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魚缸的硝化系統穩定形成,關鍵在水質調理的第二個階段!

2020-11-22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老鄒大叔飼養觀賞魚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我每次去他家總是說他水質調理的不好,沒有達到最佳,他就是很納悶,你總說我水質沒有調理好,原因到底在哪裡?我的魚缸水質已經是非常明亮了啊。

魚缸的水色太亮了,證明硝化系統不完備

其實就差那麼一點點,我指的他的一個魚缸說道,這個魚缸的水質太亮了,如果能夠再暗點就好了,直接把大叔整的有點暈圈了,魚缸水質太亮了也不好?

是的,我們不管魚缸裡有沒有生化過濾系統,即使有一塊濾棉,也有可能達到最佳的水質,也就是說魚缸裡照樣是硝化系統完備的,但是維持的時間不會太長,我們需要不斷的調理,這個我們通過水色是完全能夠看出來的。

但是、可是,如果魚缸的水色過於明亮,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的硝化系統根本沒有建立,或者說生化濾材不夠。

通透的魚缸水色不會是過於明亮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過了,魚缸的水質要經歷三個過程,不算最初的自來水入缸,魚缸水質必經的三個過程就是一濁二亮三通透。

從水質白濁到水質通透,就是魚缸裡硝化細菌形成的過程,如果我們魚缸的水質經過了前期的白濁,那麼就會進入到第二個階段了,在這個階段我們會有那些注意問題呢,如何能夠快速的達到水質通透呢?

如何達到魚缸水質通透?

1、減少有機物,不要大換水

這個階段和魚缸水質白濁期的處理方式就完全不一樣了,在這個階段之前,我們為了處理水質白濁,已經使得缸壁和濾棉具有很大的粘附性,這些粘附的雜質足夠硝化細菌使用了,我們無需太多的有機物了。

這個時候我們是需要減少魚缸裡的大顆粒雜質的,也就是說魚缸的缸底糞便需要及時清除,這個我們可以通過強大的過濾系統和抽底換水來解決,如果在此期間魚缸的缸壁上出現白蒙狀的斑塊粘附物,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一併清除即可。

2、加強生化過濾、添加硝化細菌

只魚缸的物理過濾系統運轉完全正常的情況下,生化過濾在這個時候才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之前魚缸處在水質白濁期,添加任何東西也是多餘,即使是生化濾材也不會發揮任何作用,因為魚缸裡的雜物過多,連氧氣量都不可能有效保證。

而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我們是可以添加質量很好的硝化細菌的,但是如果不添加也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我們只需要嚴格的控制魚缸裡的有機物含量,不要去大幅度換水,改變魚缸的水質即可。

3、觀賞魚的投餵量循序漸進,千萬別冒進

魚缸的水質明亮看似很好,但是極有可能隨時就回到解放前,這個水質還是處在一個模稜兩可的階段,可好也可壞,所以說我們不要因為水質不白濁了就去沾沾自喜,一旦處理不好就要重頭再來。

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不要去盲目的添加新魚更不要去冒進的餵魚,換水量也要掌握適當,基本上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就足夠了。

4、病魚及時隔離

另外還會牽扯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病魚的問題,如果在此期間有些體質較弱的觀賞魚患病,就會對魚缸的水質造成致命性的打擊,對於這種觀賞魚,我們可以進行有效的隔離,以確保魚缸的水質能夠穩定的運行。

5、不要去往魚缸裡添加東西了

除了質量較好的硝化細菌我們可以添加之外,實際上這個做法養魚老道並不贊成,因為假貨太多,至於其他的什麼藥物、試劑、鹽等東西,就沒有必要往魚缸裡添加了,這樣只會阻礙硝化系統的形成速度。

硝化系統自動形成

大約在一個月左右,我們的硝化系統就會穩定的形成了,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或許在一夜之間,我們魚缸水質的顏色突然間就會暗淡下來,即使明亮也不是以前的那種亮度,看起來非常的具有穿透性,這個根本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只有靠我們自己的經驗和眼力了。

為什麼我們的魚缸到了水質明亮期,再不前進一步?

很簡單,就是我們違背了以上的操作,魚缸裡有機物過多、物理過濾不合格、大幅度換水、不斷添加新魚、過量投餵等等原因造成的,真正說是生化濾材不夠用,那還真是小事。

所以說老鄒大叔的金魚缸為什麼很容易就達到了通透的地步,而七彩魚缸始終沒有達到呢?很簡單,大幅度換水和不斷倒缸造成的,這是個飼養觀賞魚的特例,既想讓它們快速生長,又想讓硝化細菌穩定生成,哪有那麼多的好事?

那麼我們從這篇文章和上一篇文章,很容易看出來的一個問題就是,無論在魚缸的水質白濁期還是水質明亮期,我們對於魚缸水質的調理,沒有一個是通過大量換水而得來的。

所以說很多新魚友們動不動看到魚缸水質混濁就去大幅度換水,這個魚缸水質是根本調理不出來的,只會越來越糟糕。

養水二字已經講得很那明白了,魚缸的水質是靠養的,不是靠大幅度換來的。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飼養觀賞魚在水質調理上就不會那麼累了,永遠也不必那麼累。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想要不費力調理魚缸水質,需要知曉自己魚缸的,五個先決條件
    為什麼調理魚缸水質會失敗、這種情況多不多、怎麼才能以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來調理魚缸的水質問題、為什麼有些魚缸的水質會永遠調理不過來?這樣的問題,在新魚友中總是重複、重複,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以至於很多魚友來詢問我,這個事情如果換成是我,我又該如何去做?
  • 如何抓住調理魚缸水質的關鍵點,打造所謂的空氣魚缸?
    很多魚友或者大咖的空氣魚缸,我們不能說沒有生化濾材,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越是大水體的魚缸,水質反而越好調理,越是小魚缸,調理起來就會越難,除非是各種草缸、造景缸,有水草的反硝化作用。所以說,想要把魚缸的水質調理到極致,第一點一定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和必備基礎濾材即可。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以前養魚老道曾經說過,魚缸的水質穩定就是能夠自清,那麼,魚缸的水質不穩定又會有哪些徵兆,如果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水質無法調理了,又該怎麼辦呢? 真正的魚缸水質穩定是不需要再去每次換水額外添加硝化細菌的,之所以我們每次都是需要添加了之後,水質才會清澈,我就不必多解釋了,哪怕就是硝化細菌再起作用,那也證明之前的水質未穩,難道不是嗎? 如果我們添加了之後,硝化系統達到平衡,那麼在下一次換水時,就應該不必再去添加了,為什麼還要每次都要添加呢,不還是水質沒有徹底穩定下來嗎?
  • 養魚反向調理水質很難嗎?初秋季節既要穩定水溫、更要穩定水質
    要不就室內集中恆溫飼養一個階段,躲過這個晝夜溫差較大的季節。魚缸的水質不是換多換少的問題,主要在於穩定、穩定啊除了水溫問題以外,最為重要的還是水質的穩定,如果溫差再大點、觀賞魚的體質再不好,水質一出問題就更壞事了。
  • 新魚缸開缸養水,快速建立硝化系統,掌握這三點很關鍵
    文/家有旺財貓養魚的朋友都知道,新魚缸想要養魚,需要提前進行養水。而養水的同時,還要培養硝化細菌,讓水缸中建立起一個比較穩定的硝化系統。只有建立起了比較完美的硝化系統的魚缸,才能放魚進去養,不然魚兒在裡面很容易養不活。那麼如何才能建立起水缸中的硝化系統呢?新魚缸開缸養水,快速建立硝化系統,掌握這三點很關鍵!第一點:加氧硝化細菌喜歡多氧的環境,它喜歡多氧環境,那麼你就給魚缸加氧,它們繁殖的速度就會更快。
  • 魚缸的硝化系統建立以後,我們可以輕物理重生化!
    因為很多的新魚友,根本無法通過適當的物理和和生化過濾,而把魚缸的水質在很短的時間內保持穩定,各種過濾形式很多,各種濾材的選擇性也很多,觀賞魚的習性和飼養方式也都不是完全形同。在我們幾乎是一問三不知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人可以根據以上的各種不同,給大家總結一個完全適用的規律或者各種濾材的選擇性與參數,所以說實實在在的去困水和抽底換水,永遠是能夠快速解決魚缸水質,形成穩定的硝化系統的唯一捷徑。
  • 魚缸水質不穩定,就從以下方面找原因,再著急也是沒有用的
    很多魚友一直在詢問為什麼自己的魚缸水質永遠不穩定,不是有過多的各種氣泡和雜質,就是底部糞便殘留過多,再不就是水質白濁無法處理。事實上,養魚老道也確實不明白,為什麼很多新魚友的水質永遠不能穩定?對於這個事情我也很好奇,因為這是多麼簡單而又容易處理的問題?
  • 魚缸水混有妙招,專治各種水混,調理魚缸水質
    魚缸水質渾濁原因1、實際操作中,清洗了過量的濾材時,魚缸會因為水質暫時波動,出現水渾濁的現象。在過濾完善的缸裡,這種渾水不應該超過24小時。2、化學物質添加不當,比如營養劑、淨水劑、高錳酸鉀之類,量多了也會導致水體渾濁,因此不要隨隨便便就下藥,這樣對魚沒有好處。
  • 既然硝化細菌不清水,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建立水質才能清澈呢?
    但是硝化細菌根本起不到清水的作用啊,它們只是可以淨化水中的毒素,淨化和澄清完全是兩回事,可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趨於完善,魚缸的水質才能夠在相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清澈通透呢,這不是很矛盾嗎?這是今天一位魚友對養魚老道提出的問題,事實也確實如此,硝化細菌既不會去吃掉有機物,也不會去過濾掉有機物,但是我們卻會驚奇的發現,只有在硝化系統穩定之後,即使我們偶爾過量的餵食,魚缸裡出現短暫的渾濁,不過很快的就會恢復澄清,原因到底在哪?
  • 魚缸的硝化系統良好,為什麼水質還會變混濁?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上個周五,我在老鄒大叔家拍了兩缸七彩神仙餵食的視頻,兩缸水質都達到了空氣魚缸的效果,但是當時在視頻中我就說過,他那樣子餵食豐年蝦的方法是不行的,少量的還可以大量的投餵水質肯定會出問題。
  • 魚缸的硝化系統真的會崩潰嗎,我怎麼感覺越來越不對勁?
    無論你是下藥、還是殺菌燈、還是斷電或者缺氧,甚至於水質敗壞,只要是我們的硝化系統已經正常運轉過一個階段,遇到以上的任何問題,我們及時的去採取措施的話,硝化細菌都能在短時間內很快就恢復,除非我們的處理方法太笨蛋了。
  • 普通魚友調理觀賞魚缸水質的基本功,詳細操作步驟!
    一、困水三天是基礎,五天是保證關於這個問題養魚老道解釋過多次,如果我們是新缸、新魚,敬請大家記住了,至少我們要困水三天,這樣有助於我們快速的調理魚缸水質,如果一個月之後,我們的觀賞魚飼養狀態良好,少量換水可以不必困水,這個也要視飼養的觀賞魚品種而異。
  • 調理好魚缸水質,是養魚最初級的水平,不要把它看得多麼高深
    魚缸的水質永遠調理不好,一直是很多新魚友最為頭疼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基本點就在於四個字:飼養密度其他的任何話都是多餘。一個魚缸裡哪怕有三五條小草金,只要是水清魚亮,我們欣賞起來就會格外的舒心,如果反過來看,即使一個魚缸裡熙熙攘攘的有很多品種的觀賞魚,魚兒患病、水質永遠處在白濁期那個初級階段,我們欣賞的還有什麼意義,飼養的還有什麼樂趣?到底是去忙於給魚治病,還是忙於換水或者增加過濾呢?
  • 魚缸的水質一旦徹底穩定,底部少量糞便殘留,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而在水質穩定了以後,如果魚缸裡有糞便殘留,我們一定要及時清除,以免敗壞水質。如果我們在觀賞魚的入缸初期,不去添加任何亂七八糟的東西,按照這個方法去做的話,它就沒有調理不明白的魚缸水質。我在前幾天倒缸的三缸觀賞魚,目前水質已經全部恢復正常,時間也就是不到一周。
  • 魚缸水質的4個指標,了解這些,很多水質問題迎刃而解
    本期是新手養魚不死魚系列的第四期,老孫主要和大家聊一聊,如何精準地了解我們的魚缸水質情況,下期老孫會給大家分享,水質超標的幾種合理解決方案。老孫魚缸中正在吃飯的金魚我往期中無數次提到,讓新手朋友們重視養魚先養水的理念,新手養魚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極端點說,99%都是因為水質出了問題。
  • 沒有強大過濾系統,魚缸底部雜物如何去除,怎樣保證魚缸水質?
    主要的問題還是一個飼養密度和水質穩定性反反覆覆說過多少次了,無論我們的魚缸底部殘留糞便有多少,那只會是在某一個階段裡出現的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一個魚缸整體水質的率先穩定。很多魚友總是根本不去注意選魚,根本不去注意養水,魚缸裡的觀賞魚數量又過多,魚兒下到魚缸裡水質就出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再去想如何調理,晚了,光是治療魚病就夠我們自己喝一壺的了,哪裡還有那個精力去處理其他的問題?
  • 為什麼說開缸初期,魚缸糞便需要抽取,水質穩定後不必去管它呢?
    而在水質穩定了以後,如果魚缸裡有糞便殘留,我們一定要及時清除,以免敗壞水質。如果我們在觀賞魚的入缸初期,不去添加任何亂七八糟的東西,按照這個方法去做的話,它就沒有調理不明白的魚缸水質。我在前幾天倒缸的三缸觀賞魚,目前水質已經全部恢復正常,時間也就是不到一周。
  • 一米二的魚缸飼養三條二十釐米的錦鯉,水質怎麼還搞不清?
    比如說我最近連續遇到了兩位魚友,飼養的觀賞魚密度並不大,投餵量也不多,如果是開缸初期,水質白濁還可以理解。但是他們大多已經飼養了半個多月甚至時間更長,其中有上濾魚缸也有下濾魚缸,但是魚缸水質卻始終也調理不好,原因到底在哪裡?
  • 邊養水邊養魚的操作方法,會導致魚兒入缸七天後,水質中毒嗎?
    不對啊,我的魚缸提前養水20天了,況且裡面還有兩條清道夫,是不是硝化系統已經提前建立了?有的魚友會說了,不對啊,我的這兩個魚缸,之前都有放置了清道夫的,畢竟它們也會有一定的排洩物,有助於提前形成一定的硝化細菌,因此,硝化系統應該慢慢完備了。可是事實上呢?
  • 調理魚缸水質一大誤區,過濾棉和濾材全部成了防雨綢,根本不吸水
    天天講水質,可是很多魚友就是調理不到位,不是這個原因就是那個毛病的,找來找去,永遠找不到那個點子上,其實這個點很簡單,就是文章標題的那句話:我們的過濾棉和濾材,全部成了防雨綢,根本不吸水。而有的魚缸,隨著觀賞魚的體型增大、水體的增加,就需要設置上濾或者下濾,這種情況,有些時候我們想要兩頭都顧及,怕是有所難度,但是主要的問題,還是在飼養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