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多角度分析這部寵物題材的電影成為爆款的原因及思考

2020-11-22 薛丁格的猹123

《寵愛》作為一部少有的寵物題材的國產片,原本不被看好的它,成為了跨年檔的第一部「爆款」作品。破5億的票房對於一部寵物電影來說已經實屬不易。而《寵愛》的成功無疑告訴了我們未來國產寵物題材電影的一種正確「打開方式」。@薛丁格的猹

在歐美、日本等寵物產業已經相當發達的國家,以寵物為主題的經典電影,比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導盲犬小Q》、《流浪貓鮑勃》等已經出現過不少。但對於中國來說,寵物電影目前基本還處於一片空白的狀態。而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寵愛》的適時上映,可以說為2020年代國產寵物電影的藍海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儘管《寵愛》這部電影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比如劇情老套,故事被打碎,靠萌寵在撐場面等,種種因素也都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的製作還存在諸多不成熟之處。但不可否認的是,《寵愛》對於國產寵物電影的開創性意義。

關於從故事內容對這部影片的解讀有很多,今天我們就換一個角度來分析這部影片的成功因素,通過契合市場環境、深刻情感表達、精準營銷策劃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這部影片的成功因素,與此同時,我也會談談自己思考和啟發。

01、天時地利人和的市場環境,契合當下主流年輕觀眾的喜好。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外因」。

① 寵物消費市場的崛起,帶動電影等文創產業的發展

如今,養寵物人群的數量越來越龐大,朋友圈裡曬寵物的人也越來越多,哪怕自己不養寵物,也會潛移默化的受到身邊親朋好友的影響。

根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就突破了1700億,且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預計再過5~1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寵物消費市場。」

寵物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與寵物相關的各項產業:包括寵物食品、寵物服務、寵物醫療,而以寵物電影為代表的文創產業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但縱觀近五年在國內上映過的寵物題材電影,僅有22部,且幾乎都是國外電影。從票房看,目前也只有《一條狗的使命》《九條命》這兩部好萊塢電影票房過億,另外大部分都在千萬或百萬級別。可以說,《寵愛》的爆紅是一個新起點,為國產寵物題材電影填補上了這一塊市場空白。

②契合當下主流年輕觀影人群的需求

寵物電影在以往因為題材比較冷門,所以往往會容易被忽視。但我們可以從相關數據看出,寵物電影無疑也有著很大的市場紅利。

首先,從養寵人群組成來看:2017年,淘寶發布了一份《中國空巢青年圖鑑》,調查顯示,在全網5000萬符合特徵的空巢青年中,80、90後佔據了90%以上(空巢青年,多指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租房的的年輕人。)而這部分人群加上那些情侶檔、以及拖家帶口的年輕父母,構成了養寵的主力人群。

而對國內電影市場來說,當下觀影主力群體無疑也是80、90後,乃至逐漸開始踏入社會的00後。看可以說養寵人群和主流觀影人群是高度契合的。

其次,從養寵人群地域分布來看:同樣根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目前養寵人群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以及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二三線城市。這部分地區也是消費水平更高,寵物相關產業更為發達的地區。同樣,也佔據了國內票房的大部分市場。

日常生活中我們其實也不難感知到,養寵群體正在逐步擴大,寵物一方面成為了「空巢青年」對抗孤獨,對抗社交的「療愈聖物」。另一方面,也成為了年輕情侶之間的生活「調味劑」。

這也證實了寵物行業助推寵物電影的巨大市場前景。

02、獨特的主題呈現及情感表達方式,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內因」。

《寵愛》成為「爆款」寵物電影,可以說恰逢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市場的需求是明顯的。當下社會,「吸貓擼狗」的風潮正盛,飼養寵物群體恰是這類電影的主流消費群體。而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影片本身獨特的主體呈現及情感表達方式。

主題就是一部影片的靈魂,獨到的主題構思能夠增加影片的亮點,並且能夠契合當下的社會環境與主流受眾人群的觀影需求。而巧妙地敘事結構設置不僅能夠使人眼前一亮還能夠增強與觀眾的互動。

① 巧妙的敘事結構模式

相比於以往國外的寵物電影,雖然不乏《忠犬八公》、《流浪貓鮑勃》這樣的經典之作,但都有著較強的故事套路:往往都是對生活感到迷茫、頹廢的主角意外遭遇流浪貓狗或者流浪狗,在和寵物產生感情的過程中,溫暖了內心,重新感知到了對生活的熱情。這樣的套路固然溫情,但如果國產寵物片僅僅停留在照搬和模仿的階段,顯然無法給予時下的觀眾帶來足夠的新意。而且過於浪漫和理想化卻不夠接地氣的故事,未必就符合很多非影迷群體的口味。

但《寵愛》很好的將故事變得「接地氣」。利用了著名的「六度空間理論」(通過6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來設置敘事結構,將6組人物、6隻寵物,6段小故事進行巧妙串聯。

無論是只能藉助寵物來表達愛意的父女、又或是依靠寵物來增進感情的小情侶,還是單身漢與流浪狗之間的故事。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身份的群體,在同一個生活空間下,因為寵物,將原本不相干的生活串聯在了一起。而「愛」是共同的主題。

為了讓6個故事自成一體又互相交織,導演楊子首先利用巧妙地串場方式,比如不同故事的主角通過打電話、在小區或者寵物醫院偶遇,儘可能地讓每個故事空間場景上保持聯繫,讓觀眾感覺到這6個故事是發生在同一個小區裡,但又不會設計地過於刻意而影響觀眾進入情緒。

另一方面,導演也在採訪中透露儘可能地讓演員們保持表演風格上的一致,以放鬆的狀態表演,與動物一起在自然相處過程中展示出真情流露的一面。

而郭麒麟飾演的外賣小哥與流浪狗巴頓這條故事線,是《寵愛》中拍攝時間相對最長的戲,最後有一場眾人挽救巴頓的群戲,所有人同框出現,給6段故事形成了最強連結。

雖然這樣的拼盤式敘事模式有顯得有些過於刻意且想面面俱到。但是考慮到這部電影的開創性以及缺乏成功經驗來借鑑,為了保證票房而打「安全牌」的操作顯然也可以理解。對於一部主打溫情治癒系,剛突破市場空白的國產寵物電影來說,還是非常有效的。

②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

除了巧妙地主題呈現方式,這部電影在情感表達上地獨特之處,也是其成功地一大原因。

而這可以體現在人對動物的愛、動物對人的愛、人與人之間的愛三個層面。

首先是人對動物的愛:

在現代社會,都市化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冷漠疏離。以貓狗為代表的寵物弱化了早期為人類看家護院、捕捉有害之物等功能。如今的寵物帶給人類更多的是陪伴與治癒,甚至豬也照樣可以被當作寵物。在電影中,無論是羅威納犬「豪七」、還是小豬「小叮噹」,從小陪伴主人成長的它們,被賦予了更多家庭屬性和情感寄託。我們會在乎寵物的喜怒哀樂,為它們的高興而感同身受,為它們生老病死而傷心難過。在主人眼中,它們不僅僅是寵物,更是家庭的一份子。

其次是動物對人的愛:

《寵愛》之所以如此受到觀眾的喜愛勝在富有創意且溫暖的劇情。以往的寵物電影通常頌揚貓、狗對主人的忠誠與陪伴。雖然感人,但有的時候可能會顯得過於理想化。

寵物和人的情感某種程度上是共通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寵物和人一樣,同樣渴望被理解,被接受,被溫暖。「豪七」、「小叮噹」在面對主人有新伴侶到來時,一樣會有懷疑、不信任,或者害怕自己被冷落,到最後接納主人伴侶的過程。在寵物性格以及對人的情感上,《寵愛》處理得豐富而有內涵。

而電影最後,流浪狗巴頓在郭麒麟飾演的外賣小哥身上,同樣感受到了對方對自己真誠、關愛。它看到了離去的前主人的影子,放下了曾經因為被壞人傷害過,從而引起的對人類的恐懼與不信任,主動放棄逃跑,撲到了外賣小哥懷裡。

那一剎那,人與動物已經不在局限於物種的討論,而是擴大到了普遍的情感價值上來。這也是這部電影在情感上進行升華的地方。

最後是人與人之間的愛:

不同於以往很多寵物電影,更多從寵物的視角出發,人往往被退化了到了綠葉的位置,這部電影別具匠心的在每段故事最後又將情感落腳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上,從而讓觀眾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

而本質上,這部電影正是通過寵物,展現了都市生活下,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疏離。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竟然不知道如何正確去表達愛、感受愛了。

在影片中,無論是通過小貓學會了如何學會愛、表達愛的于和偉、李蘭迪飾演的父女,還是檀健次、闞清子飾演的情侶。又或是通過被訓練成導盲犬的金毛身上重拾對生活信心和希望的吳磊飾演的失明少年。電影主題仍然是通過寵物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作為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來展現出人們通過萌寵,如何去學會愛人和被愛,從友情、愛情、親情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這種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不論寵物愛好者還是普通人都能從電影中獲得共情與感動。

03、營銷策劃:影片採用了高效的營銷策略,利用跨年小長假檔期、市場精準定位、大數據輔助宣發來大導營銷目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影片本身質量比較好的情況下,那麼觀眾的反饋也不會太差。不過,如果能夠採用高效的營銷策略,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寵愛》這部影片採用的營銷策略十分高效,利用精準營銷實現了推廣目的。

① 利用了以往被忽視的跨年檔小高潮

相比於賀歲檔、國慶檔等熱門檔期,跨年檔長期以來一直缺乏人們重視。但隨著這些年,80、90後都市年輕人佔據了消費主體,各種跨年活動以及接下來的元旦假期,逐漸帶起了「跨年經濟」,勢必也將帶動電影跨年檔期的市場。

2018年末,《地球最後的夜晚》率先開起了「跨年檔」營銷的先河。利用抖音視頻等熱門平臺,針對年輕情侶宣傳所謂的頗具儀式感的「一吻跨年」。但是其過於文藝小眾的劇情顯然和這種商業大眾的宣傳方式不太符合。

《地球最後的夜晚》毀譽參半的局面,也讓人認識到,僅僅有跨年的概念還不夠,還需要有和這個儀式感相適應的內容,才能真正獲得觀眾的情感認同。

而以萌寵為題材,主打治癒系、合家歡宣傳策略的《寵愛》,避開熱門檔期,選擇在跨年檔填補市場空白,可以說正是其成功的一大因素。

②對市場和受眾群體的精準定位

《寵愛》的導演楊子雖然還是個名氣不大的新銳導演。但縱觀近些年一些新人導演執導的成熟商業電影,其背後都離不開大導演在背後做監製,利用自己的經驗資源人脈為其「保駕護航」。比如《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背後的徐崢、寧浩。《誤殺》導演柯汶利背後的陳思誠。而這部《寵愛》的成功,也離不開背後深諳國產商業喜劇片之道的徐崢的加持作用。

縱觀以往的國產寵物電影,要麼是題材過於低幼,要麼就是偏文藝嚴肅。而這部主打青春治癒系的寵物電影精準的瞄準了都市的年輕主流觀影人群。

影片雖然沒有一線大牌明星,但鍾漢良、陳偉霆、吳磊、張子楓、郭麒麟等都是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的藝人,有足夠的號召力。

電影動物演員方面也絲毫不遜色,電影中的動物大多是好萊塢的金牌動物演員,好萊塢訓練師的加盟更保障了動物拍攝的專業性。光是這些動物演員跟漫威電影千絲萬縷的聯繫就帶來了巨大的話題度。

年輕的創作團隊、年輕的演員陣容,《寵愛》知道年輕人跨年需要什麼。在跨年這個重要時間節點上,都市寂寞的年輕人需要儀式感、需要認同感。不管是不是養寵物的人,都能從這部電影中得到溫暖,得到情感共鳴,這就足夠了。

③利用大數據來輔助輔助宣發

如今,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正以短平快的方式佔據著以年輕人為代表的網絡人群的碎片化時間。

對於當下的電影宣發來說,如何迅速獲得用戶反饋、評估宣傳效果,快速調整發行策略,顯得無比重要。因此,越來越多的片方藉助大數據分析來進行宣發策略制定和動態調整,降低主觀判斷失誤的風險。

比如《寵愛》正是因預售期的各項指標表現較好片方決定上調排片和票房預期,追加更多的宣發投入以衝刺更高的票房目標。

在我看來,獨特的敘事模式與情感表達方式加上針對市場與受眾精準的營銷,結合了這些優點,正是《寵愛》得以成為「爆款」的原因。

總結一下:

可以說,隨著養寵群體的增加,寵物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寵物電影市場未來必定有著巨大的市場紅利。在辭舊迎新,邁入2020年代之際,《寵愛》無疑給未來的國產寵物電影開了一個好頭。

好的內容加上精準的營銷無疑將是未來國產寵物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相關焦點

  • 最特別的《寵愛》,能否走出中國寵物題材電影的低谷
    近年來,我國電影業在穩步推進,各種類型的電影都在不斷往國際化方向發展,無論是幽默感十足的喜劇電影還是充滿黑色氣質的犯罪題材都深受大眾喜愛。可是,有一種題材是中國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什麼成就的,那就是寵物題材。
  • 《寵愛》帶國產寵物電影「出圈」
    蘭州晚報訊上映8天票房破4.7億,電影《寵愛》不僅在剛剛過去的跨年檔贏得冠軍,更把熱度延續到了2020年開年,成為首部成功「出圈」的國產寵物題材電影。     寵物題材,其實一直是非常有觀眾緣的。
  • 從《小Q》到《寵愛》,解析寵物電影題材中的家族觀意識
    徐崢監製的跨年喜劇電影《寵愛》,上映8天斬獲了4.58億的票房成績,贏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和支持,為2020年的新年增添了一抹別樣的溫情。從《小Q》到《寵愛》,越來越多的寵物被搬到了大熒幕上,電影從人與寵物之間的親密情誼,折射出現代人對於社會,感情,家族觀意識的種種思考。
  • 《寵愛》3天票房破3億 國產寵物電影春天來了?
    《寵愛》3天票房破3億 國產寵物電影春天來了?1905電影網訊 截至發稿時間,電影《寵愛》票房累積已突破3億元,用時2天5時31分。影片在兩大購票平臺貓眼電影和淘票票上分別獲得了9.1和8.9的評分,備受普通觀眾認可。對比之下,6.3分的豆瓣評分相對平庸,剛剛過及格線。《寵愛》由徐崢監製,于和偉、吳磊、張子楓、鍾漢良、陳偉霆、鍾楚曦、李蘭迪等全明星陣容主演,主打寵物題材和溫情主題,在上映前就通過一波波宣傳攻勢引發話題討論,並取得了較好的預售成績。
  • 《寵愛》破5億!6隻萌寵帶國產寵物電影「出圈」
    原標題:《寵愛》帶國產寵物電影「出圈」上映10天票房破5億,電影《寵愛》不僅在剛剛過去的跨年檔贏得冠軍,更把熱度延續到了2020年開年,成為首部成功「出圈」的國產寵物題材電影。寵物題材,其實一直是非常有觀眾緣的。
  • 《寵愛》破5億! 6隻萌寵帶國產寵物電影「出圈」
    》帶國產寵物電影「出圈」上映10天票房破5億,電影《寵愛》不僅在剛剛過去的跨年檔贏得冠軍,更把熱度延續到了2020年開年,成為首部成功「出圈」的國產寵物題材電影。寵物題材,其實一直是非常有觀眾緣的。且不說《忠犬八公的故事》如何經典,2017年《一條狗的使命》在國內上映斬獲6億票房,就足以證明這類題材獨特的情感魅力。但國產電影在寵物題材上雖偶有嘗試,卻始終難覓爆款。
  • 《寵愛》一部感人的電影
    由楊子執導、徐崢監製的《寵愛》成為開年後首匹黑馬,以溫情、感人做基調,將六條線穿插並行,講述了六個寵物與人的溫暖故事。上映首日便以1.72億的票房成績奪得日榜冠軍,上映五天便取得了四億的票房佳績,笑淚並存的故事情節收穫如潮好評,票房口碑可謂實現了雙豐收。
  • 豆瓣評分勉強及格的電影《寵愛》為何累計票房近7億?
    電影《寵物》於2019年12月31日上映,作為一部製作成本不高的都市電影,首日票房高達1.64億元,上映兩天票房逼近3億元,最終以6.84億的好成績讓片方賺得盆滿缽滿。這是一部寵物題材的拼盤電影,共由6段溫暖的小段故事組成,又經由同一個寵物醫院匯總成篇。
  • 狗十三:比較不錯的家庭類型電影,題材立意值得思考!
    11-30 10:29:05 來源: 顧晴說娛樂 舉報   《狗十三》是一部國產家庭類型電影
  • 國產寵物電影難覓爆款背後,是誰在看《一條狗的使命》?
    在《一條狗的使命》斬獲6億背後,是接連多部淪為炮灰的國產寵物電影,為什麼國產片遲遲未在該題材出現口碑佳作?「這樣的寵物題材在市場上的殺傷力好大,我就知道自己會哭到喪失理智。」豆瓣某網友自嘲道。 近年來,作為在國內電影市場寵物題材領域表現最為亮眼的影片,《一條狗的使命》不僅在2017年吸金6.06億,同時在豆瓣、淘票票、貓眼等平臺動輒幾十萬的觀眾評分人數之中,口碑也極其過硬。
  • 《寵愛》電影首映,寵愛國際作為獨家寵物醫療機構合作方受邀參加
    近日,由寵物醫療服務品牌寵愛國際動物醫院攜手徐崢監製、楊子導演溫情打造的寵物電影--《寵愛》在京舉行首映禮,陳偉霆、鍾楚曦、鍾漢良、張子楓等多位主創演員集體亮相,為電影助陣宣傳。
  • 被陳偉霆撩進影院,卻因寵物感動到淚崩!《寵愛》票房破4.7億
    上映8天票房破4.7億,電影《寵愛》不僅在剛剛過去的跨年檔贏得冠軍,更把熱度延續到了2020年開年,成為首部成功「出圈」的國產寵物題材電影。寵物題材,其實一直是非常有觀眾緣的。且不說《忠犬八公的故事》如何經典,2017年《一條狗的使命》在國內上映斬獲6億票房,就足以證明這類題材獨特的情感魅力。但國產電影在寵物題材上雖偶有嘗試,卻始終難覓爆款。《小狗奶瓶》《監獄犬計劃》票房僅過百萬,口碑不錯的《忠愛無言》因為沒有明星加盟也只收穫2500萬票房,去年9月上映的《小Q》票房破億,卻因為檔期選擇不當在國慶檔之前遭遇「腰斬」。
  • 《寵愛》:對動物的寵愛是否就代表有愛心?馬爾克斯表示恰恰相反
    國產寵物題材的電影《寵愛》上映後票房成績很不錯,很多女生紛紛都表示看得熱淚盈眶,這部電影也是元旦檔的票房冠軍。《寵愛》這部電影整體來看商業屬性做的非常好,首先就是它的題材,對於寵物電影最近幾年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很常見,很多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像國外的電影《一條狗的使命》、《忠犬八公》就讓人很感動。其次是這部電影明星雲集,從流量明星到演技派以及老戲骨可以說卡司陣容強大到碾壓。
  • 《寵愛》成為觀眾笑點和淚點的收割機|有些愛,養了寵物後才懂得
    那天,我打扮的美美的,和朋友一起去影院看電影《寵愛》,原以為整部電影會延續前半部分的歡樂,但是結果散場的時候,我卻不敢抬頭,因為,妝已經哭花了。《寵愛》的放映廳裡,前半部分觀眾笑得很開心,後半部分電影的原聲掩蓋不住現場的啜泣聲。為什麼一部影片能同時成為觀眾笑點和淚點的收割機呢?
  • 完勝《寵愛》國內的電影不缺少這樣的題材 卻一直難有上佳表現
    今年元旦剛過,就迎來了國內第一部的動物題材電影《寵愛》,上映7天,收穫4.41億的票房,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但是呢?評分低至6.2分,足以說明一切,看過電影的觀眾有著嚴重的兩極分化,少男少女們衝著主角的顏值、萌寵的面子,也要給個好評,大叔、阿姨級別的觀眾,則感覺毫無觸動,打著寵物電影的旗號,實質上講的還是偶像劇的套路,文不對題、詞不達意。還是學習下人家的動物電影是怎麼拍的吧。
  • 真情電影《寵愛》,以動物講述感情,六個故事連在一起十分感人
    眾多大明星參與,以動物為主題講述親情愛情 2020年,很多人被這部《寵愛》賺足了眼淚,這個電影以動物為主題,以寵物作為出發點來講述親情友情愛情,有陳偉霆張子楓吳磊郭麒麟等大明星,當然也有動物大明星,看到這些寵物的眼神,每次都有所感觸,感覺特別真實感動。
  • 《忠犬大營救》發文要求多排片 正能量寵物電影?
    《忠犬大營救》發文要求多排片 正能量寵物電影? 近日,由90後新銳導演張帆編劇並執導,人氣明星狗狗靚仔和小金本色出演,劉曉曄、紀帥、吳晴、楊舒涵、張山、黃一飛等知名實力演員聯袂主演的另類動物題材電影《忠犬大營救》已於11月23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
  • 徐崢監製電影《寵愛》,10餘位演員和6個寵物,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近年來興起了寵物熱,在某網購平臺上寵物食糧銷售在這幾年一直佔據首位,並且連續有增長的勢頭。養貓養狗也成為很多愛心人士的一種精神寄託,因此有關寵物也被拍成電影,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 床上的怪獸,床下的怪獸:打破既定思維,讓孩子學會多角度思考
    想要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前提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要以身作則。突破思維局限,多角度思考問題讓小老鼠一家害怕的「床上的怪獸」長什麼樣?讓小狗害怕的「床下的怪獸」又是誰?故事打破既定思維,讓孩子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床上的怪獸,床下的怪獸》中小老鼠害怕「床下的怪獸」,床上的小狗又害怕「床下的怪獸」。
  • 《寵愛》講的是寵物說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的故事?
    《寵愛》是一部由6個故事單元串起來的電影,個人覺得它更像是明星群像,其實6個故事有點多縮減到三個把故事講得再豐滿一些或許會更好一些。我一直覺得拍有關動物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會很難,不論是對動物還是對於演員都是一大考驗,故事中出現的萌寵即便是訓練有素,想來在拍攝期間也會出現狀況之外的情形。《寵愛》中6個故事都是圍繞友情、愛情、親情看似講與寵物之間的關係其實它更多的還是在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一個故事小札這個故事裡細節滿分,吳磊與張子楓的表現也讓人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