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由臺灣「衛福部長」陳時中領軍的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被吹捧為「臺灣之光」,臺灣也號稱「防疫有成,全球有目共睹」。可奇怪的是,近幾個月各國卻接二連三出現臺灣對外輸出病例,甚至9月23日當天曝出對外輸出19例,其島內疫情防控有多大漏洞讓人十分擔憂。
10月3日,陳時中在參加島內健康論壇時終於說漏嘴,直到停靠日本的鑽石公主號大規模爆發疫情後,他才驚覺隔離是關鍵,而這與大陸採取包括封城等最嚴格的隔離措施早已過去了半個多月,凸顯其水平十分有限。
臺灣「衛福部長」陳時中 圖自臺媒
據臺灣中央社10月3日消息,陳時中在論壇上表示,臺灣的防疫政策轉折點,就是2月初鑽石公主號爆出多名旅客發燒、身體不適,停靠在日本橫濱港口。
陳時中解釋,這件事對世界帶來震撼,當時日本自衛隊接管這艘船並讓200多人到醫院檢驗,驗出陽性者就醫、陰性者就回船上,這樣的措施看似合理,卻忽略有些陰性者可能因病毒載量不高或還沒發病,自認安全。直到有一天,該郵輪突然一口氣新增60多例確診病例,疫情大爆發,最後3000多名旅客中有多達700多人確診。
陳時中表示,鑽石公主號時間讓他驚覺「如果要做檢驗,分流、隔離一定要做好,不然檢驗等於白做」,如果當時3000多人都確實隔離,連檢驗都不做,或許反而能阻擋疫情進一步擴散。
鑽石公主號 資料圖
另外,陳時中還提到為何早早對中國大陸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卻未同等對待西方國家,他將此原因歸咎於歐美疫情爆發太快,「當時雖警覺疫情要來了,但真沒想到竟會這麼快。」
據統計,自今年8月以來,臺灣地區卻不斷對外輸出病例,其中9月23日,一天之內更是新增輸出19例,其中有18名是菲律賓人、1名是日本人。他們都是離臺歸國時,在當地機場入境被驗出新冠肺炎陽性。
而對於臺灣島內撲朔迷離的防疫情況,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早在8月31日就曾回應,臺灣島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還有多大漏洞?還有多少實際感染者?島內同胞面臨多大防控風險?這些涉及島內同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