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題:香港「入行」將為亞投行實現全球合作共贏搭建新平臺
新華社記者 齊湘輝 趙博 韓潔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23日宣布「擴容」,香港的加入格外引人注目。權威專家24日分析指出,香港憑藉其在區位、金融、人才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可為亞投行實現全球合作多贏和互聯互通搭建全新平臺。
「亞投行不是一個孤立的全球經濟治理機構,更不是既有多邊開發銀行的競爭者,而是為了實現全球合作多贏和互聯互通的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張敬偉表示,亞投行看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當亞投行著重於構建全球性金融治理新秩序時,香港將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香港的歷史地位及其在亞洲地區金融市場發揮的作用來看,亞投行選擇香港作為新的成員並給予特別安排,符合香港在金融市場中的地位,也符合亞投行多邊開發機構的身份。
亞投行的宗旨之一是「通過在基礎設施及其他生產性領域的投資,促進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財富並改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早前曾表示,亞投行計劃在合適的時候發行債券,支持基建融資。「作為世界級的金融中心,香港擁有穩健的商業基建及成熟且活躍的資本市場,亞投行在發債時必定考慮利用香港在這方面的專長。」
專家認為,香港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能勝任區域投融資中心的重要角色。陸紅軍分析說,香港加入亞投行後,可以為其提供全新的融資平臺、資本管理平臺、區域營運中心和專門人才配置中心。
「各大銀行機構都在香港設有機構,在銀團組織方面有優勢。香港未來有望發揮所長參與借貸、集資和發債等亞投行資金調動的運作,在風險管理角度也可以減低投資方風險。」陸紅軍說。
一般而言,基礎設施建設是中長期投入項目,回報周期長。而香港在資本管理方面有很大優勢,擁有各種專門人才,既可以幫助持有者投資好的產品,也可以建立起有效的退出機制。
陸紅軍還指出,香港中介、金融服務、評級、法律等機構人才齊全,可以為亞投行提供強有力的專業人才保障。
張敬偉認為,香港加入亞投行後,除了給亞投行提供金融治理、商業基建和資本市場運作的經驗,也將增強亞投行管理機制的開放性,提升亞投行的運營效率。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王紅續表示,香港面向內地和世界的最大「抓手」就是「一帶一路」。香港可以成為亞投行的募資來源地,同時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發揮獨特優勢,提高其金融戰略地位。
中銀香港分析認為,香港有望成為亞投行在海外的主要營運中心,未來會有更多中資企業以香港作為跳板,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目前內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額約為1萬億美元,預料10年後將達到2.6萬億美元,香港將從中獲得更多的貿易融資尤其是離岸貿易融資的機會。
「香港還可扮演跨文化金融研發中心的重要角色。」陸紅軍說,香港近年來積極致力於推廣伊斯蘭金融服務,發售的伊斯蘭債券產品獲得全球投資者踴躍認購。而「一帶一路」沿線涵蓋不少伊斯蘭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項目又是注重實體經濟的伊斯蘭金融機構最為鍾愛的投資標的。「香港的加入無疑將助力亞投行加速拓展相關債券及融資業務,在項目對接、產品設計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專家們表示,香港成為亞投行成員之後,可以預見,亞投行將利用香港豐富的融資和資產管理經驗、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更好地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為發展中國家持續發展提供幫助,為實現全球合作共贏搭建全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