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方被要求重啟32隻東方白鸛死因檢驗|綠會研究室

2020-12-12 中國綠髮會


12月11日晚,「讓候鳥飛」從多個渠道得到確切消息:國家林草局已向天津市規資局下達通知,即將重啟今年冬天32隻東方白鸛不明原因死亡全部個體的死因檢驗(檢測)。這真是一個好消息,大家的呼籲沒有白費!


因為無論重啟檢驗(檢測)的最終結果是否與先前一致,這一世界瀕危物種在接近時間段內、非同一地址、多次發生疑似中毒批量死亡,採用全部個體檢驗(檢測)這一方式,都是正確且必要的,也是幫助天津及更多東方白鸛停歇地的主管部門制定防治預案的重要前提和依據。

為及時重啟檢驗(檢測)的決定點讚!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希望進一步建議,一共探討:

第一,這一次重啟檢驗(檢測),是否可能更換實驗室,或同時有兩到三家實驗室進行同步檢驗或檢測,相互驗證,以避免一家機構重複出現此前檢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紕漏? 當然也很可能此前並沒有紕漏。

第二,對類似由公眾發現和舉報國家級重點保護物種發生疑似中毒死亡案件,應該在其檢驗(檢測)過程中,保障信息透明和公眾參與,應當邀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一級學會加入研究。


因為這不僅有利於得出更為準確的檢驗結果,也是為這一類得到高度公眾關注的突發事件,贏得更多的輿論認可。

遺憾的是,據我們了解,「讓候鳥飛」的戰略合作夥伴中國綠髮會此事發生後,曾三次發函相關方希望獲得此次東方白鸛死亡個體的檢驗樣本,開展基因檢測及檢驗的系列工作,為今後東方白鸛的保護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基礎,同時可以幫助提供更權威的檢驗結果相互印證。然而,儘管負責申請檢驗主體的研究資質和研究能力沒有任何問題,也儘管一再強調取樣檢驗中樣本的時效性特別重要,但至今他們還未得到任何樣品,這是為什麼?


(圖片均為綠會志願者提供)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是國家一級學會,是該領域頂級學術機構,其健康與生物安全工作組更是專門研究野外生物健康與公共生物安全的權威平臺,無論從議題推進還是輿情管理,天津方面不作積極回應都是不妥的。反之更專業、更多樣化的學術機構參與到東方白鸛的保護工作中來,一定會有利於這一物種的保護,一定能幫助到官方委派實驗室完成更多輔佐性的結論驗證。此前的穿山甲系列科學檢測申請,亦是如此,希望相關部門吸取經驗教訓,不要重蹈覆轍。

重啟檢驗(檢測)在即,以上兩點建議,應當也是每一位關注本案的公眾願意看到的,望探討和採納。

文/讓候鳥飛+綠會共創 審/gone 編/Angel


相關焦點

  • 通報| 32隻東方白鸛死因公布
    通報 | 32隻東方白鸛死因公布 2021-01-06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通報 | 32隻東方白鸛死因公布
    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要求,2020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總站委託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和東北林業大學
  • 緊急救援|東方白鸛亞成遺留梅河口生命危在旦夕
    ,在吉林梅河口市某小水壩附近飛來了5隻東方白鸛,看體型還是亞成鳥,目前已經飛到此處4—5天。據志願者表示,東方白鸛所在的周圍水域已基本結冰,剩下此處沒有結冰的水域也即將固化結冰,如果再不開展救援,等唯一剩下的水域完全結冰後,東方白鸛基本必死無疑。
  • 大部隊已走,僅剩5隻東方白鸛亞成遺留梅河口
    12月21日上午,中國綠髮會研究室收到吉林長春志願者緊急反映,在吉林梅河口市某小水壩附近飛來了5隻東方白鸛,看體型還是亞成鳥,目前已經飛到此處4—5天。
  • ...對現有保護區的科學整改,徹底解決人鳥爭食矛盾 | 保護東方白鸛
    當天正午12:41分,綠會天津、河北的志願者從鳥類跟蹤器確知:27號成功放歸的兩隻東方白鸛,已隨大群遷飛至安徽境內,目前仍繼續在南遷途中。這條小小的短訊,讓志願者們心頭暖暖的,如同這一年最後一天北方難得的暖陽天氣。要知道,這兩隻東方白鸛是今年冬天整個遷徙季裡唯一的兩隻倖存者,其餘32隻同伴則永遠地留在了環渤海。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
  • 天津志願者成功放飛兩隻被救助截肢東方白鸛,助其重返自然
    11月27日上午,綠會天津、河北兩地的志願者與天津相關政府部門及國內媒體一道,來到天津寧河區小西河水庫一帶,成功放飛兩隻由志願者成功救助的東方白鸛。
  • 全國寒潮來襲「嘎嘎冷」,滯留吉林的白鸛「可咋整」!
    冷風呼嘯而至,東方白鸛救還是不救的問題,再次引發了關注與爭論。事情還得從2020年12月21日說起,有愛鳥志願者向綠會反映並求助,在吉林梅河口市,有5隻滯留的東方白鸛,身上包括頭部、翅膀、腿上等都結了冰,卻始終沒有南遷,看起來非常可憐。志願者擔心東北嚴寒和冬季覓食困難會讓它們凍死或餓死,希望綠會能夠提供幫助。【到底要不要救助呢?】
  • 通報31隻東方白鸛死亡原因
    本報訊(記者雷風雨)昨天,市規劃資源局通報了近期東方白鸛死亡原因調查結果:11月21日至25日,在本市濱海新區寧車沽和位於寧河區境內的清河農場等區域發現31隻東方白鸛因不明原因死亡。經公安機關檢驗,死體和發現地水源樣本中均未檢出有毒物質,排除人為投毒可能。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委託中國農業科學院長春獸醫研究所和東北林業大學檢測,結論為:送檢東方白鸛感染毛畢吸蟲造成腸道損傷,同時攝入自然界廣泛存在的產氣莢膜梭菌,在腸道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入血,導致廣泛組織損傷,是東方白鸛死亡的主要原因。本市將持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等犯罪行為。
  • 市規劃資源局對前期東方白鸛死亡個體開展全面普查檢測
    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要求,2020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總站委託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和東北林業大學,在前期抽樣檢測3隻東方白鸛死亡個體的基礎上,對我市其餘27隻東方白鸛死亡個體開展全面採樣普查(另有2隻東方白鸛死亡個體在市動物疾控中心做研究檢驗
  •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東方白鸛9000多隻,而今年經停天津的東方白鸛佔全球總數的50%以上,是歷年同期數量的3倍多。「東方白鸛從10年前估計的3000隻到現在的9000多隻,體現了我國在以東方白鸛為代表的水鳥保護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天津在此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良禽擇木而棲』,說明本市的生態環境有利於候鳥生存。」
  • 4000隻東方白鸛快被餓死了
    最近,一系列關於東方白鸛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今年冬天,天津迎來了可能是近20年來最多的東方白鸛,據稱它們的數量達到了4000隻,是全球理論種群數量的1.3倍。
  • 連雲港歷史首次救助東方白鸛|綠會震旦鴉雀保護地·連雲港
    1月11日上午12時左右,中國綠髮會震旦鴉雀保護地·連雲港保護地誌願者周翀收到市民消息,稱在河邊發現一隻受傷吐血的東方白鸛,發現時躺在路邊已經奄奄一息了
  • 天津31隻東方白鸛死亡原因查明 排除禽流感和人為投毒可能
    新華社天津12月3日電(記者黃江林)3日晚,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了近期該市境內31隻東方白鸛死亡原因調查結果,經有關部門和專業機構檢驗,已排除禽流感和人為投毒可能11月21日至25日,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寧車沽和位於天津寧河區境內的清河農場等區域發現31隻東方白鸛因不明原因死亡。事件發生後,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立即聯繫天津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死體進行檢查,死亡原因排除禽流感。經公安機關檢驗,死體和發現地水源樣本中均未檢出有毒物質,排除人為投毒可能。
  • 東營市鳥——東方白鸛
    每年冬春時節,都有數百萬隻候鳥往返經過黃河入海口,並在這裡休憩、覓食、完成補給,場面宏大,蔚為壯觀。1997年4月,國際溼地亞太組織的專家調查組,首次對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內鴴鷸類水鳥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調查,共觀察統計到鴴鷸類水鳥13萬隻。經有關部門測算,每年經過黃河口一帶的鳥類達600餘萬隻。
  • 3隻獲救東方白鸛終於回家
    6月17日,萬年縣梓埠鎮李家村一帶碧空如洗,禾田泛綠,經兩個多月精心救護的3隻東方白鸛幼鳥,緩緩走入田間,經多次展翅、試飛,慢慢融入野外種群,回到了大自然。 東方白鸛是世界瀕危物種,目前野外種群數量約4000隻。3月30日,省電力公司員工對南(昌)樂(平)I回線巡檢時,發現萬年縣農田內高壓鐵塔上有一巢東方白鸛,一隻成鳥已死亡,3隻幼鳥出生不久、生命垂危。
  • 「鬥爭」與和解:1389隻東方白鸛與損失慘重的魚塘主
    一隻東方白鸛一天能吃2斤魚,一百隻鳥一天就能吃掉200斤魚,一千隻鳥就是2000斤魚。按每斤魚4塊錢算,2000斤魚就是8000元。去年,魚塘老闆陳福樂損失了至少幾萬斤魚。他覺得這鳥聰明得可氣又好笑,「東方白鸛知道食物在哪,年年來我這,今年來,明年還來,吃定你了一樣。」
  • 「鬥爭」與和解:1389隻東方白鸛與損失慘重的魚塘主
    全文3498字 閱讀約需6.9分鐘「1389隻鳥。」這是護鳥志願者王建民11月3日清晨在天津統計到的東方白鸛的數量。東方白鸛全球僅3000隻左右,素有「鳥類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去年,一大批東方白鸛也光臨了自家魚塘。以前,大家不是沒嘗試過驅趕,但魚塘面積大、鳥也多,「最少得十個人轟,一人一天工錢兩三百,這就是好幾千塊錢。這邊轟完了,東方白鸛就去那邊了,沒啥用。」這片魚塘的另一位老闆陳福樂有苦難言。這群大鳥有著驚人的食量和破壞力。一隻東方白鸛一天能吃2斤魚,一百隻鳥一天就能吃掉200斤魚,一千隻鳥就是2000斤魚。
  • 三江平原「定居」東方白鸛超千隻 比5年前多一倍
    中新網哈爾濱8月21日電(王廣鑫 王妮娜)「近百隻在中國境內繁殖的東方白鸛在保護區內集群,這是近年出現的最大的東方白鸛本土群落。」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學院教授李曉民說。8月21日,近百隻東方白鸛在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勝利管理站內集群,因為退耕還溼、人工搭建巢穴等措施,今年,中國三江平原「定居」的東方白鸛超過1000隻,數量比5年前多一倍。
  • 數十隻東方白鸛現身鹽城,全球僅存幾千隻
    ,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種群,它們在距離人居地區僅數百米的溼地覓食、嬉戲,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江蘇省海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綜合部助理鄭陽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是今年9月底10月初發現這些東方白鸛的,最開始只有一兩隻,到後來規模最多的時候有三十多隻。
  • 黑龍江三江平原「定居」東方白鸛超千隻,比5年前多一倍
    「近百隻在中國境內繁殖的東方白鸛在保護區內集群,這是近年出現的最大的東方白鸛本土群落。」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學院教授李曉民說。8月21日,近百隻東方白鸛在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勝利管理站內集群,因為退耕還溼、人工搭建巢穴等措施,今年,中國三江平原「定居」的東方白鸛超過1000隻,數量比5年前多一倍。東方白鸛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數量已不足4000隻。當前,世界上東方白鸛的兩大主要繁殖區分別是位於黑龍江流域的我省三江平原和俄羅斯遠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