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69年,泰國今年將再度舉行泰王加冕典禮,重頭戲是4日的加冕儀式及5日的王室遊行;泰王在加冕典禮中將用灌頂聖水沐浴並接收八方聖水,象徵獲得治理國家的正當性。
目前泰國屬節基王朝,始自1782年拉瑪一世在曼谷建城,2016年,已故泰王蒲美蓬也就是拉瑪九世駕崩,同年12月由他的兒子哇集拉隆功繼位為拉瑪十世。
蒲美蓬1946年繼位,1950年加冕,因此這是泰國久違69年後再度舉行加冕典禮。泰國政府斥資約10億泰銖準備這場大典,可能有不少泰國人這輩子只會看到這次加冕典禮,曼谷從2日到6日將封閉大皇宮周邊道路,泰國政府預估將會有近20萬人湧進曼谷,觀看難得一見的王室遊行。
泰國全國總動員,報名當義工者超過500萬人,從清掃街道到栽植花草,民眾積極參與各項準備工作。
哇集拉隆功的加冕典禮預計5月4到6日登場,不過加冕典禮的前置作業很早就展開,因為水在佛教儀式中有重要的地位,前置作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從泰國各地汲取聖水,做為加冕儀式中泰王沐浴淨身用的灌頂聖水,以及象徵治國正當性的八方聖水。
灌頂聖水取水的地點包括5條河和4個聖池,5條河為邦加公河、帕薩河、湄南河、叻丕河和佛丕河;4聖池則都位於離曼谷不遠的素攀武裡府。八方聖水的取水地則遍布全泰國76個府、107個地點。
各地汲取的水會先在當地的佛寺進行加持儀式,成為準聖水,運送到位在曼谷的內政部,再移至王室重地蘇泰寺舉行聖水混合儀式,由總理帕拉育和高齡90歲的第20任僧王頌德帕摩訶穆尼翁共同把各地的準聖水混合在一起,製成最後的灌頂聖水,象徵世俗與宗教界的結合。
4日是加冕典禮的重頭戲,泰王在大皇宮內用灌頂聖水沐浴淨身之後,再坐在代表羅盤8個方向的的八角王座上,由公主詩琳通、帕拉育、國會議長蓬碧、最高法院院長齊普、婆羅門祭司等人獻上八方聖水,象徵泰王獲得治理國家的正當性。
最重要五大聖物將亮相
這次的加冕儀式,鮮少亮相的王室聖物也將呈現在世人眼前,其中最重要的5大聖物包括王冠、王劍、權杖、王扇和犛尾拂塵、王履,特別引人注目。
在聖水儀式後,婆羅門祭司將獻上刻有泰王頭銜和星座的金箔紙,以及刻有泰國國徽迦樓羅和泰王名字的王璽,王璽一般用在憲法、王室諭令和緊急命令。
婆羅門祭司接著再獻上28樣泰國王室聖物,這28項王室聖物自拉瑪一世流傳至今,多用黃金、鑽石以及各種寶石打造,象徵泰王至高無上的權力。
最重要的5大聖物中,象徵勝利的王冠由黃金和9顆貴重寶石打造,重約7.3公斤,原本王冠與其他聖物的地位一樣,但到了拉瑪四世時,決定效法歐洲王室,當國王戴上了王冠,才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從那之後,王冠就成為王室最重要的聖物。
在獻上王冠之後,婆羅門祭司接著獻上象徵治理智慧的王劍,根據傳說,這是1784年一個漁夫在柬埔寨暹粒的湖底發現的劍,當時的高棉國王將此劍獻給拉瑪一世。
權杖則是由泰國聖樹之一的節果決明木製成,外面鍍上黃金,代表權杖引領國王用公平和正義治理國家的腳步。
王扇和犛尾拂塵象徵國王有能力消除厄運,王扇由棕櫚葉製成,邊框鑲上黃金;犛尾拂塵最早是由犛牛的尾巴毛製成,不過到拉瑪四世時,改用白象尾巴的毛,而這做法就延續至今。
五大聖物的最後一項王履,則將由婆羅門祭司在典禮中幫泰王穿上。王履的形式是後面無跟的鞋子,長29公分、寬12公分,塗上金漆,鞋面鑲有翠玉和鋯石,鞋底則是紅色絲絨,由於王履相當重,就象徵了國王對國家的責任。
王履的由來是印度神話羅摩衍那,原本應該繼位國王的羅摩王子退隱山林,繼位國王的婆羅多王子跑到山林中要羅摩回去當國王,羅摩拒絕,婆羅多因此把羅摩的鞋子放在王冠上象徵王權,代表他只是代王行政。
泰國文化深受印度神話影響,拉瑪一世因此根據這個神話把王履放入王室聖物中。
5日早上哇集拉隆功將冊封王室成員,下午則將有王室遊行,哇集拉隆功屆時將坐在轎上,和遊行隊伍繞行曼谷大皇宮周邊區域,並前往屈波汪僧皇寺、雲石寺和臥佛寺禮佛。
6日哇集拉隆功除了接見各國來訪的使節團外,下午將站在大皇宮的陽臺上,向泰國民眾揮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