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條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嗎?
這個白色小天使
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
昨日
該中華白海豚已被確認不幸死亡
11月16日晚,
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
被運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
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
海豚被打撈上岸。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攝
16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
《惠州日報》和惠州頭條APP日前報導了一條中華白海豚在東江博羅段出現的消息。16日14時許,釣魚愛好者嵇家興前往東江博羅段尋找。「我之前看到新聞報導,就一直在關注,希望能親眼見到。」根據中華白海豚的遊弋方向,他驅車沿岸尋找。到了16時許,他在東江潼湖段看到了該海豚疑似靠岸擱淺,肚皮翻起來了。長期關注漁業的他,對魚兒的救助有所了解。於是,他和朋友一起將它翻起並推回東江,希望能順利脫險。
工作人員將死亡海豚打撈上岸。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攝
「它吐了一口血,又遊向江中心。」嵇家興說,大約過了20分鐘就海豚又遊回來再次擱淺,他就和朋友在現場守護,然後打電話報警。隨後,市農業農村部門,仲愷和博羅的農業農村、公安部門相繼趕赴現場。
死亡海豚被打撈至岸邊。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攝
據現場的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專家介紹, 中華白海豚是群居性動物,脫離群體單體逆江而來,身體可能出了問題。目前,成年中華白海豚淡水擱淺,尚未有救助成功的案例。
確認該海豚死亡後,在附近村民及漁民的協助下,工作人員開始打撈。大家小心翼翼,擔心弄壞海豚屍體,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將其打撈上岸。現場專家根據海豚屍體初步判斷,該中華白海豚為成年雌性,身長2米多。
死亡海豚被打撈上岸。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攝
目前,該中華白海豚被運往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並進行進一步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9月,曾有網友發帖稱在市區和博羅交匯處的惠州劍潭水利樞紐工程看見有中華白海豚在水中跳躍。經漁政工作人員到現場辨認,確為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作為珍稀海洋哺乳類動物,有「海上大熊貓」、「海上國寶」的美譽,其進化史、生活史、生理和生態特徵都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瀕危(EN)、《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級等。
中國的最早的發現紀錄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據網上資料整理)
來源:惠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