡面的學問可太多了!
Ⅰ睡衣
常見的睡衣有以下兩款:輕薄純棉分身/連體睡衣
連體睡衣腰上無束縛,不用擔心寶寶活動後露肚子著涼,一件式易穿脫,尤其適合1歲之內小寶寶。
分身睡衣活動方便,更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
在挑選上,儘量選擇天然纖維料(包括純棉、蠶絲、大麻纖維、亞麻)材質,不要給寶寶穿針織或是過於厚重的睡衣。
Ⅱ睡袋
作為防止寶寶踢被子的萬能神器,在挑選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看保暖指數
睡袋保暖係數一般用拖格(Tog)來表示,數值越高,保暖性越強。
常見的睡袋有4個拖格(Tog)等級,寶爸媽可根據自家實際溫度選擇。
看材質和款式:選擇寬鬆、柔軟親膚、吸汗透氣的純棉材質,儘量選擇無袖睡袋,方便寶寶睡覺時胳膊自由活動,不受束縛。
3《冬季睡覺「蓋被」指南》
不僅穿衣有講究,蓋被的這些注意事項自然也不能馬虎,以下4種錯誤方法,千萬別效仿!
不要和寶寶同被
大人們睡的比較沉,夜裡翻身很容易壓到或捂到寶寶,引起窒息。
不要給寶寶蓋又厚又大的被子
太大的被子同樣有窒息的風險;
太厚的被子,寶寶夜裡睡覺熱,容易煩躁、夢魘、降低睡眠質量,還可能出現捂熱症候群。
被子不要超出寶寶脖頸,蓋在寶寶胸前就好。
不選纖維被、羽絨被,儘量選擇棉花被、蠶絲被、羊毛被。
4不同年齡寶寶,睡覺穿蓋大不同
說了那麼多穿衣蓋被的注意事項,科大大接下來就具體講講:不同年齡的寶寶,怎麼穿蓋更合適?
將室內溫度儘量控制在18℃~24℃,溼度保持在40%~60%,具備了這2個條件,可按照以下方式穿蓋:
新生兒(出生後一個月內)
建議:長袖薄棉連體睡衣+抱被or襁褓式睡袋+薄被/薄毯
嬰兒(出生一個月至一歲)
建議:長袖薄棉分身睡衣+睡袋。如果臥室內太冷可以再壓一條薄毯。
幼兒(一至三歲及以上)
建議:長袖薄棉分身睡衣+棉被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最後,科大大還得嘮叨一句:我們不能因為擔心寶寶生病著涼,就按照自己的意願給他們過度穿蓋。
讓寶寶舒舒服服過個冬,難道不是科大大以及所有寶爸媽最大的心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