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想打「臺灣牌」?經濟對話是作秀,打壓中國大陸才是真實目的
臺灣貿易與投資被「邊緣化」促使開展「臺美經濟對話」當臺灣地區被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排除在外後,臺灣經濟可能面臨「邊緣化」的危機。臺灣地區是小型經濟體,主要以出口型經濟為主,還需要配合世界的資源和市場發展經濟,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產品出口地,而民進黨當局卻推行「新南向政策」,進而試圖擺脫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不料RCEP的實施導致臺灣地區開始擔憂在貿易與投資這兩方面被「邊緣化」。
-
「臺灣不能想賺大陸人的錢,又要罵大陸!」
編輯:拾遺 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大陸和臺灣之間的關係一直比較微妙,對於臺灣的某些政客來說,其一方面指責大陸不夠好,想要以權謀「獨」;另一方面臺灣又依靠大陸發展經濟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事實上,臺灣依靠大陸,大陸也需要臺灣,兩岸經貿相互依賴才是真相。 首先,大陸市場對臺灣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自本世紀初兩岸先後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兩岸貿易規模迅速擴張,大陸開始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據統計,2020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佔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的5.4%。其中,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高達1277.3億美元。
-
2020是統一臺灣關鍵點?臺嘉賓與大陸專家激烈討論
原標題:今天上午,環球時報年會臺灣嘉賓與大陸專家展開激烈討論今天(12月21日),《環球時報》2020年年會在北京舉行。百餘位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輿論界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出席本次年會。王在希尤其談到,現在民進黨配合美國的對華遏制戰略,支持「港獨分子」鬧事,不斷給大陸製造麻煩,這樣最終將迫使大陸不得不下決心實現祖國統一,解決臺灣問題。歷史證明,隨著中國的發展強大,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則認為,問題的重點其實是美國。
-
畢殿龍:中國臺灣專家為何為大陸約談馬雲暫停螞蟻金服上市叫好
看了臺灣一檔政論節目上,著名財經專家、評論員雷倩等的評論用很簡單的語言就解釋的很清楚在場的幾個專家普遍為大陸嚴謹的行業管理叫好。認為螞蟻金服的確應該加強管理!因為它們的確是讓政府民眾背負極大風險、讓自己利益最大化。中國政府對螞蟻金服的監管符合國際金融同行通行做法。螞蟻金服招股書標榜。雷倩分析其實已經背離了這樣普惠的原則。
-
深綠鍾年晃不意外 沒有祖國大陸 臺灣經濟早就垮了
深綠名嘴鍾年晃說大陸依靠臺灣真的是太搞笑了,真的人一綠都是黑白講顛倒是非,但無奈的就是臺灣民眾都得被繼續愚弄下去,只見更多的臺灣中老年人因為看了這些顛倒是非的節目誤認大陸,無形中對大陸造成許多誤解和醜化,使得兩岸民間之間心更遠,這些電視臺和深綠名嘴必須負百分百責任。
-
以軍事對抗大陸?美國推出「豪豬理論」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美國對於中國一直都虎視眈眈,甚至一旦遇到任何能夠削弱中國軍事力量的事情,都會非常積極。近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發言表示反對中國大陸以任何武力的方式「奪取」臺灣,甚至認為臺灣應該在軍事方面將自己變成一隻「豪豬」。以軍事對抗大陸?美國推出「豪豬理論」對於美國的這種理論,不少美國專家認為,只有中國大陸和臺灣發生爭執,才會不斷的削弱其軍事力量。
-
臺媒:萬一真的激怒大陸,對臺灣來個經濟封鎖,臺灣吃得消嗎?
12月9日,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將在臺北、廈門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兩岸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將與會,商討如何緊抓大陸「十四五」規劃機遇,見證並推動兩岸產業不斷走向深化。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不僅沒有消減,反而愈來愈大。
-
被美國拉進「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的臺灣
,真正的目的在於降低對紅色供應鏈的依賴,建立替代性的非紅供應鏈」,就川普政府這幾年的國際戰略與應對策略來說,美國意圖藉由軍事外交聯盟與經濟繁榮網絡的連結,來與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抗衡、競逐。例如美國發起有「亞洲版小北約」之稱的「四方同盟」(QUAD),就是美日澳與印度的結盟,通過推動與印度的「經濟繁榮網絡」,希望降低中國大陸這些年來對於南亞地區如斯裡蘭卡或馬爾地夫的影響力。
-
臺灣經濟成績第一?綠媒一番言辭令人側目!
目前,中國正遭受著來自日本、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印度等國的戰略壓力,這些國家儼然把挑釁中國當成了提升國際存在感的手段。在這種背景下,連一向親近中國的菲律賓也喊出了,一旦南海發生衝突,菲律賓必將參戰的口號。且不管這個口號是不是在刻意取悅美國人,但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有些國家確實開始站隊了。
-
綠營名嘴揚言:臺灣不需要大陸,而大陸依賴臺灣
深綠名嘴鍾年晃說大陸依靠臺灣真的是太搞笑了,真的人一綠都是黑白講顛倒是非,但無奈的就是臺灣民眾都得被繼續愚弄下去,只見更多的臺灣中老年人因為看了這些顛倒是非的節目誤認大陸,無形中對大陸造成許多誤解和醜化,使得兩岸民間之間心更遠,這些電視臺和深綠名嘴必須負百分百責任。
-
民進黨當局叫囂「臺灣已獨立」,大陸「武統」臺灣機會大嗎?
作者:筱雅自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大陸一直尋求機會與臺灣進行和平統一問題的討論。有一段時間幾乎達成共識,但是由於美國方面從中作梗,直到如今兩岸依舊沒有達成共識。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大陸與臺灣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員上都有著日益親密的來往。
-
「脫中」後經濟更好?陳亭妃:臺灣不再「依賴」大陸
但民進黨當局不僅沒有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反而還藉此賣可憐「人設」,同時大肆抨擊大陸。除此之外,一些「敵視」中國大陸的國家也開始趁機挑撥兩岸關係。臺灣經濟增長因 「脫中」政策?近日,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這一年時間裡,由於兩岸之間出現「對抗」局面,臺灣終於「擺脫」了大陸,而這一變化,也讓臺灣地區的經濟得到大幅增長。
-
民進黨稱大陸經濟「全靠」臺灣
民進黨當局的打臉眾所周知,2020年全球經濟都因為新冠疫情而造成了嚴重的衝擊,臺灣也無法獨善其身。而民進黨當局對外吹噓他們經濟成就的發展恰恰是他們不敢對外宣稱的事實真相。2020年臺灣經濟發展當中有許多是民進黨當局無法對外宣傳的秘密。
-
臺灣「好日子」要到頭了!
導讀:回首2020年的臺灣,聯想到的只有八個大字:「臺獨」喧囂,臺灣落寞。在2020年,民進黨甘願成為美國的「看門狗」,為了向美國表示誠意,開放進口美國萊豬,購買美國軍用武器,配合川普一再挑釁中國大陸,「臺獨」行為一度讓兩岸關係降低到冰點。
-
臺灣專家又秀「智商」稱:大陸人經濟不好借酒澆愁導致五糧液大漲
嘉賓大秀「智商」稱:大陸人經濟不好借酒澆愁,導致五糧液大漲日前,臺灣一檔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脫口而出「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引發熱議。這個「榨菜」梗還沒過去,又一個新梗出來了!那就是「大陸人經濟不好借酒澆愁 導致五糧液大漲」!
-
2021年,提振消費需求是中國經濟的當務之急
在此情況下,無論是需求側改革還是需求側管理,都要通過深化改革來提振傳統需求,並在此基礎上探索新方法,創造新需求。實際上,消費需求下降並非僅因疫情所導致,自2008年起中國的幸福增速就進入緩慢下行的通道,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增速來看,從最高點的23.3%逐步下降到10%以下,疫情前的2019年一度跌至7.2%的低位。
-
臺灣學大陸搞島內「雙循環」?專家:不如參與到大陸「雙循環」謀發展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倪浩】11月15日,中國等15國籤署全球最大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導致目前尚未被任何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接受,且「新南向」政策效果不明顯的臺灣無比失落。而此時,島內有聲音提出有必要向大陸學習,臺灣也應探討在島內實施經濟「雙循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