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可能是患了抽動症 小心被誤診

2021-01-10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抽動症又名抽動症候群、短暫性抽動障礙等,是發生在兒童期的一種肌肉抽動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多見於學齡前及學齡早期的兒童,男孩明顯多於女孩,男女之比為3∶1~4∶1。

抽動症臨床症狀

抽動症兒童常常會出現一組或多組短暫的、突然的、不可抗拒的、盲目的、無節奏的、反覆出現的動作。臨床上常見的表現有:

1.面部肌肉抽動

表現為揚眉、皺眉、眨眼、斜眼、翻白眼、凝視、咧嘴、撅嘴、咧嘴、張嘴、縮鼻、扮怪相等。

2.頸部肌肉抽動

表現為點頭、搖頭、扭脖子、聳肩等。

3.身體四肢抽動

表現為挺胸、扭腰、身體扭轉、甩手、舉臂、扭臂、搓手指、握拳、抖腿、踢腿、踢腳、走路中下蹲或轉圈旋轉,甚至步態異常等。

4.發聲抽動

表現為簡單的如「喔、噢、啊」等,也可顯示為清嗓、乾咳、吐痰、類似動物叫聲等,複雜的如情不自禁地反覆無意義的說話或平白無故地罵人,說髒話。

抽動症兒童病程會持續數月至多年,病情表現不一,剛開始常常不被重視,會被家長當成一種壞習慣進行教育,或是被認為咽炎、結膜炎、過敏等疾病來診治。

一、誤診為結膜炎

浩南,男,6歲,年後開始出現頻繁的眨眼,媽媽帶去鎮上眼科檢查,被診斷為結膜炎。使用抗感染的眼藥水後沒有明顯改善。一個月後來我院就診,被診斷為抽動症。

二者區別Difference

結膜炎:結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眨眼增多,但不會隨情緒緊張而加重,使用眼藥水效果明顯。

抽動症:結膜沒有充血,沒有分泌物,頻繁眨眼,情緒緊張,感冒時加重。往往脾氣急躁。抗生素眼藥水無效。

二、誤診為過敏性鼻炎

子沐,男,7歲,小學一年級,反覆揉鼻,鼻子抽動,鬼臉狀。一直以來,家長認為是過敏性鼻炎,也一直在遵循診所醫生的話,使用激素噴鼻劑,生理鹽水洗鼻,堅持了一段時間不見好轉,聽取親戚建議,來我院治療。仔細觀察,詢問病史,檢查之後,被診斷為抽動症。

二者區別Difference

過敏性鼻炎:鼻塞,鼻癢,噴嚏,流涕,伴有頭暈。

抽動症:鼻部症狀不明顯,鼻部周圍肌肉抽動明顯,多伴有面部肌肉痙攣,導致鬼臉狀。情緒緊張,焦慮時加重。

三、誤診為咽喉炎

夢夢,女,9歲,上次期末考試階段,出現反覆清嗓,乾咳,在診所被診斷為咽喉炎,家長自行買噴劑,魚腥草口服液等治療咽喉炎,堅持了幾個月沒有效果,來我院進行治療,診斷髮聲型抽動。

二者區別Difference

咽喉炎:咽喉部異物感,乾燥,灼熱,微痛,咽分泌物增多,粘稠,常有清嗓動作,咽部黏膜瀰漫充血,色暗紅。

抽動症:乾咳,無痰,控制不住的發出聲音,緊張焦慮時候加重,咽喉部沒有充血。

抽動症為什麼會被誤診?

1.對此病不熟悉以致常被多種多樣的症狀所迷惑。如將喉肌抽動所導致的乾咳誤診為慢性咽炎、氣管炎;將眨眼、皺眉診斷為眼結膜炎;動鼻診斷為慢性鼻炎等。抽動症的症狀一般是單個部位,先要排除的是症狀部位的病變,因此很容易診斷錯誤。

2.家長對此病缺乏認識。有些家長認為不停眨眼、聳肩是不良習慣而不加重視。當發現而詢問有關情況時,家長仍認為「沒事,就有一點小毛病」,從而耽誤了診斷,把這些情況歸類為孩子的小毛病。

3.患兒對症狀有一定抑制或掩飾能力,當輕症患者有意掩蓋其抽動症狀時,使得家長不易覺察,比如說用梳頭來掩蓋住自己頭部的抽動。還有還有一類現象,比如在課堂上在沒有過多發現他有抽動的症狀,但是一回到家裡,孩子的抽動症狀就表現的非常的多,會給人一種假象就是孩子自己是會控制自己的抽動,讓人誤解為是小毛病。

家長應注意什麼?

1.觀察頻率,根據抽動症臨床症狀,家長可以關注一下孩子症狀的「頻率」,而且,在某個時候(比如情緒緊張、多度興奮、疲勞),會特別頻繁,並不能自控。

2.除了頻率之外,還有一個可懷疑點——孩子症狀反反覆覆(排除其他病理性原因),臨床上也有剛上幼兒園就反覆出現咳嗽,後來先當呼吸系統疾病治療後當鼻炎治療,最後到了小學才確診的抽動症的情況。拿這個例子來說,如果孩子乾咳的情況反覆出現,當呼吸系統疾病治療又沒有效果,那就需要懷疑是不是抽動症了。

相關焦點

  • 孩子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警惕是抽動症找上門!-重慶小米熊
    國內超百萬人患「抽動症」有人1分鐘扭頸62次小兒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症、妥瑞氏症(Tourette症候群)。可能有多種症狀:1 、聲語抽動類似於清喉嚨、擤鼻涕的聲音發出像豬的咕嚕聲、狗叫聲或是無意義的聲音
  • 孩子頻繁眨眼、吸鼻子、清嗓子 可能患了抽動症
    頻繁眨眼、吸鼻子、甩頭這些小動作可能是抽動症症狀留心周圍的孩子,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會頻繁眨眼睛、吸鼻子、甩頭、噘嘴、清嗓,甚至說髒話、打人。有些人看了會覺得孩子調皮沒教養,其實,這些小動作可能是孩子不自主的行為。
  • 警惕孩子眨眼、清嗓子的「小毛病」
    「孩子總是眨眼、清嗓子,這是怎麼回事?」「孩子經常拉不出,有啥好辦法?」……你家娃是不是也有這些「小毛病」?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本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醫生為家長們答疑解惑。警惕孩子眨眼、清嗓子的「小毛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吳力群:孩子反覆出現眨眼、清嗓子,是家長經常遇到的問題。
  • 孩子經常眨眼搖頭,是抽動嗎?
    在跟小朋友一起玩的過程中,他還喜歡挑眉毛、聳肩、眨眼、搖頭,大家都覺得他太愛做「鬼臉」了。最終,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東東是抽動症。在常人看來,挑眉毛、聳肩、眨眼、搖頭,看上去只是一些小毛病,可是,這些小毛病,有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抽動症是兒童較常見的心理行為疾病,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東東屬於運動性抽動。
  • 眨眼、撅嘴、清嗓子、聳肩孩子小小表情包,卻是大大的危險信號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孩子有下面這幾種情況中的一種:不停眨眼睛、一直清嗓子、不斷聳肩、頻繁甩頭、老愛擠眉弄眼......你是不是會要呵斥他,讓他控制好自己不要眨、不要咳、不要調皮?但其實這些有點怪異的小動作,如果一直持續,無論怎麼制止都無法停止或者反而加重的話,就請立刻停止責備和制止。
  • 做鬼臉、頻繁眨眼、發出怪聲……警惕抽動症給孩子「搗蛋」
    清嗓子、頻繁眨眼、聳肩、異常發聲、做鬼臉……這群孩子在開學第二天就被老師「請家長」,說是擾亂了課堂紀律,太不聽話。可事實真是如此?案例我們不是「搗蛋鬼」,只是得了「抽動症」開學季,本該是開心、充滿希望的日子,然而在鄭州市中醫院兒科門診,一位家長卻「火冒三丈」。
  • 不要小瞧孩子的「眨眼睛、清嗓子」 ,知道真相後,家長痛悔不已
    作者: 人民好醫生 孩子反覆出現眨眼、清嗓子,是家長經常遇到的問題。若孩子頻繁眨眼、清嗓子,家長就應該重視這「小毛病」了,這可能是許多疾病的早期信號。
  • 關於兒童抽動症症狀知多少?
    關於兒童抽動症症狀知多少? 時間:2020-10-27 19:13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抽動症兒童大多在青少年時期開始起病,以不自主的、經常的、重複的一個或多個部位的運動抽動和或發聲抽動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症狀。
  • 6歲男孩患上「抽動症」眼睛眨個不停,快查查你家孩子有沒這些毛病……
    Selected Reading開學之後,醫院裡來看「抽動症」的小患者多了不少,很多家長都知道「多動症」,但是這「抽動症「到底是什麼病?為什麼過年之後,患上「抽動症」的孩子激增呢?醫生仔細詢問了唐唐的近況,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
  • 孩子總是無意識的搖頭怎麼回事
    關於這個問題,專業兒科專家表示,如果孩子總是不受控制的搖頭,千萬不要簡單的認為孩子是調皮搗蛋,家長要小心孩子可能是早期兒童抽動症的表現。兒童抽動症是一種以行為和言語障礙為主要特徵的神經類疾病。症狀初期多表現為搖頭,頻繁眨眼,吸鼻,撅嘴,伸舌,搖頭等,會伴有喉部發聲及罵人等言語,抓住治療時機是能夠治療好的。臨床數據表明:小孩搖頭與抽動症關係密切。且抽動症的表現呈多樣化。
  • 頻繁眨眼,吸鼻子,您所認為的這些「壞習慣」真的是習慣嗎?
    門診上來了一個不斷頻繁眨眼、吸鼻子的小患者,在診治的過程中,孩子的媽媽一直在數落著孩子:「好習慣沒有,壞習慣卻一大堆。
  • 孩子頻繁眨眼睛、清嗓子,到底要不要去驗過敏原?
    前兩天刷公眾號,看到一篇文章《7歲孩子頻繁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知道真相後媽媽痛悔不已……》,打開之後通篇讀完,雖然沒有誇張到痛悔不已,但確實了解了孩子「小動作」頻繁的真相!文中提到「小動作」多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因為得了「抽動症」!!!看到這,可能很多家長已經開始焦慮了,一定會在心裡拿自己家孩子的各種「小動作」進行對號入座!不過最好先別著急,因為即便真的得了抽動症,也不必大驚小怪,我們一起來尋找解決辦法,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小動作」一定會消失!
  • 5歲男孩總愛搖頭聳肩清嗓子,原是抽動症在作祟
    日前,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後,才知孩子原來是患上了小兒抽動-穢語症候群。5歲的青青家住漢口,近幾個月來一直在家上網課,幾乎不踏出家門半步,家裡人也變起法來給孩子做各種補營養的美食。自1個多月前開始,青青的媽媽文女士發現原本聰明伶俐的孩子總愛時不時出現「怪相」,比如:突然地點頭搖頭聳肩,不停地吸鼻子眨眼睛,向前挺起自己的小肚子,甚至還會歪著嘴巴,旁若無人地發出各種怪叫聲。
  • 不要忽視孩子頻繁眨眼 這是眼睛在發出預警信號
    常見的不適症狀有乾澀、癢痛、紅眼、異物感,燒灼感等,人們常常會通過眨眼這種生理反射動作來緩解這些症狀。以前,患這種病的大多是老年人。這麼小的孩子怎麼也會得乾眼症呢?  經過詢問後,醫生得知由於果果平時很調皮,父母拿他沒辦法的時候,就讓他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常常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果果得乾眼症很可能是因為平時不良的用眼習慣。
  • 致父母:3至7歲寶寶經常出現眨眼、皺鼻、翹嘴、手抖當心抽動症!
    前幾天聽閨蜜的朋友說,她的寶寶3歲8個月,頻繁出現眨眼、皺鼻、翹嘴、手抖等現象,剛開始他以為是孩子手機看多了。於是拿走了孩子看的手機,但是到晚上孩子換眨眼、手抖。她朋友開始著急了,可孩子的爸爸說沒事。閨蜜的朋友在網上找了一下資料,說是抽動症。
  • 七歲男孩老眨眼,誤以為是結膜炎,醫生檢查後沒想到是患了這種病
    齊魯網健康頻道9.2日訊(通訊員秦偉)近期濟南六一兒童醫院門診來了一位七歲的小患者,孩子的媽媽張女士告訴記者,「孩子這陣子眼睛老是不舒服,經常不自覺的頻繁眨眼睛,之前也說過他幾次,以為孩子調皮搗蛋故意的,就沒理會。後來孩子眨眼越來越頻繁,孩子還說眼睛不得勁,以為孩子患上結膜炎了,就去藥店買了點眼藥。」
  • 孩子在無經意時總是搖頭晃腦是什麼情況?
    2歲以下的孩子由於年齡小,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自控能力差,愛做一些「怪相」引人關注,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如果您的孩子已經3歲了卻還是頻繁做一些諸如搖頭、聳肩、清嗓、晃腦、甩手、噘嘴等怪相,甚至無法自己控制,那家長朋友們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抽動症導致的。
  • 眨眼、撇嘴、吸鼻……你的孩子可能不是在調皮,警惕抽動影響一生!
    半島記者 王鑫鑫有這樣一批孩子,他就那樣在你面前眨呀、吸呀、扭呀,時時刻刻地刺激著你的神經,好不容易見緩了,又抽上了,反反覆覆,為爹為娘的恨不得想代其受過!這些孩子非常可憐,因為上述的這些小動作他根本就無法控制。出現這些情況很多家長都沒有足夠重視,從而導致病情加重。當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需要及時就診。
  • 你的孩子頻繁眨眼聳鼻子要當心·都市快報
    如果不及時治療,部分孩子的病症會持續到成人、伴隨終身,不僅有損孩子的外在形象,發展下去也對身體不利,像「抽動穢語症」,經常不由自主說髒話,更是影響孩子一生的社會生活。現代社會講究優生優育,發現抽動症的苗頭要及時來治療。
  • 擠眉弄眼、撇嘴聳鼻……九歲孩子「小動作」頻發,原來是這裡出了問題
    起初媽媽發現方方在寫作業的時候頻繁眨眼,以為是故意不想寫作業,就把他好好教育了一番。後來發現方方在看電視的時候也會眨眼,媽媽又覺得可能是結膜炎,拿出了以前從醫院配來的滴眼液,滴了幾天,卻不見一點效果。眼睛沒問題,那為什麼會不停眨眼?媽媽非常疑惑。半個月後,方方眨眼的症狀越來越明顯,甚至還出現了清嗓子、搖頭、動嘴、聳鼻子等其他「小動作」,方方說這些奇怪的動作自己也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