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你還在用棉籤掏耳朵?

2021-01-09 溫州新聞網

  當「耳屎」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方法對不對。下面給大家整理掏耳朵的四個誤區,看看你是否犯過。

  誤區1

  鼓膜破了,一定會耳聾

  正解:掏傷鼓膜,聽力下降

  坊間對鼓膜的認識是,一旦鼓膜破裂了,聽力就沒有了。其實並非如此,鼓膜損傷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相當平常的事情。很多人在掏耳朵時掏得太深,碰到耳膜很痛,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個小孔。鼓膜的功能是擴發音量、增強聽力,它的破損甚至破裂只會影響聽力,但不會完全導致失聰。一般人掏耳朵時不小心在鼓膜上弄破一個小洞,一般來說3個月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復的。

  要提醒的是,不僅掏耳朵會捅破鼓膜,過大的音量、很重的一巴掌、打球撞擊等原因都可能在鼓膜上震出小孔。例如有一個小孩在玩沙炮的時候震傷了耳朵,鼓膜上破了個洞,聽力大大受損。

  誤區2

  弄痛耳朵了,滴滴消炎水

  正解:沒有感染不要滴

  就像眼睛乾澀就滴眼藥水一樣,很多人耳朵一有問題就滴消炎水。殊不知,亂滴藥水也可能帶來炎症。

  如果掏耳朵時,用乾淨的掏耳棒掏到耳朵痛了、受傷了,這種情況下一般不需要滴消炎藥水。此時外耳道沒有受到細菌感染,保持乾爽潔淨的環境。但滴了消炎藥水之後,反而營造了一個潮溼溫潤的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

  什麼情況下可以滴消炎藥水呢?當耳朵出現感染、流膿時,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滴消炎藥水。洗澡時,最好別弄溼耳朵。可以用棉花團塞住耳朵再洗澡,棉花團溼了再換。

  另外,每次在公共泳池遊完泳之後,最好滴兩滴消毒藥水。因為公共泳池內內的水可能存在各種細菌。

  誤區3

  耳朵覺得癢就掏

  正解:可能是真菌感染

  很多人都有定時清潔耳朵的習慣,特別是油耳的人,常常有油流出來,或者覺得癢,每過幾天就掏一次耳朵。陳觀貴對此表示,油耳和幹耳是遺傳的,沒有辦法改變。油耳的人一但感覺油流出來了,用掏耳棒清潔一下看得見的外耳道是可以的。不過,正常人的耳屎會自動脫落,一般情況下不會堵塞。無論是油耳還是幹耳,清潔耳屎的頻率大約一個月一次就夠了。一來耳屎的生長速度沒有那麼快,二來耳屎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要將其「扼殺於搖籃之中」。

  我們的耳朵都有兩節,外面的一節外耳道表層覆蓋著皮膚,不小心碰到了也不痛。但裡面看不到的一節表面是薄薄的黏膜,一碰就會痛。在清潔時,最好使用鬆軟、乾淨的棉籤,硬的掏耳工具,如挖耳勺,其實並不好。

  陳觀貴提醒,很多耳朵癢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的,經常用不乾淨的手掏耳朵、患有腳氣病的人,都是耳朵感染真菌的主要人群。一旦感染了,最好及時到醫院做檢查。

  誤區4

  耳朵痛自己會恢復

  正解:長期受傷可治腦膜炎

耳朵發炎的問題並不大,因此很多人會忽略了正確治療。陳觀貴表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耳朵受傷發炎而不治療,很可能出現反覆感染而造成慢性化膿性綜合炎。不僅出現聽力下降,還會導致肉芽、膽脂瘤,破壞聽骨等。聽骨被損壞到一定程度了,無法自愈,只能通過手術解決問題。

  注意:

  常掏耳朵小心患上乳頭狀瘤

  經常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長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還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我國自從廢除理髮師用剃頭刀挖耳朵的做法後,外耳道乳頭狀瘤的發病率明顯下降。

  耳屎是用來保護耳朵的?

  在人的外耳道外側軟骨表面的皮膚中有耵聹腺,能分泌一種淡黃色黏稠的物質,稱為耵聹,俗稱「耳屎」或「耳蟬」,它像「哨兵」一樣守衛著外耳道的大門。這種物質有的遇空氣乾燥後呈薄片狀,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時「藏」在外耳道內,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粘附外來物質(如灰塵、小飛蟲等)的作用。

  如何正確掏耳朵

  1.最好用棉棍,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則耵聹可自行出來;儘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籤等尖銳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般應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塵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適當短一點,可根據自己情況掌握。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可怕!千萬別再用棉籤掏耳朵!
    上世紀20年代,棉籤的問世,其一大用處就是用來清潔嬰兒的耳朵。如今,棉籤幾乎成了掏耳朵神器!相信很多人都和今日哥一樣,耳朵癢了、洗完澡了,拿跟棉籤掏一掏!38歲的澳洲媽媽Jasmine Small和其他很多人一樣,她也有用棉籤棒掏耳朵的習慣。
  • 用棉籤掏耳朵,對耳朵的危害原來這麼大,看完不敢用棉籤掏耳朵了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每當耳朵癢了,就會拿根棉籤放在耳朵裡面掏一掏。既緩解了耳癢的感覺,又掏出了不少耳屎,那叫一個舒服。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用棉籤掏耳朵的這一小舉動,可能會帶給你很大的麻煩。雖然說耳屎會被自動排出來,但是很多人耳朵癢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地想要用棉籤掏耳朵,感覺這樣耳朵裡才幹淨。要提醒大家,用棉籤掏耳朵再舒服,儘量也不要這樣做,因為用棉籤掏耳朵會給耳朵帶來不小的危害。用棉籤掏耳朵,可能會給耳朵造成哪些傷害?
  • 為什麼說用棉籤掏耳朵不好?是什麼原因呢?
    但您知不知道這對耳朵的危害有多大呢?雖然定期給耳道做下清理是對的,但使用棉籤掏耳的做法是錯誤的,至於是什麼原因呢?康康在這給您普及一下!為什麼用棉籤掏耳朵不好?它在耳道其實也是充當著保護作用,它不僅可以阻擋外界細菌和塵埃對耳膜的侵害,還可以對耳道上的細毛進行滋潤,同時也是對耳道進行一種保溼跟保溫的作用,定期的清理是做到更換跟保護作用,太過頻繁的清除,只會對耳朵造成一種生態破壞,這樣也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行為,容易出現耳朵方面的疾病。
  • 你為寶貝用棉籤掏耳朵了嗎?正確的方法應該是……
    大寶小時候我從沒在意過他耳朵裡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幼兒園的一位小朋友家長告訴我他家兒子耳朵裡的耳屎都是用棉籤掏的,我很驚訝:怎麼孩子那麼小就開始掏耳朵了。其實關於給寶貝掏耳朵,我有很大的意見,因為耳朵是我們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很敏感也很脆弱,只要稍不注意就會傷害到裡面的組織,造成聽力下降,特別是棉籤體積大會把耳屎推到深處,得不償失。我小時候我媽就用棉籤往我耳朵裡掏,由於下手重不知深淺竟把我右邊的耳朵掏壞了,到現在這個耳朵不舒服,天一熱耳朵就像住到燜罐裡一樣,能聽到我呼吸的聲音。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孩子的耳道小且淺,普通的棉籤又過於粗大,不僅不容易把耳屎掏出來,還容易把耳屎推入耳朵深處,造成聽力下降。孩子一般都是好動的,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家長手一抖,棉籤、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其實是這樣
    耳朵癢了,有些人會直接用小拇指去挖一挖。當然,也有一些人覺得這樣做不衛生,手指上的一些細菌會被帶進耳朵裡面,手指甲還可能將耳朵給挖破。所以更多的人喜歡用棉籤去掏耳朵,覺得這樣至少乾淨衛生一些。而且耳朵本身就有自己清潔的能力,我們在吃飯或者說話的時候,耳朵也會被帶著運動起來,可以自動將耳屎給排出去,不需要人為地去掏耳朵。用棉籤掏耳朵的人,可能要面臨怎樣的風險?雖說棉籤看上去比小拇指乾淨很多,但是經常用棉籤掏耳朵的話,很容易出現一些感染的情況。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了解一下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家時,鄰居用我們經常用的掏耳器給她的孩子掏耳朵,小孩子趴在她腿上,側著一隻耳朵給她媽媽,媽媽也是小心翼翼地把挖耳器伸進耳朵裡,來來回回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因為小孩子說疼疼疼,最後媽媽不得已放棄,不幫小孩掏耳朵了。這時就會想如果小朋友長期沒有掏耳朵會面臨什麼問題,這時就想到一旦耳屎堆積太多,不僅不衛生,而且還會影響聽力。
  • 再也別用棉籤掏耳朵了!有人因此患癌差點兒沒命
    當她再用棉籤掏耳朵時,左耳總是感覺很疼,有時候還會有棕色的、難聞的液體流出,甚至還有血絲。一開始,醫生也認為情況不嚴重,只是輕微感染,給她開了些抗生素讓她回家服用。其實,相比耳勺等東西,用棉籤掏耳朵,看似保險,但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棉籤會把耳屎推向耳朵深處,推到你再也掏不到的地方。由此就會造成真菌、細菌、病毒等在外耳道累積起來,從而導致疼痛和感染。
  • 再也別用棉籤掏耳朵了!有人因此患癌差點沒命
    當她再用棉籤掏耳朵時,左耳總是感覺很疼,有時候還會有棕色的、難聞的液體流出,甚至還有血絲。一開始,醫生也認為情況不嚴重,只是輕微感染,給她開了些抗生素讓她回家服用。其實,相比耳勺等東西,用棉籤掏耳朵,看似保險,但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棉籤會把耳屎推向耳朵深處,推到你再也掏不到的地方。由此就會造成真菌、細菌、病毒等在外耳道累積起來,從而導致疼痛和感染。
  • 不要用棉籤掏耳朵!嚴重了會受傷!蜂鳥掏耳勺給你新的安全
    耳朵是用來傳遞聲音,將聲波通過不同的神經樞紐傳送到大腦,然後大腦根據接收到的信號做出反饋再由我們的嘴巴傳遞出來!但是同時,耳朵裡面的表皮細胞是非常脆弱的,我們有時候不知道一不小心就會戳破裡面的毛細血管,造成很大的困擾。在沒有掏耳勺的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手或者棉籤掏起來,這一辦法並不可取。
  • 油耳與「糠耳」正確的掏耳朵方法,經常用棉籤好嗎?
    採耳是非常舒服的,但是既然和耳朵有關,有些關於耳朵的知識你就不得不知道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耳朵的那些事!油耳與「糠耳」正確的掏耳朵方法,經常用棉籤好嗎?首先我們來介紹什麼是油耳,什麼是糠耳。糠耳指的是耳屎乾燥,耳屎呈現鱗片或者片狀,是正常的分泌物,對耳朵具有保護作用,平時藉助一些細微的動作可以自行排出。
  • 喜歡用棉籤掏耳朵的人,最後都怎樣了?4個問題要重視
    據了解,生活有不少人十分愛乾淨,喜歡全身上下都保持清潔,耳朵也不例外。很多人喜歡用棉籤去掏耳朵來清潔耳部衛生。然而,物極必反,很多時候過度清潔也是對身體有害的。經常用棉籤掏耳朵不是一種好的行為,有可能對耳朵造成損傷,久而久之還可能會引發某些疾病。
  • 用棉籤掏耳朵的危害,很多人還「蒙在鼓裡」
    耳朵別亂掏!醫生教你正確方法案例:前兩天,60多歲的章大爺在睡覺時總感覺耳朵有東西還動,還會響。於是讓老伴用了好幾種不用型號的挖耳勺來掏耳朵。3.注意掏耳的力度在掏耳朵時一定要輕輕的,以免損傷耳部黏膜。4.建議不要用棉籤清理耳朵因為棉籤可能會將外耳道內的耵聹推入更深,導致外耳道內深部存積大量的溼潤耵聹,促進黴菌生長。
  • 用棉籤掏耳朵導致顱內感染:這才是正確姿勢
    本文專家:田靖博士,原成都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治醫師本文審稿:陳海旭博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研究員不少人習慣用棉籤掏耳朵、清理耳垢,但最近一名英國小夥兒的親身經歷告誡你,千萬別用棉籤掏耳朵!
  • 女子用棉籤掏耳朵險喪命,還有人得了癲癇
    很多人喜歡拿棉籤掏耳朵但是以後大家要注意了!已經有人付出慘痛代價顱內感染、引發癲癇、差點喪命……據外媒報導38歲的澳洲媽媽Jasmine Small有用棉籤棒掏耳朵的習慣2016年底她發現左耳聽覺出了問題有時根本聽不到任何聲音!
  • 棉籤掏耳朵不安全 可能引發顱內感染
    專家警告稱,用棉籤掏耳朵並不安全!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援引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的報導稱,一名習慣每天用棉籤清潔耳朵的女性發生了顱內感染,導致生命受到威脅。  這名37歲的女性賈絲明說,她每天晚上用棉籤清潔耳朵。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注意到她的左耳聽力出現了問題,於是她去看了醫生。
  • 健康|可怕!掏了一下耳朵竟掏出顱內感染!耳朵到底怎麼掏?正確姿勢...
    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這位名叫 Jasmine 的女性習慣每天用棉籤清潔耳朵,在一次清潔之後,她突然感到耳內一陣沉悶的疼痛,甚至聽不到她2個兒子的聲音,耳內甚至有褐色的分泌物排出。醫生給她進行了聽力測試,顯示她有中度耳聾。
  • 還在用棉棒、指甲掏耳朵?它可以讓你看著耳屎被挖出來,真的太爽了!
    每個人總有一兩個「獨家癖好」,比如掏耳朵。當我們用棉籤、指甲,把陳年老耳屎從耳朵裡掏出來時,那種酸爽,真的讓人通體舒暢、回味不絕......可仁每次洗完澡後,也總喜歡用棉棒掏耳朵,把裡面的「髒東西」掏出來,渾身都舒服了。事實上,可仁之前拜訪過的一位耳科專家告訴我,這些都是錯誤的採耳方法。
  • 為何醫生說別經常用棉籤掏耳朵?提醒:3個後果,有的還不可逆轉
    想必在你的鑰匙上都缺不了「掏耳勺」的影子,有很多人在閒來無事時,都會拿起掏耳勺對耳道一通清潔。挖出「耳屎」來,看著那個酸爽、心情那個舒暢,似乎聽力也變得清晰了起來。然而,這樣有事沒事掏耳朵真的是一個好習慣嗎?未必。有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每年大概有8000萬人會因為掏耳屎造成耳屎堵塞,最後不得不選擇手術。
  • 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