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黨員先鋒工作室」 破解老舊社區治理「密碼」

2021-01-10 內江新聞網

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城西派出所位於老舊城區,在傳承和深入踐行「楓橋經驗」過程中,積極探索出一條「黨員先鋒工作室+」的社區警務治理模式,並在全市首創「黨員先鋒工作室」,破解老舊社區社會治理「密碼」。

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就是這一面面旗幟、一座座堡壘,夯實了城西1.1平方公裡的「平安基座」。

為了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城西派出所率先在轄區甘泉寺社區建立了全市首家由社區黨員民警組成的「黨員先鋒工作室」,並在轄區所有社區進行推廣運行。

據城西派出所教導員秦玲介紹,「黨員先鋒工作室」成立後,通過積極吸納社區和轄區單位的優秀黨員加入其中,把黨建和共建結合起來,健全「平安骨架」。充分挖掘每一名黨員的優勢特長,精準打造個人IP,把每一名黨員的個人形象和優勢特長上牆展示,增強「先鋒黨員」責任感、榮譽感、使命感。

同時,派出所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深入了解轄區群眾訴求,有針對性地邀請專家教授對「黨員先鋒工作室」的黨員志願者開展定期培訓,全面打造一專多能的複合型「先鋒旗幟」。

秦玲告訴記者,派出所通過建立「黨員先鋒工作室」,很好地把黨建工作有機融入到維護轄區穩定、打擊犯罪、社會治理、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等中心工作中,實現黨建、隊建與業務工作的同頻共振,同向發展,把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1+1>2」的社會治理效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城西派出所第一時間組建「抗擊疫情共產黨員先鋒隊」。「黨員先鋒」們不顧個人安危,衝鋒到第一線,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其間,「抗擊疫情共產黨員先鋒隊」累計排查居民32739人,排查武漢返鄉人員70人,協助開展居家觀察61人,集中隔離27人。

守護「小細胞」夯實「大平安」

作為甘泉寺社區「黨員先鋒工作室」的創始人,甘泉寺社區民警張伯全的工作理念就是:「群眾利益無小事,件件訴求皆民生」。這也是其堅守了一輩子的為民信念。

張伯全在創建「黨員先鋒工作室」後,結合轄區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完善,又提出了「六熟悉法」的社區警務工作模式。

2015年,省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到內江調研時,專門前往甘泉寺社區,並認真聽取了張伯全創建的「六熟悉法」的社區警務工作模式。

張伯全告訴記者,所謂「六熟悉法」實質為: 「笑臉相迎」,以真誠的微笑,主動和居民打招呼,提高與社區居民的親和力;「拋頭露面」,走出去,讓更多的老百姓熟悉他們,有助於打開工作局面;「主動參與」,積極主動參加社區各種活動,發揮社區黨員民警服務於民的作用,密切警民關係;「排憂解難」,主動幫助社區老弱病殘,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尋機入戶」,以入戶見人為切入點,積極開展「串門、認人、知情、解憂」;「送法入園」,便是傾心盡力當好校外輔導員,送法進校園,強化校園周邊安全防範。

「六熟悉法」聽上去雖略顯平淡,細微處卻蘊含著做老舊社區群眾工作的大智慧。

自「六熟悉法」實施以來,張伯全收穫了社區居民的認可,稱他是甘泉寺社區「頂級流量明星」。

公園御景小區張大媽家水管漏水,張伯全為其排憂解難;大西街羅大姐戶口問題一直未能解決,社區民警笑臉相迎圓了她17年的上戶夢……

城西派出所所長楊志清說,張伯全的「六熟悉法「在城西派出所轄區的所有社區警務室推廣後,贏得廣大市民的稱讚,構建起一幅「警民魚水一家親」的和諧畫卷。

「共治+智治」讓老舊小區插上科技「翅膀」

作為一個位於老舊城區的基層派出所,城西派出所面臨著轄區外來人口多,流動人口密集,居民小區大部分為老舊住宅,治安隱患多、治理難度大等一系列問題。

派出所有限的警力,怎麼才能很好地守護轄區的平安呢?城西派出所提出了「共治+智治」的警務模式。

楊志清告訴記者,派出所通過與街道、社區和轄區企事業單位溝通協作,積極探索創新老舊小區綜合治理。並依託公安機關開展的「一標三實」「六進六邊」基礎信息採集工作,強化對轄區的「人、地、事、物、組織」等治安要素的管控力度,有效鞏固平安創建成果。

派出所積極發動轄區企事業單位、治安積極分子等力量,組建了7支義務巡邏隊。隊員們統一佩戴紅袖標,在重點時段重點場所開展巡邏。

此外,派出所積極組織召開企事業單位內部保衛工作會,與轄區企事業單位籤訂責任書,將企業內部「小安保」融入到社會防控「大網格」中,實現「治安有人管、平安守護好、轄區發案少」的工作目標。

5月17日,轄區一居民向社區民警求助稱,其手機不知遺失在什麼地方了,希望民警幫忙尋找。

接到求助後,社區民警根據求助人提供的信息以及其當天的活動軌跡,調取監控逐一細心排查,成功為其找回遺失手機。

在城西派出所的領導和全體民警眼中,彌補警力不足的最好辦法除了充分吸取轄區居民主動參與到社會治理工作中來以外,還要大膽地向科技要警力。

為此,派出所在轄區內大力推進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助力現代化警務戰略。

楊志清告訴記者,在居民小區出入口前端安裝人臉識別智能設備,通過「刷臉進門」自動採集進出人員人臉照片,及時推送給社區民警,從而建立起「自動維護+重點核查」的新模式,這不僅彌補人工採集的「短板」和不足,還提升信息採集及時性、準確率、鮮活度。

正是由於派出所推出的「共治+智治」警務模式,轄區社會治安情況良好,轄區居民安居樂業。

據統計,今年1至5月,城西派出所共立刑事案件92起,同比下降43%;辦理治安案件21起,同比下降23%。

相關焦點

  • 老黨員辦起這個工作室,法院、社區都來「紮起」!
    今天(4月28日),雙流區人民法院·東升街道三裡壩社區老黨員法治工作室啟動儀式在三裡壩社區舉行。這也是雙流區成立的首個「老黨員法治工作室」。啟動儀式上,雙流區法院、東升街道相關負責人就「老黨員法治工作室」的工作制度、工作職責、人員組成等進行了介紹,強調了「老黨員法治工作室」成立的目的意義、功能定位等。據了解,建立「老黨員法治工作室」,是搭建老黨員作用發揮平臺,示範帶動區法院和三裡壩社區其他黨員、群眾、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雙流區發展治理。
  • 自貢大安區「紅色領航」打造基層治理升級版
    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堅持黨建引領,以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為突破口,實施「紅色領航」行動,夯實基層基礎,突出共建共治,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紅色堡壘」強基礎。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
  • 天橋區舉行「社區書記工作室」「黨員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6月20日上午, 天橋區舉辦「社區書記工作室」「黨員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寧延學,區委書記韓偉出席儀式,揭牌儀式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韓衛英主持。韓偉指出,2個「社區書記工作室」和首批5個「黨員教育實踐基地」的揭牌,對於提升社區黨組織服務能力,推動全區基層黨建工作提檔升級具有重要意義。韓書記強調,推動全區黨建載體和品牌創建再上新臺階,一要在做實黨建載體上下功夫。
  • 堯辰社區老黨員工作室開展居家安全知識宣傳
    (供圖 李生文)堯辰社區老黨員工作室開展居家安全知識宣傳南報網訊 (通訊員 李生文)為進一步增強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有效預防和減少家庭火災事故的發生,近日,棲霞區堯化街道堯辰社區的老黨員們冒著高溫,在堯鐵新村老舊小區開展「居家安全知識」宣傳活動。
  • 南通板橋社區:推進網格化黨建,提升引領社區治理新路徑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以來,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板橋社區緊緊圍繞「黨建+基層治理」主題主線,通過加強支部與網格融合,築牢區域黨建共建體系,搭建「四梁八柱」基層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力。網格員入戶宣傳「民法典」突出規範化,明確建設路徑。
  • 淄博16個市級社區書記工作室齊「開張」,每社區獎勵5萬元聚力提升...
    大眾網·海報新聞淄博5月14日訊(記者 張雪 通訊員 王成棟)5月14日,創建市級社區書記工作室座談會暨社區書記工作室授牌儀式在張店區和平街道城西社區舉行,對社區書記工作室創建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集中為16個市級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工作室授牌。
  • 淄博16個市級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工作室被授牌
    首批社區書記工作室分別是張店區馬尚鎮世紀花園社區邵濤工作室、張店區體育場街道興喬社區劉麗麗工作室、張店區科苑街道迎春苑社區楊春華工作室、張店區體育場街道柳毅社區朱偉工作室、張店區和平街道城西社區荊樹濤工作室、淄川區將軍路街道頤澤社區高翠紅工作室、淄川區松齡路街道柳泉社區藺桂霞工作室、博山區城東街道瓏山社區王秀一工作室、博山區城西街道西冶街社區孫紅蓮工作室、周村區青年路街道東街社區蔡娟工作室
  • 社區黨建工作室:老黨員抗「疫」新堡壘
    福州日報記者 張鐵國或奔忙於街頭巡邏、或把住路口勸導市民佩戴口罩、或蹲守小區出入口測量體溫……連日來,無論是周末還是平時,在我市的不少社區活躍著一群白髮蒼蒼的老黨員,他們是我市社區老幹部黨建工作室的成員。
  • 這就是山東|黨建引領、黨員爭先,山東各地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6日訊 (記者 楊廣科 盧偉霞 胡高彤) 以黨風促行風、黨建引領助村民致富…… 山東各地加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路徑探索,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精細化服務、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讓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越來越好。
  • 淄博基層治理出實招,16名社區書記開起工作室
    淄博有了首批以社區書記名字命名的工作室!5月14日下午2點40分,在張店區和平街道城西社區,來自淄博各區縣的16名社區黨組織書記(下稱「社區書記」)領到了標有自己名字的工作室牌匾。首批社區書記工作室分別是張店區馬尚鎮世紀花園社區邵濤工作室、張店區體育場街道興喬社區劉麗麗工作室、張店區科苑街道迎春苑社區楊春華工作室、張店區體育場街道柳毅社區朱偉工作室、張店區和平街道城西社區荊樹濤工作室、淄川區將軍路街道頤澤社區高翠紅工作室、淄川區松齡路街道柳泉社區藺桂霞工作室、博山區城東街道瓏山社區王秀一工作室、博山區城西街道西冶街社區孫紅蓮工作室、周村區青年路街道東街社區蔡娟工作室
  • [市域治理] 博樂市:黨建引領聚合力 基層治理提效力
    群眾點單黨員服務、黨群服務驛站解憂、黨建聯盟共建共治……2020年以來,博樂市以深化城市基層黨建為契機,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活治理,積極探索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讓各族群眾充分享受到普惠、專業的社會服務。「我經營的百貨店從辦手續到進貨都得到了村裡黨員們的幫忙,解決了我家人手不足的困難。」
  • 德宏中院黨員突擊隊下沉社區勇當疫情防控先鋒
    德宏中院黨員突擊隊下沉社區勇當疫情防控先鋒 2020-09-20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建設舒心暖心家園
    這是一張「治理引力」的「紅網」,1個社區黨委、25個社區黨組織、226個樓組黨小組的格局,統籌協調著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這是一張「黨群服務」的「紅網」,1個黨群服務中心和1個黨群服務中心分中心、42個黨群服務站、32個黨員工作室的體系,有力增強了黨員社區服務能力;這也是一張「議事協商」的「紅網」,老百姓利益訴求表達的渠道被大大拓寬,而在社區幹部的不斷反饋與改進中,老百姓的創意也被漸漸激活,並最終成為社區發展的不竭動力
  • 江蘇崑山市張家角社區:聚力「紅管先鋒」 共建「蔚美家角」
    江蘇省崑山市周市鎮張家角社區自今年5月籌建以來,始終堅持「紅管先鋒」基層治理理念,以「四紅四強」為目標,切實提高社區黨組織組織力、物管企業服務力、黨員隊伍戰鬥力、居民群眾向心力,以黨建引領推動社區治理現代化。行動支部彰顯紅色擔當。
  • 觀山湖區金陽街道劉明先工作室成立 為社區書記研學交流搭建平臺
    觀山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明先分享社區治理心得 活動現場,來自觀山社區、金元社區、帝景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圍繞提高社區治理能力、提升社區凝聚力等方面,分享了多年從事社區工作的心得體會和工作經驗。隨後,轄區20名社區黨組織書記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圍繞黨建、社會治理工作講認識、談感受。
  • 「書記工作室」沙龍傳遞社區治理經驗
    (記者 馮卓清)12月11日,由區黨建服務中心主辦、涼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承辦的「心手相牽、齊心向前」——「書記工作室」沙龍暨「傳承杯」第二次輪值活動在涼城新村街道舉行,基層工作者們相聚一堂,匯共識、聚力量。
  • 小區治理「月月談」 越談心裡越敞亮
    11月28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西橋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四樓,第四期小區治理「月月談」活動正在進行,長福公寓小區黨支部成員、下沉幹部、居民代表和物業公司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上述問題建言獻策。「談」的起點是聚焦急難西橋社區位於武漢市老城區,轄17個樓房小區和422間平房,社區內老舊小區多、無物業管理小區多,且商居混雜、人員流動性大,社會治安和環境維護一度成為困擾社區居民的兩大難題。「一晚上丟十幾輛自行車,小偷扒著防盜網從一樓爬到八樓,樓道裡亂堆亂放、無人打掃,這些現象都在我們社區出現過。」西橋社區黨委書記董守芝說。
  • 萬山:「點單」優服務 「派單」強治理
    萬山區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黨組織「下沉」社區、搭建平臺等方式,引領廣大群眾參與共建共治、各類組織積極協同,不斷夯實基層黨建,破解城市治理難題。走進冬日的銅仁金街,街頭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探索推行『119』黨建服務和『五單』工作模式,成立九支先鋒服務隊,轄區企業商家、黨員群眾通過『銅仁金街先鋒號』線上點單,九支先鋒服務隊第一時間上門服務、排憂解難。」銅仁金街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文杰告訴記者。
  • 宏業村街道第四社區「向日葵」黨員工作室榮獲文明蚌埠志願者之光
    在「文明蚌埠·志願者之光」評選活動中,宏業村街道第四社區「向日葵」黨員工作室榮獲「文明蚌埠志願者之光」光榮稱號。「向日葵」工作室以「黨建+正能量+社區服務」的形式開展工作,社區黨委依託工作室廣泛招募志願者,相繼組建環保、法制、文體、消防、科普和愛心幫扶6支志願服務隊伍,註冊志願者人數已達1600餘人,佔社區常住人口的比例達20%以上,先後實施志願服務項目680項,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達4000餘次,時長達36000小時。
  • 交通黨旗紅‖黨員志願做先鋒:上班是公路人,下班是「清道夫」
    交通黨旗紅‖黨員志願做先鋒:上班是公路人,下班是「清道夫」 2020-12-03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