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東北三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非吉林大學莫屬。一提到吉大,大家的直觀感受就是學校面積大,它有八個校園,佔地面積611萬多平米,只要身處長春,就會感覺到哪都是吉大的地盤,所以很多人會說,長春坐落在吉大之中。
作為教育部直屬的985/211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吉林大學的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學校的學科眾多,但是很少人知道,吉大的動物醫學專業也很不錯,每年的錄取分數線都超過一本線許多分。
對於這樣一個冷門專業,想必猿寶們對它所知甚少,甚至誤解頗深。猿姐採訪了畢業于吉大動物醫學系的昕彤,為你揭開動物醫學專業的神秘面紗。
培養「獸醫」的專業?
因為喜歡動物,又仰慕吉大深厚的底蘊,這個倔強的姑娘從溫暖之城廣州千裡迢迢來到寒冷的東北求學,進入動物醫學學院學習。
因為專業較為冷門,昕彤受到了很多的誤解:學動物醫學就是學獸醫,老一輩的人認為獸醫是敲豬騸馬的赤腳醫生,而年輕一輩則認為獸醫就是城市裡給貓狗看病的寵物醫師。
事實上,動物醫學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很強學科。它是為畜牧業、食品加工業、動物醫療、動物醫藥等產業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家搖籃。
昕彤在本科學習了動物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動物保護與福利、小動物疾病學、中獸醫學、獸醫藥理學、獸醫傳染病學、動物寄生蟲病學、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動物內科學、動物產科學、動物麻醉學、食品衛生與安全、獸醫公共衛生學等課程,當她如數家珍給猿姐列舉課程名稱時,猿姐覺得眼前這個姑娘可愛又神秘了幾分。
動物流行病學是讓昕彤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門課,「這是一門融合了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等知識,並且在農牧業和檢驗檢疫領域應用很廣泛的學科,學習這門課讓我對世界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曾經風靡一時的手機遊戲《瘟疫公司》( Plague Inc.),正是基於流行病學的學科知識設計的。
髒和累是日常
昕彤說,其實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習日程和大部分高校學科差不多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教室裡面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不同的是,他們還有一些必修的實驗課,比如動物解剖、微生物培養、內外科手術、疾病診斷等等,很多知識都需要結合實踐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時實驗課的內容也很有趣。
大學的時候,正是女生最愛美的年紀,但學了動物醫學,就得要不怕髒不怕累。昕彤回憶起一次實驗課經歷:記得有一次圍觀牛胃部手術,老師把牛胃割開,然後一個女同學把臉湊過去,想更近距離地觀察手術開口的位置,正好那一瞬間牛胃舒張,內容物全噴她臉上了,她自己也就是笑笑,然後繼續上課,結束之後火速回去洗頭。
知乎上的網友@聽泉實實在在地戲謔了一把學動物醫學的女生:「自帶主宰光環加持,不矯情。兔兔好可愛怎麼能殺兔兔,嚶嚶嚶~在我們這不存在的兄弟 !打開皮膚找血管迷走神經,女生比男生還細緻。上完寄生蟲課看完線蟲絛蟲標本,照樣嗦粉,直腸檢查女生,女生手小體驗更佳還能面帶笑容,殺豬宰羊處死小白鼠啥活都能上,怕血噁心?也是不存在的兄弟~」
敬畏生命是人生一課
在吉大動物醫學學院,每個同學基於自己對未來的規劃,學校也會提供不同的鍛鍊機會。
比如想要成為臨床獸醫師的同學可以到學校經營的動物醫院進行實習,早早地積累臨床經驗;喜歡科研的同學,可以進入不同的實驗室學習,跟著導師在某一領域深鑽科研,像是人獸共患病實驗室、動物胚胎工程實驗室、獸藥工程研發中心、動物疫病診斷與防治中心等等都是學院曾經有過重大科研成果的研究室;有別的就業目標的同學,也可以積極參加社團、學生會活動、商業競賽等等,鍛鍊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為未來工作打好基礎。
本科畢業後的出路也遠不止「獸醫」這一條,有的選擇深造學習,進入中科院、北大清華等國內高校繼續進修碩博課程,也有的同學會選擇出國深造;選擇就業的同學有成為執業臨床動物醫師的,也有從事醫藥、醫療、農牧行業的工作,另外還有進入政府部門比如海關、檢驗檢疫部門等。當然,跨專業就業的也會有,包括網際網路、消費品、地產等等。
昕彤就是跨專業就業,從事網際網路運營的工作,但是她認為動物醫學專業對她的人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首先是理性思維的鍛鍊。家庭、企業乃至社會的運作,和動物生理機理有著很大的共通點,每個細胞/器官可以類比成每個個人/部門組織,他們之間相互協作,才得讓人體/企業得以良好運轉,完成更高級的行為/舉措。明白這一點,在處理日常事件的時候,會大有得益。
其次,她學會了理性看待人與動物的關係。動物可能是同伴、食物、敵人,對動物不需過分寵溺,也不需滿懷敵意,但要予以尊重。不讓動物遭受痛苦、維護其基本福利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線。
最後,學會了敬畏生命和感恩奉獻。在實驗課程裡,昕彤接觸過很多動物,深刻體會到生命的頑強;感恩每一隻為科學獻身實驗動物,以及每一份成為「盤中餐」的食物。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對動物醫學專業多一分了解,少一分誤會。太多冷門專業被誤解,被忽略,有你想要了解的那一個麼?給小猿姐姐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