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關於新款12英寸MacBook Air的消息一出,蘋果社區就炸開鍋了。MagSafe要沒有了?Thunderbolt也要和我們說「拜拜」了?將淘汰這一切的是USB 3.1 Type-C。蘋果為什麼要如此「大動幹戈」,在新款產品上全部「斃掉」這些接口?
12英寸MBA將帶著新設計與我們見面?
12 英寸 Retina MacBook Air 的謠言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而上周的最新消息顯示,這款產品將會在今年內推出,並且從根本上有著全新的輕薄設計。新款 Retina MacBook Air 將會摒棄以往通用的接口,例如 MagSafe,標準的 USB 和 SD 卡槽來達到更薄更輕的設計目的。
至於新款 MacBook 的觸控板,寬度和 11 英寸型號的一致,但高度更高,點擊的時候不包含物理反饋,這是為了儘可能地讓機身更薄。
這款 Retina MacBook Air,內部結構十分神秘,儘可能減少接口數量。機身左側是耳機接口和雙麥克風,右側是 USB Type C 的接口類型,翻轉可插。USB Type C 接口不僅僅取代了標準的 USB 接口,同時還淘汰了 MagSafe 和 Thunderbolt。
蘋果可能會給 Retina MacBook Air 打造和 iPhone 一樣的深空灰顏色,並會使用英特爾 14nm 的 Broadwell 晶片,可能會在今年的 WWDC 上和大家見面,時間大約是 6 月。
MBA和MagSafe & Thunderbolt說再見?
蘋果放棄使用 MagSafe 和 Thunderbolt 接口的消息傳出之後,業界關於蘋果這個選擇的討論就一直從未停止。在 MacBook 系列筆記本上,MagSafe 接口除了防止用戶絆到筆記本的電線,摔壞筆記本之外;它也是蘋果的一項專利,能給蘋果創造不少授權費,有效防止市場上出現第三方 MacBook 電源適配器。
業界認為如果蘋果不使用 MagSafe,那麼用戶絆到電線,摔壞筆記本的可能性就增加;而且這也是 MacBook 筆記本的特性之一,蘋果會為了機身的「薄」而增加筆記本被摔的風險嗎?為此業界還有不少人提出了他們的解決方案。
另外也有人關注蘋果是否繼續使用 Thunderbolt 接口,畢竟過去四年為了讓這個標準出現在市場上,讓更多商家使用,蘋果和英特爾做出了不少努力。2011 年 2 月份 Thunderbolt 首次在 MacBook Pro 上現身,同年夏天登陸 MacBook Air。
Thunderbolt 就是美化後的 DisplayPort,後者於 2008 年登陸蘋果旗下筆記本產品。Thunderbolt 具有許多 USB 2.0 沒有的特點,包括數據傳輸速度快、Firewire 主機到主機連接等。
Type-C可讓設備售價更低提高銷量
乍看之下移除 MagSafe 和 Thunderbolt 接口對於蘋果筆記本來說有點不可能,但是或許蘋果想通過此舉來推更廉價的 MacBook Air,增強其相對Chromebooks 和其他筆記本產品的競爭力。
2014 年蘋果不斷調整 Mac 系列產品的售價,MacBook Air 和 Pro 售價降低,同時推出更便宜 iMac 和 Mac mini 產品。這些調整之後 Mac 的銷量出現大幅增長,第三季度 Mac 銷量為 550 萬,打破 2011 年第三季度創下的 490 萬紀錄。
但是 Mac 的售價還沒有低到有利於競爭的程度。在這個有利於競爭的售價市場範圍中,蘋果正在銷售的是 iPad。2011 年到 2014 年 Mac 銷量一直沒有新紀錄可能就是因為 iPad。過去四年 iPad 銷量 1.973 億,而 Mac 的則是 5340 萬,前者是後者的 3.7 倍。
蘋果將很多精力放在 iPad 上——售價在 250-829 美元之間,另外賣 iPad 比賣 Mac 容易多了,後者的售價範圍在 899-3000 美元之間(除了 499 美元的 Mac mini)。
Type-C能讓MBA在同等價位產品中更突出
在 MacBook Air 上蘋果或許採取和 iPad 一樣的發展戰略,使用更輕更薄的設計,同時提高電池效能。
為了讓 MBA 更輕更薄,蘋果需要強調現役機型上的接口相對比較大。另外蘋果擁有許多關於用戶 Mac 使用習慣的數據,了解哪些功能和特性能吸引消費者,刺激購買,讓消費者對自己的購買滿意。
放棄 MagSafe、雙 USB 接口和 Thunderbolt 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影響。但是 iPad 的銷售證明了,許多消費者同時看中的是產品的價格以及實用性(包括便攜性),所以他們寧願選擇一款更輕更薄的行動裝置,而不是帶有多個 USB 外設、有 RAID 列陣以及外部 HD 顯示屏的產品。
隨著 AirPrint、AirPlay、AirDrop、Bluetooth、iCloud 以及其他無線網絡功能的推廣,使用連接埠的必要性越來越小,特別是在目前 802.11ac WiFi 無線網速已經可以和 USB 匹敵的情況下。
目前在外部高速設備連接以及顯示方面 Wi-Fi 還無法和 Thunderbolt 抗衡,但是蘋果和英特爾合作,開發了 Thunderbolt 以及最新的 USB 3.1 規格。最新的 USB 規格暗示蘋果確實有意使用新的更小的 USB Type-C 接口來替代其他接口,節省空間同時降低因接口太多給消費者造成的困擾。
Type-C證明便攜性才是蘋果主要動機
USB 3.1 Type-C 接口支持 USB 3.1,因此它的理論傳輸速度從 USB 3.0 的 5Gbps 提升到了 10Gbps。除了速度更快之外,據蘋果工程師透露,它還使用了新的 12 針設計。蘋果一共指派 18 名工程師,與其他公司比如三星、聯想、谷歌以及惠普的工程師一起開發這個規格。
這種規格本身就意味著新適配器的誕生,證明業界潮流是往更小、更薄、更輕的外形設計發展,證明新的平臺和設備已經達到一個臨界點,現有的 USB 已經抑制、影響創新,特別是 USB 連接器的 Standard-A 和 Standard-B 版本相對較大,而且內部容量也有限制。
和此前的 USB 不同,USB Type-C 並沒有將 USB 主機和設備接口的關係固定化。也就是說新的接口可支持主機連接,而不是一個只能連接特定外圍設備(比如印表機)和主機系統(比如 PC)的接口。
Type-C支持5K DisplayPort充電更強
USB 3.1 Type-C 同樣支持 USB 交替模式,將一個不同的、非 USB 信號發送到相同的實體接口上,這樣即可支持 DisplayPort 埠的 4 個通道(從 1.3HBR 信號到 32.4Gbps 帶寬),又能兼容標準 HDMI、VGA 以及 DVI 信號。
DisplayPort 1.3 HBR3 在不斷增加的帶寬基礎上可以支持現今顯示設備不斷提升解析度,包括以一條數據線無壓縮地支持 60Hz 刷新率、24bit 色深的 5K×3K 顯示,這是目前 Thunderbolt 還無法實現的。
與 Thunderbolt 整合快速 PCIe 數據接口和 DisplayPort 信號一樣,USB 3.1 Type-C 則能夠將 2008 年推出的 mini DisplayPort 接口和 USB 信號整合,讓 Type-C 適用於低端、高便攜性的設備上,比如 MacBook Air。
另外 USB 3.1 Type-C 支持新的 USB Power Delivery 2.0 規格,實現高達 100W 的供電,比 Thunderbolt 更強。新規格不僅支持新接口在沒有獨立變壓器和電纜線的情況下給硬驅供電,同時也能給設備自身供電。
上述特性讓 USB 3.1 Type-C 成為非常適合於 MacBook 的選擇,但是如果在新接口和適配器之間,蘋果不提供 MagSafe 連接,那麼用戶將再也無法享受其簡便的斷連特性了。這樣用戶給 MBA 充電的體驗就無異於給 iPad 或者其他 iOS 設備充電。不過 iPad 的設計是在沒有電源線的情況下使用,但是 MacBook 不一樣,接入時表現更強,在不執行任務時會進入低功耗模式。
新款 MBA 會具有更高級的電源管理性能,減少沒有 MagSafe 造成的不利影響。
在一個接口上整合 DisplayPort、USB 以及更快的數據和電能傳輸性能,雖然這會將可用性複雜化,出現諸多限制,但是更小、用途更豐富的接口則能夠後進一步凸顯 MBA 的便攜性,讓其和 MBP 的區別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