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我只是一個普通藝人,臺上笑哈哈,臺下悽慘慘,過得剛好

2021-01-17 果拉日記

這幾天讀完郭德綱老師的親筆書,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明星出書,寫一些字配大量圖片,但是讀完,發現書裡更多的是他的經歷和智慧。

臺上的郭德綱給觀眾帶來歡樂,但從書裡可以看出,他骨子裡的文人思想厚度很深。

能把事業做這麼大,單純靠技巧做不到的,更重要的是他對人性看的通透,並且知行合一,不固執。

他和相聲事業的關係,始於熱愛,終於人品。

讀完這本書,我找到了郭德綱老師如此清醒通透、成功的三個原因,和大家一起分享。

01紅的久,拼的是文化和堅持

郭德綱剛一開始來北京,和大部分草根一樣,經濟拮据生活苦悶,常常交不起房租,吃不起飯。

甚至還發明了一個只要一根大蔥和一包掛麵,就能撐一禮拜的方法。

剛來北京時,除了生活困難,還有同行的陷害。

他到哪裡演出,就有不安好意的同行在下邊做筆記,看看哪句話有問題,回頭就把他告了。

如果換成別人,早就受不了放棄了,但郭德綱不是。

他說他愛相聲就像愛自己的生命,對舞臺從來不畏懼,對陷害他的人他更是有勇氣反抗。

他沒有和某些同行一樣同流合汙,而是把精力放在創作上,別人表演十分鐘,他一定要演四十分鐘,把觀眾逗笑,這樣表演的機會越來越多。

私下裡,他的性格很內斂,還說自己就是個無趣的人,其實只是一個不愛熱鬧的人。

臺上連著能說十幾個小時,臺下喜歡看書、寫字,妥妥的文藝青年。

可能也是這樣的文化底蘊,能讓他不斷創作,不斷創新,把傳統的相聲和現代觀眾的口味結合的那麼好。

02臺上藝術家,臺下企業 家

熱愛傳統文化的觀眾,覺得相聲是傳統文化的瑰寶要好好宣傳,但郭德綱卻異常清醒。

他說他們搞相聲事業,其實和人家刨人參的、修腳的、搓澡的都是一樣的,就是一門手藝。

手藝一定得把它賣出去,能賣出票的不一定是好藝人,但賣不出票的一定不是好藝人。

相聲說再好,觀眾不願意來聽,那相聲怎麼還走得下去呢!

郭德綱的這個價值觀讓我想到了步步高的創始人段永平。他也強調過,企業不管上市還是不上市,一直能活下去才是要緊的,企業要做得更長久、更健康,而不是一味強調做更大。

如果被市場淘汰,那麼有再多的內涵、文化都表現不出來了。

臺上表演的好,是個藝術家,臺下要能緊跟市場,把文化事業當作合格的企業來管理,才能走得更遠。

03專 業我有辦法,人品我沒辦法

把德雲社做成行業一枝獨秀,捧紅徒弟們也很重要。他說他有辦法讓任何徒弟快速走紅,這個他很有經驗和辦法。

說到得意門生嶽雲鵬,他說,小嶽嶽從資質上看其實很一般,但他有他的偏才,如何讓他的偏才受到觀眾喜愛,是郭德綱的本事。

之前德雲社發生了人才出走的問題,郭德綱回憶起那段時光,說實在沒人了,所以只能捧紅那幾個,即使他心裡知道那些人滿口胡說八道,但沒辦法,德雲社發展需要人。

但經歷很多風波後,並且現在德雲社的實力更強了,所以在選人時會更注重人品,資質好卻有壞心思,這樣的人還是遠離吧!

厚道、忠誠的人才能讓德雲社走得更遠。

郭德綱老師還有一句名言:不明白任何情況勸你要大度的人,建議你遠離,因為雷劈的時候他會連累你。

這句話和魯迅先生幾十年前說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異曲同工。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情只有到自己頭上,才會有感同身受。

04書裡還寫了什麼

這本書除了記錄郭德綱老師近三十年的演藝之路,還詳細描寫了他的恩師對他的教誨和鼓勵,德雲社的幕後故事,還有很多相聲界的醜聞,以及他日常的讀書筆記和生活隨筆。

書的原稿有將近三十萬字,後來和編輯一起改稿,留下了精華的二十萬字,這本書的編輯回憶,和郭德綱老師校對是個考驗,但又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

有一次,編輯把書裡的「蓬」字作為錯字改掉了,後來郭德綱老師自己校對時又改了回來,他說:「依古例,用蓬。」

這本書,讓我更加認識了一個立體的郭德綱,他並不僅僅是一個說相聲的藝術家,同時也是有思想有文化的管理人才。言辭犀利、處變不驚同時才華橫溢,這些都能在書中看到。

如果你平時愛聽相聲,這本書可以讓你了解更多相聲背後的歷史,這個行業的現狀和發展,以後聽相聲,不僅聽到歡笑,也能了解更多相聲的內涵。

你可以看到一個更完整的郭德綱,看看他是如何走過人生的那些困苦。

他的「草根」經歷可以讓你更有力量面對生活。趕緊囤一本,過年休息好好看吧。一起和郭老師品味人生,來一次心靈奇旅。

喜歡的朋友,點擊上方卡片,把書帶回家吧!過得剛好,過得更好!

相關焦點

  • 郭德綱《過得剛好》|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又到了一周分享一本書的周末時間,上周寫了于謙老師的《玩兒》,那就不得不提到郭德綱老師。今天便來分享這本郭老師的《過得剛好》。想寫這本書時,腦子裡不自覺地閃出冰心先生的那首小詩。看完《過得剛好》,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首詩,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隨隨便便成功的。02.
  • 從「草根」到相聲大師,郭德綱:窮困潦倒時,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之後說相聲不掙錢,為了活下去,郭德綱到處找事兒幹掙錢補貼家用,在安徽臺幹過綜藝,當副主持的副主持,在臺上充當被戲耍的角色。之後再有的經歷,大概就是被同行迫害、徒弟背叛。那也是一段多麼暴風雨猛烈的至暗時光。
  • 德雲社早期臺上臺下都是觀眾!
    #德雲社#近日,郭德綱在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裡面說德雲社早期,下午場結束觀眾不捨得走,晚場的都進來了,臺上臺下都是人,這場面真是壯觀!作為德雲社的創建人郭德綱可以說是一個給我們帶來很多快樂的一個草根藝人。早期時候的郭德綱為了說相聲存活,經常每天早早地起床去琢磨著相聲該怎麼樣表演。當時為了生活,郭德綱甚至住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房間裡面,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都看著這個因為生活所逼被別人當成小丑一樣觀賞的郭德綱。
  • 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的德雲社,圍繞著「紅」創作,只是玩笑嗎?
    德雲社裡面的人我們都知道很多,但是德雲社裡面也有一個規矩,那就是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上臺說相聲,你可以隨便說,但是呢,下了臺之後必須要規規矩矩的,給我們的感覺,那是胡德雲社確實是一片和氣,但是德雲鬥笑社裡面我們都知道,圍繞著「想要爆紅」,想要成為德雲一哥, 創作的還是比較明顯的。除此之外呢,其實在之前的一些綜藝節目當中呢,德雲社的一些人也說過這些事情。
  • 郭德綱:忠、孝、善、貞都是那些動物!人反而很少見到
    但是郭德綱卻一直相信,相聲是會成功的。當時的北京很多觀眾都不喜歡去劇場聽相聲,德雲社在廣德樓演出,有時一天只賣四張票,最慘的時候還只賣過一張。但是德雲社有一個規定,哪怕臺下只有一個觀眾,也必須把演出給做完。因為今天的這一個觀眾,趕明可能就會變成十個觀眾。要是今天放棄了演出,那損失的可是十個甚至更多的觀眾。有天下午郭德綱跟平常一樣準備上臺,但是臺下就只有一個觀眾。
  • 郭德綱職業生涯最大汙點,臺上撒潑打滾,卻成德雲社絕版經典場面
    郭德綱職業生涯最大汙點,臺上撒潑打滾,卻成德雲社絕版經典場面 前有相聲大師王謙祥和李增瑞,在60周年紀念專場上忘詞的事,不少網友調侃說,兩位老藝術家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其實在相聲界忘詞的現象確實十分常見,不過有的忘詞卻被稱為車禍現場,有的忘詞卻成了經典之作。
  • 黃健翔暗笑郭德綱:恭喜被有關部門認為過長,給你頒布限長令!
    經常有相聲同行僱幾個人,帶著大墨鏡捂著大帽子,拿個板凳拿支筆坐在臺下,專門記錄郭德綱的相聲段子內容,找出可以上綱上線的事,然後去向有關單位舉報,郭德綱哪哪又犯錯。至於「反三俗」的事情,那都還算是小兒科的事兒。為什麼郭德綱會得到相聲界同行如此同仇敵愾的痛恨?郭德剛在《過得剛好》一書裡說道:「無非就是動了人家碗裡的奶酪而已。
  • 郭德綱《過得剛好》:人生在世就是讓人笑笑,偶爾也笑話笑話別人
    我爭者人必爭,極力爭未必得;我讓者人必讓,極力讓未必失。《慶餘年》去年大火,追劇的人非常多,我也不例外。劇中的範思哲,讓我印象深刻。「思慮凝滯如豬,橫行霸道留轍」,這是範若若對範思哲名字的詮釋。範思哲在劇中看似呆呆蠢蠢,卻有驚人的心算能力和經商天才。其中範思哲的扮演者郭麒麟也是把這個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讓觀眾過目不忘,意猶未盡。
  • 臺上盆or臺下盆,洗手盆選哪種好?
    //1、外觀顏值:臺上盆顏值高//從個外觀顏值上來說,臺上盆的款式豐富多樣,帶來的視覺效果會更加優雅高端,這也是很多高級會所採用臺上盆的原因;而臺下盆的話則是相對簡潔大方,視覺效果比較簡單。▲臺上盆的款式豐富、花樣繁多,根據空間風格來搭配,顏值會更高。▲臺下盆相對就簡潔為主,是普通家庭比較實用的選擇。
  • 郭德綱憶當年往事:當時我願意給你們當狗,你們不要,還怕我咬你
    郭德綱在2013年出版的《過得剛好》中談及: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回頭看我得感謝那段歲月。想當初真是沒轍啊,孤身一人流落京城,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身無分文,舉目無親,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我窮過,苦過,受過罪,挨過餓。
  • 愛讀書的郭德綱,熬過了黎明前的黑暗,終得花團錦簇時
    郭德綱收徒弟,嚴格要求徒弟守規矩,首先得喜歡相聲,然後還要有能力,有毅力,能堅持到底。相聲是郭德綱的最愛,是他的命,他深知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做的長久,做出成績。郭德綱從小跟同齡人玩不到一塊兒,只喜歡聽相聲,說相聲。現在,他不抽菸、不喝酒、也很少應酬,唯一的愛好還是說相聲。郭德綱就是這樣,在臺上說相聲,在臺下琢磨相聲。
  • 趙津生評價郭德綱在津偷藝,網友:「太酸」,同行相輕格局小
    有人認為,其實趙津生並不惡意,可能只是用郭德綱「砸掛」,搞搞噱頭。也有人認為,趙津生是蹭熱度,畢竟郭德綱可是「頂級流量」。不過,無論怎樣,趙津生這麼評價,多多少少讓人感覺一點點「酸」。隨後,有晚輩出來澄清,說這個片段是徒弟們剪輯而成,存在誤會,其實大家都是一家親,並祝願德雲社天津分社開業大吉。
  • 返場25次,郭德綱被老藝人大罵無德,同行找上門拼命,怎麼回事
    當時天津藝人劉文步就當著媒體,用天津話直接開罵郭德綱:介尼瑪要叫我說,郭德綱介人就尼瑪不能讓他在社會存在,尼瑪,不是人揍的!」天津藝人劉文步當時還有一個主流界的相聲演員找上門來,指著郭德綱的鼻子罵郭德綱壞了規矩,以後同行沒有飯吃了。如果沒有旁邊的人拉著,那早就打上來了。
  • 為防「叛徒」,郭德綱親立3條門規,網友:最後一條就嶽雲鵬敢破
    這門傳統藝術,在郭德綱的推廣下,俘獲了不粉絲觀眾的心,都可以說是老少通吃,也有著好聽的粉絲名,「德雲女孩」和「德雲男孩」。了解德雲社歷史和發展的都知道,在爆紅之前,因為郭德綱管理不善導致出現「叛徒」。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此之後,郭德綱在德雲社立下了很多規矩,其中有三條門規格外的嚴格:第一條:不能在外過夜。
  • 王一博臺上酷炸,對著燈牌鞠躬,臺下更嗨:自拍、跟唱、笑得燦爛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粉上王一博,就等同於粉上了一個男團。」並不是粉絲吹捧王一博有多麼全能,再厲害也不過是一個人。之所以會有「男團」的感覺,是因為王一博有很多「面孔」。這不,最近一場晚會,看到了王一博的三副面孔,臺上、臺下大不同。
  • 郭德綱成名前的辛酸歷史,透露出坎坷與心酸,現在總算苦盡甘來
    眾所周知,郭德綱是通過相聲起家並發展壯大了德雲社,現在德雲社的名聲已經全國盡知,旗下弟子無數。作為當下最有名的相聲演員,郭德綱一直備受關注。不過每個成功的人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些辛酸的過去。下面小編就給你扒一扒郭德綱成名前的辛酸歷史。
  • 元宵節晚會臺上《學貓叫》 臺下的周一圍反應太過真實引爆笑
    元宵節晚會臺上《學貓叫》 臺下的周一圍反應太過真實引爆笑時間:2019-02-20 12: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晚會臺上《學貓叫》 臺下的周一圍反應太過真實引爆笑 今年央視的元宵晚會依然非常精彩,不僅集齊了春晚的原班主持人李思思,尼格買提,康輝等人,群星陣容也依然很有看點
  • 衛生間選臺上盆還是臺下盆?選對20年不後悔!
    你家洗手盆是裝臺上盆還是臺下盆?用過的人都說差別特別大!聽說,選對了夠用20年不後悔!今天,跟著橙家設計師,一起來看看洗手盆該怎麼選?臺上盆和臺下盆怎麼分?衛生間洗漱臺分為洗手盆和衛浴櫃兩部分。洗手盆也叫面盆,是洗手臺的門面擔當,常見的臺盆一般有兩種:臺上盆和臺下盆。臺上盆和臺下盆有什麼不一樣?看完這個圖你就知道差別了!
  • 郭德綱回憶馬季出殯,穿貂皮被指責炫富:罵街這人準沒有貂皮外套
    郭德綱回憶馬季出殯,穿貂皮被指責炫富:罵街這人準沒有貂皮外套 作為一個藝人,藝德很重要。名氣是一把雙刃劍,名氣可以把你捧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但大家覺得你藝德出問題了,你也會被千夫所指!
  • 郭德綱給李雪琴介紹對象,提到孟鶴堂名字,反應情商超高
    最近網絡上就曝光了郭德綱和李雪琴同臺的路透,相信節目正片也會在不久後和觀眾朋友們見面了。李雪琴在節目中就吐槽了自己現在的苦惱就是找不到對象,因為今年自己上了很多綜藝節目,在節目中也向觀眾們塑造了一個幽默女漢子的形象,導致現在自己身上也有了不少標籤,脫單也成為了李雪琴心頭的一件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