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古代,巫女必須是一個特別純潔女孩才可以,因為巫女另外一種意思則是代表著「神的妻子」。所以擔任巫女的女孩必須是未婚,而且還要保持處子之身。
據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航空的航班數大幅減少,工作量也相應減少。而日本神社的巫女職位因應聘人數減少面臨人手不足的困境。為了幫助神社渡過難關,日本航空派遣了17名女性工作人員前往接受培訓,她們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在這裡擔任巫女,解決年末年初參拜高峰期的人手不足問題。日本動漫作品中, 經常會出現巫女角色或巫女元素。那麼,巫女是幹什麼的?還要從日本巫女的起源說起。
概念
日本的巫女,又稱神子,按照日本巫女的定義,巫女是作為連結凡人與神的紐帶,她們的工作內容就是傳達神的意思。
與西方國家的「女巫」截然不同,西方女巫大多都是代表著邪惡,而日本巫女卻象徵著正義。在西方神話小說中,女巫一般是長相醜陋,渾身都是垃圾,還喜歡搞惡作劇;但是日本巫女則是另外一種情況,日本的巫女一般來說衣著打扮特別的清新脫俗,整體的會給人一種自帶仙氣的視覺效果。
到了現代,巫女仍然是日本的重要職業,在神道活動中,主要擔任著祈禱、驅邪、祭祀等職務。在現代,想要成為巫女早已沒有什麼嚴格限制,但是傳統上,巫女一直是清新、神聖、無垢、傳統、古典的形象。再配上那典雅的巫女服,使得現代巫女也有著一種特殊的魅力。
起源
日本地處地震多發地帶,但由於封建迷信多自然崇拜,大家對於地震又找不到什麼科學依據,於是人們就普遍認為地震是一種天神表達震怒的方式,他們認為是因為自己或有人不夠虔誠不夠聽話才會引發神的震動。
由於日本文化裡面信奉太陽(這從現在日本國旗中可以看出來),所以巫女又被稱之為「太陽女神」。如果國家有了大型的祭祀,或者需要聯繫神表達一下自己希望的話,巫女就會出來主持。
選拔條件
既然是神聖職業,那在古代日本自然並不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來做巫女的,按照相關規定,巫女必須是一個特別純潔女孩才可以,因為巫女另外一種意思則是代表著「神的妻子」。所以擔任巫女的女孩必須是未婚,而且還要保持處子之身。而除此之外,還需要保證的一點就是,她們得相貌上等、性格溫和,這也並不難理解,畢竟給神找妻子自然不可能找那些長相醜陋或者說看起來粗鄙之人。
當然了,以上只是一些基本條件,最為重要的條件還是要具備「與神通靈」的能力。因為巫女畢竟是要與神溝通的,無法通靈的女子即便符合其他條件,肯定也是無法被選為巫女的。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就會問,那人們是如何判斷巫女能不能與神通靈呢?我們都知道作為與神有密切關係的人,身上必定有特別之處,而表現在日本巫女身上,就是需要擁有一些「靈力」,當然了這裡的「靈力」,並不是電影或者動漫裡傳的那麼玄乎,只是會一些特殊的技能。
藤原明衡曾在《新猿樂記》中有記載:「四御許者覡女也, 佔卜、神遊、寄弦、口寄之上手也。」從中可以看出,會一些佔卜,祭祀歌曲、舞蹈,還有一些相應的祭祀過程即可,而這些其實都是可以後天培訓出來的。
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巫女雖然身份高貴,但在巫女這個階層內部也依舊是存在社會階層,最高層次的巫女必須是出自於皇宮中的女子才有資格擔任,這個級別的巫女有一個名字叫做齋王。成為齋王之後,則有權力指揮天下巫女按照她的命令幹活,比如說大家共同祭祀召見神靈等。而且巫女也不一定做一輩子的巫女,往往可以在達到一定年限之後,可以還俗繼續過普通人的生活。
巫女的演變
不過隨著後來民智開啟,日本民眾對自然認知不斷增強,巫女的地位也開始不斷的下降。而社會影響力的衰弱,則導致她們為了生存不得不開始從事自己職業之外的工作,而這些職業多與旅遊、藝術相關。比如說這些巫女都會跳舞,而且服裝也看起來自帶仙氣,所以她們的舞蹈也就美輪美奐,具有很高的欣賞性。
而她們除了跳舞,還會幫助神社打理主持祭祀的活動,這有點像是各省市裡面的主持或者工作人員。當然如果換一種視角來看的話,他們與一些旅遊景點中寺廟裡的主持在某種層面上來看也是極其相似。
總之,巫女如今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已經與日本旅遊文化融為一體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