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汕頭市潮陽區按照「一園、三心、兩區、兩帶」空間功能框架的規劃思路,積極抓好園區管理機制、財政資金使用等各項工作,致力打造成集聚科研創新、生產示範、加工流通、休閒旅遊等綜合功能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據了解,潮陽區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布局立足區位地理位置、自然氣候、產業鏈條等現狀基礎,總體形成「一園三心兩區兩帶」的空間布局」。
「一園」即水稻科技創新與加工倉儲交易物流園。以提升潮陽稻米產品加工附加值為核心,規劃於潮陽城區,依託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汕頭市糧豐集團有限公司的綜合發展優勢,建設集水稻科技研發創新、加工倉儲、交易物流於一體的核心示範園。主要包括現代農業(水稻)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絲苗米米精深加工提升建設、糧食配送與物流交易平臺建設等三方面內容。
「三心」主要是指以和平鎮為核心,以全國農機合作社示範社潮陽區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為依託的水稻全產業鏈科技示範中心;以銅盂鎮為核心,對現有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機服務組織進行提升改造、支持開展跨區農機化服務的水稻全產業鏈科技示範中心;以關埠鎮為核心,扶持培育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機服務組織的現代水稻產業社會化服務中心。
「兩區」則是指以關埠鎮,西臚鎮現有的2處萬畝連片水稻高產示範片為基礎的水稻綠色高效生產示範區,以及以銅盂鎮和和平鎮連片千畝以上水稻田為基礎,充分挖掘潮陽及粵東地區絲苗米米種質資源的水稻高產優質生產示範區。
「兩帶」即榕江綠色生態田園觀光帶、練江都市創意田園觀光帶;充分挖掘、發揮潮陽得天獨厚的潮汕農耕文化及風景資源,促進各產業協同發展。
潮陽區絲苗米產業園水稻常年播種面積14.8萬畝,產業園總投資21041.9萬元。由該區扶貧辦統籌全區2860戶扶貧資金5385萬元,投資潮陽區省級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實施主體,以現金流方式有效參與產業園項目建設和經營。其中投入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汕頭市糧豐集團有限公司5300萬元,由全國種糧大戶牽頭分別組成的潮陽區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潮陽區順利農機專業合作社、汕頭市錦灃農機專業合作社共85萬元,年收益為投入資金的8%。由實施主體企業籌措資金開展農業設施、土地流轉、產業融合、科技研發與信息支撐、農業品牌等12個方面的建設。在相對貧困戶較集中的5個鎮建設7100畝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完善絲苗米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基礎設施,推進全程農業機械化生產社會化服務,打造稻穀烘乾貯藏加工一體化和糧食配送與物流交易平臺,帶動周邊貧困戶及其他農戶發展優質絲苗米種植、加工、流通和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一二三產業。
目前,潮陽區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已完成建設任務,總投資規模2.1億元,4個實施主體與100個經濟聯合社及300戶貧困戶籤訂種養幫扶協議,建立產業利益聯結機制,無償向貧困戶提供作物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市場信息等服務,優先免費提供生產示範基地給貧困戶觀摩學習等,幫助貧困戶發展種養業,擴大生產規模,帶動貧困戶創業增收。企業通過訂單農業方式,保底收購貧困戶標準化生產的優質絲苗米,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加大品牌推廣,推進產業融合,幫助貧困戶提升經營收益。
據統計,至2020年11月底,投入潮陽區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扶貧資金實現收益1006萬元,貧困戶人均投資增收913元,帶動貧困戶就業440人,人均就業一年增收48000元;認定扶貧產品6個,形成「糧豐牌」「珠珠皇」「錦灃糧」「新順傑」「潮順」「潔禮」等16個系列註冊商標,參加消費扶貧活動16場次。通過全產業鏈生產服務示範,有效輻射帶動6500名農戶發展絲苗米種植,輻射帶動面積5萬畝,取得較明顯的脫貧攻堅成效和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也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杜俊速 鄭文良 蔡純 麻濟良)
責編: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