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中的喬灌木經常和草坪作為搭檔配置在一起產生較好的景觀效果,但喬灌木栽植在草坪附近容易形成一些陰溼的環境,從而滋生大量青苔,且一旦落根,就很難清除。這樣不僅減弱草坪的生長勢,破壞草坪的整齊度,降低草坪的觀賞效果,還有可能導致草坪死亡。
青苔是綠藻和一些真菌共生形成的一種低級植物,多呈附著生長。一般生長在潮溼和陰暗的環境中,其分布廣、種類雜、數量多。熱帶、亞熱帶、暖溫帶地區低溼地方的陰溼裸露地面上多有生長。影響青苔生長的主要生態因子是水和光,其最適生長相對溼度大於32%,最適生長溫度為10-21℃。青苔可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大多數種類在葉狀體上產生含有孢子的小孢子囊,這些孢子與土壤接觸後,能夠通過風、水或運輸工具傳播。孢子成熟後先形成一個類植物的組織,這就是青苔發育的第一個階段。遇上適宜的寄主和環境條件,即萌發生成新的葉莖狀的配子體,然後通過假根吸收水分和礦物質,同時形成新的分枝,依此不斷地繁殖。
【1】青苔在草坪中的危害
青苔在溫暖、溼潤和多雲天氣下更易發生。對草坪的為害,北方多發生在秋、夏季,南方多發生秋、冬、春季。當土壤肥力不足或施肥不當、澆水過量、草坪過於蔭蔽、土壤排水不良或土壤過於緊實,以及這些不利條件的綜合影響,都會造成青苔的發生。草坪上一旦有青苔,必須馬上採取措施,否則會造成青苔到處傳播,增加青苔防治的難度。
青苔沒有真正的維管束構造,但既能進行光合作用,也能直接吸收水分和養料。很容易通過風、水或運輸傳播。孢子萌發後形成一個類植物一樣的組織,通過像根一樣的假根吸收水分和礦物質並產生新的芽,以後長成新的莖。它是一種淺根植物,覆蓋在地面,可使草窒息,並耗盡土壤中的營養儲備,造成草坪生長不良,出現枯黃甚至造成草坪草的大量死亡,因此,在養護中必需予以重視。青苔的危害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1)覆蓋在地面,可使草窒息,並耗盡土壤中的營養儲備,造成草坪草生長勢減弱,甚至導致草坪草死亡,造成肥料浪費,增加養護成本。 (2)破壞草坪草的整齊度,直接降低草坪的觀賞價值。 (3)影響透水透氣性,造成土壤板結。
【2】青苔防治的必要性
從青苔的習性和危害可以看到:青苔是觀賞草坪的一大禍患,不僅影響到草坪的養護成本,如其競爭營養的能力遠遠大於草,而且影響土壤的透氣透水性。影響草坪景觀效果,而且當其危害嚴重時,可使大面積草坪萎蔫,因此對其加以治理清除是草坪養護一項必須長期關注的工作。
【3】青苔的防治措施
青苔的發生不僅與土壤條件有關,還與氣候條件、施肥水平有關,要從管理入手,當草坪上出現青苔時,必須結合藥劑進行綜合防治。 草坪青苔通常的防治方法有:投撒石灰,其缺點是傷害草坪,破壞土壤理化性質,尤其是改變土壤的酸鹼度,使土壤偏鹼性,而草坪植株適宜的土壤是偏酸性,降低植株的抗逆性。其次是採用含銅製劑的藥劑,長期使用會造成重金屬銅離子的累積,改變土壤性狀和根區微生物群落結構和組成,影響土壤根區性狀和土壤質量。 目前國內上常用的防治方法和措施是:使用防治青苔藥劑控制青苔;施用能強健草坪草的肥料,增強植株的抗青苔能力和增加土壤的透水透氣性。具體的有效措施如下:
(1)提前預防:主要指在日常的維護管理中,應正確實施各項管理措施,準確掌握每項措施實施的時間(尤其是每年的3-11月)和實施方法(提前用藥預防),以便使草坪草處於健壯生長的狀態,減少被青苔侵染的可能性。其次,通過日常施用一些環保型生物防治產品預防,不要等到青苔發生嚴重時再補救。 (2)改良土壤結構:草坪經常遭受踐踏,會使土壤變得緊實,影響草坪根系的生長,通過打孔通氣和施用微生物菌肥、有機肥等,改善土壤的透氣性,提高草坪對青苔侵染的抵抗力。 (3)調節土壤pH值:草坪草最適宜的土壤酸鹼度是弱酸至中性,因此應根據土壤情況調整pH值。在酸性土上可施用熟石灰來增加土壤pH值,在鹼性土壤上可用石膏、硫磺或明礬增加酸性,為草坪草的生長提供適宜的土壤pH值。 (4)減少蔭蔽:通過對局部灌木的修剪,剪除過密枝條,以利於通風透光,減少對草坪草的蔭蔽,改善草坪草的生長環境。 (5)科學施肥,合理澆灌:科學合理施肥,減少氮肥的施用,適當使用磷肥促進根系生長,降低表層土壤pH值,防治青苔的侵染。要合理灌溉,避免澆水不當,促使草坪草健壯生長。 (6)合理修剪:青苔與草坪草互爭陽光和養分,過度修剪弱化了草坪草的勢力,利於青苔生長。在4-8月的多雨時節,修剪後要及時施用青苔防治產品,抑制青苔生長。 (7)防治方案 第一步:噴施防治青苔藥劑。使用淇林柯駿100克加賽姆利30克兌水10-15公斤均勻對青苔噴霧,使藥液充分與青苔接觸,並滲透進入青苔細胞內部,清除青苔。
第二步:間隔5-7天再噴施防治青苔藥劑。使用淇林柯駿100克加賽姆利30克兌水10-15公斤均勻對青苔噴霧,使藥液進一步潤透青苔,並使青苔與土表產生剝離作用,強化清除青苔。
第三步:噴施淇林旺長根+植大壯。儘快恢復草坪草的生長,增強草坪草的生長活力和競爭吸收養分的能力。
第四步:少量鋪沙,保持透水透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