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 稀缺 穿透
年輕無極限,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
作者:木寧
編輯:郝科科 宋倩
風品:張非非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徵途漫漫,惟有奮鬥。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剛定下「三年業績倍增」的新乳業,2021年的奮鬥路,依然是巨頭氣魄!
1月5日晚間,新乳業公告,將以2.31億元收購「一隻酸奶牛」60%股權,後者為國內酸奶茶飲開創企業。
奮鬥的人,最幸福!全球疫情肆虐、國內堅強復甦。
乍暖還寒時,新乳業的時不我待,尤顯韌性與張力。
實際上,逆勢而上,是新乳業一以貫之的調性。
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上半年,新乳業以17.11億元收購夏進乳業母公司寰美乳業100%股份,拿下西北單體規模最大、市佔率最高的乳企。
而2021開年的再下一城,不止是「規模效應」的簡單延續,更為其三年目標打開一扇價值之門。
如你所見,作為一家科技導向、規模驅動的新式乳企,新乳業一路高成長,就在一個「新」字。從產品到產業,再到營銷、科研、渠道、模式、戰略等實操,並沒拘泥於傳統路徑,走出一條特色做大做強路徑。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威克教授曾提出「威克效應」:人們往往太相信自己過去的成功和經驗,並把它當作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知識」放大,結果只能陷入誤區而導致失敗。要想應付瞬息萬變的市場局勢,就要創新,即興發揮、尋找突破和隨機應變。
創新者生,模仿者死。正如仰望華為者萬千,真正成功的只有華為自己。
乳企也是同理。放眼如今的中國乳業,早已不是30年前的鴻蒙模樣,尤其歷經「黃金十年」、與狼共舞后,巨頭快速崛起、產業化水平極大提升、競爭格局日益固化。如與伊利、蒙牛亦步亦趨,最終只能是死局。
也基於此,新乳業通過發力低溫、圈層消費、年輕化營銷、科技賦能、產業鏈併購等全新方式,搶佔了行業的細分藍海。用差異化競爭,重塑產業格局,實現「彎道超車」。
以此次收購「一隻酸奶牛」為例,就被多數輿論解讀為新零售的「新道超車」。而穿透簡單數字、不只多了一片拼圖,新乳業布局新式茶飲,到底再下怎樣一盤大棋呢?
01
新乳業的「茶飲新空間」
LAOCAI
先來看「一隻酸奶牛」究竟是誰。
公開資料顯示,「一隻酸奶牛」成立於2015年,以「酸奶+穀物」「酸奶+水果」為核心產品,主打健康、營養。差異化競爭,使之得到眾多年輕消費者垂愛,一躍成為新式茶飲的潮流大咖。目前全國門店超過千家,被譽國內酸奶基底茶飲的開創與引領者。
換言之,其逆襲同樣來自另闢蹊徑。調性風格的統一,是融合基礎,也讓新乳業的「茶飲新空間」充滿遐想。
最直觀的,自然是產品端。
首先,一隻酸奶牛自帶IP、自帶流量,將使新乳業產品體系、機構更多豐富,用戶維度也得到擴容。
再看品質,或許由於「24小時鮮奶」等產品更加佔據消費心智,使一些人忽視了新乳業本身低溫酸奶業務的強大。2019年報顯示,低溫奶收入佔營業貢獻超6成。無論「活潤酸奶」系列,還是「零添加」的初心酸奶,都是其低溫「拳頭產品」。
新乳業在行業內首次採用益生菌晶球特殊工藝3D包埋技術,將益生菌進行立體包埋,創造出嚼得到的益生菌,保證更多益生菌「活」著抵達腸道。經過3D包埋技術,晶球內益生菌的存活不僅可以至少提高1000倍,同時能夠極大提高益生菌對胃酸和膽汁鹽的抗性,實現為腸道健康充分護航。新希望活潤也因此開闢了酸奶行業又一先例。
有業內人士表示,新希望活潤在新一輪的率先爆發,表明了中國乳企對消費需求的即時洞察和蓬勃的創新活力,並沒有因特殊時期駐足,而是不斷向前突破。這具有強大的漣漪效應,不但會加速行業新一輪的創新升級,促成更多企業爆品的輸出與科技化轉型,同時推進行業整體向科技化、創新化發展,進一步推動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
在與「一隻酸奶牛」合作後,新乳業低溫酸奶將進駐其千家門店,極大提升產品的定製體驗及展示機會。同時,新乳業的品質品牌背書,也強化了「一隻酸奶牛」的新鮮標籤。兩者相互引流,相互品牌加持、供應鏈價值鏈共建,綜合協同效應不可小視。
實際上,新乳業一直踐行品質即研發。
例如「活潤」的全新升級,並非空中樓閣,來自「新科技」打底。
如新乳業的科技研究院,通過強化自有菌種資源庫建設、細分營養功能產品開發、活性物質保留技術研究等,不斷提升產品創新空間。
還有眾多高校合作,比如由浙江工商大學教授顧青領銜的「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擺脫對進口菌種依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正如新乳業董事長席剛所言,未來最牛的食品公司可能就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企業想要真正保證可持續,長期的,有競爭能力,必須在技術上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為此,新希望乳業長期以來深耕生物科技領域,以「新科技」作為發展引擎,保證企業的創新實力與產品的卓越品質。
不難預測,低溫奶巨頭、茶飲大咖的深度融合,將開啟新的創新之旅。
02
感受消費風向 一盤私域流量大棋
LAOCAI
是否也是潮流走向呢?
行業分析師李晨表示,消費潛能極高的新生代群體,更願為新潮、健康、個性的消費品買單。現制酸奶茶飲,在保留酸奶營養基礎上,可快速定製更多口味,疊加更具創意的外觀形象,進而精準卡位消費新需求、新趨勢。
新乳業董事長席剛表示:「怎樣去增強用戶的體驗,與年輕用戶實現更好的連結非常關鍵,一個品牌有沒有新鮮度,有沒有年輕態,取決於能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年輕人的需求,而最近崛起的茶飲,服務的正是當下新興的年輕消費人群。」
用數據說話:作為廣受年輕人喜愛的現制酸奶茶飲時尚品牌,「一隻酸奶牛」目前已在西南、華中、華東、華北、華南等區域下沉式布局,微信公眾號超百萬粉絲,小程序會員達到80萬,支付寶口碑會員超170萬,以30歲以下女性為主要客群,僅2019年就售出數千萬杯產品。
直白些說,新乳業收購「一隻酸奶牛」,是一次戰略性新零售布局,不僅能使自身品牌更加年輕化、新潮化、前沿化,同時也得到巨大的新生代流量池、消費畫像庫。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資深行業專家朱丹蓬對銠財表示:「新乳業的這起收購是非常有針對性的,非常精準地洞悉到整個市場變化。從2018年開始,新中式茶飲及咖啡,已成為新生代最青睞的雙子星。對於這個收購案,新乳業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線上與線下互融共通,線上與線下互補短板的新零售模式運營,匹配了新生代的消費思維及消費行為,從整個產業端、渠道端及消費端綜合看,對新乳業這個布局非常看好,有利於整個市場拓展、品牌聯動、服務體系完善及客戶粘性加強。」
站在新乳業數位化轉型戰略的維度考量,「一隻酸奶牛」的流量池,對其連通產業鏈上下遊,打造線上線下渠道平臺的零售新模式,積極意義不容小視。
如上所言,新乳業之所以速度與質量並舉,關鍵在於「新」路徑,不止體現在產品研發,在產業鏈、供應鏈、運營管理系統、營銷端及渠道端的數位化也是一盤大棋。
聚焦數位化轉型戰略,即通過敏前臺+大中臺+穩後臺+雲平臺的新一代IT系統架構,賦予企業穩定、敏捷的全產業鏈運營能力,用無數供需端的數據匯聚,打通產業鏈痛點,分析碎片需求、個性場景和消費圈層,用更精準畫像,指導企業的全產業布局及賦能。
一切數據為驅動,使得新乳業對「一隻酸奶牛」的產業鏈賦能更加高效率、智能化、在線化,產品本身成了流量入口,無限衍生流量粘性。
簡言之,就是不斷做大私域流量池。
乍看,這種模式只是對全域營銷的補充。
細品,則遠不止於此。
眾所周知,傳統乳企例如蒙牛、伊利,流量更多來自公域。其實就是初次主動或被動參與到開放平臺的內容曝光中的流量,比如電視、報紙或者地鐵、商超的廣告。
而「一隻酸奶牛」這樣的新式茶飲品牌,流量更多來自於私域、來自圈層。即初次產生「關係」基礎上相對封閉的信任流量。
行業分析師於盛梅表示,從量級看,公域流量遠高於私域流量。但從信任度、轉化率、復購粘度等方面分析,私域流量則完爆公域。直接導致的結果即:效率致勝、精細緻勝。
事實上,在網際網路時代,一切商業競爭本質上都是效率之爭、精細之爭。一切優勢,也都是效率優勢、精細優勢,這是近年來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瘋狂搶佔私域流量入口的原因所在。
換言之,新乳業此舉是戰略卡位,再下一盤私域流量大棋。
得消費者,得天下。而國產乳業的消費升騰與價值進階,即在年輕一代的新零售。與目標消費者喜好同頻、潮流同頻,產品才能更有效互動,研發布局才能更滿足消費者碎片化、多樣化。以此在功能、體驗、個性等方面超過傳統模式。
乳業高級分析師、知名專家宋亮對銠財表示:「對新乳業來說,一隻酸奶牛是一筆非常好的收購。首先能提振機構信心,從而推動股價上升;其次,發揮協同效應,能幫助新乳業在新零售業態鋪貨,形成產品捆綁及宣傳;第三,一頭酸奶牛是集烘培、現制酸奶茶飲為一體的休閒零售業態,分別具有五個功能:消費者教育、線上線下雙發展、展現新乳業產品優勢、增強與互動消費者性、提升一頭酸奶牛自身產品內容;第四,對傳統食品加工產業來說,在零售業發生巨變大背景下,應該如何去切入新零售領域?新乳業通過收購的方式,提升了品牌影響力,而並不是向傳統零售行業一樣打廣告,真正切實的與消費者進行1對1、精準互動,以這種方式切入新零售,也是未來傳統食品行業、甚至零售業的發展趨勢。在此,新乳業做的很好。」
03
何以快而優?透視併購縱橫術
LAOCAI
產品、科技、營銷之外,收購「一隻酸奶牛」另一重新意,也為新乳業併購模式開啟了新思路。
《韓非子》有言:「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
戰國「合縱連橫」的大智慧,在2000年後勢力更迭的中國乳業同樣鮮活。
回望新乳業,在「鮮戰略」指引下,其發揮特色併購整合優勢,全產業鏈有序布局,構建了覆蓋西南、華東、華中、華北、西北等區域的戰略版圖。聯姻福建澳牛、入股現代牧業、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坐擁南北呼應、高度協同的優質奶源,產業基礎與市場規模共振。
誠然,放眼資本市場,企業快速規模擴張並不難。難就難在,要既有速度、又有質量,快而穩、穩而優。
新乳業的「新」模式即在於此,從事實來看,新乳業的業績表現一直穩健、被購企業也得到多維優化提升,整體規模效應正在顯現。
眾所周知,併購是把雙刃劍,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一條高效路徑,但也極度考驗企業的戰略眼光、標的成色及後續的綜合運營能力。
新乳業作為新式乳企,特色優勢即在於此。如用一組詞形容其往期併購邏輯,無疑是「產業輸入併購」、「橫向併購」、「供給併購」。
而此次「一頭酸奶牛」併購,則是:「產業輸出併購」、「縱向併購」、「需求併購」。
先來看「產業輸入」與「產業輸入」的區別。往期無論對澳牛還是現代牧業,都是將乳企產業鏈融入自身體系,意在對奶源、物流、渠道等進行補充,是硬體實力提升。
「一頭酸奶牛」併購,則旨在流量、渠道、用戶,提升自身產品、營銷、市場等軟體實力。
橫縱結合,說明新乳業的併購戰略乃再有升級,意在供需端的垂直化、高效化、細分化。將產業鏈做長,做深,做透的過程中,在速度與質量平衡中,發掘價值空間。
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在強調供給側同時,要更加「注重需求側管理」,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顯然,新乳業已未雨綢繆。
04
穿越周期 新式乳企的生態體野望
LAOCAI
一定意義上說,「鮮戰略」之所以成為立足戰略,恰恰也是因新乳業與時俱進、自我升華。
作為新興消費賽道,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已接近4000億元。頭部玩家「喜茶」「奈雪的茶」,C輪融資後,估值已達160億元、106億元。
如此彪悍風口,新乳業怎能不戰略卡位?
2020年12月15日,新乳業公告:實行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公司核心團隊41人,以每股9.35元價格,授予1378萬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要求是:2023年度合併營收和淨利與2020年相比,增長率均不低於95%。換言之,新乳業三年內,營收規模、盈利水平必須要接近翻倍。
以不受疫情影響的2019年為例,國產乳業P12滾動年液態乳品銷售額增長率5.1%。這意味著,新乳業要連續3年跑贏行業增速超5倍,上述41人才能解除限售。
如按照傳統乳企的傳統打法,難度可謂巨大。
然對創新型乳企新乳業而言,卻不乏看點。
放眼行業,消費升級、本土回歸、健康大潮,讓乳茶結合的即飲消費成為新潮,這從元氣森林、娃哈哈等產品布局中可見端倪。高客單價、千家門店、私域引流,可預見新乳業的這次「牛奶+」能迅速提升其營收規模、提升盈利能力。
站在行業視角,這也給投資者帶來了新期許。往期,傳統乳業由於投資周期長,投入大,回報慢等問題,被不少投資者看空。
如今,新乳業通過外在縱橫術併購、產業鏈深耕,內在科技型創新、數位化品質化打磨,長短結合、快優結合,有望成為穿越投資周期的新型乳業標的。
這也正是席剛的發展願景。
「有了新乳業的加持,『一隻酸奶牛』非常有可能成為一個具有獨特差異性發展模式的,全國性、年輕化的,以『酸奶基』為主的飲品領導品牌。」席剛表示,「我們也希望通過這一合作,進一步思考怎樣把新乳業做成一家非傳統的、非對稱的,擁抱消費者的,不斷創新的公司,做成一個具有更高價值的乳業品牌。」
資深產業研究專家、首財研究院院長柴永強表示:新乳業收購『一隻酸奶牛』,為中國乳業的生態化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乳業振興王旗昭昭,越來越多國產乳企成長為全產業鏈巨頭的同時,如何弱化長鞭效應、提升運管效率、迭代敏感性,防止大而不強、大不而穩是一個全新命題。無疑,新乳業的橫縱結合、供需垂直細分的生態型發展,是將產業鏈做深,做透、做細、做出更多價值點的關鍵所在。細觀其產品、營銷、科技、模式、業績、資本、戰略等方面的非傳統的、非對稱,說到底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與其稱為企業,不如視作『創新生態平臺』,通過生態發現、投資、整合、賦能個體企業,進而形成產業集群。這種生態體式發展,可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這是新乳業能穿越傳統周期、凸顯新式乳企稀缺價值的根源所在。
費爾馬曾言:作出重大發明創造的年輕人,大多是敢於向千年不變的戒規、定律挑戰的人,他們做出了大師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來,讓世人大吃一驚。
年輕無極限,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
本文為銠財原創
如需轉載請留言
本帳號系新浪財經/一點資訊/
鳳凰新聞/網易財經/搜狐財經/騰訊財經/今日頭條/藍鯨財經/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天天快報/中金在線/東方財富/雪球
等20家媒體入駐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