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的「怪癖」,當做毛病糾正,也許這正是「天才」的表現

2020-12-05 90育兒

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孩子有很多異常的舉動,作為父母,擔心孩子舉止與常人不同,以為孩子是某方面的問題或者缺陷,便會嚴厲地糾正孩子的異常舉動。

但據研究,孩子的一些異常舉動可能是孩子天賦的表現,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記憶力特別差,但這正是他天才的一個表現。孩子的很多怪癖,有時候正是他智商高,或者在某方面有超出常人天賦的表現,家長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視孩子的一些奇怪現象,也許你的孩子就是個偉人呢!

貝多芬拉小時候拉提琴,老師們覺得他非常笨,絕對不可能是作家!愛迪生小時候反應很慢,老師認為學習能力不夠。愛因斯坦小時候記憶力差,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達爾文在自傳裡透露,所有老師認為我資質平庸,與聰明不沾邊。後來貝多芬成為了著名的音樂家,一生創作一百多部作品!愛迪生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 發明了造福人類的電燈!愛因斯坦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創造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說!達爾文成為生物學家,創造了進化論學說!

孩子小時候有些奇怪的現象,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點異於常人,一定不要輕視孩子的這些現象,可能正是孩子天賦的體現,更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

一、孩子哪些方面的怪癖可能是天才的表現

1、喜歡觀察新鮮和移動的事物

孩子喜歡觀察新鮮的事物,或者對移動的東西感興趣,說明孩子的觀察能力強,對新事物和事物的變化敏感,能夠捕捉到事物的異樣現象。這正是孩子難得的對外界世界的洞察力,發現新事物的能力,很多孩子可能會觀察到連成人都注意不到的細節,這意味著孩子可能具有著難得的天賦哦。

2、喜歡看著東西發呆

孩子常常看著東西發呆,說明孩子可能正在思考,喜歡發呆的孩子有自己的內部世界,並且不懶惰於思索,追求真理。這可能是孩子難得的能力和素質,也是孩子智商的體現,長期發呆思考的孩子可能會創造出難以想像的真理哦。

3、對外部世界敏感

有的孩子對周圍的世界異常敏感,常常身邊細微的變化或者人事都會給孩子帶來敏銳的感官,而產生一些獨特細膩的心理反應。對周圍世界敏感的孩子常常會表現出膽小、謹慎等性格特點,具有敏銳的直覺,有的還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喜歡獨處。

如果孩子有這些現象,並不一定是孩子的性格產生問題,可能這是他高智商以及天賦的表現。

4、在某些常人都能做到的方面特別差勁

孩子不按常理出牌,可能在一些方面會表現得特別差勁,而正常的孩子一般在這些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或者稍微努力就可以達到,可如果你的孩子總是做不好,可能暗藏著他的天賦喲!

比如很多正常孩子覺得簡單的事情,而高智商或者有天賦的孩子往往不會把智力用在這些方面,所以導致孩子總是做不好!像孩子記憶力特別差,那可能是孩子的思維世界太複雜了,腦袋中佔據了很多東西,記憶功能無瑕分配到每一個簡單的事物,以至於反應遲鈍、記憶不靈光、記不住東西、記錯事物等問題。

也有些孩子,成績特別不好,甚至及格分都拿不到,可在別的方面卻具有著很強的能力。

如此等等,如果你的孩子在正常方面表現得十分差勁,甚至有些奇怪,家長最好檢查一下孩子是不是有未被發現的天賦。

二、面對孩子的怪癖,家長該怎麼辦

發現孩子的怪癖以後,家長們千萬不要打斷孩子!不要強行糾正孩子!不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變回正常!

因為孩子的怪癖可能正是他天賦的表現,家長們打斷和糾正、指責孩子會斷送孩子維持其天賦的行為習慣,也會因為你的打斷而使孩子心理和身體都極不舒服,因為孩子喜歡沉浸在這些怪癖中,只有沉浸在其中孩子才會感受到身心的舒暢,而強行扭轉只會壓抑孩子的性情,讓孩子彆扭的去做自己不願意、不適合的事物,將來也會活得平庸和不幸福。

在面對孩子的怪癖時,家長一定不要嚴厲地幹預,否則孩子可能會畏懼自己原有的癖好,再也不敢嘗試。家長們要多留意觀察孩子,分析孩子其它方面的表現,綜合判斷孩子是否是性格問題還是藏有天份。只要孩子的怪癖不是過於產生影響,家長最好尊重孩子的特殊癖好,並多參與其中了解孩子的真實世界,引導孩子發揮其天賦和優勢。

三、怪癖的孩子可能具備哪些天賦

1、發明創造

很多偉大的發明家之所以能創造奇蹟,正是基於其與眾不同的行為和智力、思考方式,對世界的觀察與理解,以及必須得到真理的性格特質。孩子的怪癖可能正是這些性格素質的綜合體現,發明的根源是創新,而怪癖也說明孩子的獨特,這正好是創新所需要的不追隨常人的精神和性格潛質。所以,怪癖的孩子極有可能是發明創造的天才。

2、想像創作

很多藝術創作之所以卓越而成就非凡,是因為創作者豐富超越的想像能力,而通常想像力豐富的孩子往往有很多奇怪的行為舉止,因為他的世界比常人豐富有趣,導致孩子的很多反應異於常人。甚至敏感、膽小等現象,可能正是孩子想像力的表現。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某些現象,才不會錯失孩子的天份。

3、思考洞察

思想家為了追求真理,總是持之以恆地探索,而超凡的洞察力也能給思想提供素材和契機,孩子喜歡發呆,喜歡思考,或是洞察能力強,一定忽視孩子所具有的天賦能力。真理都是從思想中得出的,孩子的怪癖也可能是孩子喜歡思考,喜歡洞察的反應。

4、特殊領域

孩子在某些領域有天賦,或十分擅長,往往也會在某些方面表現得異常差勁,如果孩子異於常人般做不好某些事,家長要觀察是不是孩子對另外事物比較熱衷,因為這些領域的特殊能力,佔據了孩子足夠的智力和興趣,所以才會在別的方面表現差勁。如果是這樣,就讓孩子充分發揮他的特長吧。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時不時地發現孩子的怪癖,那就試著探索一下孩子的內部世界和暗藏的天份吧,不要著急打斷孩子,家長們一定要找準正確的引導方式,可能因為你的打斷毀滅一個孩子的天份,也可能因為你的引導成就一個偉大的人物。

好物推薦:很多父母不知道寶寶的啟蒙教育應該做些什麼,更不知道從哪入手,就去報一些早教班,父母去看看很多時候早教班其實是教父母怎麼給孩子做啟蒙教育,而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做一些遊戲,而這種事情,買點教具我們自己也能陪孩子做。

相關焦點

  • 智商高的孩子,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很多的天才小時候都有很多「怪癖」行為,可能家長都無法理解孩子,甚至還抱怨自己的孩子缺點多,但是老話說得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所以,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難以接受的「怪癖」時,家長先不要著急糾正,沒準你能培養出一個小天才呢!
  • 「準天才」的孩子,會有這3種「怪癖」,父母要學會識別
    由此可見,有些孩子的「怪癖」,可能並不是「怪癖」,而是一種高智商的表現,如果父母不能識別,那麼很有可能會把孩子「扼殺」的搖籃裡。「準天才」的孩子,會有這3種「怪癖」1)對陌生環境和人異常的敏感有些父母會發現,當帶孩子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時,孩子會有異常的情緒,比如:哭鬧、想要尋求保護等舉動。
  • 孩子有以下5種「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平日我們沒少聽到家長抱怨,自己家孩子多麼調皮,搞得家裡無一日安寧,只有到了睡覺的時候,家裡才能恢復平靜。 家長抱怨孩子的各種怪癖,認為這類孩子太難帶。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被稱之為的「難帶」孩子,智商都非常高。如果家長遇到這樣的孩子,請不要限制他們的行動。
  •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此類「怪癖」,家長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裡
    很多家長平時觀察不到的小細節,孩子總是能一眼發現……這大多都是高智商孩子的表現。 怪癖行為,成就偉人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在小時候都會有一些怪癖,為常人所不能理解,但是長大之後卻成為了無人能比的科學家,發明家。縱觀古今中外,凡是有本事的人,都會有自身的怪癖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 孩子有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多去觀察孩子的行為和精細動作,因為智商高的孩子身上總會出現「怪癖」,他們會作出於同齡人不同的事情,而這時候家長再加以引導,幫助孩子提升智商和創造力,會對他們成長起到很大的幫助。
  • 寶寶的3種「怪癖」,是「天生」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扼殺
    家長千萬別傻傻的去糾正孩子,扼殺寶寶的「天才」基因。寶寶大鬧天宮要拆家圓圓的兒子從小就特別「淘氣」,這淘氣倒不是像別的孩子一樣,成天往外跑或者總和其他小朋友打架,而是一個怪癖——「拆東西」。原來寶寶從小就特別喜歡拆各種東西,而且破壞力驚人,她常常都感覺非常詫異,這孩子到底是怎麼拆的呢?寶媽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教育了好幾次,但孩子依然沒有收斂。看著家裡破東爛西的家具,寶媽暗自叫苦,這孩子可「真敗家」,這是要拆家啊。
  • 智商高的孩子,身上大多有4種「怪癖」,父母不理解也別扼殺
    很多小時候看起來怪怪的孩子,長大後卻突然表現得極為聰慧,特別是在藝術、數學、天文等方面能夠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你身邊有這樣的孩子嗎?可惜的是,不少有這樣表現的天才兒童,被不理解他們的父母強行去"糾正"、"治療",最終變成了普通人。
  • 父母不要盲目埋沒了天才,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
    老同學湊在一起除了聊聊學生時代的回憶,更多的是還在談論著彼此的孩子。有的在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麼聽話,學習成績有多麼優秀,這個時候就會有一部分同學馬上湊過來取經,「你的孩子怎麼培養的啊,我們的孩子太調皮了,這個『臭毛病』太多了,怎麼糾正不過來,快教教我們」之類的話語不絕於耳。
  • 智商高的娃,多半會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曾有專家研究發現智商高的孩子,在小時候往往會有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怪癖」,很多驚世的天才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怪癖,人們都說:「天才和瘋子只差一線」,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天才兒童們的怪癖。這些名人無一不是有怪癖的,其實很多高智商的人都有怪癖,而且這些怪癖在小時候就會有表現,智商高的孩子,多半會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要懂得正向引導
    所以說孩子有些怪癖,並不是孩子不聽話,相反這可能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過分擔憂,也別盲目制止1、喜歡「指手畫腳」有些小孩子比較強勢,總是對其他小孩子吆喝來吆喝去的,喜歡對其他小孩子指手畫腳,在遊戲中當領導者,喜歡指揮別人。
  • 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北京師範大學梁文華教授提出:幼年期的孩子,特別是「雙商較高的孩子」會呈現出一些「臭毛病」,這些「臭毛病」僅僅是寶寶大腦發育較快、較為完整的表現之一,家長不需要過分著急,盲目糾正,以免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影響正常發育。
  • 請及時糾正孩子的「怪癖」!
    ,就把孩子狠狠訓斥一番;孩子自覺委屈無處述說,治好朝家中效果踢了幾腳;小狗一臉茫然,就走到街上,把一個西裝革履的咬了,而這個人就是孩子的父親。比如,如果童年的時候經常遭受父親的嚴厲管教、責罵、體罰,孩子的內心的憤怒情緒就會逐漸累積,並且在無意識間學習了這種攻擊模式,形成了「強者可以欺負弱者」的觀念。  而當小孩第一次嘗試到了虐待動物的滋味時,他心中也許會感受到一股快感,逐漸地,這種行為就會被強化、固定下來,成為一種獲得快感、抵消挫折的癖好。
  • 長大雙商高的孩子,可能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無知亂管教
    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小時候調皮搗蛋甚至有些「怪癖」,但他們長大後卻比聽話懂事的孩子更有出息,這是為什麼呢?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無知亂管教!世界上有很多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些怪癖,每當父母們遇到了,都會抱怨這類孩子真的很「難帶」,但可能這些「難帶」的表現,卻是孩子聰明的信號。比如,世界上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常常被說「笨」,因為愛因斯坦的記憶力很差,總是記不住老師的話,甚至他的老師還說這孩子沒有出息。
  • 李玫瑾:高智商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無知亂管教
    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小時候調皮搗蛋甚至有些「怪癖」,但他們長大後卻比聽話懂事的孩子更有出息,這是為什麼呢?李玫瑾教授分析認為,世界上有很多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些怪癖,也就是說,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一些「怪癖」,家長別因無知而盲目管教。
  • 天才身上的4種「怪癖」,你家娃身上也有,只不過被你無情斬斷了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其中的一員,雖然羨慕那些天才,卻總覺得他們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其實我們都誤會了,我們父母是距離天才最近的,那些天才小時候身上有許多「怪癖」,在大人看來都是不可理解的,這些「怪癖」可能在你家娃身上也能找到,只不過都被無知的父母無情地從根上斬斷了,使得這些本來非常出色的「天才好苗子」從一開始,就成為了普通人。這些天才小時候的表現,是不是跟你的娃很像?
  • 孩子有以下這些「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媽媽別盲目糾正
    其實在孩子的小時候根本無法分辨孩子的智商,那些被貼上「熊孩子」標籤的孩子們也不是真的調皮,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往往這些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還具有超強的行動力,這才是高智商的表現。如果父母不及時發現並挖掘,很有可能會浪費孩子的天賦哦!
  • 有這3種「臭毛病」的孩子,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瞎糾正
    文/初語媽媽在我們身邊,很多有出息的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臭毛病」,像小時候,經常用袖子擦鼻涕的髒兮兮的小孩,長大後事業有成,還有的「破壞王」,長大後自己買了房等等,其實有的「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瞎糾正。
  • 那些可能成為奇才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會有某些怪癖,真人案例為證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有些小時候看起來不太正常的「怪孩子」,長大後卻在某些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但這樣的「天才兒童」很有可能會被不理解的家長去強行糾正,從而變成正常人的樣子,也最終成了平平無奇的普通人
  • 研究發現:腦力超常的孩子,通常會有「壞毛病」,家長別急於糾正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腦力對每個孩子都很重要,孩子能藉此腦力發揮各項能力,但越是腦力超強的孩子,越會有以下這些「壞習慣」,家長別急於糾正。腦力超強的孩子,通常有哪些「壞毛病」?
  • 心理學家:孩子摸著媽媽睡不是「怪癖」,而是在表達「另類飢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沒有發現,孩子在睡覺時,除了姿勢「五花八門」之外,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特殊「癖好」。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講,睡覺時都喜歡摸著媽媽的某個身體部位,不然就無法入睡哭鬧個不停。如果孩子有這類「怪癖」,很多媽媽因此而苦惱不已,總擔心孩子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