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晚,「讓候鳥飛」從多個渠道得到確切消息:國家林草局已向天津市規資局下達通知,即將重啟今年冬天32隻東方白鸛不明原因死亡全部個體的死因檢驗(檢測)。這真是一個好消息,大家的呼籲沒有白費!
因為無論重啟檢驗(檢測)的最終結果是否與先前一致,這一世界瀕危物種在接近時間段內、非同一地址、多次發生疑似中毒批量死亡,採用全部個體檢驗(檢測)這一方式,都是正確且必要的,也是幫助天津及更多東方白鸛停歇地的主管部門制定防治預案的重要前提和依據。
為及時重啟檢驗(檢測)的決定點讚!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希望進一步建議,一共探討:
第一,這一次重啟檢驗(檢測),是否可能更換實驗室,或同時有兩到三家實驗室進行同步檢驗或檢測,相互驗證,以避免一家機構重複出現此前檢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紕漏? 當然也很可能此前並沒有紕漏。
第二,對類似由公眾發現和舉報國家級重點保護物種發生疑似中毒死亡案件,應該在其檢驗(檢測)過程中,保障信息透明和公眾參與,應當邀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一級學會加入研究。
因為這不僅有利於得出更為準確的檢驗結果,也是為這一類得到高度公眾關注的突發事件,贏得更多的輿論認可。
遺憾的是,據我們了解,「讓候鳥飛」的戰略合作夥伴中國綠髮會此事發生後,曾三次發函相關方希望獲得此次東方白鸛死亡個體的檢驗樣本,開展基因檢測及檢驗的系列工作,為今後東方白鸛的保護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基礎,同時可以幫助提供更權威的檢驗結果相互印證。然而,儘管負責申請檢驗主體的研究資質和研究能力沒有任何問題,也儘管一再強調取樣檢驗中樣本的時效性特別重要,但至今他們還未得到任何樣品,這是為什麼?
(圖片均為綠會志願者提供)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是國家一級學會,是該領域頂級學術機構,其健康與生物安全工作組更是專門研究野外生物健康與公共生物安全的權威平臺,無論從議題推進還是輿情管理,天津方面不作積極回應都是不妥的。反之更專業、更多樣化的學術機構參與到東方白鸛的保護工作中來,一定會有利於這一物種的保護,一定能幫助到官方委派實驗室完成更多輔佐性的結論驗證。此前的穿山甲系列科學檢測申請,亦是如此,希望相關部門吸取經驗教訓,不要重蹈覆轍。
重啟檢驗(檢測)在即,以上兩點建議,應當也是每一位關注本案的公眾願意看到的,望探討和採納。
文/讓候鳥飛+綠會共創 審/gone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