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鱗䰾池塘集約化、規模化生態養殖技術

2021-01-08 吉山花瑤

大鱗䰾池塘集約化、規模化生態養殖技術

馬晶晶

大鱗䰾( Barbus capito )屬於鯉科、䰾亞科、䰾屬,原產於烏茲別克斯坦的鹹海,主要分布於西亞的裏海和鹹海水域,是當地名貴的大型經濟魚類之一,於2003年由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首次引入我國,具有食性廣、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耐鹽鹼、適應性強和抗逆性強等優良特性。目前,該魚被列入紅皮書,成為瀕危保護動物,為此,筆者總結出一套大鱗䰾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技術規程,以期能提高大鱗䰾的養殖產量,加速該品種養殖的集約化、規模化和生態化。

本規程引用了 GB 13078-2017《飼料衛生標準》、GB 11607-1989《漁業水質標準》、GB/T18407.4-2001《農產品質量安全 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NY 5051-2001《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 5071-2002《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 5072-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NY/T 5351-2016《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DB32/T 3238-2017《淡水池塘循環水健康養殖三級淨化技術操作規程》等,現將本規程具體介紹如下。

一、場地條件

1.場地的選擇

不靠近密集的居民生活區,周圍3千米內和上風向、水源上遊沒有對養殖場構成威脅的汙染源(包括工業「三廢」、農業廢棄物、醫療機構汙水及廢棄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汙水等)。

2.水源

水 源 充 足 , 排 灌 方 便 , 符 合 NY 5051-2001規定。

3.池塘條件

池塘總面積100~200畝,在池塘一側建設循環流水養殖槽(單個規格:20米×5米),養殖槽總面積佔池塘總面積 3%。養殖槽進水口水深 2~2.3米,出水口水深2.1~2.4米。池塘底部平坦,無滲透,保水性好。池塘有獨立的進排水設施,進水口設置網目為60~80目的過濾網。

4.循環水系統

池塘工業化循環水系統設置應符合 DB32/T3238-2017的規定。

二、魚种放養

1.放養前準備

(1)池塘準備:將池塘放滿水泡池 7~10 天,用二氧化氯或10%聚維酮碘消毒,消毒劑用量參照說明書,消毒後將池水排盡,重新加滿新水。

(2)淨水區準備:在淨水區搭建生物浮床,在浮床上移栽空心菜、菖蒲等淨水植物,生物浮床覆蓋面積約佔池塘總面積的 30%。放養規格為350 克/尾 左 右 的 花 鰱 60~80 尾/畝 , 規 格 為200克/尾左右的白鰱50~60尾/畝,還可適量放養鱖魚、黑魚、河蟹、青蝦等。

2.魚种放養

大鱗䰾魚苗於3月下旬-4月上旬放養,放養規格為30~50尾/千克,每個水槽每平方米水面放養 180~220 尾,放苗後用應激靈(或葡萄糖)潑灑,具體用量參考說明書。

三、飼料投餵

投餵飼料應為膨化料,符合NY 5072-2002的規定,飼料蛋白質含量為 28%~30%。每日投餵3次,日投餌量佔魚體重的3%~5%,7-8月高溫季節日投餌量佔魚體重的2%~2.5%,以1小時吃完為原則。

四、水質調控

1.水質指標

保持池塘水 pH 7.5~8.5,透明度 30 釐米左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2.溶解氧調控

養殖前期,開啟底增氧。5月底、6月初,全天開啟氣提推水增氧機。7-9月應根據情況10~15天加新水20釐米。

3.施用水質、底質改良劑

定期使用水質、底質改良劑,使用方法參照說明書。

五、病害防治

大鱗䰾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爛鰓病、腸炎和錨頭鰠(寄生蟲病)等。

1.爛鰓病

爛鰓病主要通過在水槽內施用二氧化氯0.5~1毫克/升或聚維酮碘1~1.5毫克/升進行防治。

2.腸炎

腸炎病則可通過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5~10克三黃粉和5~10克諾氟沙星(10%)進行防治。

3.錨頭鰠

錨頭鰠的防治主要採用全池潑灑阿維菌素(1%)或伊維菌素(1%),用量為 15~20 克/(畝·米)。

漁藥使用必須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嚴格按照處方用藥操作,填寫用藥記錄並存檔保存。漁藥的使用和休藥期按NY 5071-2002的規定執行,嚴禁使用違禁藥物。

六、收穫

經過6~7個月的飼養,池魚達到0.5~3.4千克/尾陸續起捕上市。

基金項目:江蘇省漁業科技類項目(Y2018-9);2016年度農業部沿海鹽鹼地科學觀測試驗站開放課題(YHS201603)。

相關焦點

  • 泰州市農委對「七星鱸魚集約化生態養殖技術集成與示範」 項目進行...
    泰州市農委對「七星鱸魚集約化生態養殖技術集成與示範」 項目進行現場驗收與評估2015-11-16 17: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泰州市農業委員會        瀏覽量: 1932 次 我要評論   根據《2015年省級水產三新工程項目實施意見》,11月11日,市農委組織專家對高港區水產站牽頭承擔的省水產三新工程項目「七星鱸魚集約化生態養殖技術集成與示範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所「對蝦集約化池塘綠色高效養殖技術...
    近日,汕尾市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專家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圳試驗基地開展的「對蝦集約化池塘綠色高效養殖技術」試驗示範進行現場測試檢查。專家組由來自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學、韓山師範學院等單位專家組成。
  • IPRS池塘循環水養殖技術
    經過數年的研究實踐結果,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2013年將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引入中國,但在IPRS系統設計和技術上作了必要的改進和完善,以便能更好地適合中國現有的環境條件、養殖的品種、市場需求和經濟狀況。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主持的首例池塘循環流水養殖示範試驗是由美國愛荷華州大豆協會資助的,該項目於2013年5月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養殖場正式實施。
  • 淡水水產所科技成果展:紅螯螯蝦規模化繁育及配套養殖技術
    淡水水產所科技成果展:紅螯螯蝦規模化繁育及配套養殖技術2020-12-31 10: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瀏覽量: 2090 次 我要評論
  • 重慶市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
    重慶市淡水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_尚衛敏在不斷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的新背景下,人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環境的需求日益強烈,而國內目前仍然主要以高密度的池塘養殖模式為主,在帶來豐厚經濟效益的同時,勢必不同程度對環境治理造成一定的壓力,養殖尾水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 風景這邊獨好的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你見過嗎?
    1淨化池 淨化池不放養任何養殖品種,主要種植有挺水植物荷花、芡實,沉水植物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以及少量漂浮植物水葫蘆。用於淨化來自集約化養殖場排出的養殖尾水(流經生態溝渠進入淨化池)。2進水溝渠 進水溝渠聯通淨化池和集約化養殖池塘,由抽水泵將淨化池的淨化後水體抽到集約化養殖場。3集約化養殖池塘 集約化養殖池塘水體來源於淨化池,養殖尾水排入生態溝渠,然後經由生態溝渠進入淨化池進行淨化。4生態溝渠 生態溝渠中也不放養任何養殖品種,生態溝渠水面上架設水蕹菜生態浮床,用於淨化水質,並聯通集約化養殖池塘和淨化池。
  • 池塘浮式圓槽流水養殖系統設計與構建研究
    儘管池塘養殖品種、技術和模式不斷優化,健康生態養殖逐步得到重視,但目前還存在不少制約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普遍存在內外源水環境脅迫不斷加重,外源水質逐步惡化,內源養殖尾水未予達標排放;飼料、藥品投入量大,水質難調、病害難控,水產品質量安全存在風險;設施裝備化水平低,管理和捕撈不便,勞動強度大,人力成本高等問題。
  • 青蝦一年養殖兩季池塘主養技術
    青蝦一年養殖兩季池塘主養技術傅洪拓青蝦主養是以青蝦為主的養殖模式,主要放養青蝦,可搭養少量鰱鱅魚等調控水質。長江流域青蝦主養模式通常一年養殖兩季,即春季主養和秋季主養。春季主養是指1月上旬至3月上旬放苗養殖,至6月底捕撈結束的整個過程;秋季主養是指6月底至8月上旬放苗養殖,至年底或次年春節成品蝦捕撈上市結束的整個過程。青蝦新品種主養過程中,種源、水草、水質、飼料和捕撈是影響商品蝦產量和規格的關鍵因素,本文主要介紹這五個關鍵因素的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
  • 審時規模化養殖石斑魚,首造料養畝產可達8000斤
    豐富的從業經驗和長久的技術沉澱再加上大膽的養殖風格,讓陳放在文昌東郊鎮一帶養蝦人中小有名氣,是當地蝦農效仿的養殖標杆。出於近年對蝦養殖風險高居不下,養成率也逐年下降,陳放便開始考慮養殖場規模化轉養產業化逐漸成型的珍珠龍膽來規避養蝦風險。同時,他還認為養殖石斑魚能改善池塘底質,豐富養殖環境物種,減緩單一物種造成的環境擠壓,接下來可能嘗試將石斑魚與對蝦進行輪養。
  • 池塘魚菜共生綜合養殖種養技術
    技 術 概 述: 魚菜共生是一種涉及魚類與植物的營養生理、環境、理化等學科的生態型可持續發展農業新技術,就是在魚類養殖池塘種植蔬菜,利用魚類與蔬菜的共生互補,池塘水面進行蔬菜無土栽培,將漁業和種植業有機結合,進行池塘魚菜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
  • 168生態循環高效水產養殖技術示範推廣
    168」生態循環高效水產養殖技術示範推廣王健華等2017年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集成現場會上提出「地、水、飼、種、潔、防、安、工」八字決,要從節約土地、改良水質、生態飼料、優質種質、清潔養魚、疾病防控、質量安全和現代工程信息八個方面,加大適用先進安全技術研發,因地制宜、推進典型養殖模式示範,提升水產養殖生態屬性和綜合效益。
  • 蘭溪澳洲淡水龍蝦池塘養殖技術
    蘭溪澳洲淡水龍蝦池塘養殖技術2018年,蘭谿市蘭澳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進行了澳洲淡水龍蝦養殖試驗,經過8個月的池塘生態養殖,成效顯著。現將相關技術、結果總結如下。一、池塘條件試養池塘為公司養殖基地 5 口池塘,面積35畝;其中3口池塘(24畝)建有苗種暫養、標粗小溫棚。小溫棚在塘邊設置、東西走向,棚內種植伊樂藻,並設置底增氧設施。
  • 特色魚類翹嘴紅鮊規模化人工繁殖技術
    特色魚類翹嘴紅鮊規模化人工繁殖技術杜淑玫[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翹嘴紅鮊(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俗稱白魚、翹白等,隸屬鯉科,鯿鮊亞科,紅鮊屬,是贛江和鄱陽湖水系大型優質經濟魚類和主要漁獲物之一。
  • 複合分子膜+畜牧糞汙(秸稈)+蚯蚓集約化養殖整體解決方案
    複合分子膜+畜牧糞汙(秸稈)+蚯蚓集約化養殖」整體解決方案隨著我國蚯蚓生物飼料的研發進程,蚯蚓養殖逐漸走向飼料化,蚯蚓糞生物有機肥料屬於生態級的高品質肥料,它對退化土壤生態修復,發展循環農業,植物保護功能和用於水產養殖的飼料,降低養殖成本和調理養殖水域環境的價值,也不容忽視。蚯蚓用於生物製藥,蚓激酶、蛋白酶提取物是老齡化社會亟需的藥品原料,對大健康社會建設,更有意義。
  • 室外水泥池養殖商品龜是一種高密度,集約化的養殖模式
    大家好,我是小吳養殖技巧。今天給大家來分享商品龜的養殖,室外水泥池養殖商品龜是一種高密度、集約化的養殖模式,也是目前比較先進的養殖模式之一,尤其適合土地資源相對缺乏和市場銷售情況較好的地區應用。建造時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要有充足的優質水源,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三是要沒有汙染,四是要環境安靜。如果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 牛蛙養殖技術:牛蛙養殖需要掌握的技術是什麼?
    牛蛙養殖技術:牛蛙養殖需要掌握的技術是什麼?牛蛙是原產於北美洲的,它也是可食用蛙當中體型最大的一個種類。牛蛙在生長方面比較快,肉味鮮美、營養比較豐富、蛋白質含量又比較高。而國外養殖用的牛蛙分別是由美國牛蛙、沼澤綠牛蛙、春蛙、非洲牛蛙、非洲大牛蛙等等。
  • 技術| 澳洲「國寶魚」墨瑞鱈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
    技術 | 澳洲「國寶魚」墨瑞鱈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2019-06-13 16: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        瀏覽量: 16799 次 我要評論 中國大陸自2001年引進該魚以來,目前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和山東等地均有養殖,是一種極具開發前景的優質魚類。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是近幾年漁業創新發展的一種新模式,長興縣自2016年開始引進該模式,目前全縣已建成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基地7家,運行養殖水槽53條,主要養殖品種有草魚、鯽魚、大口黑鱸和黃顙魚等。
  • 黃海水產研究所「短蛸規模化人工繁育技術」通過專家現場驗收
    日前,由黃海水產研究所與威海裕隆水產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短蛸規模化人工繁育技術」通過專家現場驗收。
  • 羅氏沼蝦池塘高效養殖關鍵技術
    羅氏沼蝦池塘高效養殖關鍵技術宋文常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馬來西亞大蝦、白腳蝦、金錢蝦、萬氏對蝦等,原產於東南亞,後被移養到亞洲、美洲、歐洲等地,被稱為「淡水蝦王」,是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